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廣播稿範文(通用6篇)

來源:文萃谷 7.08K

有在廣播站鍛鍊的學生都知道,廣播前一般都會預先做好廣播稿,沒有廣播稿就不會有好的廣播效果,廣播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廣播稿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廣播稿範文(通用6篇)

重陽節廣播稿1

男:敬愛的老師們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中午好

男:我是今天的主持人xxx

女:我是今天的主持人xxx

合:很高興,我們又一次相聚在這美好的時刻

男: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因此叫重陽,也叫重九。另外,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

女: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很多,一般有出遊賞景、登高、觀賞菊花、插茉莉、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男:關於重陽節,還有個故事呢。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經常出來禍害周圍的百姓。有個叫恆景的青年,決心為民除害。

女:他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找到了有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

男: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般非凡的武藝。

女: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罈菊花酒,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男: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蠱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

女: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瘟魔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香和菊花酒香氣,臉色突變。

男:這時怛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几上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女: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就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

男: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和五色糕。講究的重陽糕做工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女: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旗代替茱萸。

男: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女: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男:是九月初九,既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也是温馨的老人節。

女:俗話説:兩陽相重,九九豔陽天。的確,在這雲淡山清,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的季節,橘紅橙黃,金桂飄香,令人心情舒暢。

男:老爺爺,老奶奶們,沒有昔日您們艱苦的創業,哪來我們今天優美的校園?為了表達對您們的崇敬,我們特別獻上我們崇高的敬意。

女:同學們,你們又打算怎樣向你們的爺爺奶奶送上自己重陽節的祝福呢?

男:幫爺爺奶奶做家務是個不錯的主意。

女:對,給爺爺奶奶捶捶腿揉揉肩也會讓他們很開心的。

男:要耐心得聽爺爺奶奶説話,不能嫌他們煩。

女:空了陪他們聊聊天也可以

女:相聚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男:是啊,又該跟大家説再見了

女:下週五再見!

男:再見!

重陽節廣播稿2

蕭:敬愛的老師們。

袁:親愛的同學們。

蕭:大家好,xx國小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節目主持人五3班的xx。

袁:我是節目主持人五C班的xx。

蕭:讓我們一起進入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九九重陽節”!xx,你知道今年10月5日是什麼日子嗎?

袁:當然知道,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我們登高望遠,感覺天是那是那樣的藍,山是那樣的青,大地到處是金燦燦的豐收景象。置身於這樣舒適的環境中,真叫人心曠神怡!你知道重陽節登高的來歷嗎?

蕭:知道。傳説古時候,有個地方出現了瘟魔,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就會來傳播瘟疫,讓百姓們苦不堪言。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輕人,決心除掉瘟魔,他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山裏的神仙,刻苦得跟神仙學習武藝。一年之後,桓景就要下山了。

袁:嗯,是的。臨行前,神仙不僅送給他一把青龍劍,還給了他一包茱萸葉和一瓶菊花酒。回家後,桓景給每個人一片茱萸葉,讓每個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這樣大家就不怕瘟魔了。九月初九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樣出現了,桓景與他搏鬥了整整一天,終於砍下了文瘟魔的頭。

蕭:後來,為了世世代代紀念桓景,也為了大家重新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人們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這便是傳説中“重陽節”登高的來歷。

袁:“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重陽節”自古還有敬老的含義。江南一帶,出嫁的姑娘要在這一天回孃家探親,孝敬父母和兄嫂:兒子要在這一天為老人置辦過冬的棉衣,換上鬆軟的被子。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他寄託了兒女對父母、青年人對老年人的深深熱愛與敬重。

蕭:重陽節還有哪些風俗呢?

袁:重陽登高,是重陽節主要習俗。歷代以來,老百姓每到到九月九日,都成羣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幹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蕭:歷代詩人都喜歡重陽登高賦詩,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

蕭: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古人認為折了插在頭上,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薰後可以避蟲害,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薰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薰雄袁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衞生習慣的。

蕭:另外,菊花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陽賞菊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來釀酒。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説菊花酒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消百病”的療效。

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明清北京的重陽花糕,“以糖面為之中夾細果。”賣花糕的小販還“頭戴吉祥字”,裝在車上沿街叫賣。

蕭:生活就是一本書。

袁:知識就是一片海洋。

蕭:讓我們在書中成長。

袁:讓我們在海中遨遊。

蕭:讓我們一起走進《知識廣角》。

袁:讓我們一起領略知識的力量吧。

蕭:xx,你平時自己洗衣服嗎?

袁:當然啦!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怎麼呢?

蕭:洗衣服最難洗乾淨的就是衣領和袖口了,今天我就教你一個絕招,怎樣把污漬去除乾淨。在衣領和袖口處均勻地塗上一些牙膏,用毛刷輕輕刷洗,再用清水漂淨,即可除去污漬。

袁:那我也教你一招,我們吃葡萄前先得洗葡萄,怎樣才能徹底洗乾淨呢?吃葡萄時,先拿剪刀減到根蒂部分,使其保留完整顆粒,並浸泡稀釋過的鹽水,達到消菌的效果,沖洗乾淨表面還殘留一層白膜,可擠些牙膏,把葡萄置於手掌間,輕加搓揉,過清水之後,便能完全晶瑩剔透,吃起來更安心!

