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1.92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集合15篇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1

打開這本書,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祥子,不禁自問,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讓這部偉大着作的靈魂自始至終都圍繞着他?

我帶着疑問繼續往下讀,又被祥子勤勞、要強、肯吃苦、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的努力奮鬥的精神所感染,不禁產生了對祥子的佩服跟肯定,認為不論以後有什麼困難跟挫折阻擋着他前進的腳步,他都不會改變要好好過日子、開車場的決心。

當祥子買上第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後,我真的為他感到自豪,好像是我在拉車,我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一樣,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終於買了一件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且這東西還十分漂亮寶貴,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的。對自己衝忙了自豪與成就感。

我的整個身體跟靈魂已經完全被這本書而吸引。被祥子剛強、勤勞、要強的性格而激勵。像是患上了一種強迫症,不停的催促我快點完成暑假作業,要我再要強一點,再勤奮一點,去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完成的'事情,這使我受益深淺。

繼續往下看,我為祥子的遭遇而深感同情,本想再多掙一點錢,攢下來,能夠以後過上日子,但卻有不幸,被軍*抓住,半路上又遇到了打仗,才得以趁機逃出,卻又捨不得那三頭温順可憐的駱駝,冒着生命危險把他們也牽了出來。為了生存,又不得不把它們賣出去。但是又碰上兵荒馬亂,駱駝根本就值不了多少錢,祥子逐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又想到了以前一位老者跟他説過:你這麼賣力,到頭來還是要混一口飯吃,別人偷懶的,也是混一口飯吃,最後還是老實的人吃虧。這樣想着,祥子便也開始偷懶了,他沒有了剛開始的要強,成了整天混日子的人。這讓我着實大吃一驚,本以為結果是美好的,但卻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情是糾結的。祥子的前後變化讓我感到悲傷,又對當時社會的黑暗、醜陋而感到憤怒。卻又覺得我們生活在這麼跟平、幸福的世界上,我們根本就體會不到那是社會的黑暗跟恐怖,又有什麼權利跟資格去評論那時人們為了謀生的種種做法呢?也許他們只是被生活所逼,只是為了謀生,能夠生活,才發生了人性的扭曲。

而如今,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沒有當時那種黑暗跟恐怖的局面了。我們也更應該學習最開始的祥子,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不然,結果就與後面的祥子“重合”了。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2

漫長的假期要用讀書來充實。利用這個暑假,我閲讀了《駱駝祥子》。很好奇它為什麼那麼出名,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子變了,他變得無賴、自私,變得沉淪自棄,吃喝嫖賭他都學會了,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現實總是與祥子的理想過意不去,現實的殘酷最終使他的理想灰飛煙滅,甚至連他也不成人樣。

其實,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這一路上起起落落這麼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棄拼搏,放棄理想,也想和別的車伕一樣過得腐敗,在那個時候可能是一種解脱吧!他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實,空有理想有什麼用。但祥子不一樣,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勵自己站起來,一次次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而拼了命的.向前,這應該與他那老實的人品分不開吧。

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們。當今的社會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樣,沒有那麼無情,更沒有那麼多不公平的事。應該説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達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會敗類”,他們一定奮鬥過,但吃不了苦,最終淪落到這種不堪的地步。我們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何不努力奮鬥,去達成理想呢?

我從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學會了遇到問題時應當具有的精神。無論再苦再難,都要奮鬥下去。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3

《駱駝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品,這篇長篇小説是語言藝術的巨大成就,同時給後人予以警示。

本文寫了中國舊社會對人的影響,描寫了個踏踏實實的人力車伕墮落為一個行屍走肉的末路鬼的過程。老舍生動形象地把祥子的墮落的過程以精緻的手筆描繪了出來,用這平易、自然、純淨的文筆令人對舊社會的“吃人”現象感到毛骨悚然。

