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課檢討書一萬字

來源:文萃谷 8.93K

尊敬的馬老師:

逃課檢討書一萬字

您好!此刻我嚴肅的對我於週末教育逃課一事,做出嚴厲的批評。身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職責就是要好好 學習,順利完成自己的學業,將來為人民、為祖國做出儘自己所能的貢獻。可這一切的前提是要認真的聽課,而我 卻逃課。我錯了,通過老師的教導,我知道我所做的是多麼愚蠢的一件事。

首先,我沒有履行一個學生應該履行的 義務——認真聽課;

其次,我辜負了老師、家人對我的期望,老師希望我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成為棟樑之才,家 人希望我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完成一個作為家長的職責,我沒有好好的幹,只是任性的選擇自己所謂“自主”的 生活,現在看來,這是一種很自私的做法,對不起家人,對不起老師,在此向我的老師以及我的家人道歉;

最後, 我覺得逃課是對自己不負責,經過了高中的艱辛,終於考到了大學,雖然這個大學不怎麼樣,可是瘦死的馬比驢大。 來到大學是為了什麼,當然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深造,可是我卻逃課,我沒有珍惜我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學習機會, 而是浪費,不,應該説是揮霍了這次難得的機會,我錯了,我對我曾經的努力道歉,希望日後的努力能夠彌補我的 過錯 對於我的輔導員馬老師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對不起,令您失望了,您在第一次見我們的時候就告誡我們要好好 學習,而且一再強調不要遲到,不要曠課,不要作弊。 我沒有做到,我逃課了,我犯錯誤了,我想向我的馬老師 説聲對不起,我沒有做到您事先的規定,我違反了紀律。這次逃課,想必給馬老師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據説有超過 一半的人沒有去,這多傷人心啊。從來就沒有見老馬清閒過,或許這次逃課使您更加的忙碌,身為一名大學生,還 像個國小生一樣令輔導員費心,真是抱歉,對不起馬老師,我做錯了事,希望您原諒。

原本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 為您爭光,可是我給您帶來的確是恥辱,作為我的輔導員,我卻給您抹黑了,對不起,我尊敬的馬老師。 如今,大錯既成,我深深懊悔不已。我深刻的檢討,認為在本人的思想中已深藏了致命的錯誤:思想覺悟不高, 本人對他人的尊重不夠,對重要事項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平時生活作風散漫。 我辜負了您的一番心血,事無鉅細。見微知著,由小及大,我作為一名大學生有事不請假,給全班作了壞榜樣 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對於我逃課的事情,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1、像這樣有事沒請假,讓老師擔心我的安全。本應按時出現的我未能按時出現,試問這怎麼不會讓平時十分 關心每一個學生的老師擔心。而這樣的擔心很可能讓老師上課工作分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2、在同學們中間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於我一個人的逃課,有可能激發一個欲逃課的同學的堅定決心,影響 班級紀律性,也是對別的同學的父母的不負責。

3、影響個人綜合水平的提高,使自身在本能提高的條件下未能提高。如今錯已鑄成,我深感懊悔,深刻檢討 自己的錯誤。

4、思想覺悟不高,對錯誤的認識不足,試想如果當時我就認識到此事的嚴重性,錯誤就不可能發生。 之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我還為能達到一個現代大學生應具有的認識問題水平,未能對老師的辛勤勞動作出回 報,我越來越清晰的感覺到自己所犯的錯誤的嚴重性,為此,我一定會在以後的一年裏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在認真 完成作業地同時,使自己的言行都與一個現代大學生相符合。

説到這裏我想到了一個深深觸動我的故事,德國哲學家康德是一個十分守時的人。他認為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 對陌生人,守時都是一種美德,代表着禮貌和信譽。 1779 年,他想要去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拜訪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於是,他寫了信給威廉,説自己將會在 3 月5 日上午11 點鐘之前到達那裏。威廉回信表示熱烈的歡迎。 康德3 月4 日就到達了珀芬小鎮,為了能夠在約定的時間到達威廉先生那裏,他第二天一早就租了一輛馬車趕 往威廉先生的家。威廉先生住在一個離小鎮十幾英里遠的農場裏。而小鎮和農場之間,隔着一條河。康德需要從橋 上穿過去。但馬車來到河邊時,車伕停了下來,對車上的康德説:“先生,對不起,我們過不了河了,橋壞了,再 往前走很危險。” 康德只好從馬車上下來,看看從中間斷裂的橋,他知道確實不能走了。此時正是初春時節,河雖然不寬,但河 水很深。康德看看時間,已經10 點多了,他焦急地問:“附近還有沒有別的橋?” 車伕回答:“有,先生。在上游的地方還有一座橋,離這裏大概有 6 英里。”康德問:“如果我們從那座橋上過 去,以平常的速度多長時間能夠到達農場?”“最快也得 40 分鐘。”車伕回答。這樣康德先生就趕不上約好的時間 了。 於是,他跑到附近的一座破舊的農舍旁邊,對主人説:“請問您這間房子肯不肯出售?”農婦聽了他的話,很 吃驚的説:“我的房子又破又舊,而且地段也不好,你買這座房子幹什麼?”“你不用管我有什麼用,你只要告訴我 你願不願意賣?”“當然願意,200 法郎就可以。” 康德先生毫不猶豫地付了錢,對農婦説:“如果您能夠從房子上拆一些木頭,在20 分鐘內修好這座橋,我就把 房子還給你。”農婦再次感到吃驚,但還是把自己的兒子叫來,及時修好了那座橋。 馬車終於平安地過了橋。10 點50 分的時候,康德準時來到了老朋友威廉的房門前。一直等候在門口的老朋友 看到康德,大笑着説:“親愛的朋友,你還像原來一樣準時啊。” 康德和老朋友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但是他對於為了準時過橋而買下房子、拆下木頭修橋的過程卻絲毫沒有 提及。

