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讀書筆記400字(通用20篇)

來源:文萃谷 1.64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恨歌讀書筆記4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恨歌讀書筆記400字(通用20篇)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

《長恨歌》是當代著名作家王安憶的長篇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平淡卻又不乏幽默的筆調,將瑣碎的生活小事娓娓道來的同時,還為讀者展現了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

青灰色的弄堂,幾縷裊裊的炊煙,一簇攀出牆外的夾竹桃,和偶爾停在青瓦上的白鴿子……在王安憶筆下緩緩地鋪成一幅畫,這是上海四十年的風情,濃郁卻夾雜着小市民的辛酸,散發着樟腦丸的味道。可是她筆鋒一轉,是十里洋場的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生活。王琦瑤在這兒長大,度過她沉浮變幻的一生。

其實我是很憐憫王琦瑤的,四十年前的她還是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她的世界只有從弄堂頂上的天空這麼大,只能望見飛鳥飛過的痕跡。她總是習慣以高於同齡人的眼光打量這上海,決心過上另一種生活,其實她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女,對於這個世界而言。面對突如其來的名利,她只能故作純熟地應對自如。

周旋於名利場,她失去了與她無話不談的密友,失去了深愛她的男人。感情豐富的她一次次被傷害,最終死於非命。有時候我想,如果當初王琦瑤沒有參加那次電影的選角,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名利擾亂她原本安寧的生活,也許她的一生不需要像柳絮般隨風搖擺,會在弄堂裏洗衣,做飯,安度餘生。這是一個好的結局嗎?

可是四十年前的上海,處於變遷之際,日新月異的生活觸動着每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王琦瑤,渴望一夜成名,嚮往奢華的名利場。王琦瑤本來是幸運的,卻也是不幸的。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2

看完書的第一感受是為什麼作者要那樣安排王琦瑤的下場,和我猜的結局大相徑庭。我懷疑起作者來,在看書的過程中我一直認為作者是男的,因為作者那樣細緻地寫出了王琦瑤一生中遇到的那幾個男人,很瞭解男人的心裏。結果,作者是女的,讓我吃驚了,有點被騙的感覺,但很快,這種感覺轉為佩服,佩服這位女作家的手筆。有了這個線索,再尋着王安憶生活的那個年代,這樣的結局就不難理解了。

一本書要集中在一個時間裏看完,才能識得廬山真面目,可惜我拖拖拉拉看了好長時間,在較早看的那些印象模模糊糊,也沒有資格去評價這本書了。但關鍵的內容記住了,那上海弄堂,那愛麗絲公寓,那是王琦瑤生活的地方。作者在寫人前,先花了大篇幅寫主角生活的環境。

在本書裏,讓我最佩服的是王安憶寫景的手法和通過人物神態、動作、語言而折射出的人物的內心世界。那司空見慣的景在王安憶筆下成了有生命有靈魂的東西,和王琦瑤命運息息相關。而王琦瑤成了那時長得有姿色,又有文化,而有點小女人情調的上海女孩的代名詞。名著的名就在於,小説裏的人物能概括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成了永恆,成了經典。不僅是人,就是地點也有特殊的含義,愛麗絲公寓,我是讀了這本書,才知道這個名詞,原來它指女人作為金絲雀生活的地方。

其他的,我不懂得評價,只剩下佩服,王安憶要讀多少本書,要讀多少年書,要嚐盡多少喜怒哀樂,才能寫出這一部經典?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3

對長恨歌三個字最早的印象來自於白居易的《長恨歌》,那幾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讓年少時候的我感慨不已,很難理解這種感情。後來漸漸經歷的事情多了以後,也慢慢體會到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想起多年前和一個朋友聊到數學,他説數學抽象,但不是最抽象的,比數學抽象的是人的感情。

王安憶在《長恨歌》裏想講的不是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是想通過女主人公王琦瑤的四十年的悲歡離合,一生的愛恨情仇來展現在歷史的變遷。不過,個人以為,王安憶的文字功力比之同樣以寫女性主題的嚴歌苓,差了不少,更不用説民國的前輩張愛玲和蘇青。雖然,對景物的描寫很有畫面感,但顯得重複拖沓。

