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學隨筆

來源:文萃谷 2.64W
優秀教學隨筆1

不記得是哪位老師説過:想要擁有優秀的學生,你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我記住了這句話,也將成為優秀教師作為了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

優秀教學隨筆

然而,現在的我,還並不優秀,我只是儘量讓自己成為這樣的語文老師。

一、做一個會講故事的語文老師。

學生愛聽故事,語文老師,就要善於講故事。神祕的神話傳説,悠久的歷史故事,慷慨激昂的革命故事,名人偉人的成長故事,感人至深的感動中國,最美人物的美麗人生……只要你會講故事,只要你講得生動有趣感人,學生就會被你吸引,學生的學生時代的回憶裏,一定有你的故事,美麗着他們的成長記憶!

還記得我給他們講“四大吝嗇鬼”的故事,很是讓他們困惑;我講阿Q的哲學,又讓他們感歎;還記得我給這些農村孩子講《紅樓夢》中黛玉初進賈府,講到寶玉摔玉的情節後就戛然而止,吊足了學生的胃口。於是,班級上,就出現了兩個“紅樓迷”,竟然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讀完了整本書,也就有了給全班同學講《紅樓夢》的偉大殊榮!

我,不僅讓自己會講故事,也要讓我的學生會講故事。在我的班級中,有“宏瑞講壇”,主講人是袁鴻瑞,講述的是他在《百家講壇》聽到的故事;也有“海垚開講”,講的是很多女生都不愛看的三國故事。能成為主講人,真是學生羨慕得不得了的榮耀啊!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躍躍欲試,更希望自己的班級中,故事多,講故事的人也多!

二、做一個能寫文章的語文老師。

語文老師是必須要教學生學寫文章的,不能想象,一個自己都不會寫文章的語文老師,是怎麼能夠教會孩子們會寫文章。所以,語文老師想要讓自己優秀,就一定要讓自己寫得一手好文章。你不必成為作家,成為詩人,只要你能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告訴學生,文章可以怎樣寫,就可以了。那麼,在你的學生的心目中,你就是作家,你就是詩人。

還記得在學過《背影》之後,我在作文指導課《父親》的課堂上朗讀自己的下水文《父親,你在天堂還好嗎?》,感動了學生哭泣,也讓自己落淚;還記得在學過《春》之後,我給學生朗讀下水文《春之遐想》,他們看我時的眼神,充滿敬慕;還記得在研究課題《古詩詞積累與運用》的過程中,在指導學生在作文中運用古詩詞的下水文《中國詩,歌四季》中,因為化用大量的古詩詞,學生看我時那崇拜的眼神。其實,我的文章寫得並不太好,而我,也許是太自戀了,但是,我的自戀,卻給了學生具體的引領,讓他們學會了寫作,當然,有很多學生也和我一樣,變得自戀,變得總是相信自己,可以寫好作文,並且,真的寫好了作文。三、做一個善於朗誦的語文老師。

語文,是用文本建設起來的學科,文本,是無聲的歌曲,是無聲的詩行。語文老師,要學會用自己的聲音,對文字進行再創造,用自己的聲音,將無聲的文字,講述成動人的故事,譜寫成優美的詩篇。竇桂梅老師説過:“語文老師,要修煉自己的聲音。”語文老師,要讓自己的聲音具有一種魔力。當你的聲音響起,學生就會被你的聲音吸引,然後跟隨着你的聲音,走進語文的大千世界。

還記得自己在七年級第一節語文課上為學生朗誦《在山的那一邊》,這些剛剛成為國中生的農村孩子驚訝的眼神告訴我:原來,課文可以這樣好聽!還記得我和學生一起分角色朗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我的第一句話“他,是一個盲孩子”的低沉的聲音一出現,這些孩子們的情緒就被調動到狀態,一篇無聲的童話,就在我們師生共同的講述中,變成了有聲有色的美麗故事。

三、做一個愛唱歌的語文老師。

你能説,有哪個孩子不愛唱歌,不愛聽歌嗎?我的孩子們,都那麼愛唱歌,唱歌不太好聽的學生,也喜歡聽歌。於是,他們喜歡什麼流行的歌,我也要學會,和他們一起唱;他們不會唱的歌,我有時候會給他們唱,讓他們知道這些歌詞就是詩歌,就是傾訴,就是寫作的一種方式。

我不僅和學生一起唱歌,還教他們唱古詩詞,也讓他們自己給古詩詞配曲子,然後當老師,教給同學們;我不僅唱歌,也唱戲。唱評劇,唱黃梅戲,也唱京劇,唱二人轉。當然,我唱得不專業,但是,只要語文課堂需要拓展,需要點綴,我就會不時地亮兩嗓子,讓學生知道,傳統文化,都是相通的。

四、做一個懂學生的語文老師。

學生,是孩子,是孩子,就需要更多的關愛,而不是管束和説教。於是,成為他們值得信賴的朋友,成為他們可以安慰的家長,也是我的追求。因為不是班主任,學生並不怕我,於是,善良的我就成了他們的知心人。有時候,學生有些不能跟班主任説的話,就到我這裏來掏心,到我這裏來找安慰,尋求幫助。

還記得曾有一個男生來找我,告訴我有個學習特別好的女生很喜歡他,而他不愛學習,也不喜歡這個女孩,但是,因為她學習好,多愁善感,怕直接的拒絕傷害了她,讓我幫助他勸勸這個女孩。我給這個女生寫了首詩,告訴她,秋天裏的果子才更甜更美。沒説什麼大道理,聰慧的她便懂得了,從此,收心學習,考上重點高中,而那個男生,過着打工的日子,也很快樂。

還記得一個女生總是叫我“二媽”,她説我就是她的第二個媽,雖然這個稱呼叫起來容易讓人誤解,但是,我還是坦然接受,因為,我知道,這個稱呼裏,是她滿滿的愛。六、做一個可愛的語文老師。

青春已過,不惑當年,我的年齡雖然已經不再年輕,但是,我的熱情不減,激情仍在。我讓自己時尚,給學生一個美麗的儀表;我讓自己温和,給學生親切和微笑;我讓自己幽默,給學生歡樂和學習語文的興趣;我讓自己寬容,給學生空間,給他們改正自己的機會;我讓自己可愛,擁有學生的愛,就擁有了我的語文教學的未來。

讓自己會講故事,讓自己能寫文章,讓自己擅長朗誦,讓自己會唱歌,讓自己懂學生,讓自己更可愛,這些都是我的追求。也許,做到這些,我依然還不夠優秀,但是,我一直在成為優秀語文老師的道路上前進,前進,前進進!

