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讀書筆記(精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2.4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幼兒園讀書筆記(精選15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1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所經歷的最不愉悦,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班級管理、幼兒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孩子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我不由地思考,教師和孩子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才最有益於孩子的成長。現在我終於知道了,作為幼兒教師,在我的孩子面前,我們要保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裏面去,讓孩子們感受你的愛,並和你做朋友。

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內心,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我想我們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就必須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向孩子學習”,真誠地尊重孩子,勇於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應該充滿人情味。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

作者強調了對孩子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孩子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教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從事幼教工作四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孩子還是批評孩子,促進孩子進步還是抑制孩子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

有一句話説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對還是不對,但是當我面對那一幫小鬼時,我覺得我應該做一個最好的教師,至少我要對得起這幫孩子!不知道我的將來會是怎樣的,但是至少我現在一直在努力,盡我的心去做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做的,應盡到的一切義務與責任。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應該是充滿人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喜愛的老師,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讀書筆記2

本學期我閲讀了虞永平教授撰寫的學前教育專著《幼兒教育觀新論》,受益匪淺。

《幼兒教育觀新論》是一本記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的書籍。書中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了若干個師幼互動行為,虞教授用35張圖表將研究的`成果以數據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孩子在對人、對事所持的各種內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種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幼兒園讀書筆記3

家庭教育是認識教育的奠基,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不可取代、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無論走進學校,還是走上社會,都能事半功倍;而失敗的家庭教育,卻會使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走上歧途、要想真正教育好問題學生,教師必須從家庭教育入手。因此,指導家庭教育,將成為教師的另一個任務。也只有會指導家庭教育的.教師,才算是一名成功的教師。

其實,孩子有許多毛病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家長過分細心的照顧,讓孩子完全忘記了原本應該自己記着去做的事情。過分的體貼照顧會讓孩子喪失自主能力。要改變這種局面,説教是不起作用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家長要從細微出管起,持之以恆、不厭其煩。千萬不能“有病治病”,當孩子出現了問題再來教,家長有時間了就管一管,沒時間了對孩子的錯誤就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有的家長認為:我教孩子做一件事,要不停地説,孩子做得又慢,比我自己做累多了,還不如我來做。久而久之,家長的惰性和大而化之,就養成孩子依賴的壞習慣。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許多家長都會用“允許孩子玩”來和孩子做“交易”。但是,多數家長和孩子的交易並不成功,沒有達到家長預期的效果,什麼原因呢?一種情況是家長不守信用,孩子按照家長的要求做了,可家長經常會反悔,又讓孩子去做另一件事,一次兩次,孩子不再相信家長,以後的“交易”自然也做不成了。另一種情況是家長獎罰不分明,孩子明明沒有完成家長的要求,家長卻做了讓步。慢慢地孩子摸到家長的弱點,覺得拖一點時間也沒有關係,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拖拉的壞習慣。所以家長在和孩子做“交易”時,必須守信用,同時也要獎罰分明。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由着他。到了學校,同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霸道”慣了,發生衝突時,都希望別人讓着自己,由都不願意讓別人。因此,同學間的糾紛常常發生,孩子已不會與人相處。因此,在家中,家長就要學會扮演孩子的同齡人,試着與孩子爭一爭。比如家中有了好吃的,就和孩子一起分着吃,而不是讓孩子獨立佔有,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分享他所喜愛的東西,在發生衝突時也學會為別人着想,學會謙讓。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家長沒有原則或者不能恪守原則,就會導致各種教育手段的失敗。家長沒有原則,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要求是什麼,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家長對自己沒有要求,於是就會放任自己。有原則卻不能遵守也不行,定了規矩,孩子做到了,就應該無條件地按照事先約定的規則執行,該讓孩子玩就讓孩子玩;反之,對孩子的管理規則,家長也要嚴格執行,該關電視時必須關,沒有商量。如果家長髮現規矩定得不合理,那一定要和孩子協商,重新制定一個新規矩,而不是家長説改就改。一旦大家心中都有了規矩,孩子的好習慣也就自然養成了。

