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意義(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3.8K

端午節的意義1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有很多傳統的節日習俗,來傳遞節日的喜悦。

端午節的意義(集錦15篇)

清晨,我一蹦就起來了,“媽媽,做粽子去”我説道。

媽媽拿起兩片粽葉,十分熟練地捲成漏斗形,接着往裏面倒糯米,然後飛快地用繩子扎住,最後再放到鍋裏蒸,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

我覺得挺簡單的,也拿起粽葉做了起來。沒想到,第一步就把我難倒了,我老是卷不出適合的形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捲成形。裝糯米時,我也不會掌控量,一會倒多了,一會兒又加少了,好不容易裝好,在扎繩子的.時候,手一抖,又散了。我很喪氣,正沮喪呢,媽媽説“就泄氣了,一個粽子就把你打敗啦” 我不甘心又開始認真做,靜下心來,果然成功了,看來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接下來我又做了第二個,第三個......

中午,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粽子,説着端午節的來歷與風俗。電視里正好播放着賽龍舟的場景,選手們整齊劃一的划着龍舟,鑼鼓聲,加油號子響徹雲霄,我不經感慨;真希望有一天能親自去領略一下這磅礴的氣勢,感受屈子的家國情懷。

這個端午,我嚐到的,不只有粽子的甘香美味,還有歷史文化的無窮魅力。

端午節的意義2

又是一年端午節,再續一段粽子情!

端午節到來,我就不覺想起了兒時常常聽到的一首端午歌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唱着歌謠,吃着粽子,歌謠依然,粽子飄香,時光依舊,只是自己今非昔比!回憶、慨歎、尋覓與無言!

翻過歲月的日曆,今天的窗外又是一年端午時,遙望天邊,我在腦海裏不斷地細數着一年又一年從身邊走過的端午情結,年年粽子香,歲歲端午情,而當端

端午節成為我們中國人的一種文化時,在這樣的時刻總會勾起我們無限的遐思!這一份感覺就像是一篇長長的文字,一次次地呈現在人們的歲月裏,讓人閲讀着這節日的心情!

坐在電腦旁邊,我在腦海裏盡情地搜索着這端午的情結,如今有的事情回憶起來,才覺得過去的東西因為自己的疏忽而給自己留下深深的遺憾,人生就是來填補遺憾的一個過程,經歷了、明白了、痛苦了、努力了、高興了、失落了……遺憾對自己的生命來説或許會減少一些吧!

也許是端午節的緣故,我的記憶突然回到了兒時……

兒時,在湖南,每逢端午節到來,母親也只准備少許的佐料,米或棗,頂多再加上一些白糖,數量並不是很多,母親總是説,你們還小,只要努力,長大就能吃到更香更甜粽子的。現今看來,吃上粽子早已不是奢望。

如今數年已過去,我已走過了人生的不惑之年。而每每在端午來臨的時候,母親依然親手包粽子,好多好多,叫我們去吃去拿,粽子香伴母親的祝福與期待!粽子飄香,艾草青青,在電腦上翻閲着端午節的故事,思緒就像是電腦屏幕上滾動的.文字走走停停,心緒一次次被掀起!歲月再一次走進端午,遙遠的記憶被時光碾碎而掩埋在塵埃裏。但是,沉積了數千年的端午文化被人們一次次修復!端午在傳説裏,除了是為了紀念一份忘卻的記憶,其中有一説法是紀念如屈原、伍子胥,還有孝女曹娥,而後端午就發展為人們相互祝福的節日!端午節也就漸漸成為了人們情感交流的一個驛站!

又到粽子飄香時。今天在品嚐美味與家人團聚的時刻,我們依然會想起沉浮在歲月長河裏英靈們的亡魂,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衞了中華民族的氣節,鑄造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正氣,正所謂: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人間!

