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項目合理化建議書範文

來源:文萃谷 1.12W

農業項目是關於農業方面的合作項目,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我們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議。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農業項目建議書,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關於農業項目合理化建議書範文

  農業項目建議書篇一

問題一:經濟規模

從規模來説,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户、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一直以來,中國的生態建設多集中於户、村的層次發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魚塘到大型的生態農場,都是強調個別的農户或鄉村在這些系統上擔當的角色。無可否認,任何生態建設最終都是在户的層次去推動。因此,若沒有農户的支持,任何生態建設都不可能成功。但是,農户式的生態農業建設很難達到經濟規模,例如:若要一個約 10M3 的沼氣發生桶正常運作,所需的有機物投入量實非單一的個別農户可供應。因此,為每個農户建設自己的生物氣發生桶是不實際的。相反,按農民的數目去建設生物氣發生桶才是有效地運用資源的方法。

以村、鄉為主體的生態農業建設雖較農户式生態農業建設為佳,因為在村的範圍內,決策者可以對土地利用作出規劃,也可以對某些資源作出優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將頂部劃定為森林區和草地區,山腰栽種果樹,山腳則劃定梯田種植作

物 [7]。然而,因為規劃地區的範圍始終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問題。在分配土地的時候,優質土地的數目往往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部分農民分配得一些較劣的土地,只得無奈地接受。此外,村、鄉式的生態農業建設也難經得起較大的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衝擊和影響,相對比較脆弱。因此,有學者提出,中國生態農業建設應該由户、村的層次向縣的層次發展[4]。

“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藉着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羣體,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設計優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4]。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問題二:農民接受程度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8]。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温飽和改善生活。因此,農民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3]。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後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相反來説,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着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10]。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佈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項目和短期效益項目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温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項目,但在實施這些項目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

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項目,實行優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4]。

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着教育,令農民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通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持一些具長期效益的項目。當這些項目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持這些項目並貫徹下去。

3 問題三:市場

改革開放後,中國由全面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市場經濟的好處是能讓農民自由地生產具有市場價值的產物,從而有效地增加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然而,產品能否在市場上立足,取決於生產者對市場的瞭解和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現今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仍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那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者來生產。然而,他們沒有市場的觀念,並不瞭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者,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更嚴重者,他們都抱着同一想法去生產,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或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山楂價格高,每公斤達 3.8~4.0 元,於是各地大力發展種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無限制地擴大山楂林面積。90 年代,山楂樹進入豐果期,山楂產量大增。因為供過於求,結果價格暴跌,每公斤僅 0.4~0.5 元,山楂農損失慘重。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國大部分的農產品都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難以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藉着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中國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 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 5% 或以上。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説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中國在這兩方面宜多努力。

4 問題四:資金

資金短缺是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2]。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持。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項目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循環,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有關資金的開源節流問題,外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或是

發達國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鑑參考[11、12]。

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項目,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衞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在過去時有出現,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優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藉着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

農業[13];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手工藝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藉着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項目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通過制定條例和規定,激活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5 問題五: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 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説,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項目,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14]。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瞭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農業項目建議書篇二

一、總論

(一)項目名稱:xx橋鎮萬畝燈盞花種植

(二)承辦單位概況:

龍騰合作社位於雲龍縣功果橋鎮下塢村委會,成立於2010年4月5日,經過四年的發展,目前,共有社員3120户,管理人員34名。合作社現有資產 110萬元,每年創收1000多萬元,合作社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創新產業品牌、服務農民、帶動農民致富為目標,樹立誠信品牌。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合作社不斷髮展壯大,逐步發展為以育苗、種植、收購、銷售、加工燈盞花為主的產業結構形式,為農民增收致富創造了良好的平台。

(三)擬建地點:功果橋鎮5個村(下塢、舊州、湯鄧、湯澗新山)。

(四)建設內容與規模:1、燈盞花育苗基地建設;2、10噸級烤房;3、燈盞花茶及燈盞花酒加工廠;4、燈盞素提取廠。

(五)建設年限:5年。

(六)概算投資:總投資1764萬元。其中:

1、燈盞花育苗基地300萬元。

2、10噸級烤房14萬

3、燈盞花茶及燈盞花酒加工廠250萬元。

4、、燈盞素提取廠1200萬元.