我所驚訝的是為什麼一箇舊社會對人的影響竟是如此巨大?當我再回頭觀望全文,我才發現是周圍的人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先是軍閥搶走了他經多年積蓄買的車;祥子又積蓄多年準備再買車,可孫偵探卻奪走了他的錢,雖然這時的祥子已經喪失了許多信心,但是他仁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而後來,他娶了虎妞並借了她的錢買了新車,可命運又一次讓他失望了——虎妞死了,祥子不得不又賣了車為她安葬;之後小福子的死又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就這樣,祥子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社會裏漸漸墮落,他在這樣的環境裏漸漸“明白”:人僅僅踏踏實實地生活是不夠的,只有那些狡猾貪婪的人可以在這一個社會立足。於是祥子慢慢失去了人性,變成了一個社會的末路鬼。

本文的精彩之處在於對人物的細緻且精湛的描寫。老舍筆下的主人公祥子在文章的開頭是個樸實善良,堅忍不屈的一個人力車伕,他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有回報。但是在舊社會腐敗的環境下,最終開始使他漸漸地變得軟弱,變得像那些“普通人”一樣吃喝嫖賭。當我們看完全文再回頭看看,不經驚訝人的墮落竟是如此迅速,舊社會的可怕之處就在這裏。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雖然大部分人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但是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當他們看到那些享受着他們所渴望的生活的人的經歷時,他們便漸漸變得邪惡了。但是在這樣一箇舊社會裏,人必定會被吞沒在裏面,它的腐敗使人們漸漸失去人性,個個只為自己着想,在這樣一個失去正義感的社會終究會被淘汰。

這就是舊社會的可怕。它就像是個病毒,人們雖然憎恨它,但是它永遠存在並且會永遠地吞沒所有人,而我們則應該將自己最真誠的一面展現出來,同時給予他人以忠告,才能使這一個世界變得美好。人雖然是善良的,但是也是邪惡的。不過人們嚮往美好的時候往往可以獲得更美好的未來。

希望舊社會可怕的魔魘不再降臨到我們的頭上,讓這世界多一份關心,少一點邪惡吧!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4

小説通過一箇舊人力車伕的“三起三落”地辛酸故事,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車伕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祥子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後來,經過3年的省吃儉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車,但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他又攢夠了錢,卻又被那可惡的孫偵探給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還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子,本來日子過得已經很不錯了,可是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傷心欲絕,沒法了,只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他的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它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他成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的行屍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麼的黑暗,多麼令人畏懼,竟然有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車伕,在社會上是不顯眼的,但命運還是不能放過他,折磨好強的他,毀了他的夢想,後來淪為自甘墮落的人。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人們常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麼祥子最終還是走投無路?其實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從中可以瞭解到,在當時混亂的社會裏,人們是過着怎樣的生活。

我們現在的社會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沒有自私,不幸和殘酷了嗎?回答是肯定的。現在社會,有許多人進步了,也有許多人退步了,這個退步是指人們的心靈變得敗壞了,醜惡了,他們去賭、嫖、搶劫……無惡不作。然而社會總是要進步的,我們只能用強制手段去制裁這些人。

其實祥子一開始也在努力地與生活鬥爭,只是他失敗了。而他的失敗就敗在沒有堅持,不過就算他堅持了,在殘酷的社會中,他又有幾成的把握能買到一輛洋車,過上幸福的生活呢?幾乎為0的把握。唉!我們的社會啊!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着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着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着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着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5

悲劇總是能給人們以更強烈的警醒,喚起那些走向毀滅的失敗者。我想,這也是老舍寫這本書的用意。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同樣,無論是祥子、虎妞、孫偵探、劉二爺還是曹先生、小馬兒祖父,他們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他們剛剛接觸這一個社會時,是懷着友好和純真的心去與人交往去幹活。但是社會的黑暗和腐敗玷污了他們純潔的心靈,打碎了他們對世界的美好幻想。他們沒有想到社會上的人是如此陰險狡詐。而善良的自己必定會成為壞人所攻擊的對象。所以他們只有變得自私,讓殘酷無情化為自己的保護盾。起初做違背良心的事,是為了活命,後來他們被利益薰心,被金錢黑化,他們貪婪地渴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哪怕不擇手段。漸漸的,他們已經老練地與社會上的小人打成一片。最終他們變成了“社會病胎裏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不得不説他們都是社會的`“犧牲品”,也是老舍筆下的悲劇人物。但是他們的悲劇卻警醒了我們:人,有可為,有可不為。

