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有哪些有用的小技巧

來源:文萃谷 7.04K

人際交往中,學會一點技巧可以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人際交往用有哪些有用的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際交往有哪些有用的小技巧

01 善用紅包

舉個例子

工作之後,如果我們請同事吃一頓飯,假設是請兩個同事,那最起碼也要150+。而且同事請客吃飯是很正常的事情,同事並不會覺得你大方。而如果你將這150分成5次,一次30,以紅包的形式發到同事羣裏,那麼相信我,久而久之,他們一定會覺得你很大方。

可能會有人問,什麼時候發紅包比較合適。對於我而言,我是什麼節日都發個紅包到同事羣,20-30元,分成10個。

2.過年短信

在過年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發送祝賀短信的習慣。我覺得這個習慣挺好的,但一定要注意:「短信可以很短,但是一定不能羣發!」

我的建議是用微信的形式發一條祝賀信息,然後結尾再發一個小紅包,在過年的時候微信都有“隨機紅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對方的重要程度選擇紅包大小。

而且,這是一定不會吃虧的,一般你發個紅包過去,大部分人都會發個更大的紅包回來

3.感謝別人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都會拜託別人做點小事。例如拿個快遞,帶個盒飯,抄個作業等等。我習慣性的發2.33的紅包給對方,以表感謝。

02怎樣送禮物

1.送給朋友

關鍵詞:超過這樣物品的普遍價格!

舉個例子,當女朋友生日的時候,如果你送部 500元的手機給她,她一定會覺得你小氣。但是如果你送個500的dior口紅給她,那效果肯定比手機好。

因為我們心中,手機一般都是1000-5000元,500元的手機,聽上去就很小氣。而像口紅,眼霜這類小物品,它的「普遍價格」會比較低一點,送一個價錢遠超於「普遍價格」的物品給對方,很能引起對方的好感

2.辦公室的零食

有些辦公室經常會有零食,我個人覺得帶零食去辦公室分享是一件非常能引起同事好感的行為,主要是性價比高!至於帶什麼,我有兩個建議:特產和天貓超市

如果您不是本地人,那麼回一趟老家後記得帶些特產回來,價格多少看個人經濟條件,但是分量一定要大!因為在本地買不到這些零食,所以會造成稀缺感,效果特別好。如果同事喜歡某種特產,將其記起來,以後每次回老家都記得帶。

如果您是本地人,可以善用天貓超市,個人而言,我是兩個月會在天貓超市買一次零食,我會選擇一些零食(好吃,大件,性價比高的),將這類零食放在辦公室,與大家一起分享。

當然,也不一定是天貓超市,只是我習慣在那而已。總之無論在哪個平台,最主要就是分量多!大家喜歡吃!性價比高!

3.對對方有意義的東西

這裏舉個例子。在某個朋友生日的時候,他有玩王者榮耀,所以我叫他選擇一個英雄,我送他一個。結果他選擇了周瑜(58.8元),我送他後,他開心的不得了。還特地發了一條朋友圈

其實如果我只是給他58.8元或者請他吃頓飯,他會這麼開心嗎?不可能!但是我知道他是資深的王者榮耀玩家(玩了3000餘場,鑽石階段),所以送他一個英雄,這樣至少他用周瑜的時候,都會想起這是我送的英雄。

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東西,有些東西不一定要貴,但一定要實在!當然,前提要了解對方,這樣才能送的對!

03善用第一印象

舉個例子:

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請你吃頓飯,你會覺得他很大方嗎?肯定不會

如果你在打籃球,然後認識一個新朋友,打完球后,這個朋友請你吃飯,你會覺得他大方嗎?肯定會

因為大家素未謀面,當一個剛認識的人突然花錢對你好時,你肯定會覺得對方大方。

朋友A是做銷售的,他經常去工廠或者辦公樓展業(類似派名片)。按道理來説一般工廠的保安或者辦公室前台小妹都會阻撓銷售進去,但是他永遠都不會被阻撓,因為他去工廠展業時,會挑在吃飯時段,會帶個盒飯或者一些餅乾,將其送給保安吃。而去辦公室展業時,他隨身會帶一些小物品送給前台小妹。所以他的業績特別好,而且認識的人很多。

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大方,這樣可以為對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人際交往中讓人不舒服的原因是什麼

一、過度反應

安來求助時,準備了大量的資料,在初始訪談的一小時中,他一股腦地訴説着,生怕有半點的遺漏與疏忽。

安説,他有種強迫思維模式。在跟夥伴在一起時,總擔心夥伴會懷疑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然後,在這樣的幻想中,他越來越窘迫,甚至無法再跟別人待下去,於是迴避跟人交往。這造成了他人際關係很被動,很孤僻。

安敍述了一次重要經歷。他在學校時,班級裏一位跟他關係近些的女生的手機不見了。女生報告了老師,而且在班級裏反應激烈。他當時非常窘迫,不知道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麼,甚至表達不出任何話來,更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至今他向我述説當年的故事時,仍然顯得激動而語無倫次。