其實,指導家庭教育千頭萬緒。以上只是從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方面談一些心得體會。要想真正做好家庭教育,這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具有耐心、細心、恆心、慧心,才能孩子培養成才。

幼兒園讀書筆記4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能力差,每天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掛着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着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

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後來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與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與他玩。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為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説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説,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與他談心,找他説話,漸漸的他能與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説: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與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與"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與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與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幼兒園讀書筆記5

如何解決與家長溝通中的一些困難?我認為我們應該從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入手,不斷改進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方式和技巧。

教師與家長的日常接觸是短暫的`,但一些問題也可以體現在三個單詞和兩種語言中,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對話的技巧和靈活表達的藝術。在過去,我總是認為時間是短暫的,所以我不會拐彎抹角,我會直接説出來。所以有時候在孩子和家長面前就抱怨,讓家長很尷尬,孩子也很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於家庭的合作。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扇窗可以打開。選擇一名教師意味着面臨許多挑戰,尋找更多的關鍵。

幼兒園讀書筆記6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抒寫的是“玫瑰”對教育的一片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體悟,記錄了她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的種種反思,活生生的記錄她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度。這都讓我們覺得他是那麼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呀。

走進《玫瑰與教育》,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她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對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則是感受到竇老師的獨立思考、獨家發現和獨特表達等個性特徵的彰顯。這本書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詞語就是“讀書”二字。“讀書-思考-實踐”是這個時代的老師應當靜下心來要做的一件事,這也是要成為一個有專業尊重的教師的必由之路,作為學生要讀書,作為教師更要讀書,我理解學生讀書貴在培養興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即可,教師多讀專業書籍固然是應當的,但更應當多讀一些名著、專著等等,“修身養性、淨化心靈”不敢説!但多多少少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培養我們的愛好。從竇老師的這本書中我理解,教師應當是要培養讀書的習慣的。

從《玫瑰與教育》中我體會到讀書的重要,作為教師更應做好“讀書-思考-實踐”,竇老師是一名語文教師,書中寫的都是她教學生活中的隨筆和感想,從書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樸、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滿陽光,懷着一顆感恩心為人處事的竇老師。這本書中,竇桂梅並沒有講大道理,也沒有羅列出許多原則和規律,而是選擇了一個新的`視角:從研究教學活動中的“細節”入手,從一些我們常常熟視無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讓讀者自己去悟出“規律”。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閲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閲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葱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裏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裏,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閲讀吧,相信在閲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閲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幼兒園讀書筆記7

《慢教育》為你打開的,是一種慢慢氤氲心靈、慢慢豐富生命、慢慢滋養職業的教育之美。我們現在需要給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尋一個生命的原點,一個思想的源頭,一個美好的上游,讓自己有清醒的頭腦和從容的心情,去面對那些可能熟悉得厭倦的教育場景和各種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

《慢教育》這本書既有理論色彩,又有人文風采。樸實平和的內容中充盈着深刻的哲理,從而給人一種獨特的享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教育是一種等待的藝術,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這也決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態”——慢一些,平穩一些。

“讓真的教育成為心心相印的活動,從心裏發出,打到心靈深處”(陶行知語)。我們的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有刻骨銘心的經歷,學生在和同伴、老師的交往中能體會到快樂,有自己施展才華的領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腳步。

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氣的孩子、接受新事物遲鈍的孩子,教師就如一個母親面對蹣跚學步的嬰兒,站在他的對面,微笑着耐心地看着他,等待着他邁出第一步,哪怕是搖擺的,哪怕是瞬間的跌倒,允許他失敗,給他鼓勵,給他目標,吸引他向前,一步,兩步,從搖擺到平穩,從磕絆到連續,從害怕到從容。在不可預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長的喜悦,慢慢地等待着孩子成長,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我們現在需要把自己從“效率至上”的機械運轉及由此帶來的精神困頓中解放出來,進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復教育本來的“慢”性。“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業,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我想,放慢自己教育的腳步,少一些浮躁與功利,多一些耐心與平和,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徑之一!

