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獨特的表現形式-茶藝

來源:文萃谷 1.86W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正在被愈來愈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茶藝這一獨特的茶文化表現形式,更日益受到民眾的普遍關注和歡迎。茶藝概念最早醖釀於70年代中期,直到1982年才由台灣“中華茶藝協會”正式推出,當時是為了和日本“茶道”相區別,才把中國的品茗藝術以“茶藝”稱之,此後遂成為專用名詞,並得到廣泛認可。其實早在我國中唐時期,陸羽《茶經》中已有一套完整的茶道藝術演示程式。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説茶之功,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 文中提到的常伯熊,應該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第一位見之於文獻的茶道藝術表演家,他看了陸羽《茶經》後,模仿其中飲茶程式,並加以藝術化,使之更適合表演,結果贏得了當時路過湖州的御史大夫李季卿的讚賞,一時傳為美談。這裏的所謂“茶道藝術”和我們今天所説的“茶藝”概念是有區別的,前者偏重於“道” (即飲茶時的精神追求),後者偏重於“術”(即品茗技藝)。據史料記載,唐代皇宮中每每以茶湯侍奉,估計宮女們也懂煎茶技藝。如《杜陽雜編》記載:“文宗皇帝尚賢樂善,罕有比倫……常延文士於內廷討論經文,較量文章,令宮女以下侍茶湯飲饌。”流傳後世的“唐?宮樂圖”反映的就是其中的一個場景。王建《宮詞》:“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進士及第,天子要親自進行面試,並賜茶湯,可以想見其煎茶、奉茶程式是相當隆重的。唐代是禪宗發展鼎盛時期,禪門也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昔年達摩祖師面壁調心,曾以茶去昏滯;降魔大師叫人學禪,則皆許飲茶,以至“人自懷挾,到處煮飲”,使禪茶之風大興。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手訂《百丈清規》,專設茶頭,詳細規約,以備大眾茶湯。這些都應該看作茶藝的最初形式,我們姑且以“煎茶技藝”稱之。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無論是唐代宮廷還是民間或者禪門,都沒有一套完整的“煎茶技藝”以文字或圖畫的形式流傳下來,所見到的只是片紙隻字。這恐怕和中國傳統文化重道而不重藝的觀念有直接的關係。對於茶道或茶文化,上至王公大臣、文人雅士,下至僧尼道流、平頭百姓都樂於談論;而對於“茶藝”,士大夫乃至普通民眾都不大關心,更不用説那些王公大臣、僧道隱逸者們了。此後歷史上也都不以茶藝為然,無論是宋元的“點茶技藝”或者明清的“撮泡技藝”,均被擯棄於正史及藝術殿堂之外,於是“茶藝”便在浩瀚的歷史文化海洋中淹沒了。所以茶藝概念的提出是很及時很有意義的,彌補了中國茶文化的缺憾,對今後中國茶文化發展必將起到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茶文化獨特的表現形式-茶藝

令人欣慰的是1987年4月,法門寺出土了一套美侖美奐的唐代宮廷茶器,立刻在茶文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使茶文化研究者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法門寺,投向了陝西,投向了唐長安。這套茶器雖然只有“一副七事”(加上金銀絲結條籠子、鎏金銀鹽台、素面琉璃茶盞茶托等共計十三件),且是用來供養唐密曼荼羅的,但其器具之精美、文飾之華瞻、氣度之尊貴,千載後睹之,仍然令人神往,歎為觀止。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完整、早精美的茶器實物了,也有力證明了茶道、茶藝早在我國唐代就已存在的事實。如此精美之茶器,必有一套與之相應的茶藝程式――唐代宮廷茶藝相配套,在奉佛時進行演示,可惜沒有文字或圖畫流傳下來,給我們留下了千古難解之謎和遺憾。

茶藝是一門集音樂舞蹈、人文精神於一體的、適宜於舞台或室內表演的茶葉沖泡藝術,有着很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文化藝術價值,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研究。中國茶藝按歷史可區分為傳統茶藝和現代茶藝;按地域可區分為南派茶藝、北派茶藝及港台茶藝;按用途可區分為表演型茶藝、實用型茶藝;按類型可區分為高雅茶藝、流行茶藝以及皇室茶藝、貴族茶藝、宗教茶藝、文士茶藝、平民茶藝、民俗茶藝等。雖然名目繁多,但不外乎傳統和現代、南派和北派、漢族和少數民族以及帶有宗教色彩的茶藝形式,有的則屬於拼湊型,姑且以“混合型茶藝”稱之。如何嚴格區分和界定茶藝類型及其概念,如何進一步發展和規範茶藝事業,都是我們今後要研究的課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