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雜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1.39W
筆雜文隨筆1

生活在別處,寫作也是。

筆雜文隨筆

對於自己斷斷續續寫下的東西,以月為期,週期性地不堪回首,乃至於覺得下次乾脆也不費心取名,直接學李先生叫它們《焚書》《續焚書》好了。

喜歡閲讀利落乾脆的文字,沒有多餘修飾,斬下來紋理分明。喜歡閲讀美麗繁複的文字,繞過好幾圈慢慢纏上手腕,甘願迷了眼看不清晰。

接着就回看自己[這真是最慘烈的步驟,但每每又難以跳過]不夠簡練,還沒被生活一撮火苗燒灼過,該斷時未斷,話沒講清楚;亦稱不上美,單純是剛學會説話時任憑交談的衝動而發聲的初階。所以一月一度的檢索黑歷史,歎一口氣,再搖搖頭:當前本人的主要矛盾是個人日益增長的精神審美需求與落後的自我提升能力之間的矛盾。

不夠喜歡自己的文字,但太敬重手中的筆。現在仔細想想,再想想,仍然想不明白是應該學着簡練一些或者學着優美一些。又始終不甘心,倘若文如其人有一定程度的道理,學了旁人文字豈非在刀刀磋磨自己?

説到這裏還真是有意思。

今夜為何失眠?讀了羅素和紀德。

題外話:一篇停筆很久的連載,取名為《我依然如此愛你》,忽而明白這句話也可以這麼説:你依然如此令我難過。

多問一句:温柔有前提嗎?我很少見到形單影隻的温柔。

筆雜文隨筆2

週五(20xx年3月 9日),你好!

花自開,要等待

一週匆匆過,轉眼又是週末。

這春天來的快,但冬的冷也遲遲不肯歸去,這就是我們説的“倒春寒”吧。這幾天碰到好幾個朋友,都説感冒了,看來“春捂秋凍”這是個規律,還是得遵守。但該去的到了時間是一定要去的,那該來的卻是誰也阻擋不住的,就像這春天一樣。

這春天可是一步一步的向我們走來了。那些植物真是一天一個樣,在春光裏快活的生長着,尤其是那些開花的植物,你要是隔一天不看,帶給你的可都是驚喜。海棠、杏樹、丁香、牡丹,可是都是在飽含着花蕾生長,有的已經真好像是一下子要爆開似的。當我們説到花開的時候,總愛用一個詞兒,叫“怒放”,真是感覺到這個詞用的太恰當了。你看那花蕾,漲的鼓鼓的,真是憋足了勁兒要開放,但它們卻一天不開,兩天不開,我都去看三天了,還是沒開!但有一天你忽然一看,那花蕾真的是猛的綻放開了,就像裏面有誰放了一股的炸藥給炸開了一樣,那花瓣就四散開去,中間那花蕊就像炸開的火藥一樣四散迸出。我真的懷疑,如果要是在晚上看花開,會不會有火星四濺呢?等着吧,要不了幾天,這些花就會炸開了。

今天自習課去到一個班裏,想了解一個孩子開學來的狀況。那個孩子上學期表現不是很好,我找他談過幾次話。開學一週了,孩子表現怎麼樣呢?我得問問。經詢問,同學們都反映,這孩子開學以後可用功了,知道學習了。我非常的高興,就在班裏給孩子們説:“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過了一個學期了。三年很短,就像這春天一樣,很快就成為過去,但誰抓住這大好的春光,誰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三年以後你會有不一樣的精彩,就像這位同學一樣,現在知道學習了,我相信三年以後他會更加的優秀!”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埋下頭來,認真的做着作業。

我滿意的走出了教室。當我走出教室的時候,班裏面很靜,就像你看着那含苞待放的花蕾一樣,那花蕾也看着你。你走開的時候,那花蕾在悄悄的生長着,積攢着開放的力量。

春天來了,花們都是要綻放的。但它綻放的次序可是不一樣的,因為花與花是不同的,雖然同在春光裏。單從花色來看就有紅的、綠的,粉的,紫的。對了,你見過丁香的花蕾嗎?真的像一粒粒的小珍珠攢在一起,可像一羣孩子的小腦袋擠在一起。

愛着春天的花蕾,愛着這春光裏的孩子。孩子們和花都一樣會綻放的,有不一樣的顏色,有不一樣的芳香。

花自開,我們要等待。

筆雜文隨筆3

海馬體,又名海馬區,主要負責記憶和學習。

如果一件事或一個人在短時間內被重複提及的話,海馬區就會將其轉存入大腦皮層,成為永久記憶。

如果長時間不用到這條信息,海馬體就會將其從信息庫中刪除掉。

那我的海馬區反應能力一定弱於一般人,因為我的記憶力真的很差。

我會在兩次模擬考試寫錯同一個物理公式。

認識的新朋友再次見面突然叫不上名字。

記混九號線上的六裏橋東和白石橋南。

在走過第三次的路上忘掉這是哪裏。

但是有時候,只發生一次的事情卻會變成了揮之不去的永久記憶。

比如,

一切有關於他的記憶。

我要開始講一段一直想説卻無法説出口的故事了。

在從家通往學校的路上,會經過他的小區。隔着馬路從對面恰好會看到從第三個單元向外拐出的人。會有一丟丟地看不太清,但倘若是熟悉的人,只要身影就足夠確定了。他大概會在每天的七點零五踏出小區門,然後轉向路口,路口會有個紅綠燈。我會在巷子中的馬路上一眼認出他的背影。在一羣人等紅燈的時候,追上去從右邊戳他的書包,然後在從左邊出現,然後同往常一樣結伴而行。這時候距離上早讀一般還有不到五分鐘。

