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夏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3.05W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1

初夏的清晨是那麼的惹人喜愛,空氣是那麼清新,萬物都在享受着晨光,聽着蟲聲,心裏更是悠然自得。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

獨自走在小巷,兩排的古槐散發出誘人的綠色,綠的那麼可愛。更像是兩排翡翠,出現在我的面前,也許是因為太早了,巷子裏幾乎沒有什麼人。而那熒熒的綠色,更是為這兒增添了幾分清幽。

走到野外,只為聞聞泥土和芳草的香味,那種香氣是非同尋常的,只為細細感受大自然才聞得到,伴隨着清風,那股芳草獨到的香味直灌我的鼻孔,此時此刻,我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好不愜意。

初夏的美麗是讓人難以忘懷的。植物組成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廣玉蘭的花朵彷彿是那綠葉中的星星,白的純潔,又好像是鑲嵌在中間的寶石,微風吹來,芳香四溢,讓人流連忘返。

默然間,雨就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而那點點晨光也消失於沉寂.......

初夏走進寧東時初夏,那一抹微藍今年初夏,曲終人散初夏小聚,別樣的滋味初夏如風初夏微涼,歲月暗香初夏,温情絮語初夏、江南、微風細雨。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2

一個人散漫在匆匆人海中,隨波逐流。一串鑰匙;一個藍色揹包,滿陳着無盡的空虛與寂寥,還有淡淡的害怕,柒月,你怕麼?一個人的街。

初夏是清澈的湖泊,映射了青春的張揚。形形色色的男生女生以高揚的姿態張顯他們的美麗,宛如一羣披着華裳的天鵝。但是,美與醜總是對應的,醜小鴨總會以膽怯的形態,隱匿其中,我希望我不是。十七歲,我不太自信。

精密到詭異的夜裏散發出迷人的氣息,就像一杯香醇甜美的濃酒誘惑着正在戒酒的人一樣,引誘我走向未知的領域,縱然知道前面是懸崖,卻還是不顧一切的前行。也許他有這樣的魅力,魅惑人心。也許是十七歲的我們太年輕。

很喜歡揹着包搖晃在街區的感覺,即使不知道該往哪走,即使得這包很重。有時候問自己,迷路了麼?是吧。累了麼?但還能堅持。什麼從眼睛裏劃落了?淚水麼?不,是雨水把……只是,初夏不落淚。

依舊一個人,一個包,裏面裝滿的是我的憂傷,塞上耳機獨自行走不去理會前世芳華,後世警言。閉上眼睛,用30°的脣畔去應付這個世界。十七歲,躲進自己的堡壘。

初夏不落淚,因為淚被風帶走了,所以看不見憂傷,於是我很快樂。至少在別人看來是。柒月,我十七歲的初夏,我青春淡淡的傷懷的回憶。那一束梔子容若的清香,那一段不哭的歲月。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3

題記:

久旱甘露,端午佳節,農人合歡。

遠離故土,鄉情附月,月以淚語。

初夏之雨更有一種力量,讓人心醉的魔力。雨依舊霹靂啪啦拍打着窗前的鐵皮屋頂,偶爾夾着風聲的嘶吼。似乎構成了一首曲子,而我把這首曲子叫做掙扎。這個石頭城沒有理解我的她,甚至較親密的朋友。想起了大學時光,每逢節日舍友必小聚一下;還有那個喜歡雨的女子,曾經那段如雨如詩般的愛情。

陸行村莊是如此的安靜,靜的只能聽見風雨聲。獨自站在窗前,帶着些詩意來欣賞這場難得的雨夜。也許是因為心事所擾,在凌晨的夜裏還是毫無睡意。放眼望去,唯一能看見的不過幾盞昏黃的孤燈,就如我一般,無人過問。似乎很希望,突然有一個電話,輕聲的問一句:你還沒睡啊?可這不現實,至少現在還沒有這樣一個人。或許在此時,應該説一句:若聞梅花香,未過苦寒時。來對應此情此景,但話語除了自嘲、自解之外,別無他用。

世間的感情,往往就是這樣奇怪。當我們擁有時,從來都學不會珍惜,也不知道它在心中有多重。直到有一天,曾經芳心暗許的她告訴你:我要結婚了,你有時間過來麼?那不是自己一直希望的麼,怎麼會黯然神傷,有種難以割捨的痛!那漸行漸遠、最終消失的音容,默默地祝福吧!

雨還在繼續,時而急促些。也許,在夜的另一端也會有像我一般無法入睡的人,孤單徘徊。我感受着近處的風景,想着遠處的人,仍是毫無倦意。什麼時候忘記了潤之的少年志?什麼時候有了如此多的感歎?什麼時候開始習慣無眠之夜?原來我已是這般的多愁善感。在這裏本有機會相戀的,不知為何?只是我依然固執這最後的堅持。想用這最後的堅持去感動誰,這早已是一種奢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逝去的已經成為回憶,無法改變,時間亦是回不去,在這個虛偽的社會,保持自己的風度,沒心沒肺的生活,無法改變這環境,就築起保護自己的屏障吧!或許,還可以沒心沒肺的快樂——-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4