因為沒有找到紙質版的書,只好讀了讀電子版的《長恨歌》,只是粗略地讀了下,沒有來得及細細品讀,拖沓的語言使我無法細讀下去。讀書和個人的喜好有很大的關係,相比之下,展現女性主題的,我更喜歡嚴歌苓的《一個女人的史詩》、《第九個寡婦》。如果非要説從這部《長恨歌》裏有什麼體會的話,我想有一點是體會是最深的,就是:人生道路上,選擇比努力也許更重要。頭頂着上海小姐光環的王琦瑤,卻也受限於上海小姐這個角色,歌哭於斯,亦死於斯。個人的命運反映了時代的背景,借用張愛玲的一句話來説:悲壯是一種完成,蒼涼是一種啟示。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4

因為白居易的《長恨歌》,更讓我對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長恨歌》感興趣,趁着暑假的空閒終於拿起了這本書。

“精緻”一詞是我讀着《長恨歌》一書時最深的感觸。

小説的語言是精緻的:對上海特色景物的描寫運用的是極其細膩絢爛的筆觸,不是詩卻勝似詩,參差交錯的長短句,整齊劃一的排比句,生動形象的修辭,打造出了全書精緻的語言。作為語文老師,深感受用,心中想着一定要推薦給學生看看,學習其中精緻的語言。

主人公王琦瑤是一個極其精緻的人兒:她的容貌是精緻的,她的梳粧打扮是精緻的,她所營造的小資生活是精緻的-----這樣一個精緻的人兒,命運卻是不濟的。因為選美成為了大上海知名人物,也是因為選美使她的人生從此走上了不歸路。這與白居易詩中所寫的楊貴飛的遭遇是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楊貴飛是紅顏薄命把長恨留給了唐明皇,而王卻是壽命極長,經歷了三代世事變遷,終身被恨纏繞着,直至死也是含着恨。

王琦瑤對自己命運的選擇是身為女人的我們所不可取的,但她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營造方法卻是值得我們一學的。俗話説:女人要上的廳堂,下的廚房,王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她經歷過大世面,無論走到哪,她都可以得心應手,應付自如;她也能在自己家中在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為朋友們帶來諸多歡樂,諸多愜意,讓大家獲得了一種精緻的生活。

精緻的語言,精緻的王琦瑤都來自作者精心的創作,想象着作者王安憶也應該是個精緻的女子。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5

品讀王安憶的這本《長恨歌》,筆鋒微涼,落於紙上滿是舊上海那不經數的似水年華。歲月滄桑,隱隱之中便似是一根細線般牽動了內心的感慨。

在我看來,王琦瑤的一生堪稱是“悲”的寫照,頗為淒涼。

首先是源於她內心的孤獨。坎坷一生,幾段所謂的愛情,到頭來皆是一場空,沒有一個人是能夠真正撫平她心中的那一份隨年華累積的孤獨的。就好比是短暫的美夢一場,最終卻又是留她一人,孑然一身地凋零在夢境裏面。當然,紛亂的年代自是造成這一孤獨感的因素之一,然而若是真的充實了自己,又何來孤獨一説呢?所以我認為,如今的我們應當學會在生活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我,琴棋書畫詩酒花,信手拈來,便能極大力度地排遣內心所隱藏的孤獨感。

另一方面便是王琦瑤選擇的那條不歸之路。她這一生都沒有真正地為自己而活,直到臨死的那一刻,都似是木偶一般,被人牽着線走、任人擺佈。她所做的一切的一切,皆是身不由己。然而在我眼中,如同傀儡一樣活着莫過於人生最大的悲哀。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為自己而活。而要做到為自己而活,最重要的便是自愛,只有學會愛自己,才會懂得珍惜、保護自己,才不會走上王琦瑤那樣的歧路。

人生苦短,縱使花柳繁華温柔富貴,最後也走到時空的死角。而年華更是似水一般,即便再好,也是經不得數的。

因此,唯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方能長久。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6

