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報社的實習報告四篇

來源:文萃谷 6.82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報社的實習報告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報社的實習報告四篇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1

已經念“大二”了,這以前看着班上的同學們一個個似有所獲地實習歸來,我終於也下定決心去報社實習,寒假報社實習總結報告。在喻老師辛苦的奔波下,我很幸運地得到了一個實習的機會。期末考試結束後,我便帶着忐忑的心情來到《江南都市報》實習,理論知識固然都明白,但真槍實彈的參與新聞活動,對於從來沒什麼經驗的我來説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出乎我意料的是,在進報社的第一天,帶我的報社記者邱老師便安排我獨自出去採訪,本以為老師會帶我一段時間再讓我自己實踐,不想剛來她便安排我上手。沒有任何經驗的我茫然的衝到新聞線人提供的地點進行採訪,拿着一個小本子,一個照相機,開始了我新聞實習的第一次採訪。比較幸運的是,採訪的對象十分的友善與合作,大大緩解了我的緊張和不安。回來編寫完稿子給老師之後,發現自己的稿件被改得面目全非,有點受打擊的感覺。

在實習生活當中,常做的事情除了採訪寫稿看報紙,還有很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接聽羣眾的熱線電話。每天都有很多是市民撥打報社的熱線,有的是買賣糾紛的,有的是關於城市環境的,還有的是商業投訴,我感覺在我接過的電話中,關於拖欠民工工資的熱線是最多的,實習總結《寒假報社實習總結報告》。從這些熱線中,我看到羣眾越來越重視媒體了,媒體已經成為了他們維護自身權利的一個有力武器。而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在除了能為羣眾傳達所發生的事實之外,還能利用媒體的公信力維護羣眾的權益,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出一分力,這讓我對記者這個職業的喜愛又多了幾分。然而,也有很多的熱線線索老師都只是讓我記下,並沒有按照承諾答應得去為羣眾反映,她告訴我,這些線索的價值都不怎麼大,所以不必太在意,開始我都不知道如果撥打熱線的羣眾來問,我該怎麼答覆他們,慢慢的,最終也學會了敷衍推託,原來記者也不是萬能的。

通過這次實習,給我感觸很深的是,作為一個報刊記者,工作並不如我之前所想的那麼有趣輕鬆。在我實習期間,剛好江西省兩會召開,帶我的老師負責跑兩會,那段時間經常看她晚上兩三點睡,早上六七點起牀,她告訴我,她早上吃早餐的時候都會睡着了。以前聽説過記者是個很辛苦的職業,通過這次實習,我很真實的看到了作為一個記者的辛苦。而每天大部分的時間是看到報社的記者老師們匆忙的出去採訪,不論颳風和下雨,在我實習的那段時間,南部地區遭遇了罕見的雪災,南昌的天氣十分的惡劣,報社裏的記者老師們依然不斷的外出,甚至因為出現罕見的惡劣天氣而更頻繁辛苦的奔波於冰雪中。

因為天氣的關係,原本一個月的實習時間縮短了很多,年前的26號就回家了。雖然這次實習的時間不長,見識的只是作為一個記者的情況的冰山一角,但我認為,這次實習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離開報社的時候,邱老師很抱歉的跟我説因為這段時間她負責兩會的原因,沒時間教我更多的東西,希望我明年還能來。經過這次實習之後,我明白了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在以後的大學生中,我希望還能到不同的.新聞單位中去歷練學習,努力獲取更多的實踐知識。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2

