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電視台實習日記

來源:文萃谷 3.88K

20xx年7月18日

2015電視台實習日記

今天開始到台裏實習。第一天,都沒什麼事,就開始想一些七七八八的事。

首先是閩南語頻道這個頻道的開播。這幾年好像開始越來越重視民族文化了,在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下,泉州也開始越來越注重泉州的民俗文化的保護,物質文化的保護在好幾年前就開始重視了。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剛剛興起,而泉州的閩南語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漸漸地引起了重視。記得閩南語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也因為這個原因吧,這幾年越來越重視閩南語文化就不足為奇了。當然,還有一個是對台的交流問題。

泉州電視台很好的抓住了這個點。開辦閩南語頻道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形成的一個思路吧。

在泉州,開辦閩南語頻道有他獨特的地緣優勢。在泉州地區,甚至是廈門、漳州都是閩南語的使用地區,閩南語在這些地區有廣泛的受眾羣體。

而且在最近的幾年時間時間內出現了一個比較不好的現象。一些80後上來的所謂年輕人,不是很重視閩南語文化,甚至一些小孩子也在家長的誤導下,幾乎拋棄了閩南語,講的都是普通話。這樣的情況是,閩南語中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就會因此而流失掉。而這個頻道的開播則能對新一代對接受閩南語文化進行薰陶,進而使得閩南語文化得以進一步發展。

第二,在節目的定位上。一個欄目甚至是一個頻道的欄目定位很重要。在閩南語頻道就我現在知道的是《泉州第一炮》、《學説泉州話》、《泉州美食》,還有一個唱歌的'欄目。這幾個欄目互相以閩南語文化為中心,各具特色,相互支撐。

但是,在這幾個欄目中,我有一個感覺,這些欄目所包含的板塊,在泉州這個很有限的地域範圍內,不知道再經過幾年的時間會不會被挖掘一空,到最後欄目沒了生命力,欄目沒有了新的增長點。這是很要命的。而一個欄目從開始籌備創辦、採編人員的精心維護,卻在最後沒了生命力,直到取消,這在感情上是很讓人難受的。而這樣的結果,對一個頻道甚至是整個電視台受眾的情感影響是很大的。

同時,在一直的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時候,節目的製作會不會就因此而不夠精細?

甚至,在欄目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後,會不會因為尋找新的增長點的時候使節目偏離了原來的欄目定位?

還要考慮一點,在頻道開辦的開始,因為新鮮,收視率可能會很高,但是如果因為各欄目節目不夠好,不能吸引受眾的眼球,不能引起受眾情感的共鳴和依賴,不能在把主要受眾羣從40、50、60、70後的上一代人轉移到80後這一新生羣體上,等到頻道運營了一段時間,沒有了剛開始的新鮮感,受眾不再對這個頻道感興趣了,那麼,想要再重新把整個頻道搞好,那是非常困難的。

特別是如何把受眾主體轉移到80後上來,這是一個很有難度的課題。因為80後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信息、信息獲取的渠道都跟他們的上一輩有了非常的不同。

20xx年7月19號

今天第一天出去,是和少霞、才鋒、劍鴻去拍晉江美食,客串了一下。第一次看見了新聞燈。人家説電視台的只要不是新聞中心的都會比較清閒,但是今天才發現這樣的看法錯了。就像少霞,騎車摔了,腳一瘸一拐的也還是天天要來上班,拍節目也不是一次就能搞定,常常要按編導的意圖重新來過。而現在這麼熱的天,很是不好受。還有攝像的劍鴻,常常腳架是用不上的,那就需要肩扛。一二十斤重的機器扛在肩上,而且現在的節目都要拍廚房的鏡頭,一個鏡頭下來,衣服也濕了。才峯自己也常常要扛機器……嗨,外人看着好象都挺風光的,誰知道光鮮背後的不容易,還有壓力。

其實很想在這裏學學整部攝象機的使用還有節目的編輯,我的希望是能夠做到採、寫、拍、剪、編,所有的環節都能上,全能型的。只是剛到,很多東西不熟悉。只能等等再説。現在可以説在報紙這方面我不是很怕,因為報紙新聞我現在自己覺得比較上手,在學校的社團中做了那麼久的報紙,對一些新聞事件的取捨和應用還是有點把握的,加上在海峽都市報兩個時間段的實習,我相信只要再全面的磨練一下,還有把新聞寫作提高一下,絕對沒什麼問題了。現在就差一個電視方面的知識和實踐太少,裏面的一些思路、手法等等的很多東西現在還沒有一個很清晰完整的概念。所以這次來電視台,也是有目的的,而且目的非常的清楚。

不過,覺得電視台也確實比報社清閒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沒有見識過電視台新聞中心的忙碌還是怎麼的,真的就是這種感覺。還是説真的有些人到電視台、報社,也僅僅是把當記者作為一種職業,而不是當成自己的新聞追求?

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真的很讓人悲哀的。招聘新人,他的學歷可以不是重點院校,但是不可以沒有新聞追求,沒有當記者的熱情和執着。不然,等到他對整個環境熟悉了,他也就開始“老油條”了。這對整個大環境又有很大的不好的影響。

下午,又和楊豔、小馬去拍《學説泉州話》節目。感覺這個節目不錯,雖然不是什麼大手筆,但是正是這樣的點點滴滴的滲透,才能讓新的一代接受閩南語的同時去弘揚閩南語文化。拍片也是很累的,從早上9點多和美食組出去拍片,4點半回來,馬上又和學説泉州話節目組出來。沒想到我反倒比他們還忙。哈哈

今天確實有點累,但是很爽,有事情做的感覺很好。比起沒事做待的辦公室裏強多了。

20xx年7月20日

今天也去拍美食了,同樣也客串了一下,是去後渚那裏的一家海鮮館。環境還算可以,就是灰塵比較多。天氣很熱,在外面沒空調,很熱。攝像劍煌扛着攝像機也是很痛苦。

不過比較鬱悶的就是沒機會動一動機子,學學他們怎麼拍。現在就是攝像機的很多按鍵還不會。想學編片因為這兩天都在拍外面的東西也都沒機會。

不過真的有種感覺,美食這個欄目做得還不錯,很多人喜歡。在拍片的時候那裏的廚師説很多廚師也都挺喜歡這個節目,我媽也是,經常看。少霞也因為這個欄目成了名人了。其實可以做一個策劃,暫叫“家庭廚藝大比拼”什麼的,先徵集一些家庭主婦等的一些比較有特色的菜餚,經過討論,選出那些在鏡頭前表現較好的和菜餚有特色而且比較簡單能比較容易學會的,做成片子,這樣既能擴大欄目的影響,留住收視羣,增加觀眾的參與度,而且還能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教會一些人做些有特色的菜。不過,這樣的話,需要花很多期的時間來做這個,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欄目的廣告收入。不過,我相信,只要欄目的節目做出影響了,後面的廣告不是很大的問題。只是這個方案的可行性怎麼樣還不知道。

我覺得做欄目,很讓人擔憂的一點就是這樣做久了就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模式,而沒有創新。沒創新意味着同類的節目非常有可能會趕超過你,這樣就會影響收視率。不可否認,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模式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個模式可能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才形成的,但是一但形成了,想突破就很難,思路就會被侷限在那個範圍內。

雖然説泉州的美食想在段時間內做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東西也一直有新的元素加入,但是如果沒有創新不可避免的會形成視覺疲勞。資源的減少再加上沒有創新而形成視覺疲勞,這對節目的影響是很致命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