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72W

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怎麼寫?地質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地質野外實習是地質專業的特點,我們都要認真對待。以下是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歡迎閲讀

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

  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一

野外地質實習是我們學習基礎地質學的重要環節,通過這次野外實習及實習報告的編寫,使我們在外觀,規模及深度上,都對自然界的真實風貌和地質現象有了更為感性的認識。學會了對三大類巖石和常見礦物的肉眼鑑定;觀察地層剖面;識別古生物化石;判別褶皺類型及斷層性質;瞭解內外力地質作用等。將在學校所學的課本知識更好地與野外實際相結合,進一步地認識了常見巖石礦物的鑑定方法。

此外,我們還學習了作為一名普通地質工作者應有的一些基本技能,如:學習使用地質羅盤;觀察並描述地質現象;繪製地質剖示意麪圖;採集巖石標本等等。通過對這些新技能的學習,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強了學習地質科學的興趣。

任何一門自然科學都是建立在對實際事物的觀察研究之上,地質學自然也屬於這一範疇。在野外實際觀察學習中,有一些地質現象與老師的講述存在一些細小的偏差,我們本着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與帶隊的專業老師積極進行探討交流,在互幫互教中學習知識。

在野外,面對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我們個人的力量顯得是那麼的渺小,這就需要我們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共同努力攻關,完成課題研究。在本次實習中,我們六人一組,分工明確,相互配合,你採標本,我測產狀,認真、高效的完成了實習任務。在實踐中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力量。

總體説來,通過這次野外地質實習,我們看到了蔚為壯觀的地質構造,聽到了老師細緻生動的講解,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專業知識,體會到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的艱辛和大自然的令人震撼的神奇力量!

短短三天的野外地質實習已經結束,時間匆匆,帶走了身心的疲憊,卻留給我們值得珍藏的寶貴經驗。在這裏,我也呼籲學校能適當延長實習時間,能讓我們在實踐中更好的感受一名地質工作者的魅力所在!

  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二

對於這次野外地質實習,總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歷。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體會。最真實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質工作者的情懷。那一份對地質工作者對於地質事業的無比熱愛之情。

經過這次實習,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的艱辛,這份艱辛並不是我們坐在教室便能體會的,這份艱辛是用我們的汗水去把它澆灌出來的鮮豔之花。這花的明豔是我們現在所能體會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來自於那一份對於地質工作者應該收穫的喜悦與豐收。但這份喜悦來得並不易,因為這許多的成果來自於我們的雙腳,每天長途的跋涉換來的也許只有那幾頁紙的微小成果。但是我們卻倍加珍惜這幾頁小小的紙,因為它承載着地質工作者的一個偉大藍圖目標。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這許許多多的野外記錄一次次的拼接起來,從而在一張看似不大的地形圖上將其逐一呈現,使其變成一張地質圖。在地質圖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説是留下了地質工作者的腳印。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座汕頭的具體出露情況,但是我們卻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滿路荊棘;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個地層分界線的具體位置,但卻看不到尋找地質界線路上的滿地汗水;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條山脈的清晰走向,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在山腳小路上的滿目雜草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變的是對地質事業的熱愛,每一個地區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質工作者的開墾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祕,並將它的胸懷敞開去擁抱它自身的價值。我們在巢湖實習的過程中,首先學習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對前人工作的學習與認知,這個過程便是地質工作者的思想與精神的傳承。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是每一代地質工作者都沒有對其厭倦與拋棄,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獻着自己的熱情與青春,也許某一天,你的成績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質工作者繼續向前,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談了這麼多關於地質工作者的精神的話題,也該説説這次巢湖實習的具體收穫了。這便是我們以後為地質工作發光發熱的必備工具吧。首先,此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瞭解區域地質調查的的基本流程與方法,首先學習的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經典。這個過程是我們大體瞭解工作區域的各方面情況,有助於以後工作的良好發展。其次便是到達工作區後的工作了。在工作區的基本流程分為踏勘、實測剖面、地質填圖。每一流程的先後順序基本不顛倒,在此我便不再贅述原因。其中最艱苦的要算地質投圖了,因為基本脱離指導老師的幫助,完全自己把握,這便給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堅持了下來,把工作完成了,雖然質量與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種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體吼吼的。因為滿路荊棘與懸崖陡坡也無法阻擋即將成為地質工作者的預備隊員們的腳步了。