優秀教學隨筆2

今年是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第五個年頭,似乎應該得心應手了。可是,學段沒變,孩子變了。每個孩子都是個性迥異的鮮活生命。即使是前四年的經驗,也不可能搬來套用。今天早上,我和一位家長交談。我説:“今年是我帶一年級的第五年,但我覺得是最費心的一年。因為,一年級的教師,似乎在高年級教師眼中,就是“問題學生的製造者。原來,沒有接觸過低年級,沒想過這個問題。現在,才深深體會到,一年級老師的苦和累,只有教過一年級的老師才能感同身受。研究低年級課程的專家們説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教過一年級的教師沒有發言權。這幾天,我正在讀薛瑞萍老師的《心平氣和一年級》。薛瑞萍老師也説:“我從來不和沒教過一年級的老師談論一年級的事情。今天的班會上,我跟學生談了許多。我只想讓學生知道,老師希望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一年級的孩子本來是可塑性最強的,教育效果最明顯的。可是,卻因為早早的進入幼兒園,沾染上許多壞習慣,而讓一年級教師的工作變得被動而艱難。譬如,語文課上,老師指導生字的書寫,一筆一劃地指導,孩子們也認真看了、聽了、描了——正確的筆順筆畫似乎沒什麼。可是,到了課下自己寫作業時,原來小腦瓜中儲存的記憶就佔了上風。管他三七二十一,把課堂上老師教給的東西又擱置腦後。因為,第一印象對一個人來説,力量不可估量啊!

調皮搗蛋是國小生的天性,也是他們心理髮展必經的階段。教學中遇到孩子們的不停吵鬧時,再怎麼心軟的教師也會變得“兇狠,輕者扯大嗓門高喊“安靜!,重者則直接動手打罵學生了。這兩者都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因為吶喊或者打罵之後,學生們調皮搗蛋的性子並不會立刻改正,它們依然會在下一節課上繼續自己的行為,並且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完全不會記得之前因為調皮而捱打過。這時候,很多老師選擇了一種方式,那就是讓自己變得兇狠一些,動不動便出手打學生,知道學生學乖了,害怕自己了,每一節課的表現也就自然好些了。這種方法估計不少老師會用到,對於一些富有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來講,想要有效組織好課堂教學,這一招依然很有效。因而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很多教學經驗相對較簡單的教師對學生的打罵甚至可以用“無以復加來形容,只要學生稍微動一下教師就立刻面露兇相,直到嚇得學生再也不敢搗亂了為止。通過這種方式,教師是將課上下去了,但我不知道學生在心裏會怎樣評價這位老師。也許學生會一輩子都記得該老師,但這種銘記更多的只會是恨和怕。

做教師如果做到這一步真可以説是失敗的,懂得教育規律的人都知道愛動愛鬧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階段,即便是那些常常動手打學生的教師,他們小的時候多半也和現在這些孩子們一樣愛動愛鬧。如此對學生下“狠手或許是為了報復當初自己的老師對自身的兇狠吧?

在我看來,完全不打罵學生幾乎不可能,但通過讓學生害怕自己來樹立教師的權威則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每一位有經驗的教師總是能夠很好地處理孩子的天性和有效組織課堂教學之間的矛盾,通過提升自己課堂的趣味性和講授的方式,來贏取學生們的欣賞和喜愛。喜歡一個人或許很難,但討厭一個人卻很容易,對學生來講,一旦他真正的喜歡上了你,那課堂上他的表現可就同日而語了。

不要讓學生怕你,而要讓學生喜歡你。因為,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如何做一個讓學生不害怕,又樂於聽從的一年級老師——既做到心平氣和,又達到教學井然有序。我一直在摸索。希望我能很快得償所願。

優秀教學隨筆3

有人説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別看官不大責任可不小,別看班中人不多事情可不少。做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更難。

和諧教育要求班主任要做到有愛心、平等、民主和耐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班主任實施和諧教育就要用愛心育人。一個愛的微笑,一句愛的話語,都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班主任應重視作為人的學生,和學生平等相處,以誠相待,讓學生樂於接近你。只有師生平等、生生平等,才會形成和諧的班集體。

班級工作中,應多讓學生説話。只有民主,學生才能樹立主人翁的意識,才會積極參與。陶行知曾説: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班集體更加充滿親和力。

面對問題學生,贊可夫曾説: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幾秒鐘,想一下你是老師,這樣會幫助你壓抑一下當時就要發作的脾氣,轉而心平氣和地同你的學生説話。班主任切不可讓憤怒衝破理智的閘門,不能把學生當作出氣筒,更不能傷及學生的自尊。另外,對於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立竿見影,要反覆抓、抓反覆。用耐心做好教育轉化工作。耐心,將會讓問題學生在愛的温暖中走向進步。

參加工作三年來,我深深的感到班主任工作的不易。我也深深的知道自己離優秀班主任的距離還很遠很遠。但是,我會繼續努力,一步一步向我的目標邁進,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班主任。

優秀教學隨筆4

每個人對幸福的追求程度不一樣,也就造成了人們對幸福感的體驗不一。“幸福”也就是一種感受,來自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如何做一名幸福的老師,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固定模式,同樣的工作經歷、工作環境、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工作效能,但帶給每個人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因此,對於“如何做一名幸福的老師”,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只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説説如何做一名幸福的老師。

可能是人們常説的職業與事業的區別吧?有説“職業倦怠”但從沒聽説過“事業倦怠”。事業意味着一個人的追求、夢想和為了實現這個夢想而孜孜不倦的探索實踐過程;而職業就是一個謀生的工具,是為了養家餬口而不得不去做的一份工作。而把自己從事的職業作為自己的事業看待,那他必將會為了這個事業而奮鬥一生,哪怕他的事業是枯燥的、無味的。就像很多科研人員,每天在實驗室泡上十幾個小時;就像很多地質學家常年在荒郊野外從事自己的勘探和開發一樣,雖然生活枯燥無味,但他們累並快樂着,也就是人們所説的幸福感。教師當然也能也應該做到這一點,一旦把教育確立為自己的事業,就會為了教育事業付出畢生的精力,並在自己的事業發展中累並快樂着,這正是一名教師專業成長的思想基礎,也正是一名幸福老師的起點。

説到這裏有人一定會説,站着説話不腰疼的。這句話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工作中我經常也會聽到這樣的嘮叨“某某學生真難纏,天天搗蛋,不好好上學”、“某某家長不講理,就知道到學校來鬧老師”。其實調皮的學生不一定是討厭的學生、鬧事的家長不一定是不講理的家長,要看我們用什麼樣的胸懷來對待這些事情,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我以前曾經也聽前輩説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實在解決不了就先緩一緩,以身作則,他總會向你靠過來的”。從本質上講,處理事情的方式在於自己的形態,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很多學生時代的壞孩子畢業後都變成了老師眼中的好孩子,而同樣也有很多學生時代的好孩子畢業後又都變成了老師眼中的壞孩子,無論好孩子、壞孩子,作為老師我們都應以寬容之心、博愛之心來對待,為好孩子付出教育的責任、為壞孩子付出教育的愛心。