端午節的意義3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個節日裏,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掛艾草、喝雄黃酒,小朋友們還要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包。

端午節這一天,恰逢又是媽媽的.生日,所以家裏非常熱鬧。一大清早,我和媽媽就去菜場買來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豬肉、板栗、粽葉等等,還到麪包房訂了一個水果蛋糕。

開始包粽子了。先把一大一小的粽葉疊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放入一點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幾顆板栗,用糯米蓋嚴實,再把粽葉折過來包好,最後用繩子紮緊。不一會兒,粽子就包好了,有三角形的,也有四角形的。品種也很豐富:有鮮肉粽、板栗粽、蜜棗粽等。

包好的粽子放入鍋裏,不一會兒就聞到了一股清香,讓人直流口水。

好不容易等到粽子出鍋,我挑了一個蜜棗粽。咬一口,真是又黏又甜,太好吃了!

今天不僅有香甜的粽子,還有美味的水果蛋糕。這個端午節真是既開心又難忘。

端午節的意義4

這個端午節對於我來説是一個既忙碌又難忘的假期,雖然我沒能痛痛快快地玩耍,但卻做了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受益匪淺。

星期五的早晨,我們一家早早起了牀準去太原參加“曹燦杯”朗誦比賽。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了五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抵達了入住的酒店。

吃過午飯後,我便和同行的小夥伴們開始緊張的練習,看到大家的精彩表現,我不禁為明天的比賽感到緊張。不知不覺到了晚上,我在牀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腦海裏一直浮現出比賽的場面。

好不容易到了天亮,我早早起了牀,讓化粧師把我打扮得帥氣、精神,然後媽媽帶我去賽場簽到。一進到的會場,哇!好多人呀,有的小朋友在練習,有的在焦急地等待,有的在討論,一個個精沈抖擻,摩拳擦掌。看到這樣的場面我不禁心裏有些忐忑,這時媽媽鼓勵我:“不用緊張,就當是一場表演,發揮出自己的最佳狀態就可以了。”我緊張地坐到等候區,認真觀看別人的表演,仔細傾聽評委的點評,默默開始備戰。

終於輪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氣,自信地走到台中央開始了表演;“我是一隻想死的老鼠……”看到台下的觀眾和評委老師都沉浸在我的故事中,還露出了笑臉,我越來越放鬆、越來越大膽,不知不覺我的表演結束了,當主持人宣佈了我的分數後,我驚呆了,居然得了97,5的.高分!這時我看到媽媽在台下為我豎起了大拇指,觀眾們也為我送來了掌聲,我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了,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彷彿看到金燦燦的獎盃在向我招手。

比賽結束後當我們風塵僕僕地趕回家時已經是晚上九點了,我累得像頭小豬一樣呼呼大睡。

這個假期雖然很累,但看到金燦燦的獎盃時,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它是我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換來的,它讓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努力、堅持、付出就能取得成績

端午節的意義5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對於賽龍舟的由來,有着各種各樣的傳説,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説法,但是流傳的最為廣的就是紀念屈原説了,以下是賽龍舟由來的各種説法。

1、紀念龍神説

傳説,很久以前,鄒圩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髒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裏網住了一條小蛇。漁人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

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裏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裏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裏。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鄒圩清水河),河水為鄒圩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2、源於紀念屈原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3、沅陵盤瓠招魂説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舟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兒六女,兒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瑤、侗、土、畲、黎六個民族。

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師不知他魂落何處,就讓各族打造一隻龍舟,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5千年前,比紀念屈原的説法要早3千多年。

傳説歸於傳説,史料記載還是有其可考性。賽龍舟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其實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那時候的古人,在急鼓聲中划着刻成龍形的獨木舟,進行競渡遊戲,娛神樂人。這是一種祭祀儀式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龍舟競渡遊戲是熟習水性的南方人發明的,之後才漸漸傳入北方。

龍在傳説中是能夠呼風喚雨的神物,是南方稻作民族的文化崇拜圖騰。人們在祈禱風調雨順的時候,往往就是對龍進行禱告。稻作民族的生活,與龍的寓意息息相關。所以龍舟競渡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競技運動,它的背後還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以及團結協作奮進的文化內涵。

龍舟賽有着嚴謹的儀式

整個龍舟賽活動有着一套嚴格的程序和嚴謹的儀式,每年的端午節前一個月,參賽者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在下水訓練前村中要訂好日子,然後選一位年紀大、威望高的.老人作代表為龍舟點睛,村中的賽龍舟教頭(即教練師傅)在定好的良辰到來之時,把往年埋在沙田裏的龍尾取出來,這叫“起龍神”,龍神起出來後必須先拜龍神。