蕭:帶上你的真誠與祝福。

袁:送去你的微笑與快樂。

合:《快樂短信》温暖你我她。

蕭:五3班黃琦同學為蔡永豐送上祝福,祝他笑口常開、開心每一天。

袁:五3班曹穎同學為洪老師送上祝福,祝老師工作順利、開開心心每一天。

蕭:五3班全體同學為鬱老師送上祝福,祝她新婚快樂,越來越漂亮。

蕭: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又到了和你説再見的時候了。我是這期節目主持人xx。

袁:我是這期節目主持人xx。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重陽節廣播稿3

男:九九重陽望秋空,金菊紅葉染秋風。

女:秋思秋情緣秋起,舉杯邀月秋正濃。重陽節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但給我的感覺,還是意味深長,難以忘記的。

男:為什麼説是意味深長,難以忘記的呢?而我卻不覺得。

女:哈哈,不知道了吧!其實,重陽節是小輩孝敬長輩的節日。

男:哦?是嗎?

女: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説一下重陽節的來歷吧: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吃蓬餌、喝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妻戚夫人被呂后害慘後,宮女賈某和呂后都被逐出了皇宮,將這習俗傳入民間。

男:我知道了。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嗎?

女:誰不知道?那就是吃糕呀!

男:那你知道吃糕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嗎?

女:不知道。

男:那就聽我慢慢道來吧:東漢時,有一個叫恆景的人,父母雙全,日子過得不算好,但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來了:他們的村子害起了瘟疫,他的父母病死了。恆景小時侯聽大人們説過:“這裏住着一個病魔,他走到哪裏就把病帶到哪裏。”恆景決定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病魔,為民除害。他聽説南山上住着一個大仙,便決定上山拜師學藝。大仙給恆景一把劍,恆景早起晚睡地開始練了。一天,恆景正在練劍,大仙對他説:“今年九月初九,病魔還要出來害人,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説完,就用手招來一隻仙鶴,把恆景載回家鄉去了。恆景回到家鄉,就把大仙的話對大家説了一遍。

到了九月九日這一天,他就帶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並把茱萸葉子分給每人一片,讓病魔不敢前進。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説是可以避魔。安排妥當後,他就帶着寶劍回到村中,等着斬殺病魔。不一會兒,病魔就出來了,忽然看見人們都在山頂上,便衝至山下,卻被酒氣和茱萸的香味嚇得不敢上前。一回頭,又看見恆景手中拿着寶劍,便與他戰鬥,戰了幾個回合,病魔鬥不過恆景,便轉身就跑。恆景嗖的一聲射出寶劍,一眨眼,病魔就被釘死在地上。從此,那裏的百姓再也不受病魔的侵襲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一代代的傳到現在,現在的人就把吃糕代替了登高。同學們,你們還知道重陽節的那些習俗嗎?知道的話就趕快來大隊部回答吧!

合:重陽節也是思念故鄉的節日,茱萸一支寄深情,人共佳節醉秋風。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

重陽節廣播稿4

乙:我們將迎來九月初九重陽節,記得有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唐代大詩人王唯寫的,就是表達了作者在重陽節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丙:重陽節又名老人節。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丁:重陽節當天,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裏;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着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甲:這些都是尊敬老人的行為。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如盡己所能去和他們交往,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愉快的情緒;虛心向老年人請教,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行,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老年人一起學習,讓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放寬眼界,激發對生活的興趣……

乙:值此重陽節之際,大隊部號召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去尊敬、關愛每一個老人。

1、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應經常詢問老人的身體,遇到老人身體不適時,要主動陪伴老人去看病。

2、要經常抽出時間,跟老人們聊天,談他們關心的事,多順順他們的心。

3、家裏有什麼活動,上公園、看戲、看電影,最好邀請老人一同前往。

4、逢年過節過生日,旅遊出差,要記住給老人送些禮,不管買的東西價格如何,老人們都會把它看作是對他們的孝順之心。

5、對老人的合理要求,儘可能滿足他們。不能滿足時,要多作些解釋工作。

6、老人心情不暢,情緒不佳時,要忍耐,不要任意頂撞。即使老人説錯了,也不要在眾人面前駁老人的面子等。

甲: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等等。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和諧,充滿愛!