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所以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替學生、家長、社會、學校多想想。多想想孩子的需求,想想社會、家長學校的要求。很多幸福的感覺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後,自己內心能夠理解、能夠寬容後而得到的。

很多時候溝通能使人變得快樂。當我們感覺學校對自己不公平時,通過和學校溝通會讓自己更詳細的瞭解學校的規程、制度,也許你會因為理解學校的工作而變得幸福;當我們感覺社會對自己要求過高時,通過和社會溝通我們會了解社會需求什麼樣的人才,知道老師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學生,自己應該在哪些方面提高,也許你會因為接受社會的要求而變得幸福;當我們感覺家長不講理時,通過和家長溝通我們會知道家長的教育觀,知道家長給自己孩子的定位,再對比自己對自己孩子的要求,也許你會因為理解家長而變得幸福;當我們感覺孩子調皮難教育時,通過和孩子溝通我們會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性格,從而為孩子量身定做適合他個人的學習計劃,也許你會因為孩子的改變而變得幸福。

“幸福”是一種心裏感受,其實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用一顆寬容的心、博愛的心去看待、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會成為一名幸福的老師。

優秀教學隨筆5

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優秀的人。

怎樣才算是“優秀的人”?

我的理解就是:對生活和事業熱情、執着,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有不攙纖塵的愛心,公正正直,固守自己的做人準則。我想,這是作為一個優秀教師所必備的品質。

然而,生活中有不少同行在物質的現實面前舉起了自己的雙手。比如,充分開發“可利用的資源”,不顧人格強求學生家長為自己辦事;對學生不能平等對待,“善待”家長有權勢的學生,歧視成績不好的學生;漠視教育規律,無視學生權利與身心健康;惟上司馬首是瞻,脊椎缺鈣,從不敢表明(也可能沒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他們在世俗與功利的大潮中游刃有餘,“適應”讓他們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該得到的似乎都已得到或即將得到。

我列舉這些絕沒有半點誇張,就連有些頭上頂着“模範”、“標兵”桂冠的同行常常也有不夠“模範”、不夠“標兵”的言行。我不反對在不違背自己做人準則的前提下“適應”現實,人畢竟不能生活在真空中。尤其是教師這個職業,就更不能搞“封閉式”,教師教給學生的除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還要教給學生立足社會的本領,而對社會世象的辨別取捨能力尤為重要。但有些教師在生活中與在講台上常常是兩幅面孔,不知他們在對學生進行“言傳”的時候,是否會因自己“身教”方面的“適應”而多少有點兒心虛呢?

也許有的老師會説,現在老師的生存壓力太大,每所學校都在搶着出“成績”,如果真的恪守教育理想,嚴守教育規律,那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根本就沒法展開。領導衡量老師工作的標準就是:平均分、升學率,你帶的班是否“穩定”,你是否早來晚走如蠟燭般奉獻,是否安分守己。為了自己的飯碗,只能“委曲求全”: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也為學生。人不能太固執,人應該適應現實,適者生存嘛。

這些老師説的是實情。儘管有為自己辯護的成分,但其中更多的是無奈。不少同行就是在這無奈中痛苦地撐着;有的則在長時間的痛苦之後變得麻木,進而樂在其中。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寫道:“理想與現實,個性與生存,有時本來就是天生的矛盾體。是恪守自己的理想,皎然獨行,還是‘適應’現實,讓‘理想’在‘現實’中漸漸銷蝕?是堅守個性,做一個率性的自己,還是在‘生存’面前,為了所謂的‘成熟’放棄自己的‘個性’?”我想一定有很多同行都曾有過和我一樣的矛盾與思考。

我給出的答案是,教師是“靈魂的塑造者”,有一個不斷“塑造”與“加固”自己靈魂的任務,即首先要做一個“優秀的人”。如果不能讓自己的靈魂在現實面前保持淡然和冷靜,如果連自己的精神家園都守不住,又怎麼去坦然面對學生一雙雙透明的眼睛?教師應該不停地讀,不斷地想,不懈地探索,給自己的大腦和心靈輸氧、充電,不讓自己的精神防線在物質的現實面前出現一絲的裂縫。原北大校長梅貽琦曾教誨他的學生,在浮躁喧囂的現實面前,要永葆一顆“赤子之心”,一味地適應只能導致精神的愚昧和心靈的麻木。對教師而言,這“赤子之心”就是對事業的熱忱,對教育理想的執着,對“人”這個字的不斷裝裱。

李鎮西老師在《走進心靈》一書中説過這樣的話:“對社會而言,教育也許不是萬能的;但對學生而言,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我想,教師本人應該首先是一個教育的虔誠的教徒,是一個牢牢立足於生活之上的理想主義的播種人,而不是動輒“適應”、渾身散發着世俗氣味的“現實主義者”。

做優秀的人,才能做一個優秀的教師。

優秀教學隨筆6

學習數學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在於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一個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不會運用,將很難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重視數學應用的教學,將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數學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機會,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和初步的應用能力。

數學知識的形成來源於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從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為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提出了示範。國小階段中大量的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對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內容和一些抽象的內容,都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現實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樹立數學的應用意識的信念。

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的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自動手實踐。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創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學生自己主動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機會,並努力去實踐,培養應用意識。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長期貫穿於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因此,作為教師應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提供背景和機會,使學生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數學教育哲學上講,決定一個學生數學修養的高低,最為重要的標誌是看他如何看待數學,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着眼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樹立正確的數學教育價值觀,找到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因為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應該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現在學生天天與數學打交道,卻對生活中的數學熟視無睹,對數學缺少興趣,缺乏良好的數感,形不成量的實際觀念和鮮明的圖形表象。基於此,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上建構知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學會用數學思想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世界,從而促進學生的日常思維向科學思維的方式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在課改轟轟烈烈的今天,大多數教師能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注意了結合生活中實例進行教學,改變數學教學的形式和方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質疑問難……但是有些教師錯誤的理解了新課標的精神,認為只要在生活中找幾個實例,就叫做創設情境,讓學生熱熱鬧鬧的議論一番就是小組學習……這樣的課對學生來説到底能學到多少數學知識呢?