再將龍尾洗淨曬乾,把龍尾抬回祠堂內,對破損、殘缺的部位進行修補,並且用鮮豔的油漆為龍尾上顏色,畫上新的龍鱗,這叫“穿新衣”,最後把龍頭龍尾連接,合併成可承載五六十人的大龍船。

下水訓練這一天挑選好良辰吉日為“採青”,就是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採青用的材料,如香茅草、柚子葉或黃皮葉、生菜捆綁在一起,然後把香茅草圍住龍船嘴,接着用準備好的食物祭拜龍神,意思是讓龍神吃飽,好有勁衝刺,同時也保佑劃手們平安。

端午節的意義6

夏天的到來,最令人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各種形狀的粽子,就大飽眼福;聞着艾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看龍舟,吃粽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處處展現着節日的喜慶。

上午,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划龍舟比賽”。鑼鼓喧天,異常熱鬧的江邊掛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許多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水上健兒們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栩栩如生的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他們團結一致,你追我趕,爭先恐後,直奔終點。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口號聲……匯成一片,好像近在眼前,特別熱鬧呢。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作文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紅豆、綠豆等多種餡料,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就是香噴噴的糯米了,獨特的香味,讓人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在端午節,爺爺奶奶總是早早地把艾葉懸在門上。我不禁好奇,只聽奶奶説:“這艾葉有神奇的作用,可以防夏天的蚊蟲,預防感冒,還能治病。”這可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

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葉等不同端午節的習俗,共同編織成了一個意義非凡的端午節。我愛這個意義非凡的節日。

端午節的意義7

今天是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我想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粽子啦!甜的,鹹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繫着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説,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説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説:“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裏,小朋友們正在做遊戲,瞧他們的頭上畫着“王“字,身上還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節可真是有意義啊!

端午節的意義8

端午節,可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我們可以吃到甜甜的粽子,看精彩絕倫的賽龍舟比賽。今年老師在班裏為我們過了一次端午節!

上午第四節上課,老師讓我們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各式各樣的香噴噴的粽子!我們一邊欣賞着精彩的.沙畫: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故鄉就要被佔領。楚王不聽自己的勸告,實行改革計劃。楚王不但不聽,而且還取消了屈原的官職。看到老百姓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自己改革的抱負卻不能實現,屈原就懷恨跳江自殺。

屈原死後,人們立刻劃着船來到汨羅江裏尋找他的屍體。還紛紛把糯米以及其他的食物丟進江裏,不讓魚蝦去吃屈原的屍體。大夫,百姓還拿着雄黃酒倒盡大江,為了保存好屈原的屍體,動物們喝了雄黃酒,就會被暈倒,不會再吃去屍體了。

屈原真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一次有意義的端午節,我不僅嚐到了甜甜的粽子,還更深一層瞭解了端午節為什麼要喝雄黃酒,吃粽子。

端午節的意義9

“五月五,過端午。你包粽子我敲鼓……”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從牀上拉起來,説是要去綠道走路,吸收端午節的“陽氣”。外面下着濛濛細雨,不大,這並不影響大家走路的興致,綠道上很多叔叔阿姨都在走路,好不熱鬧。

回到家後,奶奶做了可口的飯菜,我吃的好香。吃完飯後,我聯繫要好的幾個小朋友,一起約好下午去宇佳時代廣場參加包粽子比賽。到宇佳後,我們先去服務枱報道,然後服務員阿姨給我們點名,分組,發放包粽子的材料。

比賽開始了。我不會包,看着邊上的小朋友都是爺爺奶奶幫忙包,而且包的很快。

我很是着急,也向媽媽求救。媽媽説:“寶貝,咱們重在參與活動,關鍵是你要自己學會包粽子,至於包多少,這個不重要。”然後,媽媽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如何折粽葉,如何放糯米,花生,大棗……雖然我包的很慢,也不是很好看,但是我終於學會了。

接下來,我靠自己的.努力,包好了幾個粽子。我多麼高興呀!

