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建築工地實習日記範文七篇

來源:文萃谷 3.15K

一天即將完結,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建築工地實習日記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建築工地實習日記範文七篇

建築工地實習日記 篇1

今天身體不舒服,沒有去操作面,去實驗樓了,實驗樓才開始開挖地基,不過剛下了雨,不是那麼土,是大開挖機械作業,就一個挖土機,我回去翻了翻圖紙,框架結構,地基採用3/7灰土樁,梅遙控型佈置。柱下獨立基礎。不過現在才開始動土,感覺好象完不了工。剛打完樁。

建築工地實習日記 篇2

天氣:晴轉小雨

來工地實習已經一個星期了,感覺對於工地上的工作還有很大的新鮮感和好奇,因此也沒有產生懈怠的心理,二號樓的主要工作還是連接鋼筋,但為了加快流水步距,不產生窩工現象,有鋼筋工已經開始在部分已焊接完的部位綁紮箍筋。鋼筋工程量是很大的,光焊接這一塊兒估計還得兩天,再加上綁紮的箍筋和剪力牆裏綁紮的鋼筋(hpb235的鋼筋12mm),應該還得4天左右,二號樓的裙房地基現在處於建築廢料集中地和模板的加工場所。上午在工地轉了一圈,在這個200×130m的地皮裏,光鋼筋加工車間就有4個,每個車間的鋼筋工人都不停歇的加工鋼筋,有的在平整,有的在截斷,有的在做箍筋……下午下了點小雨,師傅安排我在辦公室審查剪力牆暗柱配筋圖,開始並不習慣,而且剪力牆中的yyz,yaz等代碼完全不知道什麼意思,代號編排也沒什麼規律,這樣找起來很是費勁,我通過手機查詢了yyz(約束邊緣柱)等代碼,改變尋找對應柱子的方式,從某一根柱子開始向四周逐個對照審查,很快完成了審核圖紙的任務,並還真在其中找到了一些圖紙的紕漏。

建築工地實習日記 篇3

20xx年7月6日 星期五 陰

上午,林工做了實習動員,着重給我們講了實習中安全的重要性,強調安全第一,要處處注意安全。接着讓我們端正實習態度,強調這是集體活動,每個人到要參加,不可以隨便缺席。最後林工給我們講了這次實習的意義,讓我知道了這次實習的重要性,通過這次實習我將會學到許多我平時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開闊我的視野,使我對這個專業有更加深刻地認識和了解。

下午,我們分別參觀了本校區和寶山校區的建築工地。主校區的實驗室由於搬遷,所規模比較小,一部分是對建築材料應力和變力的實驗,另一部分是混凝土養護實驗室,裏面24小時保持高温高濕,我們沒有進去,蛋殼開除其設備很先進,精度很高。王營校區的建工實驗室就要大多了,我們首先去了一間廠房一樣的建築裏面,那屋頂上面有一個吊機,下面是兩台鋼材壓力試驗機,地上放着許多試件。鋼材斷面就是由上面的吊機吊到試驗機上進行壓力試驗的。接着我們去了另一棟建築,裏面上下兩層全都是實驗室,我看見一樓簡介上寫着國家二級實驗室。裏面主要有混凝土試件壓力測試,石子,黃沙,水泥沙漿的強度,易和性測試,其中有一間實驗室裏有一台超級龐大的壓力試驗機高度直達房頂,使我們吃了一驚。老師介紹説這是300噸的鋼材壓力試驗機。除了這300噸的以外,旁邊還有幾台100噸和50噸的。看着這些龐然大物,我們興奮不已,同時也感到自己將來責任重大。接着我們來到二樓,二樓主要是水力測量實驗室,裏面有許多精密的實驗設備,林工説將來我們學專業課時將回來這裏做實驗。雖然天空下着小雨,但我們還是因為見了這麼多實驗設備而感到高興。