我認真學習了一些資料,認為一節課,首先要看是否較好的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例如:所創設的情境、選取的素材貼近學生的經驗嗎?包含有數學知識嗎?是否做到了以豐富的現實背景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學過程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了嗎?讓學生經歷這一過程了嗎?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了嗎?為學生提供較為充分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了嗎?……第二,要看這節課是否體現了數學的本質特徵。這是最關鍵的!例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感受或體驗了嗎?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促進作用嗎?是否注意了用數學的思想、用數學的魅力和數學的美薰陶學生、吸引學生,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激情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學生來説,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創新意識和發展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而問題的提出往往要藉助於適宜的環境。反觀我們的數學教學,更多關注的是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很少顧及學生的情感投入,偶爾的興趣激發也只是蜻蜓點水。當然創設情境不是目的,創設情境是為了讓學生透過生活現象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進而提出問題。等數學問題。問題的提出,不但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現了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較之以前只有教師提問題的課堂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現在老師們在教學時,經常創設一定的情境進行教學,這非常好。但在設計問題情境時一定要注意,所設計的問題,儘可能的要具有濃厚的生活的氣息,而且要難易適中,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才能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

時間如梭,轉眼已經在教學工作崗位上工作幾年了,回顧這幾年的工作,我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意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中來尤為重要。教學中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利用鐘面實物教具,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觀察物體所需的小正方體模型,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觀察物體的實踐中來。為學生提供超市購物等場景,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等等。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平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更多的學生全方位全過程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活動中來,以逐步形成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出發點,以形成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精髓。

二、注重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讓數學生活化

“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模式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於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國小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比如,在教一年級第一冊《連加》一課中創設了打氣球的遊戲,氣球從下面一點一點往上飄,上面有10以內的加法算式,看誰算的快打得準的情境。學生非常樂意參與這項遊戲,不但產生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複習了舊知識,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並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還如在教一年級第一冊《連加》一課中,我給學生放了一段早晨他們打掃衞生的錄像片段,在錄像中有學生打掃衞生的生活場景,又有身邊熟悉的同學。當看完錄像後我問他們:從這段錄像中你知道了什麼的時候,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説起來,當我再問:為什麼用加法列式時,孩子們説:“開始有3個同學掃地,一會兒來了2個拿掃帚的同學,一會兒又來了1個拿掃帚的同學,一共有6個同學在打掃衞生,所以用加法列式”。他們不僅理解了連加算式的含義,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連加算式的運算順序。同時又讓學生比較3+2與3+2+1兩個算式的區別,使學生明確了連加算式的計算方法,這樣就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且還可以把它運用於生活。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連加》一課時我還創設了一幅“風景圖”的情境,在圖中有鳥、有蝴蝶、還有大樹,分別有不同的姿勢和方向,學生通過觀察列連加算式,有列6道的、有列7道的、還有列10道的,學生對自己的列式都有充足的理由,小鳥和蝴蝶一共多少隻?列式是:2+3+2+4+3+1對於學生這些富有創造性的回答我都給予了積極的鼓勵。因為我認為這種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對於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級,則要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三、注重課前教材的認真研讀,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徹。

備課時對教材做了全面的瞭解和分析,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注意結合我所教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制訂了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做到上好每一節課,搞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師就教學難點問題做詳細的分析,做到充分駕馭課堂。留意從教學輔導材料中取經,吸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為我所用,注意寫好每一節課的教學反思。力求一節課比另一節課精彩,力求將我所知所想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我的課堂中來,力求讓我的學生能在寓教寓樂中輕鬆學數學,讓孩子們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四、注重反饋,加強課後的練習與鞏固。

所學知識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節課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後的聯繫與鞏固才能檢驗出來。我在練習鞏固時注重個別輔導,尋找特定羣體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練習。佈置的作業不求多、雜,而力求精、細,要求學生能按質按量的完成,對於沒有很好掌握的同學及時輔導,找出不足與疏漏,及時補救。注意佈置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注重調動多方資源,開展轟轟烈烈的家長助學生、好學生幫助差學生的活動,使得課後的練習與鞏固得以有效的實施。

五、注重個別輔導,及時轉化潛能生。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對於潛能生做到多關心、不歧視、不放棄。讓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以及班級體的關愛。認真研究造成其學習的困難的根本原因,堅持對症下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開展學生間、小組間的互助互學活動,逐步讓一部分潛能生隨着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逐漸進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家長成為學生時時刻刻不變遷的小老師,竭力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爭取更大進步。

總之,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優秀教學隨筆7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社會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性綜合課程。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活動是教師教與兒童學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情境化,課堂教學活動化,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實踐、體驗、探究、感悟,已成為《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基本思想。在《讀懂爸爸媽媽的心》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將這一理念貫徹始終。在課的開始,可以帶領學生走進他們的家庭生活,回憶、講述自己的父母為家庭辛勞的事,感受父母對自己傾注的深厚的愛;可以播放配樂詩朗誦《媽媽的愛》,把學生帶入感人的日常生活回憶中,體驗一下當父母的感覺這一活動,讓孩子換個角度去看自己、看父母,得到不一樣的感受,從而能理解、體諒父母的苦心。教學中,老師要堅持“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又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讓孩子瞭解自己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加深彼此的情感溝通,因而孩子們在説內心感受以及自己該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時,真情充分流露,説得也就非常感人。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理念,要讓兒童直接參與各種課堂實踐活動和課外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了解、感受、體驗,讓社會為他們提供接受教育的實際內容和實踐陣地。為此,還可以進行課後延伸的實踐活動,並且將行為落實到“你最想做的一件事”這個雖小但很集中的目標上,並讓家長參與評價,旨在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體驗,真正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懂得生活,學會做人。

優秀教學隨筆8

或許是好久沒有強調作業的基本要求了,今天在改作業本時,又發現有好幾個平時貪玩的孩子沒有了督促便開始字跡潦草、塗塗改改的,於是一生氣就挑出了幾本糊里糊塗的本子準備讓他們抄在作業紙上重新做一遍,來一個“殺雞儆猴”。

下午放學,我就把這幾個孩子叫來,先狠狠地批了一頓,然後吩咐他們按照我的要求重新抄着做一遍。其他孩子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唯獨有個個子小小的男孩卻依舊站着不肯離去,哦,原來是他!他是我班的小調皮,平時特別貪玩,但學習成績也還不錯,也特別有禮貌,見到人總是把他那小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線,特別可愛。可這時看他,卻是滿臉的委屈,看上去很不服氣的樣子,眼淚在眼睛裏不停地打轉,難道,是對我的懲罰有意見?

於是,我立馬將他拉到身邊問:“怎麼了,別人都已經去寫了,還愣在這幹嘛,還不快去!”可是,他卻光顧着流眼淚,而對我的提問置之不理,臉上寫着的全是委屈。於是我又耐心地問了兩遍,他依舊一聲不吭,我不禁有點發火,拉着他到我旁邊坐下,強忍着怒火繼續尋根究底。終於,他開始抬起頭來,淚眼婆娑地望着我,支支吾吾地説:“我不想抄!”

呵!我有點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在反抗我的命令嗎?我強壓着將要噴發的怒火,盡力剋制住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問:“為什麼?都已經開始不聽老師的話了!你既然這麼有想法,那就跟我説説不抄的理由吧?”只見他抬起了頭,理直氣壯地對我説:“老師,我覺得我寫得並不糊塗,我們班小葉的字平時比我差多了,為什麼他就不用抄!”

