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古詩詞鑑賞

來源:文萃谷 6.82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行古詩詞鑑賞,歡迎閲讀與收藏。

山行古詩詞鑑賞

山行古詩詞鑑賞1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內容】: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天的景色。詩中寫了山路、人家、白雲和紅葉,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們聯繫在一起,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襯。簡單來説,前三句是為了第四句描繪背景,起鋪墊的作用。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深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這句裏的“人家”照應了上一句的“石經”。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這“石經”。有白雲繚繞,説明這裏的山很高。詩人讓片片白雲遮住了讀者的眼睛,但確認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肯定會有另外與眾不同的景色吧!

對上面的“山”、“山路”、“雲”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個簡單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但也只是點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並沒有表現出作者是多麼喜歡秋天,秋天是多麼吸引人。

“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句詩跟前兩句不同。很鮮明的表現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雲”和“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但這楓林晚景卻使詩人難以抑制這種喜歡這兒的心情。

“霜葉紅於二月花”,補足第三句。在夕陽照射下,楓林顯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還要豔麗。通過描寫這麼一片紅色,讓人們看到了生機勃勃的秋天。

從這首古詩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詩人對秋天是那麼的喜愛,秋天的景色是那麼的美,讓我加深一步的'認識了着生機勃勃的秋天。

山行古詩詞鑑賞2

古詩原文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譯文翻譯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雲,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雲山深處,也會沾濕衣裳。

註釋解釋

山行:一作“山中”。

春暉:春光。

莫:不要。輕陰:陰雲。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縱使:縱然,即使。

雲:指霧氣、煙靄。

詩文賞析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於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鬥豔,呈現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全詩正面描寫山景只有這一句詩。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着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出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因為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遊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遊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並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次句與首句緊密相關。由於第一句藴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最後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採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遊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雲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濛濛,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這也就是説,雨天遊山,要“沾衣”;晴天遊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遊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説,這又是春日遊山的一大樂趣,那麼,就不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兩句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還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複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悦目,其樂無窮。正由於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行古詩詞鑑賞3

山行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

山當日午回峯影,草帶泥痕過鹿羣。

蒸茗氣從茅舍出,繰絲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

翻譯

青青的櫪樹林的深處也住着人,一條小溪由幾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時分峯影已經移動,草葉上沾着泥痕因剛跑過鹿羣。

蒸煮茶葉的香氣從茅屋裏冒出,繅絲的聲響隔着竹籬也能聽聞。

在路上遇見了買藥歸來的山客,心甘情願隨他進入如島的白雲。

註釋

青櫪:一種落葉喬木,亦稱櫪樹。

深:一作“疏”。

分:分配,分享。

回:一作“移”。

日午:中午。

從:一作“衝”。

茅舍:茅屋。

繰絲:煮繭抽絲。

不惜:不顧惜;不吝惜。

島雲:白雲飄浮山間,有如水中島嶼。

賞析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起筆展示山間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處櫪木雖已蔚成深林,但並非杳無人煙,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詩人並不正面説“亦有村”,卻説一條溪水被幾户人家分享着,這就顯得出語不凡。這裏一片櫪林,一條溪水,幾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圖都從十四字繪出。次聯寫景更細。詩人用“點染法”,選取“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兩種尋常事物,寫出極不尋常的詩境來。乍看“山當日午”,似乎平淡無奇,可一經“回峯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峯倒影,婆娑盪漾的美姿,立刻呈現目前。同樣,“草帶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經“過鹿羣”渲染,那羣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簾。“點染”本為中國畫的技法,一點一染,淡濃、遠近、深淺不同,景象更活現紙上。詩中“點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見奇特,奇特又出於平凡,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如果單説“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就索然無味,即使單説“回峯影”、“過鹿羣”也平淡少興。只有前用四字先“點”,而後用三字加“染”,於是這一聯的兩幅畫面頓時為讀者展示出富有動態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聯裏,詩人準確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與抽繭來開拓詩的意境。巧妙的是,詩人並未直説山村農民如何忙碌於撿茶、分茶、炒茶和煮繭、退蛹、抽絲,而只是説從茅舍升出裊裊炊煙中聞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籬聽到了繰絲聲音,從而使讀者自己去領略農事豐收的盛景。這裏,詩人創造的意境因藉助於通感作用,產生了一種令人倍感親切的氛圍。

按照詩意發展,尾聯似應寫詩人走進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當詩人走着走着,邂逅賣藥材回來的老者,便隨同這位年老的藥農一道進入那煙靄茫茫的深山島雲中去。這一收筆,意味深長,是詩旨所在。“不惜”二字隱隱透露了詩人不投身熱氣騰騰的製茶抽絲的山村,而遁跡空寂的雲山的苦衷。他在另一首詩裏寫道:“獻賦才何拙,經時不恥歸”(《歸家山行》),這裏説的“不恥歸”,同樣表現了詩人不惜謝絕仕途而甘隱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隨入島雲”,作為末句似收而未收,餘韻繞樑。

這首詩的特點是構思奇巧,移步換形,環繞山中之行,層次分明地寫出作者在村裏村外的見聞。寫景,景物明麗;抒情,情味雋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實是一首佳作。

創作背景

項斯生當唐末亂世,自覺懷才不遇,壯志莫酬。他除做過小官丹徒縣尉外,隱居山林達三十年,對山間的四時晨昏、風雲草木極其熟悉。這首《山行》,便是寫山村野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