後來,威廉先生還是從那位農婦那裏知道了這件事,他專門寫信給康德説:老朋友之間的約會大可不必如此 煞費苦心,即使晚一些也是可以原諒的,更何況是遇到了意外呢。但是康德卻堅持認為守時是必須的,不管是對老 朋友還是陌生人。 守時是一種美德。懂得珍惜時間的人,不僅僅要注意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要時時注意不能夠白白浪費別人的 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就是讓自己無論在做什麼事的時候都能夠輕鬆應對、遊刃有餘。一個守時的人,必將獲 得別人的尊重。 作為一個大學生,雖然不能和康德這樣的偉人相比,可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 嚮往之。只有不斷的學習這些偉人的優秀品質,不斷充實提高自己,才能達到一個合格的現代知識青年和優秀大學 生的標準。

為了深刻認識錯誤我從各方面分析了大學生逃課的原因

(一).由於就業壓力的加大許多大學生的行為帶有很強的盲目性.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盲目考證,時下,大學生以證書增加就業的籌碼,逃課學習其它知識,出現了校園“考 證熱”。

(二)畢業生盲目考研,考研已成為一種校園時尚,但大多數考研生只是為了迴避就業,在調查中,考研學生的 92% 只是為了迴避就業。

(三)畢業生盲目提前離校找工作,造成了畢業生逃課率奇高的現象,竟佔到了畢業生逃課人數的89%。

(四)盲目放棄。專科生與一些冷門專業就業率低,大四畢業生對此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只能通過網絡遊戲、睡覺、 打牌來消遣時間。

(五)大學的授課形式呆板,多用口述加存文本的課件展示授課內容.沒有吸引學生興趣的知識的元素.許多老師一本 授課筆記可以傳授很多代,內容跟不上時代,形式單一.學生覺得學了很沒有用.

(六)是學生的業餘工作.許多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賺錢,當工作與學習衝突時便逃課打工.在物質化的今天許多 大學生覺得金錢的吸引力遠遠大於課堂.即使後者的潛在優勢更大一些但很多大學生還是會選擇前者.當然,有很多 大學生的家庭比較貧困,由於目前的社會求助系統還不完善打工也是生活所迫.

(七)有的公司要求不嚴,追求公司的利益暗示學生逃課.

(八)目前校園不良之風盛行.為了逃避選修課,個別學生選擇了代理上課的方式。於是便有了“校園代理”的出現。 這無疑給逃課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好機會!

(九)便有點盲從了,根本沒有特別的原因,卻想順一順這股“潮流”,好像不逃課便顯不出他的能耐似的。

(十)高校擴招後,大學生增多而高校教室緊張,也是造成大學生逃課的原因之一。

(十一)大學生戀愛現象已經很普遍,不乏有很多大學生為了談戀愛而逃課,特別是異地戀者,難得聚一次,缺個十來 天也是常有的. 一些老師的課缺乏“可聽性”。雖然發達的現代科技在教學方式上幫了老師們大忙,但從本質上來説是“換湯 不換藥”,多數老師的講授方式沒有任何創新,仍是舊的那一套:照本宣科。講授的內容也毫無新穎性、趣味性, 教材永遠是多年前的那一本,上面的理論要麼早已過時,要麼對學生以後的工作毫無用處,根本無法吸引學生,更 談不上激起學生們想聽下去的慾望。更有甚者,一些老師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自己就把上課不當回事。如今, 同行競爭也已滲透到高校老師之間,評職稱,獲得獎金和補貼,爭取更多的科研經費等現實利益,與老師的學術成 果直接掛鈎,導致一些人只顧埋頭忙於自己的“科研”而忽略了肩上另一項重要使命———教書育人。當他們把大 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甚至是賺外快之中時,其講課水平急劇下降,教學生命行將枯萎也就是必然的了。