乙:同學們,七天的“十一”長假即將開始,為了大家都能在“國慶”黃金週期間度過一個平安、祥和、健康、愉快的節日,在此我們和同學們共同倡議:

1、在家做個好孩子。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作業,適當參加體育鍛鍊,本學期有達標運動會,可根據達標項目加強鍛鍊;多看課外書和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在家要有節制的上網,綠色上網,不進遊戲廳,錄像廳、網吧等娛樂場所。

2、在外做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外出旅行要有家人陪伴,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有禮貌,不亂丟垃圾,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時時想安全,事事要安全。

3、節日期間注意衞生飲食,不暴飲暴食,不吃一些不衞生的食物以免有害身體健康。

乙:總之,希望同學們都能有強烈的自理、自護意識,在節日期間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祝大家在節日期間平安、快樂,注意勞逸結合,調整好自己,再以嶄新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丙:今天的點歌台就為大家帶來這首《我們和祖國一起飛》,獻給祖國母親,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丁:同學們,本期的紅領巾廣播又要跟大家説再見了。

甲:每一次相約,都傾注了我們殷切的期待。

乙:每一次離別,都意味着下一次更精彩的回來。

丙:希望我們的節目能給你帶去一天的好心情。

丁:我們下期再會。

重陽節廣播稿5

尊敬的老年朋友們:

大家好!秋風送爽,人壽花香;彩雲追月,丹桂飄香。今天,我們滿懷激動的心情,迎來了“九九重陽老人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意義深遠。值此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鄉黨委、政府和鄉老齡委向全鄉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祝賀、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過去,您們在建國及半個多世紀以來,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家鄉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突出的業績,歷史不會忘記您們,人民不會忘記您們。今天,您們仍然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為人民服務,為我鄉的發展、穩定作出了新的貢獻,充分體現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和無私奉獻精神。您們無愧是黨和人民的功臣,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值得全社會的尊重!為此,我們再次向您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人生之路,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老年人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鄉不斷

加大老年人事業投入,改善老年人工作和生活條件,老年人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1、加強老年人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廣泛組織老年人開展科學文明健康的文體活動,從政治上更好地關心老同志,不斷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要認真做好老年人的信訪工作,凡是應解決的問題,都要積極幫助解決,確保老年人生活穩定。

2、創造性地開展老年協會工作。老年協會工作只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才能更好的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我們要在保持好的工作勢頭、堅持好的工作方法的基礎上,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推動老年協會工作有新的突破和發展。

3、從20xx年7月1日起,根據上級的安排部署,我鄉建立了老年人生活補貼制度,除對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補貼85元外,對7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再增發100元生活補貼。老年人生活補貼制度的建立,讓老年人共享我鄉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質量,可稱得上是社會事業發展歷程上的一件大事,標誌着我鄉社會福利體系的逐步完善和發展。

4、聊城市將對60週歲以上老年人乘坐城市公交實行優惠和免費的待遇,60週歲以上享受半價,65週歲以上全部免費。

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我們黨的歷史,尊重中華民族的

光榮傳統,尊重我們自己。我們已充分認識到做好老齡工作的重要性,多為老年人辦好事、幹實事、解難事,進一步關心、重視老年人工作,認真落實老年人的政治、生活待遇,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使全鄉老同志晚年生活更有意義、更加豐富多彩。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衷心希望全鄉老年朋友們與時俱進,有所作為;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開展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不斷提高生活質量;繼續發揮餘熱,為廣平經濟的大發展、快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最後,祝願全鄉老年朋友們健康長壽,節日愉快,閤家歡樂!

重陽節廣播稿6

張:大家好!我是六(5)班的程心怡,我是張毅,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就由我們倆為大家主持。

程:同學們一定熟悉唐朝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吧!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張:大家也一定聽説過毛主席這位偉人寫的《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程:那大家知道這兩首詩中都提到了哪個節日嗎?對了,就是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今天我倆就給大家聊聊重陽節

張: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程心怡,你吃過重陽糕嗎?

程:當然吃過嘍,味道還很不錯呢?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程:剛才我們聊了重陽節趣話,下面我們來談談本月讀書的收穫吧。大家知道哪一本書是男孩子必讀的嗎?對了,那就是《魯濱遜漂流記》

不久之前我閲讀了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書中主人公那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本書主要描寫的是一個19歲的少年魯濱遜出海歷險,一次因為海嘯遇險而被困在無人荒島上,孤單生活28年的經歷。他在茫然中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敢於向自然挑戰,向死亡挑戰,一個人創造了偉大的奇蹟。最後他終於跟着一艘英國輪船重新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倫敦,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孤獨生活。

書中有很多做法是我們想都沒有想到的,比如自制陶罐,魯濱遜利用泥土作出了瓦器;再比如建造別墅,他靠自己的一雙手造出了可以居住的房子。雖然我們不能仿效他來製作這些東西,但是卻明白了他生活的艱辛,從而更珍惜我們現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魯濱遜還有着頑強的毅力,他堅持不懈,每天辛勤地勞作着,不畏艱難,與惡劣環境作鬥爭,並且堅信他可以回到祖國。終於,他感動了上天,在離開祖國35年後,葉落歸根。

《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學到了很多,魯濱遜的智慧和勤勞,敢於冒險、勇於開拓的精神,“星期五”的忠誠,老船長的愛心……只要我們擁有了這些品質,我想,要與別人友好相處其實也是很容易的。

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收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