青少年學習國學知識怎樣做才能收穫最大

來源:文萃谷 3.04W

近年,隨着國家倡導弘揚傳統文化,一些以傳統文化、國學經典為主的少兒培訓機構應運而生。記者發現,一些國學培訓機構存在教學質量、師資力量良莠不齊等現狀。專家表示,相關部門應出台行業標準,提高師資水平,對相關機構進行專業培訓和規範管理,讓少兒國學培養這株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青少年學習國學知識怎樣做才能收穫最大

課程:經典誦讀為主,特色課程為輔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近日,在澗西區牡丹廣場附近某國學館內,10餘名兒童身着漢元素服裝,在老師的帶領下,吟誦《聲律啟蒙》。

該機構負責人袁啟予説,他們招收的孩子年齡在4歲到6歲,每週一至週五全天上課,課程設置有國學經典誦讀、茶藝、圍棋、古琴、書法等。

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少兒培訓機構開設國學課程的不在少數,既有針對學前兒童的“全日制國學館”“私塾”,還有針對中國小生的校外“興趣班”“書院”等。為了彰顯特色,有的機構還開設武術課、親子誦讀課等,而《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大學》等的經典誦讀幾乎是這些培訓機構的必修課。

為了凸顯文化韻味,許多機構都裝飾得古色古香,孔子像、書架、茶台、古琴等一應俱全,上課時,孩子們身着漢服盤腿坐在蒲團上。

“孩子在國學館裏學習了1年多,認的字確實比同齡孩子多,也變得懂禮貌了。”6歲學生的家長黃海東認為,國學可以讓孩子學習“仁、義、禮、智、信”,獲益終身。

背景:國學日漸復興,培訓市場漸熱

袁啟予曾從事教育培訓行業十幾年,2012年4月他開辦國學館。“許多大學生就業難,並不是他們的專業技能有多差,而是他們在心理素質、文化涵養、社交禮儀等方面出現了問題。”袁啟予説,弘揚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孩子們補齊這些短板。

某國學書院負責人林先生説,在國學經典裏,很多漢字孩子們未必認識,但通過每天的誦讀,他們會記住讀音,一年下來,4歲的孩子就能認識大約1000個漢字;同時,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懂事、明理,學會與人相處。

不過,某國學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坦言,如今,大學聯考制度改革後,語文比重將顯著增大,這將為他們帶來更多客户。

“然而,很多家長仍然把國學班當作興趣班、輔導班,想立馬看到孩子們的變化。然而,國學薰陶和相關素質的培養並不能一蹴而就,要靠長期的堅持和積累。”該負責人説,一些家長帶孩子上了幾節課後,看不到效果,就直接轉報其他的文化課補習班了。

有家長認為,市場上存在一些辦學者拿“國學”當噱頭,以收取高額學費。也有家長擔憂,許多辦國學培訓班的老師租間教室、交了租金就開始上課,至於老師的資質和水平卻無人問津,教學質量難有保證。

“除了一些大型教育培訓機構,許多國學館並沒有相應的資質。”開辦國學館3年多的某市民透露,他們也想取得辦學資質,但不知道去哪裏註冊。目前,他的國學館雖有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公司資質,但沒有教育部門的行政許可。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國學班招聘國學教師只要求“熱愛國學”,並不一定非得有教師資格證或者相應的學歷,這些教師入職後,再由機構培訓。此外,市面上的少兒國學機構的教材並不規範,教學內容雜亂、教學環境簡陋等問題也很突出。

建言:行業應予規範,營造社會氛圍

學生家長張曉峯説,學習國學對孩子肯定有好處,除了有正規機構、正確的教學方法和專業的.教師,全社會也要形成弘揚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我市某教育機構負責人郝俊強説,國學經典中藴含傳統美德,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人格,提高他們的素養。國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國民意識和社會責任。在目前的公辦教育體系中,國學教育相對缺乏,因此,校外國學教育是必要的補充。

從2012年起,市教育局每年都在全市中國小及教育局直屬大中專院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選取國家課程標準推薦的古今中外作品,讓孩子提高文學素養。“我們選擇的都是根據學生年齡、程度,讓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科目。”市教育局教研室某工作人員説,校外培訓機構推出的《大學》《論語》等,年齡小的孩子很難理解,這樣其實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負擔。

我市文化學者鄭貞富説,國學文化的復興,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這一點值得肯定。培訓機構帶來的國學熱,表明許多家長願意讓孩子們接受這方面的教育,但需要有關部門加以專業指導。相關部門應該出台相應的行業標準及國學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規範國學培訓機構的辦學和管理。

鄭貞富説,此外,國學教育還要重視家庭培養,父母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誦讀國學經典,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少兒國學培養的初衷不錯,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努力,真正把這件大好事辦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