今天,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意義10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日子。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心灰意冷的屈原投入汨羅江。人們聽聞屈原去世的消息,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乘船來汨羅江投粽子,防止小魚小蝦將屈原身體吃掉。後來演變成每年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習俗,即為現在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一大早起牀,發現奶奶正在包粽子。一個個三角形的小粽子在板子上放着。別看這小小的三角形粽子,包起來可非常費勁。首先將粽葉、米、棗、繩子洗淨。然後,挑一片大小正好的粽葉裹成錐形,將米、棗放進去。最後,用線繩一綁,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做好了。我把粽子放到蒸鍋裏。出鍋的粽子香甜可口,不愧是端午節的頭牌。

端午節不僅僅是吃粽子,還有划龍舟呢。這一天,人們聚集在河邊,舉辦激動人心的划龍舟比賽。賽場上,人們拼盡全力向終點劃去,而觀眾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加油”,希望他們能夠在比賽中獲得理想的名次。

如果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比作一段貼着寶石的絲綢,那麼,端午節就是絲綢上面一顆璀璨的夜明珠。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意義11

今天下午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端午節來了,可以划龍舟、呆在家裏扇空調。壞消息是我們一共要寫四天的作業!

當我在家裏寫作業之時,聽聞我的弟弟要去外婆家玩,而爸爸卻要帶我去游泳!我在兩個愛之間,最後同意跟爸爸一起去游泳。終於可以我們兩個人去游泳了!自從弟弟與我們一起去游泳以後,我們再也沒有遊痛快過,這真是太棒了!

送走弟弟之後,我立馬收拾東西,在10:00準時出發去中原人家。到那兒以後我們便開始遊了。

我在游泳時,遇見了我的老朋友又結識了一個新朋友,我與這個新朋友交流,得知了游泳的`技巧、方式……

我與他們,嘻戲,在水池裏遊一直游到4:00,在12:00時我在那裏的餐廳吃了飯。在我們走的時候也是依依不捨。

第二天的時候,我一天都在寫作業。在奮鬥努力下,終於完成了。我瞬間躺下,期待着第三天的驚喜!

第三天的時候,弟弟回來了,帶回了我們心心念唸的荷蘭豬。這個討人厭的小傢伙,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細心的照顧他。當弟弟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我一點也不開心,總覺得有哪裏不對?“還有回執單!哥哥!”弟弟説。我也多虧了我的弟弟,否則就完蛋了。

這就是令人愉快的端午節,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意義12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一大早,媽媽也給我們做了香噴噴的粽子,我覺得粽子實在太好吃了。

中午,我們去香蜜湖度假村參加山西老鄉端午聚會。一去那兒,就收到小記叔叔送給我的禮物,是一張688元的兒童攝影券,我開心地跳了起來。聚會開始了,第一個節目是威風鑼鼓,我覺得好像奧運會開幕式上敲的鼓,鼓的聲音很大,屋頂都似乎要被震翻了。我連忙捂住耳朵。

接下來是一個五歲的小男孩登台演唱,他梳了一個很酷的髮型,身上揹着一把吉他,他的歌聲又好聽又宏亮。我一定要向那個小男孩努力學習呀!這時,一盤盤好吃的`菜端上來了,我們一邊吃着美食一邊欣賞着精彩的節目,桌子上還有各種口味的粽子,我覺得過端午節真好!

聚會結束了,我又跟哥哥去海岸城溜冰。看着又光又白的冰,我好緊張啊,因為我好久沒來,有點忘記怎麼滑了。我穿好溜冰鞋,就進去溜了。一開始,我溜得不太好,後來就慢慢得適應了。我在上面像一隻小燕子在飛舞,真過癮!

