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班教育隨筆

來源:文萃谷 1.6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育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小班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1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教室裏,心裏在想寶貝們是不是會象去年九月份那樣離別情緒特別嚴重,有幾個孩子會大哭大鬧呀。因此,我做好了作戰前的一切準備,打算打好這“開學第一仗”。

第一個小朋友來了,是我們班個子最小的女生妍妍小朋友。她媽媽在日資企業工作,所以她總是我們班來的最早的一個孩子。她臉上一臉的平靜,既不悲傷也不激動,和去年一樣。我拉着她的手,和她問好,叫她跟媽媽説“再見”。然後等其他小朋友來。

陸陸續續地其他小朋友來了。出乎意料地都很平靜,沒有人大哭大鬧。只有繆繆,因為去年後來身體不好,來的比較少。抱住媽媽不肯放。我從他媽媽手裏接過來抱着,一會兒他就很開心地坐到桌子邊搭積木了。“開心果”小全來了,他一來就在教室中間的空地上表演他寒假裏學會的“本領”——唱《白龍馬,蹄朝西》,唱完了嘴巴里唧唧呱呱唸叨個不停,還追着問“為什麼小璇還沒來?”小璇是他的好朋友,一個長的象芭比娃娃一樣可愛的女生。正念着呢,小璇就來了,一來馬上從口袋裏摸出糖果來給小全吃,真是好朋友啊,不是蓋的。接下來,大頭兒子來了,圓圓的大頭上戴個紅帽子,臉上掛着他一貫的可愛甜甜的微笑,連一雙亮亮大大的眼睛也在笑。大頭兒子一來馬上就加入小全玩汽車的隊伍,和小全拿着汽車滿教室開着跑。然後小潘來了,開心地笑着説“老師早”,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條線了。

很快地,全班小朋友都來齊了。要去進行升旗儀式和園歌表演了。孩子們很快地排好了隊伍。而且表演地特別認真。

一上午過的特別快,一轉眼就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真是奇怪,原先吃飯吃調羹就等着我們過去喂的宏斌、睿睿、洋洋等幾個小朋友,今天也吃的特別快。半小時之內全都吃好了。我讓吃完的孩子坐到靠窗的櫃子邊玩橡皮泥。孩子們開心地説着、做着。

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開學的第一仗”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

小班教育隨筆2

一天午餐時,我和保育員正在給孩子們盛飯菜。

今天,孩子們吃的是紅燒肉,鹹蛋南瓜和菠菜平菇湯。吃飯開始了,孩子們都吃的可香了。這時,只聽見有個孩子大叫:“老師,你看呀,她把肉扔到我的盤裏了!”我回頭一看,只見小琪把自己盤裏的一些小肥肉都放在了他的盤裏,見我來了,低下了頭對我説:“老師,我不要吃肥肉。”我忙問:“那肥肉給誰吃呢?”她不情願的看了看我,沒做聲。放學後,我向她的家長了解到:原來,在家裏小琪的奶奶特別疼她,好吃的東西,奶奶都是留給她吃的。

反思:

有些孩子不願意與他人分享,是因為孩子覺得分享就會使他失去他所得到的東西。作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有願意與他人分享的意識。在家裏,家長還要教孩子給家人分東西。例如:當父母買回點心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讓孩子分點心,先分給老人,再分給父母,最後給自己。當孩子分東西給家長時,家長應高興的接受下來,並表揚孩子真懂事,讓孩子養成有好東西與大家分享的良好習慣。

現在的獨身子女多,生活上一般都由父母包辦,有些家長便把對孩子的愛狹義的理解為保證孩子的物質需求,家長為了來表示自己的愛,往往不惜自己節衣縮食,去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卻忽視瞭如何從情感上給孩子以愛撫、同情、體貼和鼓勵。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的“養”,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這就會導致孩子情感體驗貧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現麻木、無知的狀況。所以,父母長輩應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這樣孩子才會在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迷失方向,更健康的成長。

