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的服飾特點有什麼講究

來源:文萃谷 9.85K

川劇的服裝與京劇大同小異。它是以明朝服式為基礎,參照唐、宋、元、清的服飾製成的一種統一劇裝。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川劇的服飾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川劇的服飾特點有什麼講究
  川劇的服飾特點

川劇中,扮演帝王將相的演員衣着精緻華美;小生身穿素雅到極致的長袍;旦角的服裝則是水袖飄舞……每個川劇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服裝,在川劇界有句俗語:“寧穿破,不穿錯”,就是説寧肯穿破戲服上台演戲,也不能將人物的服飾張冠李戴。川劇的人物繁多,服飾更是大有講究,生、旦、淨、末、醜,每個行當的服飾都大有門道。

川劇戲裝有很多種,蟒袍、靠子、官衣、褶子等,都對應有相對固定角色,什麼角色穿什麼衣服,有嚴格講究。劇團歷來對戲裝都有嚴格而細緻的分類,有所謂的“大衣”櫃和“二衣”櫃。大衣,就是劇中帝王將相、娘娘嬪妃、內閣大臣等所穿的服裝,有蟒袍、官衣、藍衫等;二衣,就是劇中元帥大將、馬步兵丁等所穿的服裝,有鎧甲、靠子、袍子等。演員舞台上一亮相,身上的戲裝就先透露了角色的身份、性格、情緒等。

服裝樣式有講究,川劇服裝色調上的選用也有不成文的規定:黃色多用於皇生,綠色多用於紅生,白色多用於武生,黑色和藍色多用於正生,黑色多用於淨,紅色常用於醜。瞭解了川劇穿衣訣竅,以後再看戲,人物一出場,他的身份你也能八九不離十地猜得到了。

川劇中的人物穿的戲服有點明代古裝電視劇中的感覺,這些戲服是不是就是從明代服裝發展而來?川劇演出服裝是以明代服飾樣式為基礎發展變化而來,通用於各類傳統戲裏。為適應表演的需要,又有其獨具的特色。比如,袍服和小生褶子均無水袖,以內裏所着長筒窄袖白布香汗衫伸出袍服和褶子數寸,覆蓋指端,均為袖頭子。小生褶子除領口外全不繡花,顯示出一種極雅的風采,而且其服裝是開高衩的。小生服裝的裏、面均以柔軟的縐、綢製作,開高衩是便於演出時施展褶子功。有意思的是,川劇中,閨門旦、奴旦均穿短袖褶子。女褶子戲多,冬季亦如是,故有“冷不死的小旦”之説。

川劇的服裝與京劇大同小異。它是以明朝服式為基礎,參照唐、宋、元、清的服飾製成的一種統一劇裝,沒有朝代、地域和季節的分別,只從式樣、色彩、圖案上來區別劇中人物的性別、身份、性格和年齡等。

  川劇的劇目

《賣畫拍門》、《裁衣》、《武松殺嫂》、《馬房放奎》、《五台會兄》、《花田寫扇》、

《白蛇傳》、《柳蔭記》、《御河橋》、《燕燕》、《紅梅贈君家》、《王熙鳳》、《夫妻橋》、《江姐》《田姐與莊周》、《紅樓驚夢》、《山槓爺》、《劉氏四娘》、《目連之母》、《文成公主》、《激流之家》、《青春涅槃》、《慾海狂潮》、《紅梅記》、《黎明十二橋》、《歲歲重陽》、《馬前潑水》、《塵埃落定》、《薛寶釵》。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説。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川劇的保護措施

創新

潼南戲曲協會保持了傳統劇目的演出,與縣檢察院聯手創作並首演了《情懷》,以“川劇反腐”,不啻為一大創造。潼南縣委、縣政府把川劇傳承和創新,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把它列入文化建設規劃,而且把方向、提要求,捨得投入、鼓勵創新。

展演

2015年12月27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辦公室、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教育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川劇院、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都市教育局承辦的 “四川省首屆中國小川劇傳習普及展演”在四川省川劇院舉行。

本次展演全省共有40多所中國小的50餘個節目報名,經過組委會專家評委地認真篩選和評比,最終確定22所學校的23個優秀節目參加演出。最後,從23個節目中評出一等獎7個、二等獎8個、創新獎6個、特別獎2個及指導教師獎40名。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院長張躍説,當下,中國小生已成為保護、傳承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主體。

保存

為更好地傳承川劇藝術,讓川劇劇目這份珍貴的遺產得以繼承保留,傳諸後世。對川劇傳統劇目開展了一系列地整理、保存工作,並加以出版。其中,《川劇傳統劇目集成》自2009年整理出版以來,已整理出版15卷。目前,《川劇傳統劇目集成》已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十二五”時期(2011-2015年)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此外,還出版《川劇經典摺子戲》《川劇辛亥革命劇本選》《川劇精華》等川劇書籍。出版《川劇名家名段》等系列光碟,保存了川劇傳統音樂

保護

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與展示基地,向10家院團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展示基地”,便於川劇的傳承保護工作在全川範圍內更加全面的開展。啟動“川劇河道藝術搶救保護”項目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