記得在新聞報社實習的第一天,我和所有初次參加實習的同學們一樣,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工作,感到有點不適應,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先熟悉了以後實習的工作環境後,就先去休息了,畢竟忙碌一天了,要為明天的工作做準備。實習生活不像在學校的生活,在學校你有不懂的可以去找老師同學幫助,但是實習卻不行,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根本沒時間搭理我這個初來咋到的實習生,這讓我有點心寒,我以為辦公室的老師會主動給我安排工作,可能是我想的太天真了,根本每人搭理我,我就無聊的上網打發了第一天的實習。我終於意識到,人一定要主動,更何況是來實習的,工作不可能輕易就來到我面前,而是要自己去努力爭取的,我是來學習實踐的,不是來“守株待兔”的。實習第二天,我就主動找到指導老師,要他給我安排工作,他很爽快的給我安排了一份工作,我的實習路現在才慢慢開始,經過熟悉之後,我的手頭工作越來越多了,從一開始的無所事事到現在忙碌的實習生活,我知道我開始慢慢融入這個部門了,這是值得驕傲,值得開心的一件事情。我也和辦公室幾位老師的關係逐漸好起來了,工作下班之餘還會一起打發閒下來的時間,聊聊家常了,這一週的實習讓我基本掌握了部門的基礎工作和工作流程,可以説是收穫不小。。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3

每天上班,辦公室是我開門,總是要等很久才有記者來上班。初來的幾天,我每天第一個去,坐着看半天報紙,然後上網找料,經常找不到新聞線索,我心裏很着急,幾乎都是老師給我一個電話,聯繫一下,就開始出去或者電話採訪。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彷徨。

1、高温系列採訪

才來了一天,也還不認識什麼老師,帶我的老師又常年不在辦公室。史老看我們有點小空,於是,讓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去外面採訪一下高温下的務工人員。我們在九蓮社區門口發現了一個縫衣服的阿姨和兩兄弟的修鞋鋪。一翻生疏的招呼後,就開始和他們聊了起來,雖然他們都不願意多講,更不願意我們把他們寫到報紙上去,但最後也勉強地瞭解到了我們需要的信息。回來努力寫稿,直到下午一點多才記得還沒吃飯。

2、稿件不能發

夏老師常跟我説:“自己去找找有什麼好寫的,然後發到我郵箱。”由於我還沒有自己的消息網,所以,我經常去論壇找還沒被髮掘過的消息。突然被我發現了有關移動集團彩鈴的帖子——“我的彩鈴都被和諧了!”心想着終於找到可寫的了,於是我打電話去了移動的人工服務枱,以辦業務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寫了一篇稿子,心裏很喜。第二天,夏老師就來辦公室説這篇稿子不能發,因為報社的領導和移動的老闆關係很好。這樣的理由我很無語,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種體會。

3、電話採訪

電話採訪是採訪中經常會用到的,而最經常用的號碼就是114查詢台。在這期間,我電話採訪過游泳池的水質檢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師傅“自來水事件”。電話採訪最容易吃閉門羹,打過去不接或者告訴你應該找哪個部門,採用迂迴戰術是常常碰見的。“康師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電話去各個公司,比如統一,都只有“嘟嘟”的聲音,看來還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緒。

4、實習生出差

據説,我們報社實習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卻偷偷地去了,還是代表整個報社,説來心裏也挺慌的。我們報社和杭州電台、電視台聯合主辦了一個“和諧中秋”的活動,主要是在全省評選最感動的外來務工人員。夏老師突然有事,我戰戰兢兢地一個人去了,什麼都不知道的小菜鳥,就這樣跟着他們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採訪了三個人,一切還算順利。這種處在初級階段的人,還是在旁邊多學習老師們才是對的。

經過這四個星期的社會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一些在課本中無法學到的東西。怎麼跟不同的人相處,怎麼跟不同身份的人説話,怎樣處理突發的狀況。還有一些是我將要學的知識,比如攝影和新聞寫作,這些我都在實習中提早得到了鍛鍊。社會實習是驗證實力的“試金石”。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大舞台,我才真正體驗到自身知識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論知識只有與實習密切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行不行,實習中看!