春天的乾燥和騷動徘徊不肯離去,夏天還是如期而至。

酣暢淋漓的初夏急雨,纏綿近一個星期的陰沉低温,孕育了這個藍天白雲、豔陽高照的週末。

途經疊疊溝,邂逅了許多忙碌了一個星期的城裏人,他們三五成羣,或駕車,或騎車在極目滿是綠意的疊疊溝,打打蕨菜,挖環環菜,和青山綠水作伴,與清風鳥鳴為伍,親近自然,放鬆心情。我雖沒能駐足,但看到停在角角落落的車輛,穿着花花綠綠的人們,尤其全身户外運動裝備的騎車人,感慨生活的多彩多姿。

小區內的草草樹樹也是綠得逼眼,尤其雲杉、龍爪槐的葉子,嫩嫩的綠,豔豔的綠,似乎看到了生長的綠意,彰顯勃勃生機。絲路廣場上紫色的馬蘭花正在無聲的怒放,一簇一簇的,點綴着晨曦中舞劍的大爺大媽,更加精神抖擻,氣定神閒。古雁嶺上聽到了幾聲清脆的鳥鳴,循聲看到一隻黑白相間的小鳥,正在一棵樹的最高枝頭歡快的歌唱,不時地抖動尾巴,跳轉身子,似乎也在為初夏第一個週末的好天氣高興。看了好久,聽了好久,思了好久,會意的笑了很久!

今天是母親節,老母親不會像我們去體會夏意,享受夏境,她還在操心我們的瑣瑣碎碎,操持家中的裏裏外外,善良淳樸的老人,白髮皺紋的老人,繼續勞碌,毫無怨言,她不知道今天是母親節,甚至不會在意是不是夏天!

這時會所門前的噴泉在音樂聲中變換身姿,小孩子們嬉笑着穿梭其間。《北國之春》的旋律委婉悠長,但這時我更願意聽《母親》,不直白於是何寓意,只覺得這初夏的一切,都應為母親而存在,為母親而祈福!

在初夏,為母親!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5

風月無情花含笑,日落如故人有情,世間最悲涼的事莫過於花落花開花常笑,人離人散情不在。假如時光倒流,歲月流轉,我們還能否回到當初相遇的那個地方?還能否在一次牽手走過學校旁的小吃店?

夏季,多麼特別的副詞,沒有春花的爛漫温涼,少了秋葉的飄零蕭瑟,也遠了寒冬的凜冽,有的只是獨屬於他的純真浪漫,有的只是屬於這一季的含笑花動樹臨風,花香四溢,樹影斑駁,葉影無痕,百花盛開,百草爭鋒,山風拂月,萬樹其臨。這就是夏季,獨特的夏季,獨屬的夏季。日出則水露含情花含笑,日落如若楓葉霜雪染天際,這就是夏季的初夏。

初夏,多麼動人的名詞,朝陽還未爬上山巒的時候就已經染紅了整個天涯,鳥兒從林間樹葉裏跳着,唱着,爭先恐後的飛着,一切是那麼的安逸閒適。當第一縷陽光穿透清晨的薄霧照進山林的那一刻起,時間悄悄地劃過樹葉,也停止了匆匆的腳步,靜靜的看着這一刻唯美獨絕的畫面,晨露輕輕地沿着在小草的脈絡滴落在泥土上,無聲無息,無痕無極,仿若從未來過一般,悄悄地來,輕輕無痕的走,即使當太陽帶着最後的一縷殘陽落下山谷,即使天邊只留下最後一抹淡淡的紅雲,月光卻早已悄然而至,淡淡的月光悄悄地點亮漆黑的夜空,也點亮夕陽後山村的夢,皎潔,靜怡,安詳。不悔夢歸無處,只恨時光匆匆無跡。

初夏,多麼美麗的形容詞,還記得那年這月,也是這樣的清晨,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間,你拉着我的手非要去看日出,於是我們爬過重重山巒站在山的最頂端一同守望着天邊,一起等待着紅日瑞霞。當天邊漸漸發黃的那一刻,你高興的跳着,在淡淡的陽光照射下你的背影是那麼的美,那麼的動人,你指着天邊漸漸升起的紅日説“我不要你對我像炎日的狂熱炙烤,也不要夕陽的冷漠淡涼,我只希望你對我像朝陽一樣温熱璀璨,獨一無二。温暖我一生一世,伴我天老地荒,永不離棄。”我沒有説話,只是抱你抱得更緊。

最後的我們還是風塵依舊,可誓言早已被風塵吹散掩埋,始於初夏,至於夕冬。我們的愛情是那麼的幸福而短暫,可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到那個早晨的晨曦了,再也不可能相擁矚目天涯了,如果,我是説如果,如果人生只如初夏該有多好啊!

不悔風塵依舊,滄桑如故。只恨時光匆匆,流年如夢。

説如果,如果人生只如初夏該有多好啊!

