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b超檢查的意義和誤區介紹

來源:文萃谷 2.22W

肝臟b超檢查是肝臟檢查裏的常規項目,意義和誤區都是什麼呢?也許會有人對肝臟b超檢查並不重視,甚至存在認知誤區。這樣是會拖延病情的,在這裏就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肝臟b超檢查的意義和誤區吧。

肝臟b超檢查的意義和誤區介紹

肝臟b超檢查的意義

慢性肝炎患者B超檢查的部位應包括肝臟、膽囊和脾,肝硬化病人還應該進行腹水檢查,肝臟病變越明顯,B超診斷的準確性越高。急性肝炎時,B超缺乏特異性影像特點,絕大多數肝回聲正常,慢性肝炎聲像圖為回聲增加型,還可測得慢性肝炎患者的脾腫大,與病理診斷比較,B超診斷輕度慢性肝炎的符合率為77%,診斷中、重度慢性肝炎的符合率達82%,診斷肝硬化和肝癌的符合率達90%以上。乙肝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經常進行B超檢查對早期診斷肝硬化和肝癌是非常必要的。

其實,不只是B超,包括CT和磁共振等影像檢查,對肝炎診斷或病情評估都沒有肯定的意義,肝炎病人影像檢查主要對檢出其合併症有用,如合併肝硬化、腹水、特別對早期發現肝癌是最重要的篩檢方法。但對肝硬化的診斷靈敏性不足,半數以上的病例會漏診,早期檢出肝硬化主要依據穿刺的肝組織學病理診斷。

那麼,肝臟b超檢查都有哪些誤區呢?

肝臟b超檢查的誤區

慢性肝炎的膽囊炎不是“炎”。有句成語是“脣齒相依,肝膽相照”。肝臟有病,經常波及膽囊。讓B超看肝炎患者的膽囊十有八九不太正常,而且肝病越重,膽囊改變越常見,越明顯。膽囊增大、壁增厚、毛糙最常見,還有的表現出水腫。對於這些表現,B超報告一般會説“膽囊炎”。但是很多肝炎患者把這種表現當成細菌感染引起的膽囊炎,而去用抗菌藥物治療。

其實,肝炎患者這種B超診斷的膽囊炎臨牀常無症狀,無梗阻性黃疸的表現,白細胞也不高,屬於病毒性非特異性膽囊炎。一旦肝病好轉,這種“膽囊炎”也會減輕,肝炎患者不要因為檢查結果説“膽囊炎”而到處亂求醫。

別讓“瀰漫性肝病”嚇着。B超檢查肝臟時最常用的結果會有“瀰漫性肝病”。一般這麼説是很正常的。但很多肝炎患者被這句話嚇得不輕。他們認為:這肝臟裏的病都“瀰漫”了,肯定病得不輕!

其實,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纖維化都屬於肝臟瀰漫性病變,因為這些病變在整個肝臟的`分佈是相對一致的;而肝血管瘤、肝囊腫、肝癌則屬於肝臟局部的佔位性病變。B超檢查肝臟的結果是是“瀰漫性肝病”,意思是指患者肝臟沒長腫瘤。

這“瀰漫性肝病”並不提示病情的輕重。只要肝臟整體有基本一致的變化,B超結果都説是“瀰漫性肝病”,甚至一些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肝臟內部稍微粗糙一些,B超檢查時光點反射就會強一些,也會提示有“瀰漫性肝病”。許多“瀰漫性肝病”的人其實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療。因此,肝炎患者不要被“瀰漫性肝病”嚇着,肝病是否嚴重,要看包括肝功能等許多指標並結合臨牀才能確定。

不要過分看重肝臟大小。肝炎患者在看B超檢查報告時,非常關心肝臟的大小,有的患者每次把肝臟的測量都記錄下來進行比較。但肝炎患者需要知道,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醫生、不同的測量部位以及B超超聲探頭的方向對這些測量都有影響,一般來説相差1~2釐米是常見的,肝炎患者不要過分看重B超提示的肝臟大小。另外,腫大的肝臟逐漸縮小有時是肝臟炎症好轉,但有時則相反。因為肝硬化時,肝臟的體積也縮小。

肝臟b超檢查應正確認識,並積極配合醫生檢查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