20xx年7月7 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一大早,我們去了市材料園。一進門我們就看見地上堆放着一排排預製板,按不用的規格疊放在那裏。每塊板中間都有三個圓孔,不同規格的板圓孔不同,圓孔下面有一排鋼筋頭從板底伸出,每塊板上四角還有四個突出的小圓環。林工們介紹説這板的全稱叫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板,板上的圓孔起着減輕重量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增強隔熱保温性能。圓孔在澆鑄時開口被封了,是防止儲存時有昆蟲老鼠在裏面生殖產卵,另外還可以在安裝時為防止沙漿進入孔中。然後我們參觀了澆鑄場地,原來澆鑄時是將磨具一排排整齊的排放好然後把一根根很長的鋼筋穿過一整排磨具連在兩邊的受力柱上,使鋼筋受力,在澆鑄好後產生一個收縮力。這個力就叫預應力,它使預應力板能夠防止和減少受力變形。接着我們參觀了板,grc板主要是由抗鹼玻璃纖維網格,低鹼水泥,珍珠巖和外加發泡劑防水劑組成。主要用於做牆隔開空間。這種牆隔熱隔聲效果好,但不能承受外加重力,只能承受自身重力。它可鋸,但不可以拼接。

隨着建築業的發展,考慮到種種因素,不得不吧人文生態考慮進去。為了消除噪音,灰塵等的污染。一些城市都建立了混凝土攪拌站,這樣不僅大大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質量也得到了保障。我們參觀的構件廠也有這樣一個混凝土攪拌站。只看見幾個十幾米高的大罐子倒立着佇立在幾堆石子黃沙前。有一個傳送帶將石子黃沙送到旁邊的一棟建築裏。老師説那是攪拌房,各種材料在那裏面混合攪拌,然後灌進混凝土攪拌車裏送往工地。林工還給我們講了不同材料所混合出的混凝土的性能的不同,使我們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

下午我們聽了一場報告,報告主要講了一下現代建築的分類:磚木結構般用於單層建築及村鎮住宅 ;磚-鋼筋混凝土結構(即磚混結構)般用於6層左右民用建築和中小型工業建築; 鋼-鋼筋混凝土結構一般用於大型公共建築及大跨度建築 ;鋼結構般用於超高層民用建築和有特殊要求的工業建築。林工特別介紹了一下高層建築,現在中國如果要看高層建築的話,那還得是上海了,上海的高建中又得數金茂大廈,東方明珠電視塔,這些建築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聽着這些使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們將來要儘自己的所能,造出更高的建築為祖國爭光。老師還講了土木工程分為三步驟:設計、施工、管理。講了土木工程未來可以從事的社會工作崗位可以有哪些?1,建築公司。 2,行政部門。3,房地產公司。4,監理公司。還可以從事交通部門的工作。老師還講到了我們目前大學教育的創新。他認為這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他要我們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興趣。建立起終身學習的習慣與愛好。

20xx年7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一早,林工便帶我到施工現場學習。在現場已經拆了模的柱前,林工讓我指出該柱的缺點,我看了一會也沒有發現問題。林工卻指出三點問題:首先,從外觀看由於柱是分兩次澆築完成的,而且,第二次支模板不夠準確,使柱上部分稍微小於下柱,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説,是查覺不到的。但對於有經驗豐富的人來説,一眼就能發現問題的所在。其次,柱子在第二次澆築砼的時候,施工縫未做好,有漏漿現象,造成了施工縫處的爛根現象,雖然,後來又在該處抹灰,並且,對結構不產生影響,但是,在評“長城杯魯班獎”時還是不允許的,且不符合規範要求。

接下來,我又學習了關於樑的模板中一些我們未學到的問題。首先,在支樑模板時,應該在模板的內側每隔一段距離撐一根鋼筋,目的是為了防止在樑側支撐頂緊時和對柱螺栓的作用。使模板的內側倒塌。同時,每隔一段距離要設置對柱的螺栓,將其設在樑側支撐及兩側各兩根相接近的鋼筋固定,用於保持模板之間的設計厚度,並承受砼傳來的側面壓力和水平荷載,使模板不致變形。

20xx年7月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們來到前幾天澆築完混凝土的樓層,聽説今天要拆模,我們就來看看。今天明白了老師説的“支三拆一”的意思了。它的意思就是説:在這要澆築混凝土的這一層下面要有三層的模板支撐不拆,這樣有利於保持整個結構的穩定,防止事故的發生。

回到辦公室查了關於拆模的資料:

1、不承重的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方可拆模板;

2、承重的模板應在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以後才能拆模板;

3、混凝土拆模前要求填寫拆模申請單同意後方可拆模。

4、牆、柱及樑側模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一般強度達到1.0mpa左右方可拆除。牆、柱模板拆除後,及時用木板條,將樓梯踏步、通道處陽角保護起來。