在他的焦躁與不安中,我聽出他的強烈需要被關注被理解的渴望。

顯然,他的過度準備,也是為了喚醒他人來關注他理解他。他運用了過度的喚醒,所以伴隨着強烈的情緒反應。

對於早年有着不安全依戀經歷的人來説,習慣性的策略就是過度喚醒。他們總是動用過度的情緒能量去喚醒身邊的人,但是卻經常卡在自己的幻想中,在幻想中封閉完成自己的內心活動,不能形成跟人的有效交流。

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傾聽着,謹慎地幫他澄清一些內在的感受及思緒,以安撫他恐慌不安的心情,從而跟他建立內心的連接感。

事實上,並不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他,於是,我讓他跟我講出一些話語:我十分討厭偷拿別人的東西,我是不會做出那樣的事情來的。可是我擔心人們會懷疑我偷拿了,這讓我解釋不清。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這讓我十分窘迫。

安大為感動,聲音有些顫抖。顯然,能夠有人理解他並且替他講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這是他真正渴望和想要的。

二、恐慌不安

安第一次諮詢後允諾,要通過諮詢讓自己得到徹底改變,對諮詢也表現出特別的熱情,甚至誇我跟別的諮詢師完全不一樣。把我完全理想化了。

但是,接下來的諮詢,並沒有預期那麼順利。

在諮詢的間隔期裏,安不時地通過微信發給我消息,告訴我他所有的事情,為的是讓我對他的`情況詳細的瞭解。而當我沒有做出迴應時,他就顯得惱火,先是乞求,然後發出脱離諮詢的警告。

顯然,安不能理解並接受諮詢界限。因為他內心的過度不安,他無法跟人保持界限和距離,他需要的是時時被關注,跟人膩在一起,才能感到安全。

安採用的策略,首先是討好。在討好的過程中,把需要交往的人(諮詢師)理想化。他善於理解他人的處境,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而他這樣做背後的強大目的,其實是為了得到被關注。

在他不停向我發送相關信息以讓我瞭解他的過程中,起初他聲稱十分能夠理解諮詢師的需要收費才做諮詢等等。但是,我並沒有迴應,他就漸漸受不了了。在受傷的感覺當中,作為諮詢師的我就成為了他“貶低化”的對象。

從理想化對方到貶低化對方,是不安全依戀的人習慣性的策略。在動用過度情緒階段,他們為的是喚醒身邊人的迴應,此時,他們會把交往的對象理想化。但是,接下來就是失望,於是他們就會把交往的人貶低化。他們經常遊弋在兩個極端,而且常常伴隨着劇烈的內心情緒反應。

但是,正是這種極度不安和缺乏界限,很難讓身邊的人受得了。他們經常會引起身邊真正關心他們的人的自責或煩躁。於是更加導致他們的人際困難。

我適度對安做出了此諮詢外的迴應。並向他表達了諮詢的設置及界限。安表示理解。

三、安住內在

不安全依戀模式,起源於早年的養育關係,而且在成年的人際交往中產生着巨大的負面影響。

療愈這種依戀或人際模式,一方面需要在諮詢關係中建立一種真實互動的新鮮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關注自己內在歷程。作為一名臨牀治療師,我個人認為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促進的。在諮詢關係中體驗並“鏡映”新的關係互動,在自我體驗覺察並整合並發展新的關係模式,從而最終統整內在關係模式。

所以,對於不安全依戀的人來説,安住於內心,才能清晰自己內心反應對於人際交往的影響,從而做出由內而外的改變。

對於每一個生命來説,在最初的養育關係中,一個重要的不可忽視的渴望,就是被高度關注,自己是最重要的。為此,嬰兒似乎會產生一種無所不能的全能感,並且自發形成一些策略,以讓自己獲得充分的關注。

足夠好的養育者,能夠恰當地迴應嬰兒的需要,並且合理理安撫其情緒,就能發展出嬰兒安全性依戀模式。

但是,養育者並不能恰當地迴應嬰兒的需要。不同的挫敗就會讓嬰兒產生不同的安全感。不安全依戀的嬰兒往往產生過度的不安與恐慌,於是常常動用過度反應來吸引養育者的關注。這樣的策略模式化後就一直影響到成年的人際關係中。

過度反應,跟激烈的情緒反應如影隨形。這恰恰又為人際交往設置了阻礙。

過度反應,還常常伴隨被拒絕的預期。在劇烈的情緒反應中,不安全依戀的人會感覺到天塌地陷,沒有人管他們了,於是自動隔絕跟他人的交往,形成迴避型人際模式。而且還怪罪他人拒絕了自己。

而其實,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發生在自己的內心的一種幻想而已。

明白了這些內心的幻想,就把它們安住下來,容納並且穩定一下自己的情緒,調節一下自己的過度反應,也許能夠看清事實真相。並不是沒有人理解關注到,而是自己迫不及待,在迫不及待的懊喪中拒絕了關注。學會延遲滿足,學會等待,或許能夠得到更好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