通過這一次與家長的談話,家長也認識到自己一教育上的不足,要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科學的教育孩子。更深刻的體會到教育。更深刻的體會到教育的深奧,也需要不斷地學習育兒知識,使孩子更健康的發展。

小班教育隨筆3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

兩歲半的貝貝是新來園的孩子,她短髮,皮膚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來園,就伴隨着雷鳴般的哭聲。我們哄她,抱她,用小紅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裏喊着“奶奶”。

我正給小朋友喂着早飯,在家吃過早飯的貝貝來到我身邊,又開始哭了:“啊啊…”我一邊給小朋友餵飯,一邊安慰道:“貝貝不哭,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早點來接你。”貝貝還在哭,很着急的樣子:“啊…啊…”我問:“你要小便嗎?”貝貝更着急了,“啊啊”地哭喊着。我也着急了,貝貝到底是怎麼了?難道是要小便嗎?於是,我放下飯碗,拉着貝貝的手,快速向廁所跑去,當我扶着她上了廁所,幫她脱下褲子,一看,她已經把大便拉褲子裏了。“貝貝,要拉臭臭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我一邊説,一邊和其他老師一起給她換洗、收拾。

第二天,貝貝一樣哭,一樣喊“奶奶”,一樣拉髒了褲子。

我找貝貝的奶奶交談,得知貝貝因為才兩歲半,説話不清楚,要拉大便時,“拉拉”説不清楚,會説“啊啊”。我恍然大悟。從和貝貝奶奶的溝通中得知,貝貝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忙,她從小和奶奶在農村長大,所以特別依戀她的奶奶。家長特別希望貝貝早點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我請家長放心,我們會攜手攙扶寶寶,讓她感受到我們的愛,慢慢喜歡這裏,家長表示願意和幼兒園配合。

第三天早晨,貝貝來到我身邊,學着奶奶事先“表演”過的樣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貝貝眼睛看着我。“你要拉臭臭嗎?”貝貝點點頭,我説:“好,咱們走。”來到廁所,我為她脱下褲子,扶她蹲好,我温柔地説:“拉吧,拉完了老師給你擦。”説來真神奇,自從我帶她拉完了大便,貝貝就不再哭了,

我帶孩子進行簡單的表演故事《小鳥的家》,小朋友戴上頭飾,變成一隻只小鳥,躲在“大樹”裏,又飛出來。貝貝也想玩,我給她戴上小鳥頭飾,她高興地笑了。雖然貝貝還不能説出一句故事裏的話,但對她來説,不哭,就是很大的進步,我們一起表揚她:“真是一隻快樂的小鳥!”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我感覺自己做了一次陽光!讓孩子在愛與鼓勵中成長,我們會看到最美的教育風景!

小班教育隨筆4

這學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來的孩子,當我與這羣孩子接觸兩週下來後,我真心地覺得——這幫小班的孩子真可愛!

我們班的孩子很調皮,有的孩子排隊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會爬椅子、桌子甚至是牀;有的孩子經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搶玩具;有的孩子吃飯把腳翹到椅子上,身子轉來轉去;有的孩子比較強勢,會打人;有的......但我們班的孩子也很聰明,早上來的時候,都會自己好好排隊,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數孩子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看不到老師會詢問老師的去處;上課的時候參與性比較強;能夠準確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隊位置;多數孩子會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這羣孩子,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級的教養工作當中。

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班級常規逐漸穩定後,孩子們的表現會越來越好,他們也會越來越可愛!真的很慶幸,我是一名幼兒園小班的老師!

小班教育隨筆5

關於規矩,讀者最常問的幾個問題是:對孩子比較寬鬆,長大以後他會不會無法無天?少一些規矩、多一些自由對男孩來説,會不會使他越來越沒有規矩,從而養成一些壞習慣?快兩歲的孩子是否需要立規矩?如何界定規矩和寬鬆之間的尺度?