不悔風塵依舊,滄桑如故。只恨時光匆匆,流年如夢。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6

初夏的風輕輕拂過耳畔,像兒時媽媽温柔的呼喚,初夏的陽光明媚,有點微熱,像記憶裏媽媽的熱乎乎的嘮叨。

小時候,每當吃完飯要下飯桌,媽媽總是要説一句:“多吃點,吃飽飽的。”我總是説:“已經吃飽了啦。”天有一點兒微涼,媽媽就拿來衣服説:“有點冷了,再穿一件衣服,就不會着涼。”我總會不耐煩的説:“現在還不會冷,等下穿啦。”現在想起來,真不該那樣對待疼愛自己的媽媽。

記不清什麼時候學會了頂嘴,什麼時候學會了叛逆,卻清楚的記得上中學時,第一天在學校寄宿,晚上所有人都哭了,想回家,想媽媽。在外面,睡覺沒有人幫我蓋被子,吃飯時沒有人嘮叨,天涼了,也沒有人叫我多穿一件衣服。在漸漸學會了自立的同時,越來越想念媽媽的聲聲叮嚀和嘮叨。想起來那些是多麼的温暖。

人總要長大了才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之深,情之濃。自己當了媽媽才明白一個母親對孩子的付出,是費盡了多少心血。十月懷胎的艱辛,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到。一般人懷孕期前四個月都會有妊娠反應,肚子餓了,又吃不下,或者吃了又吐,有的人持續到孩子出生,期間不得不靠輸液補充營養,懷孕後期肚子大了,腰都彎不下,穿襪子都非常費盡。快生產時,肚子痛得昏天黑地,承受着人類疼痛的極限,耗盡了全身力氣,才換得孩子的一聲啼哭。

天使般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看着孩子稚嫩可愛的小臉,晃盪晃盪的姍姍學步,聽着孩子粘粘的牙牙學語,媽媽的心裏是那麼的甜,而自己卻記不得有多少個夜晚沒有好好睡覺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皺紋爬上了美麗的臉。

母親對孩子的愛總是無聲無息,無怨無悔。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可以幾天不睡覺,但一定會讓孩子在自己懷裏睡得又香又甜;她過年都可以穿舊衣服,但總會讓孩子在過年時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她可以自己頭髮凌亂,但總會幫女兒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打扮得漂漂亮亮。

時光如水匆匆流逝,沉澱的是兒時的記憶。那裏有年輕貌美的媽媽,有她温柔的呼喚和叮嚀,有我無憂無慮的歡唱和奔跑,有我吃着媽媽做的美食時的滿心歡喜,有我叛逆期的頂嘴和怨恨,有我不聽話時,媽媽緊皺的眉頭和輕聲的訓斥。

歲月的風吹皺了媽媽的額頭,多希望用手能幫她撫平,歲月的霜染白了媽媽的頭髮。多希望她的銀髮能一夜變烏絲。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孩子就是媽媽手心裏的寶,孩子受了傷,媽媽的心裏更疼。孩子過得幸福,媽媽心裏比蜜還甜。

愛情之花或許會凋零,友情之葉或許會枯萎,唯獨母愛是永恆不變的,不需要山盟海誓,亦經得起滄海桑田。母愛是唱不盡的讚歌,翻閲不完的經典。

一年只有一天母親節,但只要心存感恩,一年可以有好多天母親節。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孩子的一個慰問電話,或許就能讓媽媽幾個晚上都睡得很香。孩子回一趟家,或許就能讓媽媽開心一個季節。因為媽媽從來都不圖孩子的回報,只希望孩子能幸福,面對孩子她總是柔情似水。

初夏的風輕輕拂過臉頰,讓我把一份惦念融進風中,給媽媽捎去無限的祝福。初夏的陽光明媚,有點微熱,讓我儲藏一份微熱的陽光,在冬天為親愛的媽媽寄去點滴温暖。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7

連日的幾場雨,將空氣濾得一塵不染,氣温也降了許多。推開窗,我卻覺察到了遠方飄來的一種氣息,格外真切,幽長,彷彿記憶纏繞。

路面上還是濕漉漉的。遠遠的就望見一片荷塘,不如公園中的那麼豔麗,也不如朱自清筆下的那般撩人情思,但卻是流露出一番別樣的風味。

水面如一塊鑲在地上的巨大的鏡子,小荷籠着青紗的夢,那麼的恬靜,曼妙,在池塘裏虔誠的守望着。微風徐來,荷葉上面零星地撒着點白花微微顫動,像在少女睫毛上掛着的星光。

藍天白雲倒映其中,夢幻般的穿越。恍惚間,我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是水在天上,還是天在水裏?

偶爾一隻蜻蜓點水般掠過水麪,那水中的藍天白雲便像是被風吹皺了,隨着水波,晃悠悠向四周暈染開來……

陽光斜射在荷塘裏,閃閃爍爍,像碎了一池塘的金子,又像是一池塘的星子,浮在水上,調皮地眨巴眼睛。

波光瀲灩處,卻舉着一隻含包的朵,純白中透着點粉紅,從容而超俗。

我一直不明白為何佛都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是因了蓮花不管葉下是怎樣污濁的泥土,卻依舊聖潔的開着,還是身在紅塵之外的佛主[祖],願天下世人都有一顆如蓮的心呢?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就是佛祖的箴言。尊重且敬畏那些謙卑、低調的美麗,這不單純是遵循本性,更是一種人生境界。拈花一笑的不僅僅是佛,生活也是這樣,無論多麼逆境、多麼卑微,但我們的靈魂始終在高處綻放。而真正的高處,是存在於靈魂深處的那份高貴。

我伸手,想要去輕輕地觸摸她,卻又怕紅塵的俗氣驚了聖潔的精靈。顧盼之間,只見流光溢彩纏繞着我的指尖。

面對一池塘的荷發呆,聆聽她的呼吸,一如聽從自己心靈的聲音,這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很多時候,我願意沉溺於一種禪境。或者是在一個閒淡的日子裏,在慵懶的陽光下偶爾地逃離,跟隨一朵出塵的蓮花,進入清靈的淨界。

不知何時,天空燃燒着一片晚霞。於是,天,是金色的,水,是金色的,荷葉也是金色的。看看我自己,彷彿也成了佛祖手中遺落的那一瓣,靜靜地伏在水面上,散發着若有若無的芬芳…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8

我還未來得及向春天告別,夏天就這麼悄無聲息地來了。

是什麼吹起了夏天的號角呢?是蟬唱,是蛙聲,是雷響,是鳥鳴……,如一場盛大的音樂會,立即在我們的生活里拉開了帷幕!