  地質野外實習心得體會三

南望山南坡,北埡口南側,地質大學北區西南角公路拐角處,地質大學北門南望山汽車站構造地質學習。

學會掌握使用地質羅盤儀和錘子的方法;掌握測量巖層產狀的方法,並學會認識簡單的地層,褶皺,斷層,及其他地質現象,定點描述,勾畫地質界線,做地質剖面圖;辨認不同的巖石,觀察其特徵;學會用穿越法和追蹤法測繪地質界線或斷層。從而使我們對工程地質勘探方法有一個較為感性的認識,為今後地質、巖土方面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同時聯繫實際,為今後的專業的學習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早上7:30我們從學校出發,到達南望山南坡後,首先,學習和練習使用地質羅盤儀,測量巖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測量走向:將儀器蓋子開到極限位置,鬆開磁針鎖制器,使磁針能自由旋轉。將一起下側的稜緊靠欲測的地質界面,上下左右調整使圓水準泡居中(注意不要讓羅盤長邊下側離開地質界面)。此時,羅盤長編下側既相當於走向線。由於走向有兩個方位,所以可讀南針,也可讀北針,刻度盤上的數值既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將一起上蓋的背面緊貼欲測的地質界面,調整羅盤儀使水準泡居中。此時磁針北針所指的刻度盤上的數值就是該界面的傾向。(切記,此時只能讀北針所指的刻度盤的數值,傾向只有一個方向)。若傾角較小,也可用連接合頁下下邊的一起外殼短邊緊靠欲測的地質界面。調整水準泡居中,讀磁針北針所指的刻度盤上的數值亦可。

將一起上蓋開啟到極限位置,並且將羅盤儀側邊緊靠地質界面並且垂直於界面走向線,讓長水準泡居於下方,旋動測角旋紐,調長水準氣泡居中,此時傾角指示盤在下刻盤指示的數值即為該地質的傾角。在實際測量中,如果傾角較大,則可只用測傾向和傾角,如果傾角較小(〈20?),為了提高精度,則首先要測走向且標記走向線,然後測傾向和傾角。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後,老師帶我們對南望山上的一些巖石進行辨認,並對南望山的地質進行講解。

研究區位於大別山南緣,江漢平原北東緣。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區為主,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個低山丘組成,呈近東西向斷續展布,與東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應。低山坡角較緩,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米,海拔最高者為喻家山(149.4米),最低窪處為東湖。海拔100米以上者多見有基巖出露,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間凹地多為近代殘坡積物堆積。研究區內以黃棕壤土和少量紅壤土為主,壟崗中部以黃棕壤土為主,土質粘性重,壟崗上部為少量紅壤土,酸性強,土層薄。區內地下水賦存在碳酸鹽巖類含水層及碎屑巖裂隙水含水層中,富水性極不均一,多被第四系覆蓋。在巖石破碎、斷裂發育,巖溶發育處,巖溶水及裂隙水明顯富集。區內地下水化學類型主要為重碳酸鹽類地下水,屬低礦化度淡水,水質較好。

研究區的地層跨及秦嶺、揚子兩個一級地層區,第四紀堆積物分佈最廣,佔總面積80%以上,基巖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峯山、獅子山等低山處有出露,主要為志留系粉砂巖、泥盆系石英砂巖、石炭系灰巖、白雲質灰巖、二疊系硅質巖等。志留系頁巖常組成背斜核部,背斜兩翼依次為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不同時代巖層。

研究區由於受到第四系覆蓋、河湖眾多及構造因素的影響,使地層出露不全,僅出露有中志留統墳頭組(S2f)上泥盆統五通組,(D3w)下二疊統孤峯組,(P1g)以及第四系沉積物(Q),石炭系地層未見地表出露。

中志留統墳頭組(S2f):上部為灰褐色厚層狀中粒石英砂巖、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圖1);中部為一套棕黃色中厚層狀一厚層狀雜砂巖夾粉砂質頁巖,局部含磷結核;下部為黃綠色粉砂質頁巖、頁巖、泥質粉砂巖。上泥盆統五通組(D3w):上部為灰白色厚層狀純石英砂巖,偶夾白色粘土層;下部為灰白色厚層一巨厚層狀中細粒石英質礫巖、含礫石英砂巖,礫石為脈石英。與下伏中志留統墳頭組(S2f)地層呈平行不整合接觸關係,接觸面上可見鐵鋁質古風化殼。石炭系未見出露。下二疊統孤峯組(P1g):上部為灰色薄層一厚層狀硅質巖(圖2);下部為灰黑色厚層狀瘤狀灰巖,白雲質灰巖,與下伏地層接觸關係被覆蓋。第四系(Q)全新統為沖積、湖積、湖沖積層及坡殘積成因的礫石、砂粘土等。3、構造

研究區在大地構造位置上處於揚子板塊北緣,襄樊-廣濟斷裂南部,主要受控於燕山期構造運動,發育一系列走向EW至NWW向的線型褶皺,NW、NWW、NE和近EW向的正斷層、逆斷層及逆掩斷層。其中,褶皺在本區占主導地位,並對其它構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體構造線近東西向,在南北向主應力作用下,還發育有其它一些次一級的構造形跡。區內現代構造運動呈緩慢下降趨勢,新構造運動升降幅度不大,是一個相對穩定地區。