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小時候如果給他自由,他長大就會無法無天。持這種觀點是對人性不信任,認為人是帶着原罪出生的,如果不加以管束和懲罰就會變得很差。其實人性非常善良,尤其是孩子,天性非常純美,這是每一個兒童與生俱來的本性。有些孩子成年之後有破壞力,不是因為他小時候被慣得太多,而是他受到的暴力太多或者説管束太多所致。所以不

要害怕把孩子慣壞,只要不是慣他做壞事,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就允許孩子幹一些他願意幹的事情。

關於自由和規矩,其實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個問題。之所以迷惑,是不理解教育中的自由是什麼。很多人認為自由是放任自由,什麼也不管,幹壞事也不管,但這是對自由的誤解。真正的自由是解開孩子繩索,讓孩子自由發展,在安全、道德的底線上允許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使一些小壞都沒問題。

不要擔心孩子變壞,恰恰是那些從小獲得真正自由的孩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孩子,長大了才會講規矩、有規則。因為他們在自由中獲得自信,也獲得自由的力量。那些從小被管束過多的孩子也會很講規矩,但他們蓬勃的生命力在規矩中框住了。這樣的孩子很老實、沒有創造力,甚至萎靡消沉。如果要付出這樣的代價,講規則有什麼用?一定要相信人的向心力,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陽一樣,一個孩子在自由中成長,自然會成長得自由、美好,不要擔心。

我一向主張無為而治,相信得到充分愛的孩子會做出正確選擇,不需要父母太多幹涉,即使是兩歲的孩子。兩歲是孩子從極其柔弱開始成長為一個幼兒的階段。兩歲的孩子開始萌發一種意識,開始以自己的眼光看問題、做判斷,開始嘗試獨立做一些事情,這樣會被很多家長認為是不聽話了,這其實反映了家長自身的脆弱。

恰恰是那些做事極其嚴謹、雷厲風行,或者極其能幹的家長,孩子在他們眼裏特別容易變得不聽話,因為他們常常把自己的意志過多地強加到孩子身上,總覺得“我希望你這麼做,你沒有這麼做”,“你怎麼變成這樣子”,就將孩子定義為不聽話。實際上,這是我們沒有很好地接納兒童,沒有寬容弱小。我們應該真正把孩子當做孩子去愛,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的確很難界定規矩和寬鬆的尺度,就像無法輕易界定好與壞一樣,只能放在具體案例、事件中去分析。總的原則是,不出危險,也不妨礙他人,就交給孩子自己處理。

對父母而言,做榜樣、做表率、給建議、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規矩要好得多。有時候我們給孩子立很多沒有意義、無聊的規矩,還誤以為是好東西,生硬地讓孩子服從,這並不是—件好事。比如説,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譁,這是公德,但在不重要的場合,孩子喧譁幾聲,大聲叫喚幾聲,真不是問題。由於成年人太注重所謂的安靜,不允許孩子説話,實際上是用成年人的規則擾亂了童年的自由自在。

小班教育隨筆6

體育遊戲時間,我正和孩子做“網小魚”的遊戲。孩子們扮成小魚圍着我快樂的游來游去。可是我發現只有嬌嬌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我和小朋友遊戲。

嬌嬌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她膽子比較小,做事比較慢,對人不信任,總是拿着某種物品作為自己的依戀物。看得出來她也想參加我們的遊戲,但是又不敢參與進去。儘管我不停的鼓勵她遊戲,她還是不願意。怎麼辦呢?我想再多等她一會,看看她的表現。我邊和小朋友遊戲邊關注着她。當我唱到“一會上一會下,好像快樂的小朋友”故意走到她身邊和她親近親近、和她抱一抱、對她笑一笑。孩子們也模仿我的動作,相互擁抱。嬌嬌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遊戲,在我的邀請下,她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和我們一起遊戲。

