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蟬至死歌方盡優美隨筆

來源:文萃谷 2.12W

不知何故,一隻淡青色的蟬兒,竟慌不擇路飛入了我家窗口,跌落在陽台裏,被家養的一隻小花貓發現,一個惡狼撲食將它叼在嘴裏,當作玩具戲耍。當我發現已經晚矣,那蟬兒早就一命嗚呼,嬌小的身軀被撕成了碎片,在小花貓的“鐵蹄”下被無情地蹂躪着。

夏蟬至死歌方盡優美隨筆

毫無疑問,這隻蟬兒是從對面的樹林裏飛來的,因為在我家陽台對面有一條小河,緊挨着它的是一個面積挺大的苗圃,一溜排的柳樹銀杏等,將小河圍得密密匝匝,成了蟬兒棲 息覓食的“大本營”。每當盛夏之際,各種蟬兒便精神抖擻,開始了一天的聒噪。

蟬的隊伍裏叫得最歡的,要數“黑將軍”,它不僅個頭大體魄健壯,而且數量龐大,佔據着蟬兒的霸主地位。因此,“黑將軍”成了盛夏裏的主角,只要一個引吭高歌,便會有一大羣“哥們”齊聲附和,那整齊一致的鳴叫,活脱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合唱團,讓人忍俊不禁。相比之下,飛入我家的那種淡青色的蟬兒,數量就少得可憐,它不僅個頭比不上“黑將軍”,而且鳴叫也弱得多,所以,民間戲稱它為“青衣俠”。雖然它在蟬羣裏勢單力薄,無法與“黑將軍”抗衡,但它的鳴叫,遠比“黑將軍”委婉動聽。每當“黑將軍”那單調乏味的聲音響起時,它會跟在後面怯怯地鳴叫:“熱死啦!熱死啦!”,像是對伴侶訴説自己心裏的煩躁。“青衣俠”的出生時間,比“黑將軍”稍晚一些,大約在8月份,但它在樹上也呆得久些,深秋之時,我們偶爾也能聽到它委婉淒涼的叫聲。

我現在住的地方,處在城市的郊區,所以,對此起彼伏的蟬聲“襲擾”已習以為常。但市中心就不一樣了。只要你到市中心,別説沒有那麼壯觀的蟬鳴,即便想尋找一個蟬兒的鳴叫,也不容易。這倒不是市中心沒有樹,雖然市中心綠化還比不上郊區,但桃紅柳綠、綠樹成蔭,也是到處可見,但就是難覓蟬的蹤影。問題出在哪兒呢?問題恐怕在於人類對蟬兒的“迫害”。由於城市基礎建設,大量的土地被開發使用,破壞了蟬的生存空間,蟬的繁衍受到摧殘,再加上無節制地使用殺蟲劑,欲將蟬兒趕盡殺絕,這幼小的精靈,怎麼可能棲息在無安寧之地?

人們常常把蟬兒稱作“知了”,這倒也精闢,因為蟬兒已深知人類的恐懼,所以統統遷徙到郊外避難去了。然而,人類卻無知,當你被這鋼筋水泥層層包圍時,你也許離大自然的綠色生態越來越遠了。

人類又喜歡把蟬兒歸類於害蟲,原因很簡單,説它會吸食樹木的汁液,影響樹木的生長。盛夏季節,確實有很多害蟲,比如:毛毛蟲會瘋狂吞噬梧桐樹葉子,造成梧桐樹的死亡;蚊子會叮咬人的皮膚,傳染疾病等等,但我還沒聽説因蟬吸食樹汁,而造成大量樹木死亡的事情。其實,蟬對樹木的損害是有限的,吸食一些樹汁,只不過是它最原始的.一種生存方式,也是一種本能,如果對這種生存方式也不予寬容,那麼人類對地球大自然破壞的罪名,恐怕要遠大於蟬兒了。

所以,我以為蟬兒是一種益蟲。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不僅因為小小的蟬兒,會給人類提供夏天的問候與樂趣,而且,它還有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成為人類的犧牲品。不是嗎?蟬的一生,大約要經歷5至6次的蜕變,每一次蜕變就會留下一隻蟬殼,而被人類當成珍貴的中藥材使用。即便有了3個多月的飛翔自由,也常常被捉去,成為一些人的盤中餐。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和作家讓?亨利?法布爾,曾經寫過一篇《蟬》的文章,真實地介紹了蟬的生活,努力糾正人類對蟬兒的一些偏見與過激的行為。他由衷地稱讚蟬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幹苦工,一個月在陽光下歡樂,這就是蟬的壽命。我們不必責備成年的蟬狂熱地高奏凱歌,因為它在黑暗中待了四年……為了慶祝這得之不易而又那麼短暫的幸福,蟬歌唱得再響亮,也永遠不足於表示它的歡樂!”因此,閲讀法布爾的《蟬》,應該讓我們人類從中有所啟發,有所感悟。