祥子剛來到北平時以自己仁義的方式為人處世,不與老弱病殘的車伕搶生意,不與顧客討價還價,遇到要幫助的小馬兒爺倆還會自己掏錢買兩個肉包子……這便是可為。聖人説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該做的事,絕不去做,這便是仁。人的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它能“稱”出來什麼事情必須要做,什麼事情絕對不能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活到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經歷了重重磨難後祥子墮落了,他為了錢可以去出賣人命,可以去和老弱病殘的人爭客人,甚至為了多賺錢,不惜拉着客人跑遠道。拉車過程中,一點兒也不在意客人的安全。這便是不可為。凡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去毀滅他人幸福的人都是小人。我們的幸福是建在他人的真心祝福之上,而不是他人的痛苦之上。我們的財富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而換來的,不是通過耍手段騙來的。

無論面臨怎樣的險境,都要知道何為可為,何為不可為;無論身邊的人怎樣的險惡,都要堅持自我,不與他們同流合污。這便是老舍想要通過《駱駝祥子》這本書告訴世人的吧。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6

在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讀完了這本《駱駝祥子》。

小説主要講了一個洋車伕的苦難史。駱駝祥子的身上具有許多優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具有堅韌的精神。祥子來到城市,懷着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終於,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是他付出了諸多努力才換來了的。但是,車剛拉了沒幾天,就被官兵給搶了去,他們憑什麼這樣欺侮人,憑什麼啊!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一次次地破滅。但他仍然不肯放棄,不斷地振作起來,再度堅持……終於,他買到了車,但這卻是以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

好景不長,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賣了車,終於,一切都化為烏有了。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他沒有辦法承受打擊,在黑暗的社會中,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他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幹勁。他沒有力量從那個極度黑暗的環境中站起來,而是永遠地跌下去了,與那個墜落的環境同化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他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逐漸消失在這座城門洞裏,只留下一個悲哀的故事……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裏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如是寫道。他是懷着對於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

合上最後一頁,我閉上眼睛。人們常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麼最終還是走投無路?難道那是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嗎?

然而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在當時混亂的社會裏,人們究竟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啊……

我對祥子的前後反差感到悲傷,也對他後來可恥的所作所為而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會是黑暗的,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面目也是醜惡的。

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着仇恨。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社會環境下,祥子變得墮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更多的則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現在的社會穩定,經濟也在不斷髮展。作為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着,鼓勵着。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至少,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奮發向上的精神。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7

我用虔誠的心態翻開了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當看完第一章時,我就被故事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祥子怎麼樣了?他又會有什麼樣的遭遇?帶着疑問,又仔細地讀了起來。隨着劇情的深入,讀的又愈發不可收拾,兩天時間竟然把整書都讀完了。

反應過神來,就開始琢磨這本書與書中的人物。祥子這個人個性是很鮮明的——在北京城裏“拉活兒”,為了一輛新車而一直地拼命地掙錢,而自從拉那次駱駝開始,就是他墮落的開始。

此後,他更加倍賣力拉車,甚至於硬搶老車伕們的生意,祥子也很受車租車老闆劉四爺的信任,每天把車子還了以後,在他車廠裏過夜。劉四爺又兇又醜的女兒虎妞也看上了淳樸老實的祥子,竟將祥子灌醉,以身相許。祥子感到羞恥,於是便離開劉家到曹家拉私人包車。

本來祥子在他的'新僱主——一個與藹的社會主義者的慈祥照顧之下,是可以換回曾經的純潔的,而虎妞確假裝説自己懷孕了,當祥子的所有積蓄都被一個偵探沒收時,他只好回到了劉四爺家,而劉四爺父女對立局面已經形成,祥子與虎妞被迫搬到貧民窟中。

虎妞的冷嘲熱諷讓祥子十分崩潰,而鄰居小福子讓祥子有些安慰,虎妞難產死後,祥子甚至想娶小福子,而想到要養活她一家人,祥子驚呆了。他終於搬到了別的地方。

祥子的心情遭透了,整天抽煙喝酒,當他得知小福子上吊死後,他完全垮了,整天在北京城中給死人與婚禮舉小旗,不知何時也把自己埋起來!