對於小班幼兒來説,抱一抱、笑一笑是讓他們接納別人的方式。何況和老師的交往才短短的幾個星期。活動時她不願意參加,我沒有強求她。因為孩子的適應有快有慢。讓她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最後用自然親密的動作打動她,讓她參與遊戲,讓她邁出勇敢的第一步。看着她的進步,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小班教育隨筆7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認為不能夠僅限於課堂教學,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外,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對於孩子來説就是一種教育,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成長。

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喜歡模仿樂於模仿,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展現給孩子的是良性的教育,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當我們班來客人時,我們班的老師總是熱情有禮的招呼他們。我們的孩子也被老師感染着。老師的一時舉動卻讓孩子受益終身。反之老師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孩子也會去模仿學習,所以説,教師的個人修養及言行舉止非常重要。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為人師對於塑造孩子的靈魂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教育不再是生硬的文化傳授,而是以最簡單的方式來洗滌孩子幼小的心靈。

孩子們在上課間操時,出入門口時難免幾個班級走到一塊兒,而我們老師總是會説:“來,請你們先過!”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但是“請你們先過!”這句話不再是老師説,而是換成了我們的寶寶。這種一讓的情景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我們沒有刻意的去教,但孩子們在自然的情景中學會了互相謙讓的好品質,這就是潛移默化教育的最大魅力!

所以説,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既然是模仿,就讓你的孩子模仿你吧!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成長!

小班教育隨筆8

《好朋友的魔力》

不知為何,最近一段時間欣怡小朋友在早晨入園時總是有些情緒低落。不過當爸爸走後她能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情,很快融入到班級的活動中來。一天早晨欣怡滿臉委屈的表情走進班級教室,這一幕剛好被她的好朋友子涵看到,因為早晨的時間非常緊張,兩個人互相打了一個招呼就各自準備早餐前的活動了,欣怡的心情還是相當的低落。

早餐過後,快樂的區角遊戲開始時了,只見欣怡和子涵都選擇了表演區進行遊戲。當她們裝扮一番正要準備遊戲的時候,子涵走上前問道:“欣怡,你今天早晨怎麼了,怎麼不高興啊!”聽到子涵的問話聲,原本心情有點低落的欣怡突然抬起了頭,小眼睛特別有神的看着子涵,弱弱地説:“早晨爸爸忘記給我帶做好的天氣預報本了!”子涵一聽笑着説:“原來是這樣啊,咱們去和宋老師説説,明天再帶過來就是了!”説着就牽着欣怡的手向我走來。不等欣怡開口,子涵就幫忙解釋説明事情的經過。當得到老師許可時,兩個好朋友就高高興興的去表演了,欣怡的臉上又重新出現了笑容。

對於小朋友來説,朋友是他們一同遊戲的玩伴,一起分享小祕密的夥伴,一同説笑一同傾訴的同伴。當她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可能大人不能很好地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可是同齡的小夥伴會是比較好的傾訴對象,相同的閲歷,相似的經歷最容易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給予好朋友們足夠的空間,充分施展“好朋友的魔力”,讓小朋友在充滿魔力的環境裏健康快樂得成長。

小班教育隨筆9

冬季要讓幼兒多搓手孩子的血液循環多欠佳,一旦氣温低於10℃而又缺乏運動或有效的保暖措施時,很容易在手指、手背、足部、耳廓、面頰等部位出現凍瘡。常搓手,一方面可以藉助摩擦生熱來增加局部的温度;另一方面還能加速血液循環,從根本防止凍傷和凍瘡。

益智搓手不僅能使手指更加靈活自如,而且由於手部有眾多的肌肉、關節,它們的運動都要受大腦的指揮和調控,所以搓手能強化手、腦的反射,大腦也會越用越靈。

防感冒經常搓手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預防感冒。雙手拇指的根部在醫學上稱之為“大魚際”,是治療呼吸道病症的有效部位,該處脈穴豐富,刺激它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強化面部“三角部位”和咽、鼻、喉及上呼吸道抵禦感冒病毒侵襲的免疫能力。

