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名的科學熱詞介紹

來源:文萃谷 2.2W

科學熱詞是現在很多的科技宅都會了解的名詞,但是還是有一些科學熱詞是我們不知道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推薦的世界上有名的科學熱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世界上有名的科學熱詞介紹
  有名的科學熱詞

火星

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年可以像2015年那樣,讓我們如此接近這顆神祕的星球。4月,“好奇”號發現了火星表面以下存在液態水的跡象。7月,NASA在4處沿火星坡地延展的暗色條紋中發現了水合鹽類從而證明了液態水的存在。由此,人類移民火星開始從純粹的想象變成了一種可能。

人機大戰

3月9日至15日,在韓國首爾,韓國圍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與人工智能圍棋程序“阿爾法圍棋”(AlphaGo)進行人機大戰。比賽採用中國圍棋規則,最終結果是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以總比分4:1戰勝人類代表李世石。

“阿爾法圍棋”,美國谷歌公司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維”開發的智能軟件。其最大的特點是會“深度學習”。

棋類智力對戰遊戲,歷來是計算機“智能”水平的試金石之一。計算能力、判斷能力、思考甚至學習能力,都可在勝負分明的棋盤上得以檢驗。人工智能與人類棋手的對抗一直在上演,此前在三子棋、跳棋和國際象棋等棋類上,計算機程序都曾打敗過人類。

圍棋被視為人機對決的“最後一塊棋盤”。由於棋盤上變化繁複,“千古不同局”,計算機也無法僅通過“蠻力”來取勝。也因此,許多專家認為,電腦要想攻陷人類智慧的這一堡壘,至少再過10年。

但技術發展似乎超出了多數人的想象。2015年10月,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圍棋”5:0橫掃歐洲圍棋冠軍、職業圍棋二段樊麾,這是人工智能程序首次在不讓子的情況下戰勝職業圍棋手。

隨後,“阿爾法圍棋”所屬公司向李世石發出邀約,他是過去十年獲得圍棋冠軍頭銜最多的人。除了樊麾認為“結果真的難以預測”,多數人包括李世石本人都表示戰勝計算機的可能性比較大。結果出乎眾人意料,“阿爾法圍棋”勝出。

而這一結果更增加了人們對於“電腦超越人腦”的擔憂。對此,有學者認為,人機大戰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意義很有限。解決了圍棋問題,並不代表類似技術可以解決其他問題,自然語言理解、圖像理解、推理、決策等問題依然存在,人工智能的進步被誇大了。

有意思的是,圍棋人機大戰期間,相關報道充斥國內各種媒體的頭條,風頭完全蓋過了足球、籃球這些風靡世界的運動。就連圍棋普及率極低的歐美國家,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社、美聯社這些主流媒體也對比賽進行了詳細報道,這在以往幾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説,“阿爾法圍棋”的勝利不單單是比賽本身,還為人工智能打造了一場全球性的科普。

超級月亮

北京時間11月14日晚19時21分,月亮與地球達到全年最近距離,最大月亮現身,21時52分達到滿月。這是1948年以來月亮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即68年最大的一次,看起來會比平常大14%,亮度提高30%。錯過這一次,大約要再等18年,也就是2034年11月25日才能再次看到。

對普通百姓來説,這就是一個欣賞月亮的大好時機,於是從當天夜裏到第二天上午,各個社交平台幾乎被“超級月亮”的新聞刷屏,不斷看到“這是本世紀最大的‘超級月亮’,天文迷絕對不容錯過”的宣傳,可以説“滿屏盡是SuperMoon”。

“超級月亮”並不是一個天文學術語。這個名詞於1979年由美國占星師理查德·諾艾爾提出,他把“超級月亮”定義為當新月或滿月時月亮位於近地點附近的現象,當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出現新月,則稱為超級新月;當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滿月,則稱為超級滿月。

他還認為,“超級月亮”的出現和地震、火山噴發、海嘯等極端自然事件有着某種聯繫。不過,科學界並不認可這一説法。但2011年3月11日,正好是諾艾爾所説的“超級月亮”發生之前,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併發生海嘯。但隨後英國《每日電訊報》、著名天文學網站Universe today以及國內諸多科技媒體都表示這種關聯是不科學的,並對這個謠言進行了粉碎。

所謂“超級月亮”,在天文學上更準確的説法是“近點朔望月”。

為此,首先要明晰兩個概念。第一是月球繞地球轉動的軌道呈非標準橢圓狀,在近地點時在地球上看月亮自然比較大,這時候的月亮被稱為“近點月”;第二是朔望月的概念,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朔日”,定為陰曆的每月七年級;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為陰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從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從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後半月;從朔到望再到朔為陰曆的一個月。

一個朔望月為29天半,實際上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當近點月與朔望月重合的時候,就會出近點朔望月,也就是所謂的“超級月亮”,平均週期大概是14個月。而當太陽、地球和月亮居於最理想的位置時,就會出現更大、更亮的“超級月亮”,平均週期大概為20年。NASA所報道的下一次“超級月亮”要再等18年,也是基於此。

  火星的基本介紹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則比其他三顆 類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還要小很多。 以半徑、質量、表面重力來説,火星約介於地球和月球中間:火星直徑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直徑的一半, 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相近公轉一週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 瑪爾斯星,中國則稱為 熒惑星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其 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 赤鐵礦( 氧化鐵)覆蓋,英文裏前綴areo-即為火星,火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 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 塵暴發生。與地球相比,地質活動不活躍, 地表地貌大部份於 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佈的 隕石坑、 火山與 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 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 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火星 兩極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組成的` 極冠,而且上面覆蓋的 乾冰會隨季節消長。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號是♂,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為“戰神瑪爾斯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前不久,美國宇航局公佈火星上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着季節消長。

與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佈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衞星:火衞一和火衞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宣佈火星存在流動水。

  超級月亮現象簡介

超級月亮(10)超級月亮是滿月(或新月)與近點月同時發生的近點朔望月。這是描述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着地球公轉,行經近地點之時,同時又在日地聯線上的專有名詞。 此種結合的超級月亮被認為會引發海洋、地殼和潮汐的變化,例如地震、火山爆發和海嘯發生風險的增加。但是,這種關聯性一般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

超級月亮説法始見於1979年,為占星家理查德·諾勒所定義。經多年修正後,該天象指的是:新月或滿月時期,月球與地球間距離較平常為近,換言之,也就是地球與月球間距離低於或接近35.4萬公里(220,000英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