一生長恨,一曲哀歌。

昔日的“滬上淑媛”,曾經的上海“三小姐”,那榮光與華美的樂章才起了個高亢的初調,竟然就急轉直下,戛然而止。那餘音似乎還在耳畔,那句號就已畫在紙上。一口氣讀完王琦瑤的一生,心頭只覺感慨萬千。

王琦瑤的美是特別的,所以前有程先生和李主任,又有阿二和康明遜,最後還有個老克臘,都甘心沉迷其中。王琦瑤的心是驕傲的,所以她讓老上海記住了她這個“三小姐”,即使平安裏的巷弄再陰暗,她依然固守風雅,讓那磚牆掩不住她温和卻堅定的光芒。但王琦瑤的命又是淒涼的,所以她成了“愛麗絲”公寓的金絲雀,成了動盪時局下的犧牲品,成了別人口中的談資,最終成了一縷含恨而終的冤魂。

然而卻無法因此對她升起什麼同情,人們初時的選擇終會鋪向最後的歸途,也只能説是她自己慢慢種下的因,最後結出了那樣的果。她雖然有她的處世智慧,但沒有一顆足夠堅韌的心,一直都像美麗的藤蔓一樣纏繞着其他的樹木而活,那麼風雨降臨時,自然免不了飄搖凋零的命運。

但王琦瑤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品質,她的謙遜,她的細緻,她的不貪不求,她的安之若素,即便時代變遷,依然可以成為一個女孩子身上美好的一部分。若她有來生,我願那是一曲歡樂頌。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7

正因白居易的《長恨歌》,更讓我對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長恨歌》感興趣,趁着暑假的空閒最後拿起了這本書。

“精緻”一詞是我讀着《長恨歌》一書時最深的感觸。

小説的語言是精緻的:對上海特色景物的描述運用的是極其細膩絢爛的筆觸,不是詩卻勝似詩,參差交錯的長短句,整齊劃一的排比句,生動形象的修辭,打造出了全書精緻的語言。作為語文老師,深感受用,心中想着必須要推薦給學生看看,學習其中精緻的語言。

主人公王琦瑤是一個極其精緻的人兒:她的容貌是精緻的,她的梳粧打扮是精緻的,她所營造的小資生活是精緻的,這樣一個精緻的人兒,命運卻是不濟的。正因選美成為了大上海知名人物,也是正因選美使她的人生從此走上了不歸路。這與白居易詩中所寫的楊貴飛的遭遇是何其相似。不一樣的是楊貴飛是紅顏薄命把長恨留給了唐明皇,而王卻是壽命極長,經歷了三代世事變遷,終身被恨纏繞着,直至死也是含着恨。

王琦瑤對自己命運的選取是身為女生的我們所不可取的,但她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營造方法卻是值得我們一學的。俗話説:女生要上的廳堂,下的廚房,王就是這樣一個女生,她經歷過大世面,無論走到哪,她都能夠得心應手,應付自如;她也能在自己家中在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狀況下為朋友們帶來諸多歡樂,諸多愜意,讓大家獲得了一種精緻的生活。

精緻的語言,精緻的王琦瑤都來自作者精心的創作,想象着作者王安憶也就應是個精緻的女子。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8

我十分的孤陋寡聞。最近才看到這本《長恨歌》。

光是喜歡喜劇的人,大概不會喜歡這本書。看完之後,一陣鬱悶。深覺時光殘酷,生命中很多東西竟是捉不住也留不住的。一切是那麼現實,現實得難免令人失望。生活充滿失望。

長恨歌這個名字,應該緣於白居易的那首唐詩。白居易的《長恨歌》説的是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悲劇,這一早就給王安憶的這部小説埋下了伏筆。悲劇原本註定。

如果想在作品裏找到一個理想的女人,十全十美,純潔善良無暇的女人。那麼恐怕是要失望的。裏面有的,不過是一羣現實的女人。作為女主角的王琦瑤,更是如此。

王琦瑤,一個弄堂裏出來的上海小姐。她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特別之處,她是位美女。有很多人説那是情愛史,我不贊成。在她一的一生中,她所強調追求的,一直都不是愛情。她選擇某大員,也不過想過一些平順、舒服的日子。就連最後選擇同女兒平輩的男人,也是因着寂寞。