強化動手能力搓手運動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是一項複雜、精細的運動,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的50多條肌肉,經常搓手無疑就是在發展孩子的手功能。

小班教育隨筆10

文理分科之後,我中途接手高二(6)班,剛拿到這個班的花名冊,幾位熱心的老師便紛紛向我介紹其中幾位劣跡斑斑的“高手”,提醒我小心,對他們一定要嚴,要狠,我覺得壓力非常大。和這些所謂的“高手”接招之後,我才真正感到麻煩。這幾個同學紀律性很差,不僅自己不學,更影響別人,對學習根本無明確目標和要求。

這其中,有一位同學尤其讓我頭疼。李心安,擇校,走讀生。父母離異,跟着母親生活。該生表現一直都很懶散,我行我素,不交作業、上課不聽講、遲到等違紀事情經常發生,老師找他談心,最多管一天,第三天又恢復原樣。在又一次無故遲到後,我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當時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我心裏想:“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這樣?在他交來的思想認識中,我看到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説表現不好一是因為已經習以為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沒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所以只好“隨心所欲”地上學,二是自己對學習實在提不起精神,在學習上對語文存在興趣又能怎樣,單靠語文也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

找到這個突破口後,面對他的實際,思考再三,我決定從他感興趣的語文入手。於是,我找他談心,分析他現在的情況,並結合他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利用哲理小故事建議他現在該如何做,才能讓夢想實現。

第一個故事:狐狸欣賞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説“今天我要用一隻駱駝做午餐呢!”整個上午,它奔波着,尋找駱駝。但當正午的太陽照在它的頭頂時,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於是説“一隻老鼠就夠了!”通過這個故事,我告訴他,要正確認識自己,要量力而行,自己有多大本事就幹多大事情。

第二個故事: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沿着十里以外的三個村子步行。第一組: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不知道具體路程,只告訴他們跟着嚮導走。剛走兩三裏,有人叫苦,一半時有人憤怒,有的人開始抱怨,有的停下來不願意走了,越往後情緒越低。第二組:知道村莊的名字、路程,但沒有里程碑,只能憑經驗估計。走一半時,有經驗的人説:“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簇擁向前,當走到四分之三時,大家情緒低落,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當有人説”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第三組: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每一里就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程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達到了目的地。通過這個故事,我告訴他,路就在自己腳下,自己要有目標,而且要將目標細化,才能成功。

他在聽了我講的故事後,表現出了覺悟的表情。後來的一次週記中,他這樣寫道:“老師,對不起,我讓您操心了!今後我一定用實際行動來表現我的風采!”看到這些,我感到非常欣慰,看來故事的作用體現出來了。

在這之後,他表現還比較好,遲到的次數明顯減少,作業也能基本及時完成。但是,面對這樣的學生,稍一鬆懈,它可能就會又“故病重犯”,所以只要他有一點小小的進步,我就儘量在同學面前鼓勵表揚他,特別是在他感興趣的語文課上,儘量多點他回答問題,給他更多關注和監督,讓他成為全班的焦點,也使他不好意思再犯錯。這樣又過了兩個星期,在一次語文課上,他竟主動舉手要求朗讀課文了,聽着他那聲情並茂的朗誦,我知道,鼓勵奏效了!前段時間,他主動告訴我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作家,並制定出了奮鬥目標以及努力方法,看來他對自己有了信心,在積極追求上進。

現在,他一點點地改變着,班級活動中也有了他的身影。雖然偶爾還會犯錯誤,但至少學習態度積極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

作為班主任,剛接手班級,我開始很有點力不從心!但我也不甘心,並不斷地告訴自己,無論學生多麼不盡人意,要始終相信:只要他們有夢想,併為之努力,他們就一定會有收穫!