大概在昆蟲的世界裏,蟬的蟄伏期算是最長的了。很多蟲子的蟄伏期只有1年,有的甚至只有幾天,而蟬的蟄伏期卻長達4年以上,國外有一種蟬的蟄伏期,更是達到了13年之久,這真讓人瞠目結舌。我以為,蟬兒的蟄伏期之所以會這麼長,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它生存的環境。環境不斷的惡化、水土毫無徵兆的流失,以及各種各樣天敵的襲擾,讓小小的蟬兒不得不延緩自己出生的週期。所以,隨機應變,是動物生存的一種本能,猶如非洲大陸上的一種蜥蜴,為了生存,它會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改變自己身軀的顏色來偽裝自己。

我曾經看過一個有關蟬兒羽化過程的小視頻,雖然時間很短,但那驚豔的一幕足以讓我感到震撼:夜幕之下,只見一隻褐色的蟬兒破土而出,慢慢地爬到樹上,抓着樹杆一動不動。漸漸地,它的頭部開始往外拱,似乎要掙脱外殼的羈絆。當它頭部的外殼出現一條裂縫時,它就使勁往外掙脱,將裂縫逐漸擴大。等整個身體全部掙脱出殼,展現我們眼前的是一個長着綠色身體、褶皺翅膀的蟬。然而,此時它還不會飛,還在不斷地蜕變着。大約在午夜時分,它的軀體逐漸變硬,翅膀也完全變得豐滿透明,已伏在樹杆上躍躍欲試。當一輪紅日浮出海平面時,它便一展雙翅遠走高飛,僅留下一隻金色的外殼。

蟬兒的蜕變與羽化,讓我突然聯想到人類。雖然人類的誕生,與蟬兒大相徑庭,但生命的孕育與磨難如出一轍。不是嗎?當我們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快活地生活幸福地長大,還會不會記得母親10月懷胎的艱難?從孕育我們的那天起,母親也是這樣處處小心呵護,不僅要經歷環境、疾病,甚至貧困的磨難,而且要面對臨產的痛苦。母親為了我們,可以捨棄一切,悽風冷雨與天地抗爭,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這是一個多麼崇高的品德呵!我曾經看過這樣一條新聞:貴州有一位35歲的女子羅朝織,懷孕期間不幸患上了惡性腫瘤,需要化療才能延續生命。但化療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羅朝織為了胎兒能健康地發育,她不顧家裏人的勸説,堅決放棄化療,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病體的痛苦,在足月生下一個健康的兒子後,她自己卻永遠離開了丈夫和孩子。我還曾經讀過這樣一篇報道:28歲的湘西女子向麗萍,4歲時因遭高壓線電擊,不幸失去了雙臂,但她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她不僅能獨立生活,而且在她婚後有了一個女兒後,獨自料理嬰兒。沒有雙臂,她就用嘴替代,用腳當手用腿當臂,給女兒餵奶換尿布,甚至獨自用嘴叼着女兒,翻山越嶺給女兒看病。讓人無不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與那麼長的蟄伏期相比,蟬兒的生存期是非常短的,從羽化到衰亡僅3個月,與此形成鮮明的反差。然而,蟬兒的生活卻是充足快樂的,沒有絲毫的悲觀。因為它們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這世上,就是為了追求愛情,為夏天一展自己的歌喉,至於自己的生命短暫無華,也不足以動搖它們的信念。這就是蟬兒的價值所在,也是讓我們感悟最深最精髓的篇章。人類的生命當然要遠高於蟬兒,但當一個人奉獻的價值遠低於自己生存的價值時,比如:一生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甚至成為社會的絆腳石,也許他還真不如一隻蟬兒。所以,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價值。流星雨,在浩瀚的星空算是最短命的,但它在黑夜還是留下了最耀眼的光輝。人的生命各有長短,但只要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裏,為社會發揮自己應有的光和熱,即便是英年早逝,人們也會永遠記住你的。最近,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温州大荊鎮安學校,有一位90後的美女教師,名叫陳瑩麗。在自己不幸患上肝癌晚期的日子裏,仍然頑強堅持給孩子們上課,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息。她的事蹟,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有的讀者稱她是一棵蒲公英,也有的稱她是夜空最美的一顆流星,我卻覺得她更像一隻玉蟬,因為無論是她外在的美,還是內在的美,都完美詮釋了蟬兒的全部含義。

蟬的生命是渺小的脆弱的,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它的生命是永恆的,是用意志鑄成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