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就是靈魂的吶喊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2.2W

“吶喊”似乎是令人“神往”的一個名詞。魯迅先生有過小説集《吶喊》裏面收錄了許多今日仍耳熟能詳的作品。還有愛德華·蒙克的名畫《吶喊》,這幅畫在2012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199億美元拍賣成功,創造了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

詩就是靈魂的吶喊散文隨筆

值得一提的是蒙克的繪畫風格以“後期印象派”為主,在主題上卻是象徵派,其繪畫內容在於刻畫內心世界而非外在現實。在當時哲學和美學思潮影響下,他努力發掘人類心靈中的各種狀況,表現疾病、死亡、絕望、情愛等主題。因此他的創作有“心靈的現實主義”之稱,這是對“後印象派”的提升。

就像欣賞“後印象派畫作”每個人都會感到“累”一樣,因為藝術家的主觀感受和情緒被無限誇張,繪畫對象本身成為所要表現情緒的載體,所以這些畫具有強烈的震懾心靈的'力量。我們因為“震懾”所以感到“疲憊”,這種疲憊來自於“本我”。

《蒲伋詩境》之《漂》裏也有一片詩歌《吶喊》:“我和你一樣已經沒有時間思考,簡短與成熟的思考/城市的人太多太多,只是從來沒有走向我相互交流/你如我知道的彼此總太少太少,已經可以完全忽略/或者省略,這樣很好,沉默都可以成為無聲的吶喊”。或許這個層面上的吶喊更直接“如干嚎,如咆哮,許多圍觀的人會啞然失笑”。但是如果僅僅是這樣,這不是吶喊,因為吶喊發自心靈,所以才會引起心靈的“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也寫過一首歌詞《吶喊》,意境與詩歌不同,它更趨向與描寫“人類心靈的狀況”,同樣也是“心靈的現實主義”的寫照。無論如何,詩就是靈魂的“吶喊”。

“眼前有風的呼嘯伴着沙塵暴,我迷失了目標被困在密封的地牢。也許每一次逃跑都是妄想,我艱難地讓自己堅強。耳畔有風的呼嘯伴着雨雪冰雹,我無數次無助地跌到卻不跪地求饒。……它彷彿無數到光芒穿透黑暗,我正跟隨風的腳步帶你找尋陽光明媚的春天。”(蒲伋:中國詩歌學會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