自然的季節輪迴中,夏天給人的感覺如此漫長。赤日炎炎,鬱熱沉悶,常常是人們對夏季的一概評價。然而,一年中佔四分之一的夏確有如此不討人愛嗎?

就我而言,人對不同季節的愛與不愛僅在於個人內心,而非人與人的戀愛那樣彼此還要講究兩廂情願。季節所賦予我們的愛無論何時都是包容隨和的,當你愛她時,她會深情擁抱你,當你不愛她時,她也不會離開你。

一年四季,循環往復,或許有的人只愛其中某一個季節,或許有的人四季都愛。然而,季節不會因為你愛的深淺而對你產生怨恨與離別,反而給予你更多的寬容,温暖,無微不至。如此,我們在這樣的季節裏生活,心中怎會不產生越來越多的情意呢?

散步

有人説,秋天是一個適宜於散步的好季節!然而我認為,不同的季節都適宜於散步,只不過不同季節裏的散步,其內心所獲得的感覺不同罷了。

剛入夏天,腳步總覺閒不住,特別是晨昏時段,散步於小區街道或公園中,成為了我閒時生活的趣味。然而,這平日看起來最普通,最尋常的散步能叫做生活的趣味嗎?

的確,散步本身並沒有什麼趣味性,但季節性的融入,往往能使我們在散步中產生某種獨特的感覺。這種感覺,可以是來自春日山野間煥發出的愜意,可以是夏日海邊的舒暢,可以是秋日金黃色小道上的浪漫,也可以是冬日皚皚白雪中的纏綿。如今,正當夏日,生活雖遠離大海,但在這清晨,迎着微風散步時的舒暢感總能洗滌我的心靈。

夏天的日子,無論晨昏清涼,還是暑氣難消,有誰願意呆在家裏鬱熱沉悶呢?為了活動活動筋骨,抖擻抖擻精神,散步到底是最簡單,最好不過的運動了。我這些年在都市生活,夏日晨昏,散步總是少不了的。有時是為了吹吹風,有時是為了消磨消磨時間,但更多的還是獨自一個人在這樣的季節晨昏裏去徘徊沉思,尋找這個季節帶給我的回味與快感。

看花

夏天,當散步累着了,不如去看看花吧!

我是一個極喜愛花兒的人,而夏天,與花朵最為纏綿,這樣的纏綿時刻產生出某種依戀感,使人沉醉。

石榴,荷花,玉蘭,梔子,芍藥,薔薇……,一個個花仙子在這個季節陸續妖嬈怒放,我的心也變得極為美麗、欣喜、開闊、敞亮!

那淡淡粉色的薔薇,那清新脱俗的荷花,那晶瑩剔透的玉蘭,那高雅聖潔的梔子,那雍容華貴的芍藥……每一朵花兒,都紛紛展現出對夏日的美好祝願。生活於這個季節,閒時總愛獨自坐在某個角落裏,靜靜地欣賞着,這夏日盛開的花朵。不知不覺,纏纏綿綿,裹足詩意,與花兒們的歡喜相隨,我的心是如此燦爛的,愉悦的,熱烈的。

傍晚,當我疲勞了一天後,先衝個涼水澡,然後徒步於開滿鮮花的公園,空氣裏裹挾着一股股暗香,朝我撲面而來,一隻只色彩斑斕的蝴蝶在花叢中翩躚起舞,無拘無束,使人羨慕。

賞荷

欣賞荷花又是我在這個季節裏的一大興事。多年來,一直對荷花情有獨鍾。如今,再去讀周敦頤的《愛蓮説》: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心中深感尋味。

夏日賞荷花,多多少少會產生些醉意。荷花象徵着純潔,高雅。所以當我每每欣賞着夏日裏的荷花,必當久久佇立,寧靜致遠。望那水面上,一片片漂浮的荷葉在夏日的風裏輕輕搖曳,展現着自己如妙齡少女般的窈窕身姿,那陣陣清香撩人心扉,使我久久不願離去。

獨坐

夜晚呢,我喜歡在樓台乘涼。取一把靠椅,泡一杯清茶,放幾曲輕音樂,再來些清香鮮嫩的蔬果沙拉,用這樣的方式消解白日的疲勞,比起卧牀休息,實在是愜意得多。

這一晚,我獨坐樓台,夜漸深,陋室裏的燈已熄滅,暫且擱筆吧!與清風相隨,仰望藍天,滿載星辰,我心欲醉,宛若夢裏!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9