令人遺憾的是,要求如此之低,也要失望。有些人一早對命運妥協,命運安排什麼,就接受什麼。從沒想過爭取和抗爭。可仍然還是要為命運所捉弄。不由得讓人懷疑,命運是不是欺軟怕硬?像我們小時候跟老媽要錢。不要,就什麼都沒有,一要,還得要多點,即使失望,也不過是老媽少給了,一般不會不給。這是不是也是對付命運的方法?哈哈……

吃飯去。無論如何失望,生活卻總要繼續。這又是另一種失望了……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9

唐朝曾是一個富有色彩的朝代,可是因為一場叛亂且都改變了模樣!

唐朝的皇帝唐玄宗是個風流瀟灑的皇帝,他治國有方他在位時唐朝十分的繁榮,正因此才有了開元盛世之説!

楊玉環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十分漂亮當她15歲時真是美若天仙,“一朝選在君王側”兩人落入了愛河,每日的歡歌笑語,飲酒作詩,霓裳羽衣曲拌着楊玉環依韻而舞,仿若天女散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怎能不迷戀她呀!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但是由於安祿山引起了一起叛亂---安史之亂,讓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東奔西逃!

逃離的將士們十分痛恨楊家並且並且一再要求讓皇帝賜死楊國忠和楊貴妃,這可讓唐玄宗為難了,但如果不讓楊貴妃死,將士們就不保唐玄宗出逃,在此壓迫下只好順應形勢賜死了楊玉環,“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為了唐玄宗的安全,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這美女的一生結束了,唐朝的繁榮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唐玄宗真是“回看血淚相和流”呀!見景思人,見物思人,還讓從臨邛來的道士把楊貴妃請到夢裏來相見,是多麼的思念她呀!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是人生的悲劇,也是一個朝代的悲劇!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0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沒讀過此詩,此句去聽得早。翻版《西遊記》——《齊天大聖》中,豬八戒更是以“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來表達因思慕嫦娥而有的恨。可惜我那時只是笑,嘲笑老豬的痴,也嘲笑那個叫做“感情”的東西。而讀罷《長恨歌》,方曉此恨。

此詩開始就以“不早朝”,“夜專夜”等詞反映了“樂”,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後面無窮無盡的恨。唐玄宗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這正是男女主人公之所以“長恨”原因。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馬嵬坡楊貴妃之死,詩人刻畫和極其細膩,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心矛盾和痛苦感情,具體形象的表現出來了。可以説“死別”是“長恨”之始。

唐玄宗奔蜀,內心十分酸楚愁慘;還都路上,舊地重經,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回宮後,白天睹物傷情,夜晚輾轉難眠。日夜思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於夢境,卻又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詩至此,已將“長恨”寫得十分動人心魄了。

詩的結尾,詩人藉助想象,構思了一個嫵媚的仙境,通過成仙之後的楊太真對唐玄宗的思念,對“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追求,對“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想見”的信念,表現了她對人間愛情的堅貞和延續,把悲劇故事的情節推向高潮,“長恨”情感迸發到頂點。

“短樂”換來的“長恨”是多麼不值得,所以我們得慎重一點兒。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1

我背書是很困難的,我是一個不太愛背書的孩子,我也是一個很難背書的孩子。而那天我們教授的恰巧是白居易的.著名作品《長恨歌》。“漢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然後又背“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然後又背:“7月7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然後又背來背去,我總也記不住啊!老師,您怕不是騙我的吧?怎麼這首詩,那麼難背呀。

老師講了很多有關唐玄宗跟楊貴妃的趣事。然而,我瞭解了也背不出來。是不是《長恨歌》真的那麼難背呢?當時老師説背完了就過來聽孟子。孟子可能是老師唯一想跟我講的先秦諸子了,然而,我《長恨歌》怎麼也背不完,所以一直沒機會。我其實一直認為我是可以背下來的,然而一次又一次的不成功,讓我怎麼也想不出來。