學 生們寧願自習,也不願浪費時間去聽那些乏味的課。 教學安排的不合理也是學生逃課的主因。課程排得滿滿的,學生沒有自己的時間學習和實踐,不能發揮自 己的愛好,即使有時間看書也不想看了,因為在學校裏整天對着書本自然會產生排斥心理。正如任繼愈先生説的那 樣“跟蒸包子一樣一屜一屜的,出來一個模樣,這樣不會出人才,有人才也被埋沒掉了。”長此以往,學生將被訓 練為一台快速被動接受大量信息的機器。這是我們主流教育的大缺陷。

對於以上不良現象,令我深思:大學生逃課,是一種迫於諸多外界原因、不由自主、還是我們意識的淡薄的現 象?當然我們也要承認,一些同學為了社會實踐活動被迫逃課,我們也要承認,當前的高校教育體制也存在着它的 某些弊端。然而,細思量,更多一部分同學是什麼原因呢?主要的原因是不是出在我們本身呢? 寒窗苦讀十二載,我們很幸運地通過了大學聯考的獨木橋,踏入寧靜的大學校園,從此再也沒有人向高中老師那樣 來時刻督促自己的學習。就我之拙見,一部分缺乏自我約束力的同學開始鬆懈,上課在這部分學生心中已不再是主 要部分,他們認為一些課程平時聽不聽也無關緊要,只需在考試前打一下突擊戰。於是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放低了要 求,以一種“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消極心態去應付考試,並認為考前一個月的備考時間就足矣,平時上課 簡直就是蹉跎歲月。取而代之的卻是上網玩遊戲、聊天,有的甚至上網成癮,不能自拔。

還有的同學因本專業的就 業形勢不看好,從而盲目地認為學好課堂知識對於自己的前途沒什麼用處,逃課也就成了家常便飯。如此種種,不 一而論,所以逃課現象不但經久不衰,而且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在一些同學眼裏,逃課成為了一種“潮流”,逃課是“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這樣帶來了怎樣的結果呢?有多少同學在考試前夕幾近瘋狂的挑燈 夜戰,致使身心勞頓,但是仍難免掛科的窘境;有多少同學在“逃”了四年大學後,因拿不到畢業證或學位證而憂 心忡忡。

我認為,學生逃課主要原因之一是上課時心情浮躁,內心空虛,不知道學了這些課程有什麼實際用處,對 於未來沒有明確的方向,久而久之,逃課便成了惡性循環。 逃課事小,但其折射的現狀事大。它反映到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上,令人反省深思:一度以天之驕子自稱的 當代大學生,被稱為祖國的棟樑和未來的希望。大學生無合理原因逃課從某種程度上説是對知識的藐視,是自我約 束能力缺乏的具體表現,如果任意放縱這種行為,到最後學校向社會輸送的只能是有文憑的“假”大學生,而不是 有着良好知識底藴和素質且誠信的社會建設生力軍。縱“氣有浩然,學無止境”,此時我們能夠問心無愧地説出這 一句話嗎?在這個寬鬆自由的校園環境中,我們倡導批判,張揚個性,然而我們應該牢記“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古 訓,紀律的存在有着它的必要性。 我突然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就是在人的一生中,做一個“好人”,和做一個“偉人”是有區別的。對 一個人來説,做一個“好人”是比較容易的,而做一個“偉人”則往往是比較困難的。 中國古代哲學關於“中庸”的思想,講的是關於“做人”的道理。是説“做人”要講究分寸,掌握火候,不要 太過,要適可而止,要公允中正,不偏不倚,要做到“正好”。這就是説,“做人”要遵循一定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 範,以規範為尺度、為標準,把自己的行為限定在一定的規範之內,不要超出這些規範,把一切都做的“正好”。 當然,這個度也是不容易把握的。