5、拆模時間應根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環境温度或通過同條件養護試塊進行控制。

6、樑、板底模拆除:樑、板跨度在2m以內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2-8米範圍內時,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大於8m的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方可拆除。

7、懸挑構件的模板拆除:無論其跨度長短,均要求必須在混凝土達到其設計強度的100%時方可拆除。

8、拆除陰陽角部位的模板時,禁止使用撬棍硬撬,以免損壞模板和混凝土表面,影響混凝土的觀感質量。

9、拆模時拆除高處鋼管,二人配合作業,嚴防鋼管等對樓面形成衝擊荷載;拆除的模板、支撐均開碼放,並及時運出。

20xx年7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實習任務是混凝土澆築 。還沒到工地,大老遠的就聽見振動棒的“嗡嗡”聲,朝着聲源趕去看到的就是混凝土澆築。現在混凝土日趨專業化,全部採用專業的混凝土公司輸送商品混凝土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避免了現場攪拌產生的操作失誤使得混凝土強度不能得到保證,減輕了工人的勞動量,並且澆築也是採用泵送混凝土以提高澆築效率。

回想課上學的關於泵送混凝土的知識,再結合現場明白了泵送混凝土的一些原理和泵送時要注意的問題。

1、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儲料斗內清水從管道泵出,達到濕潤和清潔管道的目的,然後向料斗內加入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或1:2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後即可開始泵送混凝土。

2、開始泵送時,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壓變化應在允許值範圍內,待泵送順利時,才用正常速度進行泵送。

4、混凝土泵送宜連續作業,當混凝土供應不及時,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暫時中斷時,攪拌不應停止。當葉片被卡死時,需反轉排隊,再正轉、反轉一定時間,待正轉順利後方可繼續泵送。

5、泵送先遠後近,在澆築中逐漸拆管。

6、高温季節泵送,宜用濕草袋覆蓋管道進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建築工地實習日記 篇4

今天學習的是“五臨邊”防護:基坑四周設置防護欄杆,夜間掛紅燈示警。通往屋面周邊、一層框架周邊、斜馬道兩側邊、卸料平台兩側邊都必須設置1.2m高的雙層護欄,並掛安全網。

電梯口和樓梯側邊必須安裝臨時防護欄杆,在安裝正式欄杆前,不得拆除。上料平台除兩側設防護欄杆外,平台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杆。各種臨近防護必須安裝牢固,經檢查驗收後方可使用,任何人都無權私自隨意挪動和拆除施工現場的各種防護裝置,防護設施和安全標誌。經過連續幾天的安全學習,讓我對施工現場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建築工地實習日記 篇5

(1)

9月22日晴

今天我第一天進入施工現場,我先熟悉了工程概況,項目經理給我介紹項目技術負責人等項目管理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帶我參觀了現場,給我介紹工程的進度,安排我的工作內容。

技術負責人先讓我在辦公室熟悉圖紙,通過看圖我瞭解本工程為薊縣碧玉家園1#2#樓、住宅使用,總建築面積:25973m2,24層,現在該工程正處在地下一層主體施工,地下一層為車庫,框架結構。

今天是我在工地現場實習的第一天,雖然在辦公室看了一天的圖紙,但給我的感覺是在現場看圖紙與在學校教室看圖是完全不同的。在學校看圖是平面感覺,在施工現場看圖更加有立體感,與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相結合更切合實際,從中可以發現許多以前在課堂上不能發現的問A。現在正是地下施工階段,看完圖後再去現場去看看工程實體,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立體完整的建築物,能夠把圖紙和實際有效結合起來。

(2)

9月23日晴

今天是我實習的第二天,項目經理讓我參加了早晨的施工例會,並讓技術負責人安排我今天的實習內容,技術負責人告訴我目前工程正處在地下室施工階段,由於我的實習時間短,我的是實習重點只有放在地下室剪力牆模板支設上。

我和技術負責人進行了地下室筏板基礎的定位放線,在放線過程中我逐漸學會了在現場使用經緯儀、水平儀、等儀器。首先將經緯儀放置在建築物的原有定位樁,將定位樁的軸線位置引測到基礎防水保護層上,然後在墊層上彈出墨線,並以此軸線將建築物由軸線引側定位。用水平儀將現場的±0水準點引測到基礎底板底面標高。