幼兒園讀書筆記8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幼兒園教師的一把鑰匙》,它真的為我打開了一扇在幼兒教育的角落裏的窗户。在這本書中,每一個問題,每一個案例,每一個分析都來自於教師教育的實例。掌握這些問題是每一位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本書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等方面進行闡述。在教師與家長方面,教教師如何更好地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與家長溝通,使家庭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夥伴。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和任務,使家長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健康發展。

父母的工作很困難,但很重要。父母總是認為他們的孩子只是在幼兒園玩。一些家長想在早上睡覺,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很晚。他們不重視幼兒園教育。教師在有時間和家長單獨交流的同時,也應該經常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來教育和指導他們的父母,使父母和教師能夠保持相同的教育理念。父母可以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這可以更快的改變父母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來。

作為每一位從事教育職業的教師,尤其是幼兒園教師,我們不僅要重視學校教育,更要重視家庭教育和家庭指導。因此,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與溝通非常重要,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教師與家長的關係,我們才能做好兒童教育工作。對於我們來説,如何在雙方的交流中抓住機會,如何在隨意的交談中自然捕捉到父母的聲音。如何對家長的教育知識進行藝術的宣傳和引導,還存在一些困難。

幼兒園讀書筆記9

《和孩子一起跳舞——給中國幼兒教師的50封信》這本書以信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吳放教授在幼教之路中的心路歷程,文中的吳放老師在第32封信中談到如何讓孩子們既活潑自由又能遵守一定的常規,做到活而不亂,讓我很有感觸。

我帶的是小班,剛入園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他們好動,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沒有規章制度,像一盤散沙,這種過度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同時我覺得小班的孩子就像一張張白紙,可塑性很強,老師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但是又怕過分的自由讓他們鬆散,變得沒有紀律,導致不能順利開展活動,這一點一直讓我很困惑。

看了吳放老師的《幼兒常規培養與行為自由度》一文讓我豁然開朗,文中説幼兒園常規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幼兒常規培養,"活而不亂"必須以幼兒形成常規行為習慣為先決條件才能夠實現。對幼兒進行常規管理要考慮自己班級幼兒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行為水平、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並要針對自己班級幼兒的具體控制能力,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活而不亂"的班級常規是我們老師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吳放老師介紹的一些教育方法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吳放老師説到孩子們已有的行為能力與範疇,這是老師用來確定"活"的程度與範圍的標準。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而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通過設置遊戲情境,引起幼兒主動遵守規則要比老師直接一句語言提示的效果要好的多。比如活動前後孩子如廁,一開始孩子們要上廁所就全部跑進去了,因為人多空間小,一方面孩子在裏面也要等,另一方面孩子都擠在一起存在安全隱患。於是我們讓孩子分成兩組,做開火車的遊戲去如廁。這樣一來,解決了擁擠的問題,同時也在遊戲中讓孩子遵守瞭如廁的規則。

另外,我們在培養孩子的常規時應多鼓勵、少批評,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每個班裏總會有那麼幾個調皮的孩子,他們往往坐不住,甚至老師在説而他們在做自己的事。這時我們只要説一句"看,某某某坐的真神氣!"那些不能好好坐的孩子立馬就坐端正了,相信每個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也深有體會。俗話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幼兒的點滴進步受到老師的讚許後,他會便自信、更快樂,因為愛與尊重的心理環境有利於幼兒主動地學習,多用鼓勵表揚的方法進行下面引導,幼兒更易接受。

培養幼兒常規習慣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是所教的常規習慣必須要反覆的進行,經常滲透幼兒在園生活的每一個時間段,不斷加強日常的鞏固;在培養常規時,我們還要根據孩子現有的水平,注意讓孩子成為常規的主人,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同時加上老師的提醒引導,相信"活而不亂"的常規秩序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幼兒園讀書筆記10