通過實習,我在各個崗位上都得到了鍛鍊,並且對於如何將理論與實習相結合有了新的體會。

1、做記者,深入到工作第一線採訪,鍛鍊了自己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並對採訪的準備、技巧和總結整理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學習借鑑他人、分析內外因素、克服內外矛盾。

2、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報社社長、主任下至普通記者、編輯員、廣告員,形形色色,各具特點,同時也培養了我對不同事情的獨特觀察,鍛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有益的基礎。

3、加班撰寫稿件,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

4、經過報社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熱愛這項工作,只有熱愛了才能幹好這項工作,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5、在思想認識上的提高。從報社老師們身上不僅學到了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他們身上那種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奉獻精神。記者編輯們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要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光有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求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要求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要過硬。

在實習中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內容

經過高三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現在回憶一下,仍感到幸福。選擇中文這個專業,是因為我對寫作的愛好和對文學的愛好。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寶貴的大學生活就要走到盡頭了。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選擇繼續求學,但這並不代表我的學習之路就走到盡頭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嗎,在自己的身邊,總會有一些東西自己從未接觸過,總有一些東西需要自己從頭學起。

像編輯這一職位,對於一個文科出身的學生而言,是很誘人的。編輯的工作也總是透露了那麼一絲神祕。既然不再讀書,當然要面臨工作。對工作,處出茅廬的我還真是不知怎樣選擇。只是覺得,自己畢竟是學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文學知識語言知識。所以,將來的工作最好還是能與自己所學的專業有關,能進一步發展自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編輯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選工作。

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我順利地進入了《××××××》雜誌社實習。這是一家報道中國小生動手動腦、開發智力,積極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實驗、小製作活動的刊物。單位很小,但從社長到社員都很友善。能走進這家雜誌社實習,能有機會讓我近距離接觸文化傳媒工作,讓我很興奮,也很珍惜。

這次實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從約稿到出版發行的全過程。充分了解雜誌社各項工作的操作,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知識,以期達到或是説基本具有編輯的能力。

二、實習過程

第一次走出校門,來到工作崗位,這對於我來説什麼都是全新的,都是讓人興奮的。整個實習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環節:

(一)學習過程

最初的一段時間,我都處於學習階段。這種學習,包括對刊物的瞭解,對刊物運行的瞭解,對本雜誌社的瞭解和對編輯的一些基本知識的瞭解。

我用了三天的時間,閲讀本雜誌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學版與國小版。在充分了解雜誌的內部結構後,楊社長又為我講解了雜誌從約稿到出版發行的所經程序。併為我請來了本雜誌社的主編翁永良翁老師,為我講解什麼是編輯、什麼是編輯應具備的基本能力,編輯的具體工作等問題。

(二)約稿過程

在進行完初步的學習階段後,就要進行實際的操作訓練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實習內容便是約稿。

在瞭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後,根據自己所負責的“中學版·發明展示台”和“中學版·探索”版塊的特點,進行有選擇的約稿。

(三)編輯階段

在約來一定數量的稿件後,在翁老師的指導與鼓勵下,我開始進入編輯階段。因為約稿得來的稿件,大部分是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時的參賽稿件,在內容、長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適合直接刊登,都要經過編輯、更改後才可以使用。

在經過幾次嘗試後,我所編輯的幾篇稿件,都順利通過了審核,被刊登了出來。

經過高三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現在回憶一下,仍感到幸福。選擇中文這個專業,是因為我對寫作的愛好和對文學的愛好。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寶貴的大學生活就要走到盡頭了。

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選擇繼續求學,但這並不代表我的學習之路就走到盡頭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嗎,在自己的身邊,總會有一些東西自己從未接觸過,總有一些東西需要自己從頭學起。

像編輯這一職位,對於一個文科出身的學生而言,是很誘人的。編輯的工作也總是透露了那麼一絲神祕。既然不再讀書,當然要面臨工作。對工作,處出茅廬的我還真是不知怎樣選擇。只是覺得,自己畢竟是學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文學知識語言知識。所以,將來的工作最好還是能與自己所學的專業有關,能進一步發展自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編輯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選工作。

在徐老師的幫助之下,我順利地進入了《少年發明與創造》雜誌社實習。這是一家報道中國小生動手動腦、開發智力,積極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實驗、小製作活動的刊物。單位很小,但從社長到社員都很友善。能走進這家雜誌社實習,能有機會讓我近距離接觸文化傳媒工作,讓我很興奮,也很珍惜。

這次實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從約稿到出版發行的全過程。充分了解雜誌社各項工作的操作,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知識,以期達到或是説基本具有編輯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