通過與這類學生接觸,我深深地認識到:教師要把握時機與學生及時溝通,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夢想及時開始。特別是高中生的自我意識較強,普高中的學生對學習有很多困惑,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學生中出現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麼就可能會影響到師生之間的關係,勢必也會使學生更“劣跡斑斑”。教師應在教育中多點賞識教育,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從思想上重視學生,讓他們在賞識中學會放飛夢想,讓他們的夢想從他們的興趣開始!

小班教育隨筆11

人和人在一齊都講個“投緣”,若投緣,一切事情做起來都簡單,和幼兒園的孩子們在一齊亦如此。當孩子王十幾年來,一向自認為比較有孩子緣的我竟遇到了一件讓我尷尬無比的事。週二午時,我如往常一樣踏入了託班的教室上英語課。伴隨着孩子們“Lucy來了”的歡呼,進入我視線的還有一張陌生的新面孔。“Hello,告訴教師,你叫什麼名字?”“哇——”回答我的是一陣嚎啕大哭。我很詫異,明明剛才還玩得好好的,難道我長着一張凶神惡煞的臉?我試着調節一下頭部神經,微笑着想繼續和他交流,可換來的是更猛烈的哭聲。“你走!你走!”這是怎樣了?班上的教師怕影響上課,把他帶到一邊的玩具角去了。我認識了這個新來的小朋友,軒軒。課還得繼續上,在和孩子們互動的同時,我發現離我遠遠的軒軒正在建構區拼插他的積木,旁若無人。一切隨他吧!

記得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做麥田裏的守望者,慢慢看着學生成長。”對!要學會守望。彆着急,慢慢愛!

小班教育隨筆12

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着媽媽的手,主動跟教師打招呼:“教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教師的讚賞:“秉祿真棒”。上課了,秉祿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後問教師:“教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教師的誇獎“秉祿真棒”。可是這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後,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説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着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秉祿加油”,於是大家一齊喊着“秉祿加油!秉祿加油!”,小夥伴們的加油聲讓秉祿的牴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説“秉祿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對嗎”,“對”説完秉祿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教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説“秉祿真棒”。

一句“秉祿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我對孩子的誇獎,多誇誇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歡樂的成長。

小班教育隨筆13

9月1日是開學的第一天,帶着好奇與忐忑的心情來到單位,本學期我擔任了小一班的班主任,雖然在小博士帶了2年的新大班,但對於小班的情況我瞭解甚微,不免有些擔心。

不知不覺,我來到了我們的班級,一進班級,我就看到四五個小朋友早早來園啦,只見孩子們坐在小椅子上,開心地玩起了玩具,漸漸的,孩子們都陸陸續續來上學了,分別看到了不同的孩子,有的孩子一進班級就坐下來玩,有的一進來就跟老師打招呼,然後跟家長説再見,還有的一進教室就哇哇大哭,我們班的三位老師採取各種辦法,先安撫幼兒的情緒,漸漸的,孩子能夠坐住了,為了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後就放了點輕鬆的音樂,讓幼兒一起跟着老師動一動,做一做,一下子孩子們就跟着我動起身體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部分幼兒居然特別喜歡跳舞,我一開音樂孩子們就不由自主動了起來,但也總有那麼幾個依然如此,咧着嘴巴一直叫着:“爸爸、媽媽。”不禁使我束手無策,後來,我們班裏三位老師合理分工,教室裏才勉強停止了哭聲,頓時,感覺一場“戰爭”結束了。中午,午休時間到啦,原本讓孩子們入睡後,可以坐下來休息會,哪怕是那麼一小會也好,誰知,哭的幼兒總有那麼幾個,我們就一直哄着,特別是毛依諾、徐錦鵬等幼兒,不時會發出哭聲,直到起牀。