溜完冰,我們就回家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

端午節的意義13

有人喜歡熱鬧的春節,有人喜歡團圓的中秋節,而我卻喜歡的是祈禱國泰民安的端午節。

端午節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他聽説自己的國家滅亡時,悲憤交加,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汨羅江。村民們知道後,紛紛往江裏投放米糰子,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又在竹筏上按上龍頭驅趕魚蝦,而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為了紀念屈原,便形成了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會包粽子,所以每年端午節我們都會有許多粽子吃,媽媽説包粽子用蘆葦葉包的最香,先用兩片葉子正着放,再用一片葉子反着放,然後做成一個圓錐形,把糯米,花生,紅棗等餡料放進去,再把多餘的'葉子包在一起用線紮好,一個粽子就包好啦。包好的粽子放在蒸籠蒸大概一個小時就好了,蒸熟後得粽子香氣撲鼻,鬆軟可口,真是好吃極了。

端午節還要戴五色線,佩戴香包。一大早,奶奶便給我帶了一個五色線。邊戴邊説這個五色線,五月初五帶上,七月七摘下來扔到河裏,這樣一年的疾病就帶走了。接着又給我帶了一個香包,裏面有香料,艾草,雄黃,奶奶説香包有驅蚊辟邪的功能。奶奶給我帶好香包,媽媽也把粽子端了上來,我們一家人一起吃粽子,打開電視,看着划龍舟的場面。看着他們精彩激烈的划船,我也忍不住為他們歡呼喝彩。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我更愛我們的祖國的傳統文化,也期待先祖的英靈流芳百世。

端午節的意義14

我和同學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

頭一天下午,我們為自己的家長做了一份邀請函。我特別希望媽媽能來,所以邀請函我製作的特別用心。

當我把邀請函給媽媽的時候,媽媽果斷答應了,説去,一定去。晚上,我還和媽媽一起包了好多蜜棗粽子。因為媽媽是我們班的家委,要分享給全班學生吃的。我興奮地一夜難眠。

中午時間到了,家長帶着好多吃的來到了教室。我看見了媽媽,她帶着和我一起親手包的'粽子,還有好吃的。同學們都願意把好吃的分享給大家。周鈺龍媽媽帶了許多彩繩,我和同學們每人一根,我好開心呢,好像這根繩上的小黃鴨都能感受到。

剛開始老師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又讓媽媽們給我們佩戴了長命縷,我們邊吃美食,邊看老師播放的視頻《來一斤母愛》。故事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小時候和媽媽頂嘴,不聽媽媽教導,當那個男孩兒終於長大啦,想請媽媽原諒時,媽媽已經不在了,我才覺得我也有好多話想對媽媽説,我和媽媽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老師和我們都哭了。

傷心過後,到了頒獎時刻。前幾輪都沒我,我難免有些失落,可當狀元有我的時候,我怦然心動,開心極了,聽到老師喊我的名字,我和媽媽一起上台領獎,媽媽説她為我感到驕傲。讓我今後一定要堅持,繼續努力。

活動還是不知不覺要結束了,媽媽走之前讓我們和老師合張影,我想這張照片一定是我長大難忘的回憶。爸爸媽媽們都走之後,我和同學們主動打掃衞生,把桌子拉開,我想這就是我長大的開始。

感謝老師和爸爸媽媽們,能給了我們這一個難忘的端午節,感恩遇見呂老師,今天我真的很開心。

端午節的意義15

今天是端午節,首先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做什麼事情都萬事如意。據説,舉行端午節是因為要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每到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包好粽子往河裏扔,這是因為不讓魚蝦吃他的遺體,所以人們才會這樣做!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件我在端午節發生的有趣事情吧!

今天早晨起來,我發現已經八點多了,我趕緊刷牙洗臉,洗漱完畢之後我就開始吃早飯,爸爸已經早早的給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粽子飯,我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吃完以後我的心裏就想:“今天早晨爸爸給我做了那麼好吃的菜,肯定下午一定也很好吃,”正在我想得最高興的時候爸爸説今天要帶我去姥姥家,我非常興奮,趕緊換上衣服就跟爸爸出發了,到了姥姥家我看見大家都來那裏等着我們,我高興極了!今天中午我和姐姐一起玩了很好玩的遊戲,今天我和哥哥一起看了有意思的電視。到了下午我的`叔叔給我們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裏面有魚、肉、粽子、蔬菜……讓我們都大飽口福。回家的時候我們都非常依依不捨,可是心裏還是非常高興的。

這個端午節可真有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