祥子的事蹟給人最多的是傷感與無奈,追求的喪失是十分可怕的,老舍來到滿目瘡傷的中國時想得尤其如此。

人在社會中生活,受到社會的制約,他的道路是由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所屬的社會地位,他與社會的生活畫面上,在他與各種社會力量的複雜關係中凸現出來的。他的悲劇,主要是他生活的那個社會的產物。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8

我若還處在一個只能用好或者壞評價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年紀的話,我一定會這麼形容我看《駱駝祥子》後的感受:祥子是一個好人,而搶走祥子的車的人則是一羣大壞蛋。為什麼在祥子生活的環境裏,好人那麼少,壞人那麼多了。軍閥不是軍人嗎,他們怎麼可以搶走祥子辛苦半輩子買的車了。

然而現在的我卻不能在作業本上寫這些交給老師了,因為我已經過了用好或壞來形容別人的年紀了。就象夢寐以求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的祥子,內心已經失去了再拼命買一輛車的心情和動力一般。有些東西有些心情,失去了便再也回不來了,即便回來了,也沒有了從前的意義。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劇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着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終於, 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説,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剛買回來的新車被士兵搶了去。後來幾次買車車都是徒勞無功 。最終成為社會的累贅。

這篇小説中我感受到了當時舊社會的黑暗,把一個個樂觀向上的人折磨成了社會的累贅,祥子幾次買車的希望都被破滅了,隨着希望的.破滅祥子從一個人被折磨成了一個鬼。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他被一次次的挫折所打倒了。但是,我依然堅信,命運是掌握在咱們自己手中的!挫折面前,敵人不是對手,而是自己。咱們要把挫折看成一種精神財富來珍惜,不要為一時的痛苦、失敗而蒙閉了自己的雙眼,而要將自己的命運交給自己來安排,努力找回自己的出路。

因為已經失去了,即便再次擁有,也沒有之前的意義。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9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小説之一。

作品以舊中國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人力車伕祥子由人墮落為“獸”的悲慘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最低層勞動者苦難命運的關懷和同情,歌頌了祥子勤勞、樸實、善良、向上的優良品質,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劇命運的原因。

好詞:甘居人後、與世無爭、省吃儉用、兵荒馬亂、賣好討俏、任勞任怨、低聲下氣、一清二白、一刀兩斷、忘恩負義

好句:

1、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像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

2、他們自己可是不會跑,因為腿腳被錢贅的太沉重、

3、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

4、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沙漠裏養不出牡丹來

好段:

1、他什麼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覺得心有點熱氣,耳邊有一片雨聲。他要把車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裏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麼半死半活地,低着頭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車的彷彿死在了車上,一聲不出地任憑車伕在水裏掙命。——此段形象地寫出了祥子拉車時的艱辛,也對比寫了坐車人的冷漠,更襯托出祥子的可憐。

2、不知道是往前走呢,還是已經站住了,心中只覺得一浪一浪的波動,似一片波動的'黑海,黑暗與心接成一氣,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祥子像被一口風哽住,往下連嚥了好幾口氣。——此段刻畫了祥子內心的困苦彷徨,很生動。

心得: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曾經勤勞、堅強、上進的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好在那個黑暗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正是我們大展宏圖之時,我要加倍努力去創造新生活!這就是我讀《駱駝祥子》的一點感悟吧。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10

通篇的人物下來,小福子實在是最最讓我不忍的一個。她什麼也沒做錯過,即使家裏把她賣給軍官來換取暫時安逸的生活,即使她已經淪落到要靠出賣肉體來養活父親和兩個弟弟,她都因着責任感不能去赴死。“死是最簡單容易的事,活着已經是在地獄裏。