我驚呆了!才多大點的孩子啊,竟然這麼有性格,牴觸情緒還挺重!可是平時這孩子不都挺乖巧的麼,除了貪玩作業潦草之外,我還挺喜歡他的,可今天講的這些話實在令我意想不到!他説得有道理,另一個孩子小葉的字的確不怎麼樣,這孩子比他好多了,難道在這件事情上我真的沒有公平對待?不!不會!我相信自己在改作業這件事上一定是公正的。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故意在找他麻煩,我特意找出小葉的作業本,準備給他看個究竟。翻開當天的作業,我發現小葉的這幾次作業都比之前的清楚多了,雖然字寫得還是歪歪扭扭,但塗塗改改明顯少了很多,為了鼓勵他,我還在他本子上寫着:清楚多了,繼續努力!

看了小葉的作業本,再看着孩子,只見他想與我據理力爭的眼神明顯暗淡了不少,高高昂起的頭也慢慢低了下來。我把他的作業本放在小葉的邊上,輕輕地問:“你的作業真的比他清楚嗎?”他低頭不語。我正想再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抬起頭對我説:“老師,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看着這位學生離開辦公室,我靜下心來想着剛才發生的一幕,給了我一些啟發,那就是對學生多一些“慢”教育,慢下來,讓學生正確地面對錯誤;慢下來,讓學生正確地瞭解自己;慢下來,讓我們正確地教育孩子。

有人説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師愛”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優良的道德品質,它應具備正直少卻虛偽、具備無私少卻自我、具備廣闊少卻狹隘,具備愛心少卻動怒;它可以使學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克服困難,增強信心;在順境中更加奮發,不驕不躁,永遠向前。

又到了人生的拐角處,在鄉下工作了二十多年,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進城了,可我找不到一絲興奮的感覺,對那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事充滿了惶恐與好奇,雖然無數次給自己打氣,無數次對工作做好了計劃。當這一切真的來到,讓我但任四(3)班56位學生的班主任時,我還是緊張了,15年了,15年沒當班主任了,我不知迎接我的是一羣怎樣的孩子。一切都從零開始,既然要做了,就要做最好,這是我做事的一貫準則。

作為班主任老師,每一天都在與學生打交道,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與學生相處,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們每一個班主任面臨的問題。學生在行為習慣,道德養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與我們的教育密不可分,學生又是一個有個性、有差異、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如何才能讓學生對我們信服、對我們信任、對我們傾心。現實當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學生,他們上課無心聽講,違反課堂紀律,老師往往上課都上不下去,下課欺負其他同學,翻越圍牆逃課,謊話連篇,總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想盡一起辦法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找理由,考試作弊家常便飯,作業從不完成,搞得班上同學都不喜歡他們,科任老師都頭疼他們,他們不思進取,學習、生活、行為一團糟。如何來引導他們,如何能夠讓學生更快樂的健康成長,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更是我們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

我接手的是23位女生,33位男生的大班,有父母離婚的單親孩子,有不愛吃飯的問題學生,有整天不愛做凳子的多動小男孩,有需要媽媽陪讀的學生。幹開學的第三天,原來的班主任就跟我説“你們班的洪哲豪同學腦子是很靈,可從來不自覺做作業,上課回無緣無故離開坐位,獨自走出教室玩,課間在教室打鬧,接下來則不做作業、遲交作業、上課就睡覺、閒談、看漫畫、玩手機、玩遊戲機,搞得課堂不得安寧。下課向其他同學要錢,甚至會翻越圍牆逃課等。同學與他常鬧矛盾,大家都嫌棄他,各門功課單元測試都相當差,科任老師説有他在班上,老師上課就是一種精神和體力的折磨。聽了後我腦袋一大:“完了,我該怎麼辦?”種種行為讓我非常氣憤,也讓我頭很疼。想是這樣想,但應該怎麼辦,不可能説不要他吧。

但我能做的只是找他談話,看看有沒有效果,這樣,他成了我們辦公室的常客,多次談話與努力都沒有用,他只在口頭上答應,行動上卻更加變本加厲,怎麼辦?在這樣下去,毀的不將是他,是班級的大多數學生,或許是整個班級,我要怎樣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呢。

後來在家看了一部電影《跑酷青春》,裏面有一句話震撼做了我“如果教育要多方面培養人,那麼首先應該多方面地瞭解學生。”這時我反思自己,我瞭解他嗎,我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外,其他的我是一無所知,為了有針對性地做他工作:

一、我決定先從班上入手,請班上成績較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同學先與他做朋友,瞭解他的內心想法,掌握他思想上的動態,我並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來接近他,先與他拉近關係,為下一步作鋪墊。

二、是到他家去家訪,進行詳細瞭解,然後再找對策。每次見的都是他媽媽,去了才知道他父母離異,他隨母親生活,母親要養家餬口所以很少監管他,她自己更沒什麼文化,也不懂教育的方法,僅給兒子吃飽了穿暖和了就認為可以了,很少與兒子談心,瞭解他的想法,關心他、愛護他,使他缺少了應有的關愛,是一個性格倔強,自尊心很強,很有個性的孩子。國小的時候,成績是很優秀的,後來還因此進了城,但由於沒有人監管,養成了打遊戲,上網等壞習慣,最後竟慢慢與社會上的人有來往,就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在家訪回學校的路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又是一個缺乏父愛,母愛的孩子。小小年紀真可憐,接下來該怎麼來幫助他呢,我想還是先設法接近他吧,唯有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才有發言權啊。

接着應從內心裏消除對孩子的隔閡,與他拉近關係,信任他、理解他,並盡全力來做好工作,剛好不久我們學校科技節要舉行“雞蛋碰地球”比賽,每班選三名歌手,我想機會來了,我點名要他做領隊,這位學生摺紙、拆卸動手能力特好,特喜歡,我正唾沫四濺的講解題目時,他肆無忌憚地站起來,莫名其妙來一句“老師,我折了一條小船”“老師我作天拆了電視機”,對,讓他全權負責,我則什麼都不管,他雖感到有點意外,但也很爽快地答應了。接下來每天都看他在不停的拆卸、組裝機械,此時我看見了他臉上少有的自信的微笑,最後在他的帶領下,我班獲得了團體一等獎,班上的同學都對他刮目相看。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並告訴他,是因為你的努力我們班才獲獎的,我希望你能努力的把其他方面做好,並讓我們都為你、為班級驕傲自豪。接下來我給他媽媽打電話,讓他母親在校門口租個房子監管他,並告訴他母親我的想法,只要一學期就可以了,先杜絕他與班上及學校其他行為習慣不好的同學交流玩耍,把他的習慣養成好。並要不斷的表揚他,先發揮他的特長,讓他更加自信,他母親按我説的辦了,我再與科任老師經常讓他幫我們做事,親近他,讓他知道我們對他沒有鄙視,只有更喜歡、只有更信任,我都沒有在為此頭疼了,關鍵是他上課再也不會遲到了,接下來則是在學習上,他自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我在幫他找了一個成績很好的組長來幫助他學習,並且自己經常到班上去問同學們我做不到的數學題,還常常故意讓他幫我講解,讓他認為老師都可以這樣問學生,他們還有什麼不敢問的。就這樣經過我、科任老師、同學們的努力幫助,他已改變一切舊習,變的愛學了,上課不講話了,不逃課了,偶爾還要問我的數學、英語,害的我也跟着要學習了。