通過今天的實習我加深了基礎定位放線的測量方法並學會引線、借線等放線技巧。

(3)

9月24日晴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項目召開了“全鋼大模板在超高超厚牆體中的應用QC小組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並制定了關於地下室混凝土剪力牆使用全鋼大模板支設的工藝。下午項目技術負責人讓質量員帶我檢查了底板鋼筋綁紮,檢查了鋼筋的間距、位置、型號等,並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了整改,本次檢查共檢查了3項內容,實測了50點,合格45點,整改5點質量偏差較大的問題。

在筏板鋼筋綁紮驗收過程中,我詳細的查看了03J-103鋼筋構造圖集,對於鋼筋的各種構造詳圖進行了詳細的查看,根據《混凝土質量驗收規範》對筏板鋼筋的主控項目及一般項目進行了檢查,並將主控項目的檢查結果和一般項目的檢查數據進行了整理移交給資料員,通過檢查我學習了鋼筋工程的質量驗收和檢查方法對鋼筋工程的質量控制點和施工過程控制點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4)

9月25日晴

今天項目經理讓我參加了關於“超高超厚混凝土剪力牆的支模施工難題的第二次QC小組會議。參加人員有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員和資料員,會議由技術負責人主持。

會上大家主要討論了本次QC小組會議主要是對傳統支模工藝與全鋼大模板的對比。對此從工期、質量、施工難度、成本投入等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大家從各個職能崗位進行專業對比,得出以下結論:中型組合鋼模板優於木模板,全鋼大模板優於中型組合鋼模板。因此確定了全鋼大模板作為地下室外牆模板支設的優選方案,並在多家公司中選定了北京奧宇模板公司設計的86系列拼裝全鋼大模板體系。

通過今天一天的技術討論會,關於模板施工從研究工藝到確定方案最後選擇廠家。我深刻體會到工程施工時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要認真、嚴謹,要從工期、質量和效益上入手,這對我今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5)

9月26日多雲

今天項目技術負責人讓我協助他編制基礎模板施工方案,並應用了CAD對模板支設詳圖進行了繪製,從而使我在理論較系統的學習了地下室全鋼大模板的支設工藝和施工方法,在編制過程中我們根據圖紙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並參考了《大模板質量驗收標準》、《大模板支設工藝》QC小組會議記錄等。

通過今天的實習使我在理論上和實際上對基礎模板支設的施工工藝有了一定的認識,學會了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將施工方案的內容運用到實際施工現場中。

建築工地實習日記 篇6

20xx年9月23日 星期一 天氣 晴

昨天工地上澆築了1、2單元的四層屋面於是我就開始在這兩個屋面上放線,下午又去了總公司學習了鋼筋工的職業技術培訓。

通過這今天的學習,結合這幾天的工地認識,對鋼筋和混凝土的施工學習了很多知識,大體上知道了如何施工,施工的先後順序等。

建築工地實習日記 篇7

星期四

天氣:陰

天氣比較涼爽,早上來到現場原本平整的樓面堆滿了鋼筋,有剪力牆焊接用到的受力鋼筋和綁紮暗柱的成堆的箍筋。在數週前的混凝土課程設計中對於鋼筋下料有了初步的感觀,也知道箍筋的用量非常大,但如此多的箍筋還是讓我大吃一驚。在昨天的焊工工作後樓面上立起了密密麻麻的鋼筋,整棟大樓也是這樣通過一根根的鋼筋串聯起來,包裹上箍筋,填充上混凝土完成的。上午在辦公室看了看三號樓的施工圖,聽技術員説,明天要回填三號樓裙房的地基土,接下來就是防線、支模、澆築、綁紮鋼筋看來接下來有新的工作要做了。下午沒什麼工作幫得上忙,就一個人來到焊接鋼筋的現場繼續看焊工們的實際操作,我觀察焊接成型的接頭,柿子狀,表面光滑透亮,我掰了掰上部鋼筋,感覺這樣的連接比我想象中要穩固的多,鋼筋彎曲時時平整部位的彎曲,接頭處沒什麼變化,回憶了一下剛結構中對鋼筋焊接的計算,電渣壓力焊形成的接頭在成分上是與鋼筋相同的,而且有效的截面面積擴大了50%。

以上,這些對於結構來説都是較為富裕的安全儲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