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經典散文

來源:文萃谷 2.04W

民間有句俗語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句話常常被人誤解為“農曆月中,月亮最圓滿的時刻往往不在十五日之夜,而是在十六日的晚上”。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經典散文

這句俗語用的是古語中常用的“互文見義”修辭手法,大致可以譯為“十五、十六的月亮都可能是最圓的”。類似的手法有“秦時明月漢時關”(意為秦、漢時的明月和山關);“煙籠寒水月籠沙”(意為煙霧與月光籠罩着寒水和沙地)。而且需要説明的是,十六的月亮圓的概率並不比十五的月亮圓的概率要大,之所以讓人有這種錯覺是因為人們往往很注意非常規的“十六圓”,而對更多的.“十五圓”視而不見。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什麼是“望”? 每逢農曆七年級,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揹着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於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七年級日。但同是七年級日,朔可能發生在凌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這樣,月亮最圓滿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遲可出現在十七日的早上。

眾所周知,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運轉為規律而制定的,所以它與月相對應的很準確。但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優點混合而成的,這就難免會有誤差,當人們把農曆七年級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導致滿月遲來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速度不恆定引起的。受幾百種因素干擾,月球繞地球公轉速度有時快、有時慢,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所經歷的平均週期是29.53天,但最長與最短週期相差13個小時。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腳步”慢,則從“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 “望”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十七均屬正常,近幾年就曾出現過農曆十七月最圓的情況,只因沒趕上中秋節所在的農曆八月,也就沒人注意。

據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從2002年開始直到2005年連續四年,中秋月都圓在農曆八月十五。但是從2006年開始直到2010年連續5年,都沒能在八月十五觀賞到最圓的月亮。到2011年又趕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根據自1987年到2011年間24年的統計,十五圓的有8年,約佔37%,十六圓的有11年,約佔46%;十七圓的有5年,佔17%。而今年的中秋月正好是在八月十五正圓,正圓時刻是陽曆九月30日上午11::1分。

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呢?趙之珩説,這是因為只有當月亮與太陽的經度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處在正好相對位置的時刻,(如同兩個人正好臉對臉)才能看到圓月。但是,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最近時有36萬千米,最遠時有40萬千米,由於萬有引力的關係,近時走得快一些,遠時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個月快了,就會準時到達圓月的位置,在十五圓;如果慢了就會“晚點”,趕在十六或十七到達圓月的位置。這種“十五不到位”的情況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趙之珩説,需要向廣大羣眾説明的是:第一、每過29.5天,月亮就圓一次,並不是只有八月十五或十六的月亮圓。一年裏要圓12次或13次。第二、用望遠鏡觀察月面,最佳的日子是在農曆的初七至十三和十九至廿三。最圓的日子裏,月面山脈的形狀反而看不清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