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學教學隨筆

來源:文萃谷 2.0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少教多學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少教多學教學隨筆

少教多學教學隨筆1

一、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

“少教多學”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但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少教”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生敢於去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甚至提出自己的問題。所以,“少教多學”的課也是解決了學生問題的課。問題解決了,就是好課,是有內容的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關注學生髮展的課。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穫。

二、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

“少教多學”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髮展的一種教學活動,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

對各小組自學、合作學存在困惑不解的問題以及新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要急於作講解、回答,要針對疑惑的實質給以必要的“點撥”,讓學生調整自己的認識思路,讓全班學生合作議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互相探究,取長補短,通過再思、再議達到“通”的境地,解惑釋疑。對積極發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有獨到見解的給予肯定、鼓勵。這樣,即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又培養了學生表達問題、展開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進行及時的教學評價。

學生的學習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評價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課程目標和進行質量監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數學課堂上能及時進行練習反饋,就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和”查漏補缺”,因此,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練習,這樣更有利於因材施教。為了節省大量的等待時間,我們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練習讓他們能有選擇的去做,在做完必做的題目之後,再來做選做題。這樣有利於優生吃飽,差生吃好。學生有能力點評的,讓學生完成,其他學生在學習中要學會傾聽,在大家交流中找出自己的不足。

四、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對課堂小結會更深刻。

課堂小結,就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整理,鞏固深化所學知識。讓學生談學習體會、學習心得,談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師再予以“畫龍點睛”,這樣的教學效果肯定好。學生之間交流自身學習的體會,往往能擊中知識和方法的關鍵點,更易於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師單獨小結不能達到的功效。同時也體現師生合作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課堂留有時間讓學生自己談學習體會,談學習困惑,是必要的。

少教多學教學隨筆2

人們一般都認為語文課堂應該是讓怯懦的人勇敢,讓無能的人有能,讓無知的人有知並且最富情趣、最具活力及表現情態的課堂。但實際語文的教學卻並非如此。很多教師都抱怨説語文課越來越難上,越來越不知該怎麼教。到底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呢?我認為,教育者應該要注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把教學重心從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移,“教”為“學”服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變教師的主體為主導,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即“少教多學”,這樣語文課才會有新的起色。

那麼如何做到“少教多學”學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所學材料”是教科書中的一篇篇課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是“文質兼美”的,在用詞、造句、佈局、謀篇、文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範性,但是由於受知識和年齡的關係,學生不可能初接觸課文就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溝通,於是這就需要我們向魏書生老師學習,在導入教學內容時下一番功夫,以引導學生在教學環境中發揮其主體作用,開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積極、平等的討論。經過討論、思考,促使師生達成共識,教學的難點也就突破了,訓練的重點也就完成了。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要抓好閲讀方法的指導和閲讀能力的培養。一篇課文可先讓學生粗讀一遍,瞭解大概內容,接着指導學生對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精讀、揣摩、鑑賞。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快速閲讀,逐漸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感知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預習、朗讀、默讀、複述、背誦等讀書方法。學生一旦掌握了閲讀方法,形成較強的自讀能力,就會變成自覺的需要。會閲讀,能正確理解、運用語言文字,是發展學生智力,全面提高語文能力的物質基礎,也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

 三、明確定位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

(一)留足思維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後切不可急於求取答案或是告知因果,而應最大限度地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有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學生可能會一時答不上來,此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然後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再適時點撥。這樣,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咀嚼、品味,增強了他們對知識的消化吸收能力,發揮了內在的創造力。

(二)組織小組討論。討論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有效形式,它既可以給每一位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又能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廣益,學習別人的長處,自我解惑、自我提高。目前,我們一般採用的是前後四到六人為一組,小組裏必須有上、中、下游生恰當地搭配。這樣,上游生可以得到發展,中游生可以得到鍛鍊,下游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學中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才會在學習探索、質疑解難中,逐步成長為“具有一定品質,有較高水平的人”,才能符合新時期對學生教育的要求。

總而言之之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時刻牢記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多渠道、多途徑,對語文教學進行研究,相信語文課堂效率一定會有所改觀。

少教多學教學隨筆3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一直採用的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模式,使得語文課程的學習既單調又枯燥,教學效果不強。新課標實施以來,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育者積極思考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少教多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許多學校都在嘗試使用並且初見成效。通過實踐表明,“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使用,使得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學生自身樹立起一種學習的責任感。學習不再是被動的,而是“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了樂趣。這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如何做到“少教多學”學呢?

  1、任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要明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規劃好教學目標,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應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2、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思考問題的能力。

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比如如何做好課前預習,如何保證課堂上的聽課質量和聽課效果,課後複習要注意的問題是什麼。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學生掌握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獨立學習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堅持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要保證學生的課內外的獨立學習時間。

國中學習階段,是一個關鍵的學習階段,此時學生對待問題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力。作為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自身的內在潛質,把學習的主動權大膽的交到學生手中,弱化教師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個引導者的身份轉變。教師的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之上,使得教學成為推動和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途徑。

 4、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一面,教育學生不應該採取一概而論的辦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教學,對待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弱點和缺陷得到強化提高,從而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新教學模式的使用,改變了傳統語文教學的缺點與不足。使得語文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使得它充滿了樂趣性與創造性。這項極具成效的教改實驗,是廣大中國小教師積極探索逐漸改進完善的一項創舉。作為新一代的教育者,我們應該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積極投身教改道路中來,為祖國的科教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