昨日,我讀了《兒童美術教育》一文後,感觸很大。在美術教學中,由於我們對美術教育的目的認識不清,所以對繪畫技能的傳授與幼兒創造力的發揮“度”的把握不夠準確,常常會教一些“概念化”的東西,機械模仿成分過多,創造成分不足。

我對美術形式的審美特徵如:對稱、均衡、節奏、速度、韻律以及美術作品的整體美感效應不夠重視。還忽視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沒有利用多種美術手段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審美心理結構的培養,活動時間一味的拉長,活動內容如大拼盤,而且是事先準備好各種活動的拼湊表演,看不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真、善、美的理解與表現。

文中提到,任何幼兒都應享有與其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的自由權利,我們不能以幼兒尚未成熟為藉口,剝奪他們應有的自由。教師對幼兒的控制僅僅是因為幼兒需要幫助,而不是因為幼兒無知無能。控制也並不是意味着幼兒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建議與命令。在美術活動中,幼兒主要需要表現的不應該是繪畫技巧,而是幼兒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教師應該真正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認識並表現出周圍生活中的真善美。

傳統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弊端,在教育觀念上,過多的注重技能的培養,強調幼兒繪畫色彩、造型及其結果,以像與不像、是與非作為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侷限於課堂教學及運用有限的工具;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通常採用臨摹範例的方法,忽略了幼兒的創造性,扼殺了幼兒對美術的個性表現,抑制了幼兒創造才能的發揮。

我們教師在以往的美術教育中注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幼兒對美的感受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重視教育過程中內容的實現和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的應用,忽略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在活動中是否自由、大膽地表達其內心的情感與想法。

幼兒由於生活經歷、經驗不足,使他們常常把現實與想象、認識和情感交織在一起,使得他們的作品充滿了童真和童趣,而這正是幼兒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且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指導和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應該注重的不只是技能技法,而是看作品中所反映的情趣與豐富的想象力。

在欣賞幼兒的作品時一定要多傾聽幼兒的想法,瞭解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有利於我們對幼兒作品的理解,避免對幼兒作品的不理解和忽視幼兒內心世界的表露。

幼兒園讀書筆記11

孩子的性格多種多樣,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不同的。翌晨是個很文靜的孩子,平時總給人很害羞的感覺,一有事情他就張着大眼睛看着你一言不發,有時説話也是輕輕的.。一天中午餐前準備時,我正在講着故事。孩子們都睜着大眼睛仔細地聽着,但是總有幾個搗亂的孩子在窸窸窣窣的講話。我看看他們有點生氣了,突然看到平時比較文靜的翌晨也站了起來開始動來動去。我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我停止了講故事,讓翌晨和其他幾個搗亂的孩子站起來好好想想自己的錯誤。

過了一會,看看其他幾個孩子都知道犯錯了就請他們坐下,但是我請到翌晨是,他卻把嘴巴撅得高高的,一臉的不服氣。看到這樣我就更生氣了,讓翌晨繼續站着,好好反省一下。

把故事講完以後我仔細想了一下,翌晨平時不是這樣的孩子。於是我把他叫住拉到身邊,説起了悄悄話。我説:“翌晨,老師先給你道個歉,老師批評的太兇了。你能告訴我,你剛才為什麼要站起來嗎?”聽到我的道歉,翌晨的態度也緩和了下來。輕輕地對我説:“我剛才看到很多書都掉了下來,我想去把他們撿起來。”於是,我説:“那老師批評錯了,我再跟你道個歉!下次和小朋友一起聽做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你可以悄悄的來跟我説好嗎?”翌晨輕輕地點點頭。

之後,我經常地找翌晨説悄悄話,翌晨漸漸地也願意跟我説話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瞭解到,孩子們是不一樣的,他們有多種的性格。在批評之前我們應該多結合孩子平時的表現與性格,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生氣而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園讀書筆記12