她不怕死,可也不想死,因為她要做些比死更勇敢的事。”在和祥子表白卻被父親攪局,她受着祥子的嫌棄,該是多麼無奈和絕望啊!“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來,我一定來!”她聽着祥子説這話的`時候,只是點了點頭,可誰又理解一個女子將獨自面對殘酷未來時心中的苦澀呢?“自己早晚是一死,但必須死一個而救活了倆。”這是小福子的內心獨白,也為她的死埋下了伏筆。

用當代的詞,小福子是“聖母”,她實現了自己所謂的使命,便無憾的離開了世界。不免替她不值,小福子也是個不被歲月記住的人啊!那麼善良淳樸,那麼要強,那麼美,在那個吃人的社會裏,怎麼就沒人拉她一把?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11

二十年代末期,北平,戰亂,壓迫,金錢,人力車伕這所有的詞融合在一起就是兩個字——祥子,駱駝祥子。

一個來自農村的青年農民——祥子,拋開除了自己就空無一人的家,到城裏來,天天省吃儉用,拼命拉着憑來的車,沒日沒夜,為的只是能攢出錢來買上一輛自己的車。三年在祥子的努力中一晃而過,他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車場主的氣,他可以想怎麼拉就怎麼拉了!可痛快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戰亂中的北平危機四伏,正在拉車的祥子莫名其妙的就被軍閥的亂兵抓了回去打雜,這一切的困苦祥子都能忍受,但最讓他痛苦和憤怒的,是他這輩子唯一的寄託——用三年的心血與汗水換來的新車,被搶走了。

祥子歷盡艱辛逃回了北平,在“仁和車廠”,壓抑着滿腔的悲愴和痛苦,繼續拉着賺來的車。千辛萬苦,當他終於在一個平和善良的人家找到了一份相對穩定的拉包月車的工作後,又因為僱主被特務盯上而被反動F的偵探以“買命”的名義榨取了他僅有的一點點積蓄,同時也丟了那份安定的工作。面對這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沉重打擊,他依然驕傲的抬着頭。

他是年輕氣盛,高大健壯的祥子阿!怎麼能這麼輕易的被困難打倒?他不肯屈服。他要用自己的力氣、自己的血、自己的汗來掙出自己和妻子虎妞的飯錢!虎妞以低價為祥子買了一輛車,可本以為又回到從前的祥子卻又不得不因為虎妞的喪事而再把車賣掉。劉四爺改良辦起了車場,為人耿直,性格剛強,從不肯在外場失面子。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一個兒子來接自己的班,女兒雖能幹但畢竟是女兒。由於女兒中年了還未出嫁,覺着對不起她,平日裏也挺讓着她,但卻不願自己辛辛苦苦掙得的家產遂着女兒一起給了別人。於是斷絕了與女兒的關係,最後連女兒的墳也不知道在哪兒。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記了親情,當他醒悟過來是已為時過晚,相信當祥子將他趕下車,一個人久久的立在那兒的時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獨,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錢以外什麼也沒有了,甚至連女兒的`墳也不能看上一眼。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虎妞那樣搭進了一條命還得不到個好名聲,人死了也沒人同情,看來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人好。虎妞在小説中兼有雙重身份:車廠主劉四的女兒,人力車伕祥子的妻子。一方面這似乎是矛盾的兩面兼於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現出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剝削階級家庭傳給她的好逸惡勞,善玩心計和市儈習氣,她缺乏教養,粗俗刁潑;另一方面,她被父親出於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頗有結怨。當然,虎妞對於祥子,也不能説是沒有一些感情。祥子也得到她的關心——一種虎妞式的、近乎粗野的“疼愛”;而更多的,是她那種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糾纏與索取,這是完全從她自身的需要出發,甚至也可以説,她害了祥子。不合理的社會和剝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潰的悲劇結局,讀後感《《駱駝祥子》讀書筆記20xx字》。虎妞是祥子向上進取的阻力和障礙,是導致祥子走向墮落的外在原因之一。在虎妞的身上總充滿着矛盾感,首先她不願意做一輩子的車伕的妻子,可她又不得不做這樣的人;第二她總是想安排一場騙局以為自己的家的家產不落入他人之手,但她那個滿腦子封建迷信的父親——劉四爺——卻狠心拋下她不管,還斷絕了父女關係;第三,我沒有否認她的刁酸與粗俗,但她也是同祥子一樣,奮鬥了但失敗了,而且身在九泉之下卻還遺臭萬年。