初夏的夜靜悄悄的,一輪明月慢慢地從東方的羣山間爬了上來,羣山靜得出奇,鳥兒歸巢了,牛羊踏着落日餘暉回到了村莊,羣山間的小山村偶爾有一個留守老人在呼喊着一個孩子的名字,後面拖着長長的聲音“……吃飯了……”然後整個村莊陷入了沉寂。天空偶爾飄過一縷薄薄的雲,彷彿要給怕羞的月兒遮上一塊麪巾,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白天裏的一切又是那麼清晰、那麼親切。

記得小時候,那時家鄉還沒有通電,每當月光明亮的夜晚。大人們都坐在門口的院子裏的小樹旁聊天。我們都在院壩裏高興地玩耍,捉迷藏,那樣的夜藴含了我們多少快樂的童年時光。

我來到這個山村工作已經三年多了。這個學校由剛開始的四位老師減少到兩位,去年因師資緊張,又調走了一位。我成了這裏最後的守護者。在這三年裏,經歷了暖暖的春天,清涼的夏天,爽爽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因地處高寒地帶,天氣陰冷,霧氣較重,這裏的村民們都愛喝酒。秋天裏、冬天裏,牆角邊、大樹下、山石旁,三兩個夥伴蹲在一起,順手摸出一瓶烈酒,打開蓋子就開始輪喝。山裏人的性格也像這烈酒般地淳樸。若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山裏人便幾個人圍着一個一米見方的火塘,火塘裏放幾根枯樹枝和一些乾透的松針,火塘上方是一口被煙火薰得烏黑的吊鍋。吊鍋上方是一根鐵鏈掛在用木頭做成的樓枕上,鐵鏈下端橫着一塊巴掌大的小木板,木板的'另一端有一個孔,一根用樹枝做成的倒鈎從孔裏穿過,下面的鍋直接勾在下面的吊鍋提手上,木板的上方用一根繩子做成的活動套繩固定着,防止吊鍋往下掉落,主人隨時可以根據火候大小和火候需要而上下調節吊鍋高度,大家給它取了一個現代化的名字,叫做“升降機”。據説八九十年代,山裏人外出走街串巷或打工,向別人介紹自己家鄉時經常在嘴邊説“我們的生活,早上一隻雞,晚上一隻腳,煮飯用的是升降機”。對於那個剛剛脱離温飽線的年代,人們對於這樣的生活特別嚮往,甚至是一中奢望。尤其是在處對象和相親的時候特別管用。當那個不知情的外地姑娘和心愛的小夥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踏上康莊大道的美夢時,翻過一座又一座大山,那姑娘累得想哭,那小夥就會笑着説:“快到了,再過半個小時就到了。”在一句又一句重複的話語中,經過好幾個“半小時”後。那姑娘徹底傻眼了,等到吃飯的時候才發現,早上一隻腳就是一撮箕燒洋芋;晚上一隻腳是另一撮箕燒洋芋時,她真的哭了。原來聽説的升降機,就是那最原始的吊鍋時,她放棄了。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村裏通了電,村民們在政府的幫助下也通了路和自來水。那象徵心酸的自嘲笑話和這古老的吊鍋被一起保留了下來。有的時候火塘也可以架上一個三角鐵架,鐵架上放個水壺,可以燒水。

一羣人圍着火塘,有的找來一個木樁做成的簡易板凳,有的坐在一個旁邊,有的乾脆蹲着,他們邊喝着酒,便聊着天。偶爾有一個人順手往火塘裏架上幾根乾柴,濃煙瞬間冒起來充滿整個屋子,另一個人就操起那根永遠陪伴火塘的,用竹筒做成的半寸見方的吹火筒,歪着頭,鼓起腮幫對着幹柴下方猛吹了一陣。火勢開始慢慢增大。這山村裏雖然已經通電多年,可很多村民依然把火塘這種取暖方式保留了下來,這樣烤火方便、暖和、容易保存火種。火塘旁邊被柴火薰得烏黑的牆上掛着一排剛殺的豬肉,那豬肉用鹽醃漬過,往火塘邊一掛,經過常年的煙燻。這自然風乾和柴火燻烤的烤肉吃起來特別香。火勢最旺的地方烤着幾個洋芋。一個人用火鉗小心翼翼地翻烤着那焦黃的洋芋。有幾個人等不及,已經在剝着那還沒熟透的洋芋。山村人喝酒不講究下酒菜。用洋芋可以下酒,沒有菜的時候邊説話邊喝酒,叫做“以話下酒”。有的人沒有動,他們眼睛盯着那冒着熱氣的吊鍋。吊鍋裏煮着一隻野兔和一隻山雞。冬天裏,大雪封山,野獸出來覓食。有經驗的山民,就順着腳印找到獵物的窩,幾個人一起圍、追、堵、截。然後把抓獲的野味帶回家。開腸破肚後洗淨,剁成小塊,混合大料一起下鍋。做成一鍋大雜燴,然後,再配上集鎮上買來的散裝現釀燒酒。那味、那場景、那氣氛……

不知不覺中,皎潔的月光鋪滿了羣山間,羣山在月光下,在微風中靜靜地守護着山村裏的一切,村子旁低矮的松樹隨着微風輕輕地搖擺着那青澀的腰肢。此刻,山村開始慢慢地入睡了,那年輕的松樹彷彿也要入睡了。偶爾從山腳下的另一個村子傳來對歌的聲音。