幼兒的一日活動中,集體教學活動與遊戲的環節是教師與幼兒相互之間溝通最多交流最豐富的部分,所以,在這裏,教師的不適宜行為出現的也比較多,教師平時應該更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與幼兒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可以進行簡單的思考,其實,有時候,我們在説話與行動的同時,我們已經在思考中了,但是,往往會不確定是否應該這樣去做,特別是對於年輕教師來説,我們的各種教育行為還不夠成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我們更應該多思考,多學習。如果説,要避免不適宜的行為出現,我想那是十分難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對於我們青年教師甚至老教師來説,我們應該儘量減少不適宜的行為,儘量是我們的每一個教學策略或者只是一句話,都能夠起到有效地教育效果,久而久之,我們會有很大的進步。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於舊式教育裏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心得: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説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 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説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閲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辭職以後的我何去何從,我思來想去,我覺得我還是做幼兒教師最合適。因為我本來就是幼師畢業的,更何況我也是喜歡孩子的,可是由於當時的家庭、環境等因素讓我與幼兒教師無緣。於是我應聘來到了開心幼兒園。

實際生活是十分複雜的。有些缺點和錯誤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內涵。有時長處和優點,可能暫時未能找到正確的表現形式。這些都要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細心地加以體察。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讀書筆記13

首先,要讓家長知道你很愛他的孩子,你要誇他的孩子,哪怕是很小的優點都要對家長説出來,家長知道你愛他的孩子,會心滿意足。注意:一定要從心底裏愛每個孩子,你説的話才是真誠的。

其次,要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哪怕是細節:今天吃了幾碗飯、睡得怎麼樣、情緒怎樣、和誰一起玩了、説了什麼......讓家長知道你關注着孩子,他會很放心,很感動。提示:教師就應該關注每個孩子的點點滴滴,才有可能向家長介紹孩子一天的.在園生活情況,也才有可能教育好每個孩子。

有了問題,不要指責埋怨,要在介紹了前兩點之後,再平心靜氣的談問題,一定要站在對孩子負責的角度上、基礎上與家長溝通。要讓家長感到,老師不是因為討厭自己的孩子,而是真心實意的為了孩子好,為了改變孩子的壞毛病才這樣做的。這樣家長就樂於和老師共同配合對孩子進行教育,便於形成教育合力。有了這幾點,你的家長工作就會好做了!

幼兒園讀書筆記14

關於師幼互動,簡單地説,就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幼兒在幼兒園裏的活動以遊戲為主,教育內容大多以帶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動為載體;幼兒教師對於幼兒來説既是教育者,同時還是他們生活的照顧者,一個幼兒教師從早晨入園到傍晚離園,工作內容事無鉅細,凡是與幼兒有關的,幼兒教師都要關注,幼兒與教師的相互作用對幼兒的發展起決定性影響。《綱要》中多次提到通過教師和幼兒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動"來形成探究式合作型的師幼共同體,有效地推動幼兒園的整體互動網絡,促進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成長。如"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善於發現兒童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即使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等。南京師範大學劉晶波博士把發生在幼兒園內部的,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及過程定義為"師幼互動",並將師幼互動因其參與主體的不同而分為三種:即教師與全班幼兒間的互動,教師與小組幼兒間的互動,教師對個別幼兒的'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態,師幼互動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表現在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領域,師幼互動的質量及影響着幼兒的行為與發展,有標示着外顯的教育手段,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以及內隱的教師的一般觀念(兒童觀、知識觀、教育觀)和幼兒的一般觀念。

隨着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行為有所改變,師幼互動已引起關注,但時代要求與教育現實之間仍存在差距,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能力,直接影響着師幼互動的質量。

以兒童為中心還是以教師為中心,這是幼兒教育價值觀的把握問題。以兒童為中心不是放任自流,以教師為中心不是灌輸命令,兒童主體與教師主導二者在教育過程中應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師幼互動持續於幼兒在園的全部教育活動中,是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教師與幼兒都是師幼互動的主體。教師因其角色的特殊性,其教育理念和行為在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優化師幼互動行為與過程中居於重要地位。