我認為在這本書裏祥子和虎妞都是受害者,而他們也都是社會的底層人物。他們是一個悲劇,他們盡了所有的力,也吃了所有的痛苦,但卻依然落了個兩手空空。如果祥子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也許他們就不會變成那樣的“刺兒頭”了。因為祥子是那樣的要強、那樣的善良、那樣的正直,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下一切!我們也應當學習祥子的那種“吃得苦中苦”的精神,雖然未必“方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奮鬥過了,便能問心無愧。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12

最近先生在讀“駱駝祥子”,聊了幾句,他説了一句“讓我動了憐憫之心”。我的憐憫之心可能比大多數人都容易“動”,讀書觀影動輒落淚;中年人的憐憫之心不大容易動,可見祥子之感染力。“駱駝祥子”看了也有好幾遍了,每次讀都有新的感受,現在也正在讀着,那就説説祥子吧。

祥子以拉車為業,最大的夢想是能夠拉上自己的車。第一次攢下錢買了車,被當兵的連車帶人捉了去。第二次虎妞給他買了車,虎妞難產死了,把車賣了,這才把虎妞給發送了。從那之後,祥子再也沒能拉上自己的車。一心只想買車拉車,以自己的力氣掙錢的祥子,那麼好強的祥子,也開始慢慢走下坡路,開始喝酒,上白房子,去從前的老主顧家騙錢,包括他心中的“孔聖人”—曹先生。祥子,終於:敗了。

祥子不斷的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車被大兵拉跑,錢被偵探騙走,人被虎妞挾制,每一個坎兒他都不能順順利利的過去,每一道坎兒都指着人生的底端。祥子缺乏思考的能力,又缺乏思考的材料。和絕大部分的窮孩子一樣,他愛錢;因為愛錢,所以發了狠的拉車掙錢,不管時間,不管早晚,甚至連拉一天一夜,更捨不得花一個字兒給自己的養病。上等車伕的本錢是身體。

他十八歲上在鄉間就失去了父母和幾畝薄田,進了北平;他獨個兒成長。他好強,不抽煙,不喝酒,不賭錢,不上白房子,他覺着自己是上等車伕,他沒有朋友,也不交朋友。臨了事兒,他找不着一個能與他嘮嘮,給他出出主意的人,所有的話都只能圈在肚裏。可他那肚子裏的主意一旦打定,他就順着那條道兒走到黑,走不通了,就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顯而易見的,他相當的固執,當然在某種程度上説,他認為那是骨氣,比方説就算劉四爺認了他做女婿,“咱還得去拉車。”

既沒有朋友,他也沒有長輩——那些經過事兒的老輩的指導。他如同一個在黑暗中的人,只拿着一盞燈籠,於是他只能看到面前一點點東西;他既看不遠,也看不寬,眼光更不會拐個彎兒。他不問不學,卻並非他不願學也不願問,而是他缺乏學習和請教的能力。白花花的現洋放進銀行,變成一個小紙本,上面三畫兩畫,幾個紅戳戳,哼“不是騙局,也得是騙局”,銀行銀號是出“座兒”的地方,跟洋錢有什麼關係;高媽勸他放貸,教他起社,他覺着現錢在手裏比什麼都穩當,還有呢,咱不求人。他的耳根子是金剛石打就的。