下午,情況有所好轉,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如何倒開水、喝水、吃點心,還學會了如何玩橡皮泥,漸漸的,孩子們終於穩定了情緒,有的拿着玩具小刀有模有樣的切起了橡皮泥,有的用玩具模型印出了各種水果、蔬菜的形狀,還有的搓成了一個皮球,甚至,還有個別幼兒開心地跟我説:“老師,你看,我的麪條做得好嗎?”看得出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放學時間到了,這一刻是孩子最期待的一刻,也是家長最希望看到的一刻,但是,班裏幼兒的情緒又不穩定了,這該怎麼辦呢?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受干擾,一個孩子哭了,另一個孩子也是如此,我非常擔心家長會説些什麼,而相對於另外的兩個小班,我們班的孩子情緒最不穩定,而且哭鬧的孩子最多,就在這擔心的一刻,家長們都來了,有些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有些看到孩子哭了,非常心痛,但同時,我們也跟家長做了進一步的溝通,繼續為明天而奮鬥。

忙碌的一天終於過去了,頭一次感覺今天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當班裏的孩子都接走時,突然感覺喉嚨很不舒服,這才發現嗓子啞了。這就是開學的第一天,一個難忘的日子。今晚打算好好休息,繼續為明天奮鬥,相信明天會更好。

小班教育隨筆14

一天分組活動,我正輔導不會跳繩的幼兒學跳繩,瑜瑜小朋友跑過來叫我:“王教師,于思遠他們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讓我們滑。”我抬頭一看,果然見班上的幾個“淘氣包”正圍着‘滑梯’看着什麼。我心想:這幾位“淘氣大將”每一天都要搞點惡作劇,今日我得好好地“處理”一下了。我三步並兩步走了過去,剛要大聲斥責,忽然聽到于思遠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我急忙把要説的嚥了進去,站在他們的背後聽他們的對話。“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凱凱頭也不抬地説。這時迪迪小朋友説:“你明白唾沫為什麼會滑下去嗎”“這個問題提到不錯,誰明白呀”聽見我在説話,這幾位“淘氣包”立刻轉過頭來,不知所措的看着我,眼光中似乎在説,我們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來。我笑了笑説:“你們很聰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們發現什麼了……”幼兒看我沒有批評他們,情緒立刻活躍起來。

迪迪説:“我明白,因為這個‘滑梯’面是斜的,並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樣能夠流動,所以就滑下來了。”我摸着他們的頭笑了笑説:“你們説的很對,但你往那裏吐唾液對不對呢”“不對!”“隨地吐痰不對,往‘滑梯’上吐也不對。”“不講衞生。”小朋友們大聲地搶着回答。我肯定了幼兒的看法。“教師,以後我們不隨便吐了。”幾位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説道。“咱們給擦乾淨了吧。”凱凱邊提議邊從口袋裏拿出紙將“滑梯”上的唾液擦乾淨。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隊。

望着孩子們純真而歡樂的面孔,我真為我差點的冒失感到慚愧。看來教師千萬不能用自我的想法來斷定孩子的行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要了解孩子想什麼,做什麼;要善於從惡作劇中發現孩子淘氣中進取的一面,因勢利導,才能到達我們的教育目的。

小班教育隨筆15

天氣漸漸涼了,孩子們穿的衣服也厚實了,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穿的像小熊貓,行動就有點緩慢了。對於課間操,發現孩子們大都有牴觸心理了,可能因為天氣太冷,不想在外邊受冷,或者因自己穿的多,行動不便,於是出現了懶懶散散的狀態。對於孩子們的這些反常狀態,跟同事們交流討論了一番,怎樣改變這種狀態,討論了許久,最後一致覺得,因天氣狀況而定,隨機應變,天氣太冷的時候,課間操帶孩子們在教室做操,做一些簡單的熱身小活動,如果天氣暖和,就帶孩子們在操場上做操鍛鍊,這樣也能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冬天天氣變化大,孩子們容易着涼感冒,對於這些常識性問題,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提醒家長注意給孩子保暖,我們做老師的也要盡好職責,讓孩子們歡樂健康的度過每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