為此我很高興,才覺得學生你只要用心了,就一定能夠收穫到一份別樣的禮物,我也希望接下來它能夠更加快樂地成長。

時光如流水飛逝,轉眼已從教多年。經常當班主任的我接觸到過各種各樣的學生,而且身為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更是家常便飯,但是有一件事卻一直縈繞在腦海中,時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幾年前的開學第一天,我很早就來到了教室,那是我第一次任教七年級,正當我興致盎然地對學生進行始業教育時,突然發現下面有學生在講話,馬上搜索定位後發現是一個小男生,我看了他一眼,給他一個警告便繼續我的話題。沒過多久,悄悄話的聲音又想起來了,還是那個男生,這一次,我有點生氣了,開學第一天就這麼無禮,年輕氣盛的我覺得他是在挑戰我的權威,必須把他“鎮壓”下去。於是我讓那個小男孩站起來,我説:“你似乎對老師的話題很感興趣,新學期伊始,你跟我們談談你的計劃和打算好嗎?”結果那小男生一直不吭聲,只是站着,有些不高興。後來我就讓他坐下了,其他同學一直很安靜,那個男生也沒有再講話。

課後我又找到那個男生,我想跟他溝通一下,談談上課的事,讓他心裏不要又太多想法,知錯就改就好。沒想到,在我辦公室的一個小時裏,他的頭始終瞥向一邊,不看我,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沒有不高興,更不生氣,至始至終一聲不吭,任憑我説什麼,軟硬都不吃。我徹底懵了,這個學生是怎麼回事啊?直覺告訴我,這個學生的行為背後肯定不簡單。於是我向其他學生打聽了一下情況,又給他家裏打了個電話確認,原來他的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拋下他,離家出走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聽了這一切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原來這個男生有這樣的家庭背景,在缺少父愛和母愛的環境下長大,難怪性情不同尋常。

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麼,對於他這樣的性格,批評指責只會適得其反。而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行為短期內不會有較大的改變。於是我儘可能多的蒐集他的信息,他性格有些孤僻,不愛跟其他同學交往,文化課成績中下,體育成績卻比較突出。既然他沉默寡言,見到老師從不問好,那我就先跟他打招呼,在生活上也經常噓寒問暖,一開始他感到很驚訝,後來慢慢地,臉上會出現靦腆的笑容。平時注意找他身上的閃光點,並大加表揚。運動會上讓他大顯身手,重拾自信,同學們對他也另眼相看。

學習方面,課後我經常主動找他,問他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一開始很不配合,一直不説話,我好説歹説就是撬不開他的嘴。最後我想了一個好方法,我發現他跟班上的一個男生比較要好,於是我補習的時候找他們倆,讓他們一起學習。過一段時間後,那個男生的表現終於有了改觀,他不再一言不發,臉上也漸漸有了笑容,偶爾也會看到他跟其他同學打鬧。看到他的這些改變,我心裏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一開始,我覺得教師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學生必須懷着敬畏的心態對待老師,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每個學生性格的形成都又一定的家庭背景,要多瞭解、關心學生,給予學生關愛。教育學生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味地訓斥只會把學生越推越遠,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學生會理解你的用心,慢慢地向你靠攏,走向進步!

優秀教學隨筆9

《阿姨叔叔辛苦了》是人教版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讓學生了解平凡勞動者工作的苦與樂,激發學生產生尊重感。

教學本課,首先要重視學生的課前採訪準備活動,在課前進行紮實的採訪內容指導。在教學開始時,先讓學生把在課前調查的不同勞動者苦與樂的內容進行交流,對能較準確地把握採訪內容,言之有物的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使學生明白課前的準備和資料的蒐集也是十分重要的,也為下面學生能與勞動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打下基礎。

接着,可以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巧妙安排活動內容,如邀請為學校服務的保安叔叔、清潔工阿姨到課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地交流,以便讓學生能更好地瞭解身邊他們所熟悉的平凡勞動者們工作的苦與樂,激發學生產生尊重感。

在進行課堂評價時,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回答,給予不同的帶有指導性的意見、激勵性的評價,如“你真是一個善於觀察生活的孩子,希望你繼續做生活的有心人…”等等,在學生與勞動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時,也適時地穿插評價語,起到“穿針引線”,幫助學生與勞動者溝通的作用。

優秀教學隨筆10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那是一種行動上的付出,一份思想上的堅守一根精神上的支架,我們可以朝着自己的方向毫不氣餒,勇往直前。特別是在教育工作崗位上的教師們,她們為了孩子的將來,不惜踏實勤懇、默默無聞。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只有靠教育者去澆灌、呵護他們,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兒,只要你認真呵護,他們便會開出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花朵”。是啊,在觀看電影《花兒怒放》時,仔細回味一下,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從而,使我真正體驗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佩服丁老師對工作的盡職與對孩子的那份高度責任感。他為了讓學生從頂樓下來,不惜自己生命,居然克服了恐高症,而調皮的學生卻把他扔在樓頂跑了,這是對一名教師而言,多大的恥辱,只能自己忍氣吞聲,悄然離開。

作為班主任的丁老師,為了堅守自己的那份執着,他下定決心開始拯救班裏這位名叫馬俊的男孩,他是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生、家長都認為他很笨。因此,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傷害,變得越來越膽小、自卑,更不想與大家説話、交流。無意間,丁老師發現這個孩子喜歡畫畫,就利用孩子的優點,加以鼓勵,還把畫送到畫展參加比賽,誰知他的畫竟獲獎了。頓時,使孩子多了一份自信。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丁老師用了各種辦法,憑藉他堅持不懈的努力,還一直與孩子進行進一步的交流、溝通,最後,讓馬俊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在生活中,我們也是如此,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學會自信,只要有前進的動力,我們才能一步步去克服。因為,在世上,不怕克服不了的事,只怕有做不完的事。因此,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只有聰慧的大腦,才會得到意外的收穫。