所以《長恨歌》我整整背了一週,那是我所有文章中背誦的最久的一次。之前的《桃花源記》我半天就好了,五柳先生傳,我三個小時就背到了。歸去來兮,用了一天,然後《長恨歌》卻可以用一週。我想我是墮落了,也就從那一次之後,我就很少再去老師那裏了,我記得在我印象中,我就再也沒聽老師講授更多的國學知識了。

那之後我便被父母接回了家,自學了起來。然而我很想回到課堂,我很想去聽孟子,但是又想,我《長恨歌》還沒背完。原來我還不夠努力呀!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2

《長恨歌》做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代表作,一直以來都廣為留傳。

暑期開始的時候,我就翻出了這首詩,看能不能背誦下來。

畢竟,這首詩中有那麼多廣為流傳,朗朗上口的詩句。

我才誦讀了詩詞的上半部分,描寫的是楊貴妃初入宮門,憑“天生麗質“在三千佳麗當中獨寵一身。

當讀到那句“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我似乎已經有些明白了楊李這場愛情悲劇的緣由了。

君王重色,御求多年,終得深閨楊家之女,兩情相悦,本是無可厚非的人間情愛之事。

然後,君王因重色而輕國則又是一回事了。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金屋粧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寥寥數字,卻讓我們看到了君王沉迷於美色之嚴重,似乎對國事少了關注。

而後面的“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門户生光彩。“則更是像我們清楚地説明了楊家恃嬌而寵,在朝政上似乎也有了影響力。

這一切一切的伏筆幾乎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場愛情悲劇的不可避免。

有人説長恨歌寫的是楊李的愛情觀,有的説是政治觀,可我卻從這詩詞中看到一個“悔“字。

如果沒有之前的嬌寵無度,誤朝廢政,何致於後面的“此恨綿綿無絕期“。

可想想,人生是當真沒有後悔藥一説,能做的是在當下多多思慮再三。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3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我,李隆基,大唐中期一國之君,自小生長在皇宮深處,環佩叮噹,綠肥紅瘦,自小就見得多了。所以,在我成為一國之君之前和即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對身邊的女人沒什麼興趣。所謂的愛情在我這個可以呼風喚雨、主宰世間命運的強大君主心中是一片空白和不盡的遺憾。

在楊玉環沒有闖進我生活的時候,我的生命既空虛又充實。空虛,因為沒有愛情的滋潤;充實,卻又是為了彌補我空虛的生命。家國大事,修身養性,我都做得很好。我是把盛唐的發展推到頂峯的君主。我有魄力、有膽識,琴棋書畫精通,天文地理全知,有經天緯地之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可是,我總覺得生命中還缺點什麼。

直到楊玉環出現在我的面前。那一刻,我心悸動,一種本能的呼喊聲彷彿要穿透我的身軀噴湧而出!

從華清池出來,可以更清楚地看見玉環了。她的肌膚光潔、細嫩、柔滑,有如凝脂,鬢髮如雲,面如芙蓉,細眉如柳,身姿窈窕,步伐慵懶,讓人憐愛。當然,最讓我着迷的是她的笑,無論是輕笑、淺笑還是開心的笑,都會讓我忘記自己,甚至是忘記整個世界。

在擁有了玉環之後,總在抱怨春宵苦短的我已經很多天沒上早朝了,也的確是任用了玉環的家族成員擔任了重要官職我錯了嗎?是玉環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是她給了我生命的動力和激情。為了她,我可以用自己甚至是天下人的利益來換取我們的快樂。沒有了她,我將是一具行屍走肉,永無生機。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4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美好的事物終究沒有長久,這好像是一條真理。

我與玉環的愛情過於美好。人妒、天妒,人心難測,天情已老。

太長太久的時間疏於朝政。朝廷內部勾心鬥角、四分五裂,朝外的野心人士亦是厲兵秣馬,韜光養晦。最具野心的安祿山、史思明終於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叛變。京城的軍隊,由於長期的享樂和缺乏管理訓練,變得沒有絲毫戰鬥力。萬般無奈之下,皇室踏上逃亡之路。

一路上,無論是士兵還是宦官大臣,都在抱怨這次禍亂讓他們損失了自己的基業和安定幸福的生活。玉師,矛盾出現了。他們將這一切禍亂的根源推到了我和玉環身上,並威脅我:如果不處死楊玉環,他們會奮起倒戈,推翻我李家王朝的百年基業!