(七)效益分析:

1、育苗基地年收入50萬元。

2、燈盞花酒及燈盞花茶每年可創收20萬元。

3、燈盞素提取廠年利潤280萬元。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一)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燈盞細辛適用性強,海拔1300米-2200米都可以較好的生長,耐旱,耐霜,耐肥,採取輪作產量高,收益好。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過剩所帶來的相關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類疾病日漸增多,燈盞細辛的效用決定了它將會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種植燈盞細辛是利國利民的好項目。

(二)建設條件分析:

1、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鎮境72公里,1月份平均氣温11.4℃,4月份平均氣温18℃,霜期約30~40天,無霜凍,全年日照約235天,年降雨量在847.9~1000毫米之間,比較適宜燈盞花生長條件。

2、功果橋鎮位於雲龍縣西南部,瀾滄江河谷。東連寶丰鄉,南靠保山市瓦窯鄉,西鄰漕澗鎮,北與苗尾鄉接壤,區位優勢明顯。

3、燈盞花種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

4、燈盞花種植使農民增收明顯,種植積極性高漲。

三、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一)五個村共種植9000畝,溝渠旁向陽旱地種植1000畝。

(二)年加工燈盞花茶5噸,燈盞花酒10噸。

(三)年提純燈盞素75噸,其他提取物物質25噸,廢料製作生物肥250噸。

四、工程方案

(一)充分利用雲龍縣龍騰合作社成熟的農業運作機制,實行由合作社育苗基地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

(二)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社員入股建設燈盞花茶廠及燈盞花酒廠。

(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大型製藥企業介入,建設燈盞花原料綜合處理項目。

五、 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1、種植户經濟效益:利用小春季種植,畝產值4000元x10000畝=4000萬元。

2、合作社經濟效益(合作社公積金與公益金收入):燈盞花茶5噸x5000元=25000元,燈盞花酒10噸x5000元=5萬元,共收入7.5萬元。

3、燈盞花原料綜合處理廠收益:10000畝x150公斤/畝x1%=1.5萬公斤(燈盞素)x3000元/公斤=4500萬-收購原料4000萬=500萬。

(二)社會效益

1、我鎮農户小春季種傳統作物畝產值1000元左右,對引導農民進行產業調整很有意義。

2、通過合作社這個平台,實現產、供、銷的有效連接,開創政府扶持,農業、科技部門指導,合作社運作的新模式。

六、總結

燈盞花適用性強,海拔1300米-2200米都可以較好的生長,耐旱,耐霜,耐肥,採取輪作產量高,收益好。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過剩所帶來的相關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類疾病日漸增多,燈盞細辛的效用決定了它將會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種植燈盞細辛是利國利民的好項目。

  農業項目建議書篇三

一、總論

1、項目名稱

2、承辦單位概況(新建項目指籌建單位情況,技術改造項目指原企業情況)

3、擬建地點:

4、建設內容與規模:

5、建設年限:

6、概算投資:

7、效益分析: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1、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2、建設條件分析:包括場址建設條件(地質、氣候、交通、公用設施、徵地拆遷工作、施工等)、其它條

件分析(政策、資源、法律法規等)

三、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1、建設規模(種植規模、養殖規模、農副產品加工規模)

2、產品方案(種植產品方案、養殖產品方案、農副產品方案)

四、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術方案

1、種植業生產技術與流程

2、養殖業主生產技術與流程

3、農副產品加工生產技術與流程

(二)主要設備

備方案

1、種植業要設備選型(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設備列出清單表)

2、主要設備來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構築物的建築特徵、結構及面積方案(附平面圖、規劃圖)

2、建築安裝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構築物工程一覽表

五、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

1、建設投資估算(先總述總投資,後分述建築工程費、設備購置安裝費等)

2、流動資金估算

3、投資估算表(總資金估算表、單項工程投資估算表)|

(二)資金籌措

1、自籌資金2、其它來源

六、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1、銷售收入估算(編制銷售收入估算表)

2、成本費用估算(編制總成本費用表和分項成本估算表)

3、利潤與税收分析

4、投資回收期

5、投資利潤率

(二)社會效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