磨山向斜:位於磨山113.9-116.4高地。這是本區發育較為完整的、軸跡呈近EW向延伸的小型開闊向斜。該向斜核部地層由上泥盆統五通組含礫石英砂巖、石英砂巖所組成,構成了山脊,是向斜成山的實例。向斜兩翼地層由中志留統墳頭組泥質頁巖、粉砂巖、砂巖組成。巖層相向傾斜,北翼產狀為17030~40,南翼產狀為10~2030~50。近核部巖層傾角變緩,一般在15~20;轉折端圓滑開闊,軸面近直立;樞紐在東西兩端仰起,在區域上長20公里,寬0.81公里,屬於直立傾伏型褶皺。大李村背斜:位於磨山一風箏山之間,與磨山向斜平行展布。核部由中志留統墳頭組砂頁巖組成,北翼為磨山向斜的南翼,南翼依次由上泥盆統五通組、石炭系、下二疊統孤峯組組成,地層發生倒轉,向北傾斜,傾角70左右。區域上長40公里,區內寬2公里,由於覆蓋區影響,褶皺形態未及磨山向斜清楚,但是根據核部寬度和兩翼產狀變化,可以判定該背斜應為一轉折端寬緩的倒轉箱狀背斜。園林學校向斜:位於風箏山一喻家山之間,為大李村背斜相鄰褶皺。核部被第四系覆蓋,北翼與大李村背斜共翼,南翼依次出露上泥盆統五通組、下二疊統孤峯組、中志留統墳頭組,產狀為350~1040~80,延伸長40公里,西至長江大橋。寬度小,表現為箱狀向斜。

本區斷層主要是基於褶皺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分為近東西向的縱斷層和近南北向的橫(斜)斷層。斷層規模相對較小,平面上延伸不長,如地大水塔斷層。縱斷層組:已觀察到的縱斷層有磨山、風箏山南北坡、喻家山共四條,它們規模大小不一,走向近東西。標誌為地層缺失、產狀突變、巖石破裂、摩擦鏡面和階步發育等,並常被橫(斜)斷層切錯。斷層面均較陡立,微向北傾斜,斷面擦痕多組,屬多次活動斷層性質。橫(斜)斷層組:野外觀察到如磨山南北坡、喻家山等地,走向近南北,標誌有地層沿走向被切錯、切割縱斷層、破碎帶、向斜核部寬窄突變等。斷層面較陡,傾向或東或西。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校區至磨山一帶為構造剝蝕地形,由南至北分佈有三條走向近東向的山脊。南側為南望山--喻家山,其主峯分別為139米、149.5米。中間展布的有都山、猴山、風箏山及團山。北為磨山,主峯高116.4米。山脊之間為高程24-58米的崗狀平原。該區在2億多年前沉積了一套礫巖、砂巖、頁巖、灰巖及硅質巖。由於受到中晚三疊世後期印支-燕山運動的影響,產生了近南北方向的強烈擠壓作用,從而使三疊系至志留系發生了顯著的縮短,形成強烈褶皺。褶皺軸跡方向近東西,並伴生有走向近東西的斷層和其它方向的斷層,從而墊定了走向東西延伸,南北起伏的山巒地形。據對武漢地區地貌發展史的研究,喻家山至磨山所見比高10~100米的山樑,為早第三紀末喜山運動以來形成的夷平面(準平原化)。本區在喜山運動時期,地殼強烈上升,遭受剝蝕,早更新世早期,地殼下降,大雲夢澤形成。末期地殼又上升,剝蝕形成了雲夢期夷平面。地形除明顯受地質構造控制外,也強烈反映出差異風化剝蝕的特點,即坡度與巖性相關,抗風化力強的石英質礫巖、砂巖構成山包或山丘;灰巖、頁巖侵蝕成溝谷或地窪地帶。基巖面上的疏鬆沉積物多為坡殘積物,呈深紅色網紋紅土、褐紅色砂土、褐黃色砂土,常含少量角礫。低窪處為紅灰色、黃灰色粘土、亞粘土。接下來我們到了南望山埡口。在這裏我們對道路兩側的巖層進行測量。最後,我們還來到了最後的南望山北門汽車站處,這邊我們主要聽老師的講解並觀看了斷層。

野外測量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測量,知道了巖土工程的大體分類,掌握了一些實踐的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次實習是將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初步的與實踐聯繫起來,不僅讓我們堅信了以前所學的知識的正確性,同時也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為我們下學期將要進行的專業課的學習鋪下了道路。通過實習,我們不僅在知識上更上一曾樓,而且在身體素質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最後衷心感謝陳洪江老師一直以來的辛勤指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