從一份執着到一個夢想,這是一個對世界的嚮往與追求的過程。過程要靠我們慢慢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索、去解決。最後,馬俊在全年級摸底考試中,居然以一場精彩的演出贏得了大家的掌聲。看,馬俊的行為終於被大家所認同、所感動,丁老師的辛苦付出,總算有了回報。此時的她們正如鮮花一樣怒放,她們考上了理想的學校,開始了花兒新的人生。頓時,我的鼻子一酸,一種莫名油然而生的感覺,經不住自己淚流滿面,不禁潸然而下,我們一起為馬俊而感到驕傲,一起為丁老師而感到欣慰。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育者來説,我平時碰到的磕磕碰碰及各種困難又何足掛齒。從中,使我想到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坎坷事情。其實,我覺得,在每個幼兒心目中,孩子們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我們不要為了一件或者幾件事情而誤認為孩子的無藥可救,有時孩子不小心做了錯事,或許那是幼兒心理的一個叛逆期;有時,孩子違規了,或許他是真的不小心;有時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做了錯的事,或許是為了幫助別人。對於孩子們的行為,有時與其埋怨她們,還不如找出合理的原因,對症下藥,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優秀教學隨筆11

《時、分的認識》一課,課後我對自己這節課的授課情況作了一番反思,這一課的教學,從準備、授課,整個過程有很多值得反思,

一、關於教學準備

準備階段,對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重要的作用。這一課的準備過程特別值得我深深思考:準備好一節課,要求教師不但認真研讀教材,按教育規律和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而且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預見能力,在考慮學生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預想每一環節的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預期效果。

二、關於教學過程

1、優化教學方法

本節課是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認識整時的礎上進行教學平的,本節課主要任務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鐘表的方法,以及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和分,知道1時=60分。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單位間的進率比較複雜,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難點,我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軸"為指導思想,並能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時間單位概念建立時,讓學生聽音樂靜靜的體會1分鐘有多長,學生陶醉在音樂與彩色交織的世界。(忽然音樂停了)學生正聽着熟悉的音樂,音樂怎麼停了呢?1分鐘結束了。這樣一來,抽象的一分鐘在學生的心裏就有了一個定量。並給他們1分鐘時間,讓他們在1分鐘裏幹些事情,體驗1分鐘究竟有多長。這樣,儘可能地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通過這樣的實踐,既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在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優化教學手段

這節課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多媒體輔助教學生動形象,內容直觀具體,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例如教學“幾時幾分”,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鐘面“10:30”,學生説出表示的時間(10時30分),還可以説“幾時半”,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是怎樣指的?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時針走過了10,就是10時,分針指着6,表示30分,所以是“10:30”。接着在分別出示鐘面“10:55、10:5、8:55、9:05、9:55等”。最後讓學生小結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當時間不是整時的時候,它的方法:先看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多少分。這樣的教學分散了難點,並通過點撥、觀察,環環相扣,層層深入,逐一突破難點。使課堂動靜結合,學生眼、耳、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同時活動,提高了教學效率。

3、優化課堂練習。

由於本課教材知識點多的特點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在教學中我實施練習與新授緊密結合,且有層次,由淺入深,有趣味,形式多樣,重點突出,例如在鞏固練習中,我先設計了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再設計給鐘錶找朋友的練習,最後設計球經過時間的練習。

三、存在不足

1、本節課,我在教學中也有着一些不足,由於本課知識點多的緣故,教師授課一個環節緊跟一個環節,非常緊湊,於是在忙中就出現了一些錯誤。例如在講解時間數字式寫法時,課堂上只注重了老師的演示與書寫,而沒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寫一寫,導致在後面練習過程中學生常出錯,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數學課上要讓學生學會説數學語言,例如,在讀時間時我們的生活都會説成幾點幾分,而數學課上就要説成幾時幾分,儘管在課上我對此進行了強調,但由於沒有再學習的最初階段達成共識,因此課上學生怎麼説得都有。另外,在對學生語言表達方面要求不高,造成很多學生不説完整話,在今後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優秀教學隨筆12

在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在我的課堂上或是其他語文教師的課堂上,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一篇課文,教師逐字逐句地分析、講解,學生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文章的整體意思不能體會得深刻。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訓練,效果出乎意料──許多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這就是語感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在我們的語文閲讀教學中,尤其是國小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語感的培養。

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為: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破除以教師講解、分析、説明為主的知識灌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我們的語文課本中入選的教材,都是經過作者千錘百煉、反覆推敲、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義。而加強對學生的語感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發揮作品的感染作用。

長期以來,語文課片面強調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忽視了語言能力的培養,忽視了讓學生對語文材料進行感受和領悟。重分析研究輕語文實踐,追求講深講透,卻忽視了自悟自得,忽視了語感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説:“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的敏鋭的感覺。”呂叔湘先生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確強調:“強烈敏鋭的語感,是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核心。”可見,語文大師一致認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感的培養。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直覺的感知、領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的透徹理解,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感如何,直接影響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展。語感培養是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課本選用的《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着四季常綠的枝條。和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着。”

讀這段文字後,我引導學生開展想象和聯想:可以從“細雨如絲”中聯想絲綿細密和柔軟;由“貪婪地吮吸”聯想到嗷嗷待哺的嬰兒;由“伸展”聯想到擺脱束縛後的輕鬆和舒暢。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將春雨中的楊梅樹想象成一個飢渴的嬰兒,在母親輕柔的撫摸和温暖的懷抱裏,飽吸甘甜的乳汁時,那種急迫的動作以及歡快與舒暢的情緒。

這一段文字所展示給人的意境,飽含春天裏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機。應該説這段文字處理是充滿了作者的想象和聯想,是具體的、生動的。但是高超言語總是“意則期多,字唯期少”,言有盡而意無窮,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紙背”,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再創造、再想象的餘地,否則“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狹長葉子的歡笑”便會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貪婪”一詞本為貶意,但用在此處,即使人對久經飢渴的嬰兒在吮吸母乳時,那種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飾,那種急迫貪吃的稚氣的樣子頓生憐愛之情。

  教學反思:

學生之所以能夠理解這段文字的意義,併產生豐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經過老師的分析和對詞語的直接解釋,而是想象和聯想在語感中起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語感中的聯想和想象是學生在和言語對象接觸的過程中,不是隨意主觀,而是依據言語對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構想出某種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聯想使對言語的感受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鮮活的形象,動人的景物,豐富的情感,嚴密的邏輯,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審美的愉悦,會在對言語的感受中源源不斷,源源而來。

學生閲讀得多,自然就會增加對語言材料理解和領悟的機會。我們要指導學生從課外選取各種體裁、各種內容以及飽含喜怒哀樂各種情感的文章,使學生努力從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種詞彙、句式的特點,去感悟其表情達意上的“共鳴”。

