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2.23W

二十四孝中有這樣一個恣蚊飽血的故事。

百善孝為先散文隨筆

有個叫吳猛的人,他是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裏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牀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林語堂説過,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孝順是做人的第一堂必修課,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送給這個世界最美的禮物。正是他們,用畢生的心血,讓每個獨立的個體找到屬於自己的座標,用自己特有的色彩點綴着人生這幅優美的畫卷,芸芸眾生,或家財萬貫,孝順可使子嗣傳承家業,富貴延年。或高官厚祿,孝順可保持高風亮節,百姓視你為地方父母官,或學者精英,孝順可推動五千年先祖偉業,發揚光大,代代相傳。或市井村婦,孝順可以身作則教育兒女,在世長壽頤養天年。百善孝為先,孝義千古傳。《勸報親恩篇》中這樣説: 爹孃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有人説:孝心是太陽,給人温暖;孝心是大山,給人依靠;孝心是水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有人説:孝心是春雨,潤物細無聲;孝心是蠟炬,成灰淚始幹;孝心是春蠶,到死絲方盡。

也有人説:孝心是一句温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孝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

羅素曾説過這樣一段話: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人生在世,父母就是我們最温馨的港灣,孝順就像一葉帆船,雖然不能完全抵擋暴風的

侵襲,至少可以為父母遮擋風吹雨淋,讓他們心暖衣幹。孝順更像漫天的星斗,當父母雙雙撒手人寰,空留給我們一生的感動,唯有仰面長歎,細數着那一顆顆明亮安靜的星星,究竟哪顆才是真正屬於父母那雙觀望我們的眼睛。

幾年前,我看過這樣一篇文章。 有位紳士在花店門口停了車,他打算向花店訂一束花,請他們送去給遠在故鄉的母親。紳士正要走進店門時,發現有個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紳士走到小女孩面前問她説:“孩子,為什麼坐在這裏哭?”

“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孩子説。紳士聽了感到心疼。

“這樣啊……”於是紳士牽着小女孩的手走進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後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時紳士向小女孩提議,要開車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嗎?”

“當然啊!”

“那你送我去媽媽那裏好了。可是叔叔,我媽媽住的地方,離這裏很遠。”

“早知道就不載你了。”紳士開玩笑地説。

紳士照小女孩説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大馬路之後,隨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墓園。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的母親,獻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路。紳士將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後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裏有五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給媽媽。

這份感動一直盪漾在我的心頭,宛如春江洶湧澎湃的浪花,拍打着我隱忍多年的良知,是否應該放下手頭的工作,去看看我那身體依然健在的父母,是否應該帶他們去祖國的大好河山,讓他們盡情飽覽,曾經一直渴望看到的美景?是否應該把對孩子的溺愛,分出更多的成分給父母,讓他們也知道曾經是怎樣深愛着我們?是否應該把所有無效的社交全部辭掉,用更多的時間去陪陪那兩顆孤寂淒涼的心,讓他們也感受到曾經的我們依然還是長不大的孩子,依然還會聽話的摸着他們温暖的笑臉,鑽在他們的懷抱裏,永遠不想出來。

莫泊桑曾説過: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着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的生活如履薄冰,依然舉步維艱。網絡上經常曝光一些老人被兒女虐待的事件,很多老人與其苟延殘喘的活着,還不如自力更生的掙錢養活自己。在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羣老人,他們手拿清潔工具,幹着最髒最累的活,只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自己賺錢養活自己。還有比這更悲慘的生活,尤其在偏遠的農村,那些可憐的老人經常被兒女虐待。網絡上曝光了這樣一件事:

“ 一個老人在村口路邊一個石頭砌成的廢棄的豬圈裏居住着、我剛看到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村邊的路口,就在廢棄的豬圈,就在農村要推行2+4模式的標語旁,有一位這樣的老人在蜷縮着,我們詢問他冷不冷,才發現老人沒有穿鞋子、腳凍得腫着,我們叫醒了老人、隨行的女士趕忙遞給他二個燒餅、老人説我不要、不要。口齒清晰,在女士的勸説下接住了二個燒餅。我心酸了!試問他的子女們:子欲養而親不在、萬事孝為先的情景還少嗎? ”

莎士比亞説:醜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的確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一直喪心病狂的做着虐待父母的事?,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不顧道德與良心的譴責,把父母當做多餘的垃圾一樣隨便扔來扔去?也許下面這段話正好闡述了,為什麼很多人不孝順父母真正的社會性實質。也説明了人們很侷限很不理性的一個認識。

一個網絡作家是這樣説的:“撫養孩子是人的動物性本能,贍養父母是社會性的'要求。在撫養孩子方面,人類和貓狗動物沒什麼區別,純屬本能的想把自己的基因留存,所以總是盡心盡力。但在贍養父母時可就不一樣了,動物界幾乎都不贍養父母,而是讓年老的父母被自然淘汰,以維持整個物種的強大。人類作為一種認為自己不是動物的動物,內在基因也認可這種淘汰病殘的規律。所以説,不贍養父母順應了人的動物性和自然規律。

此外,無論你是否可以從感情上接受,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老年人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他們不創造,反而消耗更多資源。因此,孝順父母本質上成為一種負擔。

所以,孝順父母一方面不符合自然規律和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又是一件有付出沒回報的事情,所以人類在這件事上的態度總體是消極的。”

也許這種想法,在很多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實質性的認證,也有很多人背上了不孝子的千古罵名。因為這種想法本身是錯誤的,是不被大眾所認可的。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孝義文化,不能在我們這代人的身上黯然失色,也更不能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失去她迷人的魅力。

人類為什麼會和動物本質的區分開來,就是人類更懂得怎麼樣去把最優良的品質傳遞給下一代,而不是將所有影響下一代成長的障礙給他一個個的剷除掉。動物界的生存法則在這點上,我個人認為並不適合人類的繁衍發展,動物再強大,它們也是人類統治下的所有臣民。我們人類才是地球上真正的主人。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就是立國之本,更是人之根本。父母是天,頭頂乾坤祭神州,父母是地,養育子孫佑華夏。如果一個民族,懂得孝順父母就是傳遞最古老的文明,那這個民族就會永遠不敗與世界之林。如果一個家庭,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那麼這個家庭都會成為讓大家津津樂道的模範之家。如果一個人,把孝順當做自己的座右銘,哪怕前途多麼兇險,上天也會為他化險為夷。孝順可感動天地,孝順可讓鬼神哭泣,孝順可喚醒泯滅的良知,孝順可讓豺狼遠離。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今天的父母如果你認為成了你的負擔,成了你的累贅,就想將他們剷除家門,那麼明天的你就會有今天同等的待遇。

百善孝為先, 是父母讓我們有機會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是父母為我們幼小的心靈遮擋風險;是父母讓我們讓我們吃飽穿暖,快樂每一天;是父母給我們前路撒滿陽光,豔陽高照,幸福美滿。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説:“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離婁上》。

百善孝為先,孝順的人是最有福氣的,兒女孝順,家庭和睦,國泰民安。孝順的人能長壽,善良温順,對待長輩無微不至。孝順的人最聚財,平安順利,身體健康,吉祥如意!孝順的人官運亨通,平步青雲,口碑良好,一路暢通無阻。孝順的生意人好運來,財神送禮,福氣臨門,財源滾滾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