現代的幼兒教育已從原先單純的教師教,幼兒學向師生、生生互動方向發展。幼兒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活的個體,它能動、能思考、能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研究,在教育過程中幼兒應同教師一樣作為主體出現,教師決不是簡單的管理者、指揮者和裁決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或傳授者,而是良好師幼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師幼互動中,教師和幼兒的心智在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上匯合;他們同等的參與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設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動本身的進程當中。這樣的互動包含着智慧的激發與碰撞,經驗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來自對方的支持。在這樣的互動中,教師身上所載負的社會文化不是以從上至下"傾瀉"或灌輸的方式,傳遞給兒童,而是一種哺育,一種滋潤。

師幼互動應滲透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教師要善於和幼兒建立《綱要》所要求的富有人文色彩和平等精神的新型師幼關係—平等、和諧、民主、雙向的人與人的關係。教師應以平等的方式與幼兒交流,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尊重幼兒,理解幼兒,關注幼兒,把視線保持在和幼兒統一的水平上,讓幼兒隨時看見教師的眼睛。瑞吉歐有句名言:"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這意喻着: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充滿可能的世界,每一位教師要真正從教案中解脱出來,留更多的時間傾聽孩子的聲音,解讀孩子的行為。教師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知道孩子的"一百種語言",才能理解孩子,賞識孩子,喜歡孩子,會為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而折服,為孩子的能力而讚歎,教師自己也願意向幼兒學習,願意與幼兒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在這種心靈的交匯,情感的互動中,幼兒積極表現自己,逐漸形成一定的進取心和責任感,增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一位幼兒在師幼互動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在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一個安全、温馨、尊重、寬鬆、愉悦的心理環境;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探索材料,給予幼兒自我感受、自主表現的機會與條件;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質疑、爭論、討論,通過關注、肯定、鼓勵、提問等多種形式促進幼兒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要體現一種互動互愛的師幼關係,讓幼兒生活在一個寬鬆、平等、無拘無束,能按自己意願説、敢説、願説、能説的和諧氛圍中,讓幼兒沐浴在健康和諧的情感交流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和主體性,讓幼兒與自己喜歡的同伴,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自己喜歡的問題,投入自己喜歡的活動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夢。

真正的師幼互動,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對師幼互動狀況的影響,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創造寬鬆的教育環境,在傾聽、觀察的基礎上支持幼兒,引導幼兒,提升教育能力,抓住教育契機,用心去關注師幼互動,從而促進幼兒主動和諧的發展,使幼兒教育不斷向理想化境界邁進。

幼兒園讀書筆記15

今年我帶的是大班,為了能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認真閲讀了《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一書。幼兒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教師在面對繁瑣而緊張的教育學活動時,要怎樣做才能二者兼顧呢?看了這本書後就自己的觀點談幾點思考:

班級管理是班級教師通過組織、計劃、實施、調整等環節,把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便達到預定的目的。

我們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只要和幼兒打交道,最能打開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級的管理中,情更應是始終貫穿其中的主線。

我認為對幼兒要做到:關愛、友愛、慈愛。

教師與幼兒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有助於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其能力;有助於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有助於教師與幼兒的身心健康。而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必須要做到“熱愛”二字。贊可夫説:“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前國家教育部長柳斌同志在貫徹幼兒園兩個法規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愛孩子,不愛孩子的人不能當幼兒教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因此,“愛”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生長素。作為教師要做到熱愛每個孩子。首先要主動親近幼兒。課上,從教態到語氣都要十分真摯而親切,使幼兒感受到母愛般的温暖,課下,要主動接近幼兒,愛撫幼兒,給他們講故事。其次,要真心體貼幼兒,既要關心幼兒的教育問題,還要注重幼兒的養護問題。從睡眠、起牀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關注,事事細心,還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這些看似婆婆媽媽的小事,正能夠體現出幼兒園教師母愛般的師愛,要正確引導幼兒,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善惡美醜,以科學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兒美好的心靈。

總之,班級的管理工作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敏鋭而細緻的心,洞察一切事,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切實為為幼兒,為家長營造一個寬鬆、和諧、安全、衞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