對歌作為一種文化傳承方式,既能傳承風俗文化,又能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很久以前,文化水平較低時,山民們便以對歌的方式向別人表達內心,有男女之間表達愛意的,有少年之間調侃詼諧的,有少年向老年表達敬佩的。每當哪家有事,山民們吃過晚飯便聚在一起。喝着酒,唱着小調,開始了豐富多彩的對歌。對歌的內容形式多樣,曲調多樣,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們久居在山裏,長期過着壓抑、平淡的慢節奏生活。他們都想借這個場面,這個氣氛來發泄,來表達。表達着自己心裏的喜怒哀樂。隨着山村用電的普及,村民們每當有事的時候,便早早在村頭掛上幾個高音喇叭,圍着一堆火,就着烈酒一直唱到深夜。

山村人特別好客,每當哪家有事,相鄰幾個村子的人都聚在一起。遇到某家小孩滿月,小孩剃長毛,結婚嫁娶蓋房子上樑封頂,都要大辦一場。規模最宏大的要數老人過世。每當有老人去世的時候。村裏的人便自動放下手裏的活計,輪流到逝者家裏,為逝者守喪。主事人家也毫不吝嗇地拿出香煙、瓜子和散裝包穀酒招待大家。好酒的人便拿出一個大茶杯,倒上滿滿一大杯酒,輪流着喝起來。酒量到位後,就開始了大家都喜愛的對歌,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出殯的頭天晚上。出殯的前一天,主事人家的親戚、朋友以及相鄰便三三兩兩來到主人家裏,這種古老的做客方式叫做“燒紙”。山裏人特別愛趕熱鬧,若遇到逝者和自家有一點,哪怕是口頭上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他們都要找來一隊“四筒鼓”或者一對“嗩吶手”,在“四筒鼓”或“嗩吶手”的後面是本家的家人。他們頭上披着白色孝帕布,東西隨在人羣后面,香、臘、燒紙、花圈、豬頭,一應俱全。走在人羣后面的是放鞭炮的年輕人。燒紙的人到主事家裏都要先到逝者靈牌前三拜九叩。拜叩完畢後,主人家專門請了廚師等人一應俱全。然後,在露天的場壩裏擺上宴席,在客人們的吃飯期間,逝者的兒子或孫子便會每桌逐一磕頭,站在他身後的是一位村子裏德高望重的人,在他下跪的同時大聲喊道:“孝子(孫)磕頭,明天早上來早點,吃完飯送老人上山”。

吃過飯後,“四筒鼓”的鼓手們便在靈堂前寬闊的空地上盡情地跳起來,每當有人出場的時候,當事人家請的主管先生就會大聲宣佈該隊是哪家親戚請來的。對於出場順序也大有講究,若逝者是男性,排第一的就是本家族的侄子,然後是女婿、侄女婿等;若逝者是女性,那第一齣場的就是自己孃家的,然後以血緣優先,再以輩分排列。每當有鼓手上場,當事家就同時燃放起鞭炮和禮花炮。這樣的場景一般從傍晚延續到深夜。

出殯那天,大家都早早到來。吃過飯後,鄉鄰們都一起動手。送葬的隊伍排得長長的,逝者的長孫雙手捧着靈牌位,以後依次以血緣排在後面。鼓手們此刻也是大顯身手的時候。逝者由十六個人抬着,跟在逝者兒孫的後面。一般隊伍走得緩慢,在逝者下葬前要舉行一個叫做“招靈”的儀式。對於“招靈”儀式的場地條件很苛刻,地勢要寬、要平、要直,還要看不到逝者本人和兒孫的房屋,否則,逝者的靈魂會回去,到不了天堂。“招靈”的時候,逝者的兒孫們排成一列縱隊,男的在前面,女的在後面,然後跪在地上。道士先生手裏拿着一根用三尺來長的竹子和棉紙做成的“招魂幡”,一邊走一邊用“招魂幡”在跪着的人頭上掃過,嘴裏唸唸有詞地念着一套咒語。逝者由人抬着跟在道士先生後面,抬棺槨的人從跪着的人羣兩邊走過,逝者的兒孫們低着頭以防棺槨撞到頭。這樣的儀式要來回走三遍。“招靈”儀式過後,是大家最喜愛的遊戲,叫做“吃過河酒”。吃過河酒一般都是愛玩的年輕人。遊戲時,抬棺槨的人故意把棺槨放在水溝邊或泥潭前,也有愛玩的人事先準備一些水和泥漿,準備完畢後,大家都或坐着、或站着,繞着棺槨圍成一圈,前面留出一塊空地。然後,由逝者的女婿在棺槨前倒上幾碗酒,倒酒者先端起一碗在棺槨前後倒上一點,然後,站在棺槨前面空地上三拜九叩。就在他下跪的瞬間,看熱鬧的人就往他身上倒水或泥漿,身上若是沒有弄髒,捉弄的人便不會通過,那禮數就得重來。一般磕頭的人也不會生氣。磕頭完畢後,滿身泥水的叩首者,站直身體向眾人致感謝詞,無非是一些感謝的話,對於説話的內容大家並不太計較。大家注重的是氣氛和氣場,玩笑過後便開始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主要是煙和酒。眾人在玩笑聲中傳遞酒碗和香煙。吃過河酒一般戲弄的是逝者的女婿,孫女婿以及侄女婿,對於身體不適和年齡較大的,人們也不會有較大的出入,一般都中規中矩地把儀式過一遍。對於拒不磕頭的、脾氣較大的人,一般都不會得到輕饒。玩耍得差不多的時候,總管就會安排眾人抬着棺槨大踏步向墓地駛去,孝家也會在道路難走的地方給眾人磕頭。

