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秦皇島實習報告

來源:文萃谷 2.13W

一、 自然地理概況

興城秦皇島實習報告

1.1 興城

興城市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地處華北與東北兩大經濟協作區的交匯地帶,東鄰錦州, 北靠葫蘆島,西連山海關,南瀕渤海遼東灣,地理座標為E120°42′,N40°37′。在行政 區劃上,興城市隸屬於遼寧省葫蘆島市。

在地貌上,該區屬於遼西山地黑山丘陵的東部邊緣,區域地貌為海濱丘陵。海拔高度一般為20~500米,相對高差200~350米。最高點位於興城市西北的九龍山,海拔558.7米。山體的總體走向為北東向,地勢總體上西北高而東南低。實習地區處於北半球暖温帶亞温潤氣候區。這裏四季分明,氣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温8.7℃。一月平均氣温-8.8℃,最低氣温-24.2℃,七月平均氣温24℃,最高氣温38.2℃。年平均降水量620mm。三月份平均風速為一月份和本月份平均風速為。全年平均風速為暑期七到九月份,海水温度24℃。

在地質上,興城市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華北地台北部。遼寧又是中、新生代時期中國東部大陸邊緣活動帶組成部分,,區域地質構造複雜。我國境內的華北地台,其主體位於華北地區,輪廓大致成一三角形。

興城市土地類型多樣,土質較好,適於植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有高梁、玉米、穀子、水稻等。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遼寧省花生重點產地之一。經濟作物有棉花、烤煙、麻類等。丘陵地區適宜林果生產,以蘋果和白梨為主,被國家農業部定為優質果生產基地。林業資源有鬆、柏、柞、椴、榆、槐等喬灌木。林地面積80萬畝,森林覆蓋率29%。海產品豐富。

1.2 秦皇島石門寨地區

秦皇島地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地理座標為119°30’E~119°50’E, 39°50’N~40°10’N,包括三區四縣,三區為海港區、北戴河區和山海關區,四縣為昌黎縣、撫寧縣、蘆龍縣和青龍縣,總面積約7812.4km2。實習基地柳江煤礦在柳江醫院附近。市區長50 km,寬6 km,全市海岸線總長126km,是一個狹長帶狀濱海城市。北倚燕山,南臨渤海,西隔缸山與碣石山遙望,東越長城與遼寧省綏中縣毗鄰,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燕山山脈東段,南部為華北平原北端的濱海沖積平原。柳江盆地中國北方實習基地位於秦皇島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島市區28km,地理緯度119°34′45″E~119°36′50″E, 40°7′45″N~40°9′50″N,位於燕山山脈東段。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

柳江盆地地處於中緯度地帶,為暖温帶半濕潤季風區,屬於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特徵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熱資源豐富。春季多日照,氣温回升快,降水少,相對濕度低,空氣乾燥,蒸發快,風速較大;夏季多陰雨,空氣潮濕,氣温高但少悶熱;秋季時間短,降温快,秋高氣爽;冬季長,寒冷乾燥多晴天。年氣温差較大,年降水量多寡變化顯著。四季氣候特徵為,夏季平均氣温高於20℃,冬季平均氣温低於5℃,春、秋季介於兩者之間。

二、實習路線

1 興城

1.1:龍回頭海濱路線

1.2:白廟子路線

1.3:釣魚台海濱路線

1.4:夾山路線

2 柳江盆地

2.1:張巖子東部落路線

2.2:潮水峪沙鍋店路線

2.3:石門寨瓦家山路線

2.4:劉家房上莊坨路線

三、地質

3.1:地層

(1)太古宙變質巖石單元

在興城至南部綏中一帶大部分分佈。1:20萬區調稱Mr1混合體花崗巖,現稱太古宙綏中花崗巖,野外初步觀察總體為變質深成巖漿侵入體。

(2)中、上元古界長城系、薊縣系、青白口系

中國燕山地區中、新元古代為大陸板塊(地台)邊緣裂陷槽環境,發育一套地台型海相碎屑巖、富鎂碳酸巖及黏土巖。在天津薊縣剖面該套地層劃分為三個系十二個組,自上而下為長城系(包括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團山子組、大紅峪組、高於莊組)、薊縣組(包括楊莊組、舞迷山組、洪水莊組、鐵嶺組)、青白口系(包括下馬嶺組、長龍山組、井兒峪組)。

(3)下古生界

本區下古生界僅發育有寒武系和奧陶系。寒武系在區內分為:

昌平組、饅頭組、毛莊組、徐莊組、張夏組、崮山組、長山組、鳳山組

奧陶系在區內分為:

冶裏組、亮甲山組、馬家溝組

中奧陶統 馬家溝組沉積後,處於沉積間斷,缺失上奧淘統、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統,直到晚古生代晚石炭世才接受沉積。

(4)上古生界

石炭系、二疊系(太原組、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蛤-蟆山組)更新統棕紅色粉砂質黏土和淡黃色土,以及全新統現代河牀砂礫沉積。

(5)中生界

區內中生界較為發育,但連續性差,多發育在數個獨立盆地內。

三疊系(紅砬組、後富隆山組)、侏羅系(羊草溝組、興隆溝組、北票組、海房溝組、髻髫山組、土城子組)、白堊系(義縣組、九佛堂組、冰溝組)

(6)新生界

新生代燕山地區整體處於隆升剝蝕階段,僅局部地區發育第四系更新統棕紅色粉砂質黏土和淡黃色土,以及全新統現代河牀砂礫沉積。

3.2:巖石

巖漿巖

是由巖漿冷凝結晶形成的巖石,又稱火成巖。巖漿形成於地殼深處或上地幔。按其活動又分為噴出巖和侵入巖。巖漿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巖漿上升到一定位置,由於上覆巖層的外壓力大於巖漿的內壓力,迫使巖漿停留在地殼之中冷凝而結晶,這種侵入作用形成的巖石稱為侵入巖,深成侵入巖顆粒較粗,淺成侵入巖顆粒細小或大小不均。另一種是巖漿衝破上覆巖層衝出地表,噴出的巖漿在地表冷凝而形成的有巖石,稱為噴出巖,由於形成的温度低,冷卻快,常成玻璃質、半晶質或隱晶質結構,具有氣孔、流紋等構造等。巖漿巖常見的如在地殼中分佈很廣的中粗粒結構的侵入巖——花崗巖,氣孔構造發育,黑色緻密的玄武巖,流紋構造顯著的酸性噴出巖——流紋巖等。

1二長花崗巖

正長石與鉀長石的含量相當.

2斜長花崗巖

含鹼性長石很少或不含鹼性長石的花崗巖,例如由20%~40%石英、斜長石(更中長石至中長石)及一些深色礦物組成的花崗巖.

3偉晶巖

具有偉晶結構的淺色脈巖.

4正長石

中性或半鹼性深成巖.主要礦物為鉀長石及角閃石,黑雲母等.

5閃長玢巖

中性淺成巖,具有斑晶結構,基質為細粒或隱晶結構,斑晶為中性斜長石及普通角閃石. 6 輝綠巖

由基性斜長石和普通輝石組成的基性淺成巖。具典型的輝綠結構,塊狀構造,顯晶質,細-中粒,暗灰-灰黑色, 因綠泥石的顏色而整體常呈灰綠色.

3.3:構造

3.3.1 斷層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分類: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造成地層缺失,如:白廟子路線上的帶有逆斷層特點的正斷層;

逆斷層: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可形成擠壓透鏡體;

平推斷層:斷層兩盤沿斷層面相對水平運動,斷層面陡直。

斷層證據:

1、斷層面

2、斷層張性角礫巖(正斷層)

3、階部

4、巖脈入侵(正斷層)

3.3.2 地層接觸關係

整合接觸:下地層在沉積層序上沒有間斷,巖性和所含化石基本一致或基本遞變,他們的產狀基本平行,是連續沉積的產物。

平行不整合接觸:上下兩套地層近於平行,但之間存在地層缺失,代表地殼運動以上升和下降為主。角度不整合接觸:地層上下巖層不平行,之間存在地層缺失,形成的機理反映地質構造過程,並説明在地質發展史中的應用。

地層與巖漿巖間的接觸關係:侵入接觸:巖漿侵入體侵入沉積巖中,使周圍巖石發生變質,説明巖漿體形成年代晚於沉積巖層。

沉積接觸:巖漿巖形成後又經過長期風華剝蝕,在剝蝕面上又形成新的沉積巖層,剝蝕面上的沉積巖層説明巖漿巖形成年代早於沉積巖層。

3.4地質發展史

3.4.1

興城地區前侏羅紀區域大地構造位置位於華北板塊(華北地台)北部燕山沉降帶東段。本區域地質構造發展史分為三個階段:華北地塊基底形成階段、華北板塊蓋層的發展階段和大陸板內變形活化階段

⑴華北板塊的基底形成階段

在太古宙,本區形成了早期大陸型地殼,以海相中基性火山巖和碎屑沉積為主,太古宙晚期,這些早期大陸型地殼巖石在較深地殼層次發生中深區域編制作用並有深成酸性侵入體形成。