在今後的國小語文教學中,我要堅持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優秀教學隨筆13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要求老師特別關注班級後1/3的學生,因而我課堂提問的機會基本上給了學困生和上課溜號的學生,不管回答的怎樣,都要重視他們的存在,即使優等生的手舉得再高,也不提問他們,因為我已經得到了他們給我的反饋信息。這也是平時我的習慣性的舉動,細想這多少有些打擊優等生。

在教學中,每篇課文都做到讓學生提前預習,事實上,如果不寫預習筆記,讓學生把一些內容寫到書上,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有利於學生課堂上的觀看和記憶與複習。比如多音字,詞語解釋等。但是規定性的東西往往無形中增加了師生的課業負擔。

課堂教學中,我的粗線條的備課思路,雖然常常忘東忘西,常常要在第二課時補足,因為我實在是沒有很大的精力去一個字一個詞地去背教學語言,這樣的記思路,隨意性的教學是跟着學生走的,只要收放有度,課堂上會激起共鳴,引發老師的教學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每節課都有不同的收穫。教師可以集中注意力充分地關注學生的説話。

每節課都有不同的感受,有時一節課後,思路也不是十分清晰,可學生學的很認真,大部分只是也都掌握了,我覺得課堂效果也達到了。一節課學生雖然某些知識還沒有掌握,可是他們讀的寫的快樂,我覺得我的教學目標也完成了。語文教學無非是讓學生更多的產生學習的願望和興趣。喜歡語文不就是學好語文的開始嗎?

優秀教學隨筆14

20xx年,我們七年級美術開始改版。這一年,七年級第一次改版用上了人教版的美術教材。新改版的教材和我們以往所用的河北版教材有所不同,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教材,我認真看了教師教學用書,然後在10月的某一天,我認真觀看了書後配備的優秀教師教學課例光盤。

這是天津市五十一中的張蓉老師講的優秀課例《多彩的學習生活》這一單元的一個活動內容——優美的校園。這一活動內容是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二單元裏活動一的內容。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學習、瞭解透視的基本知識。

聽了張蓉老師《多彩的學習生活》一課後,我深有感觸,使我受益非淺。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我的聽課感受吧:

  首先,張老師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來設計這堂課。

在設計這堂課的過程中,我覺得她在課程的前期準備工作上頗下了一番功夫,特別是她帶領學生製作的取景框以及很多的具有明顯的透視關係的風景照片,這些都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吧。這些東西為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提供了條件與方便。也使學生對這樣的課更加感興趣,激發了學生主動動手研究探討的積極性。張老師注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興趣是感受力的基礎和前提,愛好多,情趣廣泛,藝術感覺才會好。只有學生對什麼東西感興趣了,他才會注意地看、聽、摸、耐心地體驗觀察的感受。興趣也是感情的基礎。情趣情趣,情和趣是分不開的,對什麼東西有感情,就會對它十分感興趣,對什麼東西越感興趣,對它的感情也就會越深。

張老師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出發,圍繞他們所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

  其次,張老師的教學方式比較新。

我認為美術教學是一種直觀的形象教學,它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技巧,對於繪畫的透視關係這種比較抽象的概念來説,更需要用直觀的景物來讓學生來觀察,理解,分析,歸納,再到得出結論。而張老師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做到了這一點,她讓學生利用取景框開描繪眼前的景物和照片上的景物透視,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以及自己的動手探究來總結得出風景畫以及物體透視變化的規律。並且張老師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她的教學方式比較新,她改變了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注重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和探究。從張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她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在改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像她這樣的課就是強調學生積極的參與,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集體合作的精神以及與人際交往的能力。另外,她的課上活動方式多樣化。體現了她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方式。

具體來説,在這一課裏,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都需要老師組織學生討論,然後學生分頭蒐集資料。蒐集大量具有透視關係的風景照片和製作取景框。再由教師組織大家觀看校園的建築物,組織大家觀察,交流,指導大家正確地在取景框上描繪出眼前建築物的透視變化。最後通過學生們的親身體驗,親自動手,得出透視變化的規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出解決問題設想的能力,蒐集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和得出結論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活動顯然與被動接受教師知識傳授的學習方式不同,體現了目前基礎教育中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通過觀看張老師的教學光盤,我認識到張老師與以往傳統的美術課不同,傳統的美術課它是把透視的知識由老師去説,學生被動地去接受,而張老師她卻把班級的同學分成了兩組,分別負責探究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風景畫是怎樣表現景物空間的?第二個問題是: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各有什麼消失的規律?張老師讓第一組同學把蒐集來的風景照片在照片上用塑料的薄片取景框上通過描繪、勾勒建築物的輪廓或風景的這種透視的現象,來了解透視的這個變化,第二組是讓學生在操場上用塑料的薄片取景框通過觀察遠處的建築物的透視的變化和現象,來讓學生體驗透視的理論和知識,張老師的這個教學符合建構主義的這個教學理論,也就是説,他是主要讓學生主動地通過觀察,體驗,描繪來了解複雜的透視現象。這種教學的方式把透視這種枯燥的理論變成了學生主動地探究,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只要通過最後的她在小組的討論的結果就可以看出學生確實在這一課堂上學到,瞭解了透視的知識,這些透視的知識都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描繪後的體驗,然後瞭解到的透視變化規律。所以我認為張老師的這些教學方式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的。

沒有活動的課堂,特別是藝術類的課堂是一個死的課堂,在如何將教學與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的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像張老師的這堂《多彩的學習生活》一課設計的就較為活潑,開朗。每個學生都沒有偷懶,都拿着他們手裏的取景框認真地描繪着眼前的景物透視線,張老師讓學生自己親自觀察校園建築的透視現象,然後利用取景框描繪出建築物的透視變化得出透視的變化規律就是個不錯的活動,跟課堂氣氛的整體構建比較統一。這一刻我更在乎的是那份人人蔘與的過程,只要過程是積極的、向上的,想必學生們的心靈都經歷了一次歷練與薰陶,多少能給他們的人生成長起到一些促進。在這堂課裏學生們的自我感覺都不錯。我認為這點很不錯。

總之,張老師以新穎的教學方式,從學生們自己的興趣出發,把學生分成兩組來分別研究兩個不同的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活動形式多樣,使學生在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地瞭解認識到透視的基本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習的地方。

優秀教學隨筆15

音樂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藝術,是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不能比擬的。音樂欣賞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多欣賞一些音樂,豐富他們的音樂

知識,提高他們的鑑賞能力和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在欣賞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聽辨力、記憶力以及想象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

黑格爾説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使學生處在形象活潑的音樂氛圍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樂薰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於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採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電教媒體能產生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生動、更具有吸引力,從而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創造條件。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樂就是情感的藝術,因此,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可以塑造孩子們的美好心靈,在實踐中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對音樂的共鳴,使其靈魂得以淨化、情感得以昇華,最終實現音樂教育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作用。作為一名音樂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用愛心與激情在孩子們情感的世界裏播種出絢麗的彩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