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字散文

來源:文萃谷 1.81W

想想,一筆好字對我的幫助還很大呢。

一手好字散文

在還沒有“硬筆書法”一説時,爸爸媽媽就授意我要把字寫好,稱“字為打門拳”,即,字是一個人的臉面,字好,給人印象就好。

記得啟蒙上學時,媽媽捉住我的手寫字,橫平豎直的,可是我總是寫得歪七劣八。好在用的是鉛筆,沒寫好就用橡皮擦蹭掉。印象最深的是些阿拉伯數字“8”,總也立不起,變成了數學中的“無窮大”,象睡覺了一樣。媽媽糾了很久才糾正過來。

在國小的時候,老師總是表揚我的字寫得好。可是,從鄉下的國小到父親所在的城市上中學時,父親卻首先讓我練字。應該説,父親對我的字是不認可的。那時候,練鋼筆字是沒有字帖的,父親買來“小字本”,讓我寫方塊字,要求是國小時的橫平豎直,字架子結構要好,意在鍛鍊我的基本功。記得在寒、暑假時,每天都要寫10頁“小字”,一筆一劃要整齊到位,不得潦草馬虎對付。開始時,要改變已經成為習慣的寫字方式,真的不習慣。練字多了,右手中指關節處,生起了一層厚厚的繭。

走穩了才可以跑,走不穩而要起跑則可能東倒西歪。當我寫了兩三年方塊字之後,再寫連筆字,就流利起來,就相當於跑起來了。

參加工作之後,一個很要好的同學因參軍在外地,我們便寫起信來。他當時很佩服我寫的字,並説他正在練龐中華的字帖。而且,我發現他的字也在發生悄然的變化。我才想起,自己並沒有習過帖呢。雖然字比較好看,可畢竟不成體。於是,也到書店去找自己喜歡的字體字帖,然後,開始練習。

廠裏的班長見我的字寫得不錯,就讓我幫着寫班組工作記錄本和學習記錄本。工段領導檢查記錄本時,發現我的字好,便讓我到工段去出黑板報,寫宣傳標語。繼而,團刊的鋼板刻印也落到了我頭上。因為,那時候打字機都少,只有分廠以上才設置有打字員崗位。接着,分廠的領導也欣賞我,於是把我調上去,從事專職宣傳工作。其實,這時候的字多屬於軟筆字了,或毛筆或排筆,寫起來就像當初練字寫橫平豎直一樣,倒也簡單。

上世紀90年代,硬筆書法開始受到關注。書刊雜誌、羣團活動等開始組織一些硬筆書法比賽,單位上也學着組織這類活動。我當然參加了,在本分廠獲得過一些獎項,登上了宣傳櫥窗的.大雅之堂。成績好點的是在《年輕人》雜誌上獲得優秀獎。

我這人吧,喜歡學新鮮玩意。什麼都會一點兒,可是什麼都不想下深功夫,因而,什麼都不精。寫字也是,由於並沒有下足功夫,也就沒有長足的進展。停留在中上水平就止步不前了。

時間進入21世紀。隨着電腦的普及,我們寫文章、寫材料,直接就在計算機上敲打着鍵盤就完成了,動筆的時候很少了。漸漸地感覺字跡的形象也在退步。再看看宣傳領域,歷史的車輪早已把一些傳統的手法甩進了垃圾箱了。黑板報變成了“白板報”了,都是噴繪、寫真設備完成,而非手工毛筆書寫、繪畫了。開會的會標,已經被電子屏幕取代了,或者是交給廣告公司的刻字機了。我的排筆字已經被歷史所淘汰,沒有市場了。

現在很少看到別人的真跡字體了。不管是彙報材料,還是總結報告,基本上都是打印出來,又整潔又漂亮,而且顯得很重視或者很正規。只是,那些曾經寫得一手漂亮字體的人,漸漸被淹沒在浩瀚的電腦機器當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