古元古代時期,區內處於隆升剝蝕,形成山海關隆起。古元古代末發生呂梁遠東,形成統一的華北板塊區,同時伴有深成巖漿侵入及深成變質變形作用,表現為黑石崗巖體的侵入及構造片麻理的形成。

⑵華北板塊蓋層發展階段

中元古代——三疊紀,本區進行華北地台蓋層沉積階段,形成了三套趁機蓋層:第一套為中、新元古代陸內裂陷槽沉積。中元古代長城紀早期本區沉積了常州溝——串嶺溝期的陸地邊緣相沉積物。興城運動發生在長城紀內,並伴隨有錦西巖體沿東西向斷裂帶侵入,是一次造陸運動。

第二套沉積蓋層為早古生代,典型淺海碳酸鹽建造。古生代寒武紀本區再度沉降。早寒武世為內源碎屑夾泥巖建造。中晚寒武世海侵區處於廣泛的海侵期,以內源碳酸鹽建造為住,為潮見帶——潮下帶地台相沉積。早奧陶世末期受加里東運動的影響,本區露出水面,風化剝蝕。

第三套趁機蓋層為晚古生代晚石炭世至三疊紀,由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海、陸交互相近海平原沼澤相沉積至中二疊世、三疊紀為大陸河流相沉積。

⑶大陸板內變形活化階段

中生代三疊紀末開始,穩定的地台發生了強烈的構造運動,使本區發生了大規模的褶皺、斷裂和巖漿活動,板內變形,地台活化。

中生代三疊紀末期,以南北向對偶為主的印支運動形成了本區一些主要的東西向斷裂構造和掀斜構造或者説大型的構造向斜盆地,巖漿活動規模不大,以閃長巖類巖株形式產出。燕山期本區發生了更強烈的構造運動,構造形跡方向明顯發生了變化。以北西、南東對偶作用,形成了大規模的北東向斷裂構造,以及伴隨的大規模帶,大楊和溝 、盤道溝斷裂帶等顯示地壘式的斷裂構造,以及所伴隨的大規模巖漿活動。早、中侏羅世以山間碎屑盆地為主,伴有中基性火山盆花。早白堊世本區形成了一套火山——火山碎屑巖建造,為大陸裂陷盆地沉積。

新生代以來,隨着海盆地的`不斷下降、陸地的抬升,海陸差異性升降運動是這一時期的主要運動形式。第三紀全區處於剝蝕狀態,無沉積形成。第四紀近海地區和山間溝谷地帶,接受了黃土、砂礫石堆積,其他地區繼續遭受風化剝蝕。

3.4.2

柳江盆地於晚古代發育,到中生代沉積了厚度較大的地層,這段時間內,由於缺失泥盆紀、志留紀的地層,所以在這裏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過明顯的海陸變遷。中生代構造變動是在古生代的褶皺基礎上,二疊紀末期的時候,發生強烈的構造變動,形成柳江盆地的雛形,侏羅紀的時候,以角度不整合覆蓋在古生界之上,產生地形上的差異——北高南低,下侏羅紀的時候,又發生一次構造變動,地層發生變形,改變了盆地的沉積中心,西翼出現沉積,西翼角度不整合於下伏之上。新生代第四系以來,有明顯的上升運動,全區遭剝蝕,所以山區河谷有明顯的階地發育,全新世以來,亦有海積和海蝕地貌。由此發育成了現在西部陡東部緩的向斜地貌——柳江盆地。

四、地貌

1.海蝕崖、海蝕洞穴:

由於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沖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磨蝕,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形成

地點:龍回頭海濱路線

2.石芽、溶溝、溶槽:

地表水沿灰巖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蝕,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佈的石灰巖被溶溝分開形成石芽。

地點:劉家峪上莊坨路線

五、

5.1白廟子路線剖面圖

5.2大石河小傍水段河流階地橫剖面圖

六 後記

通過此次的實習,我有了野外地質實習的經歷,也從中總結出了野外地質實習的經驗,使我極大地豐富了專業基礎知識,為以後的專業實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矗在實習過程中通過講解我們主要了解了三大巖石類型及其成分、結構和構造等知識;還有對斷層的形成的研究以及地層的類別劃分。地質構造例如斷層、褶皺等拋開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終於可以親眼觀察到這些構造,而這些是從書本上永遠也看不到摸不到的這是實習的收穫之一。我們還學會了羅盤的使用,並且通過羅盤測方位角、傾角、傾向。

經過10天的實習,不管怎麼樣,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收穫,但最重要的是獲得了實踐經驗。在相對艱苦的野外實習環境中,更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