山村人平日裏生活較為枯燥,遇到聚會自然會玩個痛快。

我自來到這個遠離鬧市的山村,便經常和質樸的村民們來往着,一般有較大的聚會,他們也會來學校把我叫上。每當村子裏有人家過年殺豬時,便會叫上我小酌幾杯。看着滿桌豐盛的袍燙菜,就着山裏人自己的燒酒,總有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

看着我小屋內爐火漸漸熄滅,陣陣寒意襲來,我趕緊找來紙和筆,在昏黃的燈光下,奮筆疾書,寫下一天的感受。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10

今年的雨水特多,晴的機會少,隔三差五,時不時或是淅淅瀝瀝的,或是嘩嘩啦啦的,甚或是大雨如注。整個天空和大地霧濛濛的一片,就像是一場大型的演出,帷幕被拉得嚴嚴實實,“演員”就是始終不露真容;又像是一隻五彩斑斕的盒子,蓋得捂得實實得,給人以神祕朦朧之感,所見的一切都猶如霧裏看花、隱隱約約。

打着一把花布傘,行走在校園,聽那雨滴落在傘面開出的朵朵雨花,腳下濺起一個個小水泡,恰似一個個小精靈輕吻你腳下白邊網鞋,在你身體的周圍輕舞飛揚。透過珠簾似的雨滴,就彷彿置身於煙雨朦朧之中的感覺,那感覺似仙而又非仙,如痴、如醉。

煙雨漂洗的校園,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温潤的色調、幽淡的芳香,跳動的花傘,像開在雨中的花。我想起煙雨濛濛的丹水,會不會也有一個撐一把油紙傘,一個俊俏模樣的女孩兒?時光會不會為她停留?她會不會被如今的目光欣賞?丹水卻是畫影清波。今年丹水的水草頗多,河岸的楊柳低垂,水面被雨點激起的一朵、十朵、百朵、千朵、萬朵……無數朵雨花,如果我再回轉幾十年,一定會選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情景,伴着我的新娘子,那一襲純白的衣裙,手撐兩把油紙雨傘,在初夏濛濛的雨中……想着想着,在是不是太浪漫了一點,忍俊不住,自己也差點笑出聲來。

再望那校園四周圍的雨中景色,別有一番風味。東邊的羣山都掩映在雨霧中,白茫茫一片,只露出“白雲觀”高聳的山巔,望着那與天齊肩的巔峯,一個古老的傳説,縈繞在我的腦際:“白雲觀”原來名字並不是如此,就因為一個人在此經過,後來就由“白狗觀”的名字而更名為現在的“白雲觀”了。他就是東漢時期劉邦的名將韓愈,有緊急軍務在身,從中原策馬疾馳至巴蜀,來到長江邊他與他的四個隨從侍衞翻身下馬,過彝陵古渡,進入到江南岸邊,縱身上馬,躍馬揮鞭,驛道上頓時塵土飛揚,不一會兒穿橋邊、進土城、翻四方灣踏馬進入到赤兔埡土崗坳口,勒住韁繩,那棕色白鬃駿馬長嘯一聲,韓愈停下來手指正前方,便問隨從:“對面那座山峯是什麼地方?”眾隨從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面面相覷,搖搖頭不知所以,後來找當地老百姓一打聽,聽説叫“白狗觀”。氣兒不打一處來,説:“什麼‘白狗’‘白狗’的,好狗不擋路!就叫它‘白雲觀’吧”。説罷,他們一行五人上馬,策馬揚鞭,打西邊而去,一溜煙兒就消失在那大巴山的羣山峻嶺之中。從此,“白雲觀”這個名字名聲鵲起,再後來,一個雲遊四海的張道人來此,見這裏地勢險要,風景如畫。又聽説此地得名於漢朝名將韓信所賜,便就在這裏建起了道觀。據説當年全國各地的香客都紛紛前來朝拜,香火旺盛之極。

你再看校園的南邊,從“獅子包”接“菖蒲埡”連“老巖”靠“龍池”山,羣峯連綿,山巒起伏。在濃霧的鎖裹下,宛若一條騰飛的巨龍在“白雲”深處蜿蜒盤旋,景觀甚是壯觀。至今在“老巖”巖壁上印刻着一位仙人的頭像,當地老百姓給他冠名為“仙人撒網”。據説是天庭“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帝之命,下的天界巡視凡間民情,當他撥開南天門,只見這裏成百上千的鯉魚打挺,翻躍不停,只看得“太白金星”老兒,心花怒放,喜不自禁。當即撒下大網至“鯉潭坪”隨即電光閃閃,一聲炸雷那“太白金星”老兒躲閃不及,被定格在那巖壁上了,這也只能是一個傳説,究竟當時的情況如何,後來也沒有人去對他進行考證,成了億萬年的一個“謎”。

校園西邊,雨幕漣漣,隱約可見的只是萬千重羣山,峯巒疊嶂,顯示出了雨中的那般綠,綠的使人不禁產生種種遐想,像未出閨房的少女,那般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用白“紗巾”遮擋住顏面,不露出真容樣貌來,那樣的嫵媚。