他以為憑着自己的寬肩膀,扇面似的胸脯,兩雙大腳,就能跑出一條道兒——他想要的道兒,可曾想過東郊民巷的上等車伕們可曾是一出娘肚子就能搗持幾句洋文的。

這條路不易,即使是車伕也不能光動腿,不動腦子,不論是什麼,活着就得動腦子,“憑心術吃飯”。於是祥子這個人,再湊上兵荒馬亂的年月,遇上各色早已把心掏出來換成大石卵的人,祥子就這麼出溜下去。“壞嘎嘎都是好人削成的”。

他可憐,也可悲;他是很多很多在底層掙扎的人海中的一朵小浪花,還有很多跟他相似的浪花兒,那些“我們賣汗,我們女人賣肉”的人;那些生來已受了侷限,未受過教育,缺乏思考能力,善良卻狹隘,以體力和本能苦熬的人們。

讀祥子,最易把祥子的一切不幸一古腦兒地推到“黑暗的社會”,卻沒看到祥子這個人的點點滴滴,豈不是辜負了老舍先生的苦心?作品的好處之處正在於他沒有將一個人的命運全部歸咎於外界環境,周遭社會;而是一個人與周遭環境的“交流”而產生的效果。於是“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老舍的小説中,我偏愛“離婚”,卻更尊敬“祥子”。“離婚”是小智慧,“駱駝祥子”是大悲憫。祥子的一切心理活動,前後性格的每一次變化,都被細緻的描畫,並且皆入情入理。作者就是祥子,祥子就是作者。這樣的作品需要怎樣的眼睛去觀察人,去體察人,去體會他們的一切,並且表達出來;而且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人羣是完全不同於作者的人羣。

據老舍先生自己説,寫駱駝祥子的最初動機,是有一次他聽到朋友們閒聊説,有一位車伕三次買車又三次丟了車,於是他有了寫一部小説的想法。老舍先生平時交很多的朋友,洋車伕,臭巡警(“我這一輩子”)。他並非為寫小説而與他們交朋友,觀察他們,而是抱着與他們打成一片的熱誠,和他們交朋友。這樣的掏心窩子,必能寫出真誠感人的作品,比如“駱駝祥子”,它有愛,有美,有悲憫。而老舍先生的文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説起,只能説,若能學到其中十之一二已夠人受用。

據老舍先生説,1945年此書在美國被譯成英文,但是譯者擅自將悲劇結局改為大團圓,以迎合美國讀者的心理。在原作中,小福子死了,而祥子的信用已經賃不到車,身體也不允許他在拉車。他的生活多半仗着婚喪嫁娶的儀式和規矩。而在譯本中,祥子把小福子從白房子中搶了出來,二人團圓。大概譯者認為美國讀者神經比較脆弱,故改之。

現在讀老舍的人可能不大多了,想到這個未免神傷。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13

將駱駝與祥子聯繫在一起,我有我的理由:祥子有駱駝背一樣起伏的人生,駱駝有與祥子一樣的逆境。他們都在努力奮鬥着——為生存,一個只是普普通通的駱駝,它只帶着叮噹做響的鈴兒;另一個只是平平凡凡的來城裏闖蕩的農民,他只帶着一份質樸與執着。

老舍先生用並不刻意的幽默語言來形容這一場悲劇:

僅有18歲的'祥子的不幸迫使他來到城裏去拉車。

不,我想不應該用“迫使”來形容祥子,祥子似乎非常樂觀,雖然老舍先生並沒有提到,但是祥子那一股十足的幹勁,他沒有一點怨言,足以讓我感受到這點。

他想憑藉自己的力氣,拉上自己買的車。“他以為這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是必定達到的一個志願與目的,絕不是夢想。”

如果我沒有再繼續讀下去,他堅定的信念一定促使我相信:他一定能夠得到他夢寐以求的車子,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在祥子的身上,我看到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夢想的執着,這些這是成功所需要的,也正是我們青少年要學習的:一個人連最起碼的夢想都沒有,更何談努力,更何談成功。

但是我錯了,祥子也錯了,他的執着,讓任何人都不想阻礙他單純的夢想。祥子站在老北京裏面,他不知道老北京被權勢,金錢蒙上一層陰影。就原諒這個天真的祥子吧。但是不能夠原諒的是那些只在乎權勢、金錢的人,他們釀成的惡果,居然連自己都不知道。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14

