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學習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來源:文萃谷 3.02W

學習一個學校的制度一定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在太谷學校的課改制度就可以讓人學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太谷學習心得體會內容,供你參考!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篇1

5月10——12日,在學校領導的精心組織下,我們全校老師一行40多人有幸前往我省教育示範縣——太谷縣三中參觀學習。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太谷人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他們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乾的都是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事,課堂上,教師看似講的很少,主要是學生在活動,而課前他們付出的勞動是巨大的。

我們走進太谷三中,實地的去感受他們的日常教學。一進校門,就被太谷三中吸引住了。學校給我們的感覺是那麼整潔有序,使你立刻有一種被文化包圍,被有序規範的感覺。從聽到的每一節公開課,從聽到的每一場專題報告會,就完全能領略到太谷人鋭意進取而又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一堂堂堪稱真實而又具體的公開課,沒有任何作秀的痕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完全沉浸在自己營造的學習氛圍當中,似乎對出出進進的參觀者以及身後聽課老師們發出的聲音毫無察覺。學生只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合作、探究或交流。身處這樣的環境,你會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成為上課的老師,或者聽課的學生。

本次赴太谷學習,主要感受有四:

感受之一:課堂上二十四字教學模式的應用。第一、他們的課堂是真正意義上的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主人。無論是第一環節的温故互查,還是以後環節的設問導讀、應用實踐、拓展延伸,他們的課堂一直是學生在動,是學生在二或四人小組中合作完成。他們的小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對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幫助後進生,他們的彙報語言流利,聲音響亮,歸納總結條理清楚,敍述完整。第二、教師學生角色定位準確,主體和主導恰到好處。教師從從容容,沒有一句多餘的話。教師一直穿行於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學生緊跟學案上的進程,積極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整堂課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動的狀態中。實現了真正意義上課堂教學的高效,實現了以學生為主導的完美課堂。

感受之二:太谷合作學習中的教師真輕鬆。我們平時公開教學時總或多或少的有負擔,而太谷學校的講課教師非常輕鬆。他們從從容容,穿行於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課堂上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課堂上很少聽到教師的講解,但他們引導下的學生卻能流利的回答、精彩的講解。真是平淡之中藴含着活力。

感受之三:在太谷的兩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無論學生那入情入境、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聲情並茂的朗讀,還是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闡述,無一不吸引着我們每一位聽課教師。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卻不能達到如此的水平呢?

感受之四:教師的大膽放手,學生習慣的養成。聽完課後,我們在教學樓中感受着太谷三中的環境氛圍,我們看到無論是教學樓內,還是教室,到處都充滿了激勵與競爭的標語,表格,公佈欄,無形之間增加了學校的文化氛圍。一個個教室前後門打開,教室裏沒有老師,但每個講台上站着一個學生,有的在領讀學生英語;有的在維持秩序;有的在當小老師給學生講解。這些同學是那樣專注,絲毫沒有領會外人的進入。我悄悄問了一下同學,從她的嘴裏我得知:每天課餘活動時間各班都是在班長的組織下有序進行,老師一般是不過問的。我不禁驚歎於教師的大膽放手,也驚歎於學生習慣的養成。

總之,這次赴太谷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導學案規範了課堂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於因材施教,對於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的幫助,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導學案的編排和習題的選取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難易適度,真正做到“優秀生通,中等生懂,學困生動”。總之,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新的課堂。我要以這次赴太谷學習為起點,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嘗試、探索,把這次學習活動不斷地引向深入,為實現課堂教學改革做好充分的準備。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篇2

假期裏,有幸聆聽了太谷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張四保的講座,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太谷的24字教學模式--"閲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分層訓練,拓展延伸",

學習太谷課改心得體會

他們的課堂預習,做得很紮實,為上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課堂平實,沒有大蓋帽似的導入,沒有華麗的形式,沒有激情的演講。有的只是教師的引,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目標的嚴格落實。無論是第一環節的温故互查,還是以後環節的設問導讀、應用實踐、拓展延伸,一直是學生在動,是學生在二人合作小組中完成。這樣的小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對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幫助後進生,學生的彙報語言流利,聲音響亮,歸納總結條理清楚,敍述完整,

教師學生角色定位準確,主體和主導恰到好處。教師從從容容,沒有一句廢話多餘的話。一直穿行於學生課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情況。學生緊跟學案上的過程,積極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動的狀態中。最終,學生獲得的是實實在在的能力。以前,也聽説過"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個性化體驗、個性化閲讀";還有什麼"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類的句子,但背會了都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回才真正恍然大悟,原來,這些並不是有來説的,是用來做的。

這次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導學案規範了課堂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於因材施教,對於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一定幫助,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也給我們的管理和教師教學提出了挑戰: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新的課堂。更加理解了張四保主任提出的多與少的關係:教師課上講得越多,學生學的東西越少;教師備課的時間越多,課下輔導、批改用的時間越少;教師選得題越精,學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我的理解是:教師功夫在課外,輕鬆在課堂。學生輕鬆在課外,收穫在課堂。聽了激動,看了心動,還要付諸於行動。我決心以這次赴太谷學習為起點,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嘗試、探索,把這次學習活動不斷地引向深入,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當然,任何學習都要批判的接受,我們要取其精華,發揚拿來主義精神,博取眾長為我所用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創新精神,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新一輪的課改又開始了,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其實,我一直在課改的路上。我堅信:沿着這條路走下去,前面定是一片豔陽天

  太谷學習心得體會篇3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接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中國的國學就具備這種獨一無二的特質。國學經典中藴藏着中華五千年曆史智慧的精髓,構成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維繫着中華文化之根。

“國學”一詞,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國故論衡》及《國學概論》的演講,它以先秦經典和諸子學説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小説以及歷代史學等內容,形成了恢宏的“經”、“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內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國學智慧涵蓋了“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偈語、禪機、二十四史、唐詩、宋詞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萬億卷帙的古代文獻,體現了中國人對於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國學體系以“儒”、“釋”、“道”三家學問為主幹,又分為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餚、民俗、婚喪和禮儀等支脈,為青少年汲取知識,瞭解民族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渠道。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對中國曆朝歷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影響頗深。對於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復興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作為炎黃子孫。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瞭解和熟悉國學,讓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時常充盈在心田,通過學習國學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積極向上世界觀。

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瞭解和熟悉國學,根據國學所倡導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齊家”,成為一個品質高尚、行為規矩的人,對國家和社會都能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推廣國學關係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係到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國學的精髓是“天人合一”,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這又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