學校坐落在北邊山腳,教學樓後面是一座被綠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山峯,蒼松翠柏青翠欲滴,那一叢叢山竹,經夏雨的洗滌,蕩去了往日身上的塵埃,顯示出了另一番的綠。綠意葱蘢,格外的耀眼奪目。那屋後成片的柑橘林,在夏雨中舒展枝條,吮吸着雨露,集吸力量,只待來日吐露芬芳,展露芳華。

初夏煙雨的天氣,在詩人眼裏是絕美的風景,唐宋以來有多少詩人以雨為題目來抒發他們的情懷。這樣的天氣被詩人欣賞應該是幸福的,這叫知遇之恩。因為在俗人眼裏就是鬼天氣,他們會説要下就痛快下,要不下就痛快停,初夏煙雨的長處被欣賞,她的短處被原諒。我長久的駐足在在這雨中,盡情的品嚐着夏雨的滋味,夏雨的靈動。

關於初夏抒情散文11

一顆樂於助人的心,一雙攙扶他人的手,人海里相遇,生活中身邊平凡的故事,詮釋了這初夏五月裏的心靈感動!

——題記

雙休日,我從縣城乘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看望父母雙親(好久不乘坐公共汽車了,挺懷想的),上車時,由於是休息日的原因吧,車內已坐滿了人,就連過道上也放滿了行李包裹。

我放下手裏的為父母買的柏木木質的泡腳盆,剛想找個扶手抓住,就聽有人喊道:“程老師,程老師,您快坐這兒……”我抬起頭循聲望去,看到前面靠右側的位置上,有個大學生模樣的小夥子站了起來。

“小夥子,你是……”我有些吃驚,記不起可認識這位小夥子。

“老師,您肯定是一時想不起來了……這麼多年了……您教了那麼多的學生,哪能一個個都記得起呢……”他一邊伸手幫我拎東西,一邊説,我還是沒有想起來。

“我叫許為,在新東國小您教了我們三年語文兼班主任,我今天的樂於讀書樂於動筆全拜您當年所賜教……”

他滔滔不絕的回憶着,我這才順着他的回憶軌道有了絲絲印象,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我還是不想坐到他的座位上,剛一猶豫,就被他一下子按在座位上。我只好坐了下來,他就蹲在我的身邊我們便輕聲聊了起來。他説今年就碩士研究生畢業了,這次回來,是想回家鄉看看,想畢業後回到家鄉,為家鄉建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謙虛的話語,純真的笑臉,美好的夢想,愛家鄉的情懷,使我感受到了年輕人的正直熱情和那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內心感到無限欣慰。

不一會兒,車子又停了下來,是前面又有人上車。上來的是一位六十開外的中年女性。我一眼就認了出來,她竟是我高中時代教我數學的王老師,我立即站了起來,招手打着招呼:“王老師,您請這邊坐下……”王老師先是一愣,繼而回過神來,(周圍人都説我變化不大)輕輕拍了我的肩頭一下:“哦,是你呀!……”在我的一再勸讓下,王老師做了下來,我倚着座位靠背,站在了王老師的身邊。這時,在王老師鄰座的一位扎着長長的馬尾辮的國小生站了起來,對着我説:“《國學啟蒙》老師,您請坐……”是我們實驗國小的一位五年級的學生,因為我兼任她們班的地方課程《國學啟蒙》,所以這樣稱呼我。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我倚在這兒靠着老師挺好的……”我連連擺手示意國小生重新坐到她座位上。

“您們這師生呀,見面就好好聊聊吧!”國小生執意讓我坐下。

“這......”我又一次感到不好意思而且盛情難卻。

“你就坐下吧,孩子這樣誠心,再説,你們平時教書怪累的,理應受到尊重……”國小生的旁邊一位滿頭銀髮的長者説,還有旁邊的幾位農村大姐也微笑着勸我坐下。聽到這麼多淳樸的話語,看到這麼多真誠的面孔,我的心如同被初夏的暖陽普照,暖暈乎乎的,我還能再説些什麼呢?只有輕輕坐了下來……

公共汽車平穩的行駛在通往鄉鎮的寬闊公路上,窗外不知在什麼時候下起了淅瀝小雨。

這淅瀝小雨,飄飄灑灑,細密輕柔,潤澤着大地上的萬物生靈……

車內,我和老師手握着手,肩靠着肩,小聲地述説着家常,訴説回憶着當年……而我的二位學生則靜靜地站在我的身旁,不時的露出甜甜的微笑,當汽車拐彎處或顛簸搖晃時,便輕輕伸出手扶我一下。我置身在一種文明和諧尊重感動與温馨的氛圍裏,感受着一種人間最真誠最淳樸最美麗的情愫,內心暖流湧動。這時,連司機師傅也被感染了,打開了車的音響,放起了祖海了歌曲《感動》——

“今天相逢,不是在夢中,

彼此把這份情,看得很重很重,

過去的一幕幕,難忘的影蹤,

真的喚起了今天的感動,

昨天今天雖然不同,真誠的愛總會相逢,

記憶中一串串濃濃的情意

真的留下這心靈的感動

…… ”

老師,多麼莊嚴神聖的詞語,多麼值得光榮自豪的職業,享受着公眾的尊重,感受着世代相傳的文明,忽然之間心存慚愧,與社會對於教師的期待和尊重錙銖必較,自己平時在教學中吃得那些苦與累,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