在自我和外界的各種矛盾衝突中,個人的能力和力量顯得是那麼弱小。萬般無奈之下,我低下了自己高貴的頭顱。憤怒的士兵們在我的馬前縊死了玉環。我雙手掩面,淚水沿着指縫如流水而下。依稀模糊的淚光中,玉環哀怨的眼神讓我的心都破碎了,也把我全身所以的精神給掏空了。那曾經如同芙蓉的面龐如今扭曲了,滿臉笑意卻被瞬間打斷而僵硬地凝固着,絲絲血色被我身前的白馬映襯,使我不由自主地暈眩了

無光的月色、悽清的月、滿天的迷霧,以及浸滿我哀思的馬鈴聲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我背叛了我的愛情,我的玉環此生已經消逝,也好像是在斷言我的生命將止歇於此。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5

為着一份好奇心,我花了兩天時間一目十行的讀完了。從開初的漫不經心讀起,讀着,讀着,竟然迷了進去,再讀下去,開始夜不睡覺。為了看看故事的結尾,從書的中部起我就成了很為忠實的讀者。

原來小説也可以寫成這樣。散文一樣的筆法,處處帶着作者的成見,一篇篇的相對獨立的主題,連綴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説。時間跨度是一個人的一生,三重的時代,半個多世紀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對獨立的成篇,隨着女主人公王王琦遙的人生經歷,漸漸的展現出來。立足地是上海,彷彿一個上海的繁華的舊夢。

處處看到了張愛玲的影子。流言、傳奇還有舊式的繁華而落寂的生活。每一處的景色都寫的帶着上海的特色,每一處的繁華都是一場最終要收尾的夢。

看完小説,我還是沒能明白,這部小説為何要叫《長恨歌》。因為它不過寫了一個人的一生罷了,不過展現了上海的三個時代罷了,它為何要叫《長恨歌》?

無論為何這樣叫法,我還是時時看到驚奇的語句,一絲小小的針刺,觸動神經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卻不知為何而歎。

不論是這個當年的選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個有權有勢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還是那個與她曾經相識相遇並愛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還是那個處處都是有着面子的卻獨獨沒有情愛的嚴家師母;還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滿的人生。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6

王琦瑤這副乖巧的好樣貌,究竟給她帶來了什麼呢?本應像尋常人家的姑娘一樣平凡度日,偏偏被當時的時代選中,未來頓時顯現出一片輝煌,可惜她沒有與樣貌相稱的頭腦,僅有的一點小聰明倒把這輝煌變成了灰暗。她沒有想到利用那位政要的權勢去往更高更遠的地方,而僅僅是懷着對愛情朦朧的憧憬,甘願守在空房裏作只金絲雀。

繁華落盡時,她終於回到她原有的命運裏。説她沒有看人的眼光吧,看別人倒是很準,到了自己這兒全失靈了。這四十年來,圍繞在她身邊的男人從未間斷過,可是真心待她的一概被拒之門外,不負責任的反而輕易贏得她的垂青。

話説回來,王琦瑤身邊的每個男人都象徵着人生中不同的事物,而她的選擇則代表着她對自己人生的追求。她嚮往的是説一不二的權勢,是奮不顧身的愛情,還有鏡花水月的幻夢,而她所摒棄的,恰恰是平常人嚮往的,温馨和睦的家庭和清澈如水的心境。

生在小户人家,卻因着好樣貌滋生出了傲氣,可是僅憑一副皮囊能得到多少好運呢?王琦瑤終其一生都固執地追求着不屬於她的繁華,看不清也不相信自己是被這歌舞昇平的景象愚弄了。臨了臨了,還是不明白自己的付出為何一再付之東流。儘管怨不得旁人,但終究是無限抱憾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7