通讀《駱駝祥子》,我感觸很深。之前,在讀其他的現代文學作品時,總感覺十分難懂,總要經過閲讀大量材料後,才明白作者寫作的意圖。而老舍卻用樸實的語言和細緻的描寫,將高深的內涵傳達給了讀者,讓讀者明白——黑暗的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他講述了老北京城裏的一幕……

祥子來自農村,來到城市,他希望以誠實勞動過上美好的生活。他立志要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想拉就拉,不受車場主的控制。經過三年的努力,他買上了屬於自己的車。可好景不長,才幾個月,就被大兵搶去。他沒有服輸,認定了目標幹下去,幾經失敗,幾次動搖,他都挺了過來。但在黑暗社會的壓迫下,他還是失敗了,自此墮落下去。“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勤勞、要強、善良、健壯的祥子,就此成為一個“沒有心”的行屍走肉。

作品除了對祥子的描寫外,還圍繞祥子的生活經歷,刻畫了許多下層人物的形象:詐騙祥子的孫偵探、搶車的大兵、和善的曹先生,以及楊太太、老馬小馬祖孫、車場主劉四爺等等。遍觀所有的人物,其實他們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作者通過對他們的描寫,也反映出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反映出社會的黑暗。

對於祥子,我深感惋惜。他堅強、他上進、他勤勞、他善良,就像那老實的駱駝一樣。他來自農村,有許多難能可貴的優良品質。但面對社會,面對黑暗的社會,面對這不讓好人有出路的社會,他終究還是被打敗了。像這樣要強的人,最後也被打敗了,更凸顯了極度黑暗的社會對人的.摧殘。

在今天,極度黑暗的社會已不復存在,沒有戰亂,沒有壓迫。但以祥子為代表的,執着的追逐夢想的人,似乎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了。

有人説:“我要學好美術,將來做一名藝術家。”有人説:“我要學好信息技術,將來學IT專業,在信息平台上大幹一場。”常常聽人説:“我要……,將來……。”這樣的話,但實際上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呢?放棄可能因為太難,但如果將太難和放棄理想做比較,恐怕就沒有人會選擇放棄理想了吧?

如果問你,你在上學的路上,不巧路上有一段路在施工,你還繼續上學嗎?相信答案非常肯定,一定是要去的。為什麼?原因一定有很多,但一定有一條原因是:學校裏要求不允許無故曠課,而有一段路施工不足以導致你不能到校。而這就是關鍵所在。

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時候做的一些事情,是“按規矩辦事”,或是紀律,或是天職,或是習慣,他們要求你去做這些事。而夢想,沒有人要求你必須實現,因此人們也就慢慢忘卻了夢想和它的重要性。要強的祥子,若沒有了那令人窒息的社會,憑他的執着和堅韌,完成他的志向定是綽綽有餘的。

我們要向他學習的,就是祥子駱駝般的堅韌和執着。認準目標,帶上祥子的執着,登程吧!

駱駝祥子的讀書筆記15

中國有這麼一個作家,寫了這麼一本書,書裏面有這麼一個人。

他出身於舊社會的中國的下層勞動人民家庭,自幼家庭困苦,但是,他勤勞,樸實,忠厚,善良,注重信用和講義氣,雖然他只是京城裏的一個普通車伕,卻有小生產者所共有的積極進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

其實,在他一生之中,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夠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可以自食其力。他曾經天真地以為,只要有了自己的資本——一輛車,再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奮鬥,就可以在城市中佔有一席之地,從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雖然他曾經3次擁有屬於自己的車。可是,上天卻總是喜歡和他開玩笑,一次又一次的使他失去屬於他自己的車,使他對生活的企望和信心以及要強的性格都在生活中一點點地喪失。他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還耍無賴,成了徹頭徹尾的“刺兒頭”,逐步滑向墮落的深淵。

他就是《駱駝祥子》裏面的主人公——祥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