但是,我想任何規範都是對於“常人”而言的,它適合做一個“常人”、一個“好 人”,而不適合做一個“偉人”。 “中庸”的思想是適合於教育的,它教導人們要做一個“好人”,而不是做一個“偉人”。做“好人”,就要規 規矩矩,遵法守紀,不要超越社會法度。而做“偉人”就不一樣了,永遠在一個社會法度之內做人,是難以成為“偉 人”的。 “偉人”和“好人”的區別,並不在於規矩的約束。“偉人”並不限於規矩的約束,他既遵循一定的社會法度 的約束,又要超出這些法度,做出“自己”。只有做出“自己”,超越“常人”,才能成為“偉人”。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説,“偉人”的做人方式,就是正人君子加流氓,就是介於正人君子和“流氓”之間。該要面子時要面子,這就 是正人君子的面貌;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面子,不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流氓”的面孔。“常人”、 “好人”只能做到前者,做一個正人君子,而不能做一個“流氓”。“偉人”既能做到正人君子,又能做到“流氓”。 “偉人”是處於“好人”和“惡人”之間的,是超越了“好人”和“惡人”的人,是集“好人”與“惡人”的品質 於一身的人。我們現在的目標不應該好高騖遠,要踏踏實實的做一個“好人”。 高校擴招以來,伴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有機會步入理想中的大學校園,實現青春的夢想。 但大學卻並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當不少大學生感受到大學所帶來的壓力時,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時,逃課 成了他們逃避現實的方法之一。

針對以上種種原因,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學校來説,搞好教學設施的配置,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允許在校生重新選擇喜愛的專業.調整 課程安排,使學生感到自己學到的東西很有用,而不是在浪費時間.不要把重要的東西都留到大三大四才教,學生的 心理是難以接受的,現實的生活讓他們也沒有精力再安心的.學.加強與社會的聯繫,建立一些可供學生實習的地方. 增進知識的應用.讓他們感到學習是很有用的.對學生的生活多給予關心和幫助,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尤其是愛情 觀的教育.

(二).老師應該使本學科的知識與時俱進,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不要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上課的形式多樣化.提 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應加強自身素質,愛學習,追求知識.不盲目的考證書.嚴於律己.談文明的戀愛.把社會實踐和學習的 關係處理好.做合格的大學生! 現在的情況下,學校應鼓勵學生合理安排時間,自主學習,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對自己更有意義與價值的事情上。 大學教育本來就應把重點放在自學上,老師提出要求,學生怎麼學是學生的事,但一定要出成果。不要一味進行灌 輸,而應積極鼓勵學生髮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大學教育應注重學生性格及興趣愛好的多樣性。生物界的多樣性造就 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樣道理,只有由各種各樣性格特徵的成員來構成社會時,社會這一有機系統才能達到穩固平 衡。我們的主流教育應轉變,讓學生學會比較,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主選擇。這種對於權利的珍視,對於選擇性 的學習,對於自我的認同,遠遠比被動接受,比一味灌輸,比坐享其成,比主流教育所教導的爭強好勝、所謂“勇 奪第一”更重要,也更有價值。

下面談談我對檢討的認識。 隨着 21 世紀時期的到來,許多歷史痕跡都將逐漸消逝,然而只有具思維的物體在流轉的歲月中留有自生而來 的思維。一直以來,檢討與自我檢討都是人們對自身素質提高的一個必要方法。外面的花花世界通常將人們本身發 自內心深處的那些感覺朦上了一層層的面紗,人們只有不停的進行檢討及自我檢討才能將造成假象面紗掀開,真正 的實質才得以體現,才不致於使人在假象中得出錯誤的結果。因此,在這裏有必要去淺談一下檢討與自我檢討。 檢討與自我檢討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一切有邏輯思維的物體都是通過檢討與自我檢討而得到進化或進步,動 物界中的動物學習生存的本領就是一個檢討與自我檢討的過程。檢討與自我檢討都必須要先產生一個實體才能對這 個實體的過往經歷的結果進行分析,然後得出總結,再將總結出來的具體問題進行優化及改進,最後推算出正確尋 找真實結果的方法。由於有這些次序中的概念,往往檢討與自我檢討都會在先行動,然後再得到解決方法或經驗。 檢討與自我檢討在定義上可以解釋為對過往經驗的分析、總結過程,現實中人們只是犯錯誤的認為它只是表示 對一個失敗經驗的分析及總結過程,但成功經驗的分析總結過程人們卻忽略了。往往人們會認為過往成功的經歷就 不用進行檢討與自我檢討,其實這是極錯誤及危險地步向滅亡的想法。因為唯物論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成功 的結果往往衝昏了人們對成功過程中實施方法的總結經驗,沒了這個總結經驗,人們在下一次實踐中就等於每次都 是隻靠盲目探索而取得成果,這往往是最危險的方法,最終會誤導人們處事方法而步向滅亡的深淵。

由於檢討與自我檢討是一個循環不斷的過程,每一個檢討與自我檢討本身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其經歷及結果 也將產生下一個檢討與自我檢討,下一個檢討與自我檢討的結論往往是一個最新的行動指引。檢討與自我檢討因此 具有周期性,一切具有思維的物質自產生至滅亡的過程中,檢討與自我檢討的週期越短,進化的階躍就越大,往往 它是一個傅立葉級數方程,越往前執行一個週期,下一次的波幅就會收窄,頻率也因此而加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