讀了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我才覺得古典詩詞也有另一種美,能讓我看着它的時候不再有一種浮燥的心情。也許僅是因為她評論的是愛情詩吧,用清麗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唯美動人的愛情畫卷。

最讓我有觸感的也許只有那個大家都熟悉的《長恨歌》了,安意如説,論楊貴妃,它最合適了。這個女子是我們都熟悉的了,她被歷史説成是那個時代的紅顏禍水,從一代佳人到結局竟是馬嵬坡前“一掊黃土收豔骨,數丈白綾掩風流。”從此香消玉隕,讓後世的人無不為她感到可惜。若是這麼個大美人放到現代來,不知又有多少男子為之瘋狂了,是不是也會有人寧要美人不要“江山”了。

我們不僅僅是感歎她的美麗,更感慨於“三郎”與“玉環”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不知玉環在馬嵬坡的最後一夜,是否恨過“三郎”,曾經的山盟海誓,換來今朝的數丈白綾。也許玉環懂得“三郎”的心,他是她的“三郎”,卻是天下人的皇帝,於是她心甘情願的先走一步,只在奈何橋旁等着這個她愛了一輩子的男人……

還是安意如説的好:若,人生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8

前一些日子,讀了白居易的《長恨歌》,對裏面的情節也有了些瞭解。一個養在深閨的美人被君王看中,召入宮封了個貴妃,皇帝對這個貴妃十分寵愛,以至於”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雖然皇帝十分喜愛,但不幸的事仍然發生了,一場叛亂使得自己江山與美人只可取其一。毋庸置疑,結果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貴妃被迫自殺。

在局勢穩定後,皇帝可以説是痛不欲生,千方百計的想使貴妃可以重新回到身邊,文中有“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結果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什麼辦法都是徒勞的。詩歌最後我感覺寫的特別的好,“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反映了貴妃與皇帝間的真摯愛情,語言很美。

但我卻對他們間的愛情產生疑問,大家都知道這個皇帝在那時候年紀已經很大了,而貴妃才剛剛“初長成”。一個年輕的女子如何能愛上一個和自己父母大小的男的呢?我想,無非在於權勢、地位吧!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19

王安憶在《談話錄》裏説自己寫的其實不是上海,也許她想説她不是隻寫上海。從《長恨歌》中,倒真能窺見那個時代上海的風貌。

新舊循環,愛恨交織。每一個人都被時代裹着往前,而似乎王琦瑤是能夠選擇停駐的。王安憶也着實賦予她太多偏愛,似乎她生命中的每個人都將她視作那一朵樸實又明亮的花。不刺目,香味卻也沁人心脾。是偏安一隅的温暖,是熱鬧與她無關的靜默。

是一個人,縱然身邊來來往往那麼多,最後仍然是一個人。

從程先生,到李主任,到阿二(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了),再到毛毛孃舅,到薩沙,又到程先生,最後是老可臘。命運卻讓她終結在長腳手裏。

人世間來來往往,做不到不在乎,做不到風平浪靜。

可這一腔的熱情,終究是錯付。倒不如緬懷那段同李主任擠出來的平淡安逸。

文字很淡,像是與你我無關;那真的無關嗎?

長恨歌讀書筆記 篇20

本詩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只開頭一句以漢代唐,其它地名、人名都是實的。

詩寫於憲宗元和六年(806)冬天,詩人正任屋(今陝西周至)縣尉,有一次和陳鴻、王質遊仙遊寺,經王提議,與陳鴻相約將當時正在民間流傳的關於玄宗和寵妃的愛情故事寫成作品,陳寫成《長恨歌傳》,白寫了這首詩。詩以喜劇開頭而轉成悲劇,雖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懲尤物”,卻成了一首愛情的頌歌。這首敍事詩的最成功處就是抒情,相當複雜的情節只用精煉的幾句就交代過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細緻地寫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的濃烈和貴妃死後雙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不少名句感人至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傳誦。

詩中戲劇化和神話化的描寫和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也是它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的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