到晚上自習的時候我想在本子上寫下那個等紅綠燈的瞬間。

在靠着窗口的座位上寫完數學練習的時候,我在草稿紙的背面寫了幾行字:

你在下一秒消失不見

恍若黃粱夢一場

回眸在記憶中擱淺

只剩曾經一瞬間

你眼中我看到全世界

有時候我覺得這些記憶清晰的就像是今天發生的一樣。

而我又知道它的確已經過了四年。

那大概是放假的第一天,我清晰的記得是七月一號,當天的月亮不是很圓,傍晚時分家門口的路上人潮仍舊是熙攘的。我手上拿着當時從報刊亭買的《美文》,書被我捲成筒狀緊緊的握在左手。

我刻意在這條路反覆的走,甚至記下了路口有一個推三輪車的小商販,整條路有兩個微小的上下坡,中間是一個小區的正門。

我在拖延時間等一個節點,數不清抬頭看了多少次月亮,就彷彿我在焦急的等它變圓。

仍舊在故作鎮定的並肩行走,手心卻不自覺微微的濕潤,書的封面被我握的快皺了。

我甚至忘了他在我左邊。

在他觸碰到書角的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書也在左邊。我一陣小慌張的將書從左邊換到右邊,被浸濕的部分微微有些起褶,但我已經顧不上發覺。

20xx年的夏天,我在看着月亮慢慢地變圓。

那段時間瘋狂的痴迷夏目漱石的“月色真美”背後的意境。瘋狂的喜歡和觀察着每天的月亮,換着形容詞形容它。

我猶豫着説出好像詞不達意的話,然後按下手機裏的短信發送鍵。

比如,今天的月亮是橘色的,晶瑩剔透,像剝了一半的橘子。

又比如,今晚的天空沒有云,月亮正圓,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的明暗層次,要不要一起去看。

他説:“ 要 !”

他喜歡趴在天橋上看橋下車來車往,他喜歡看着這樣的場景思考。

而這樣,彷彿可以清晰感受時間的流逝。分針秒針的行走也許並不直觀,但是飛速消逝的物體卻能時刻告訴你這一秒和上一秒已經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腦海中閃現的場景大概也同奔流駛過的轎車和公交是一個頻率。因為紅燈而暫時靜止的畫面和腦海中定格的場景不謀而合的使人陷入片段的沉思。

但我已經忘記在那個年紀裏彼此究竟裝着什麼樣的年少心事。

也許是太過平靜了的存在,也許是互相的緘默不語。後來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裏變成了偶爾發個消息互相鼓勵的狀態。

但我還是會,

會在整個高三下學期拼命的努力學習,偷偷計算着和他的距離。

會在早上上學和晚自習下課後計算什麼時間和地點恰好能看到他的蹤跡。

會在理綜卷子寫到昏迷的時候偷偷在草稿紙上一遍遍寫下他的名字。

會在上操和開年紀會的時候不經意的尋找他的班級。

會在書立上寫下他發給我的鼓勵的話語。

我仍舊記得開頭:

“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我有無數個快挺不住的瞬間。

比如第一次模擬考試班裏的第48名。

比如某次測試物理選擇題錯了五道,盯着卷子一直歎氣。

比如離大學聯考越來越近的時候,焦急的心態與成績和排名的忽高忽低。

我還是會碰到他,我們的話題從同學趣聞轉變成圓錐曲線和多階導數的數學題。

我思考了一上午的困惑在短短十分鐘的相遇時,聽他用兩種方法描述完。

然後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在本子上重新算一遍,成功了之後總結好方法用紅筆標註好。隨後才着急的應了媽媽的催促坐在桌子前開始動筷子。

仍舊繼續着這樣緊張的生活,有時候會算着距離畢業的日子,和還能見到他的時間。

我會在片刻的休息中在腦海中算出來:

一週偶遇兩三次,一次十分鐘,還有三個月,還剩十二週,加起來是六個小時。

六個小時真的是,太短了呢。

然而不滿足又會怎麼樣。

是會怎麼樣的。

我在日記上寫下要是考到660分我就重新把他追回來,然後更加珍惜起來每一分鐘。

後來我沒有考到660分,還是在一個充斥着夏日高温的日子裏喝下一杯冰水之後鼓足勇氣表了白。

冰水讓我在説出那些話的時候無比清醒,清醒到他回覆我的每一個都記得。

我記得那個夏天時周圍悶熱的空氣和高温,記得雲朵被烤焦了的橙紅色,記得嚥下冰汽水時喉嚨的清涼,記得大腦瞬間清醒,記得他説的最後一句是:

一起走下去。

我希望故事到此為止不要後續。

而那些訴説出來的文字和封印的續集則是被海馬區儲存記憶時增添上的色彩,和上了鎖的暗箱。

我會懷念那個路口紅綠燈間隔的'三十秒空隙。

發黃的草稿紙上幼兒體的筆記。

書立上的便利貼裏。

一字一句的鼓勵。

和那年夏天用盡一整個青春的努力。

故事沒有結局。

因為我們沒有走下去。

我在另一條軌道上目送他遠去,早已經消失了蹤跡。

今天晚上的月亮是一個尖尖的月牙,精緻的彷彿像櫃枱上伸手便能觸碰到的首飾。月亮喚醒我的記憶,要我把塵封的往事重新整理。

暗盒裏的記憶不常想起。

卻只是忘不掉了而已。

它靜靜地躺在我的海馬區。

故事最後,

我只記得是在十八歲的午後

三號教學樓一層的走廊拐角

他那天穿了一件白色的上衣

在半開的窗口漏出的陽光下

抬頭的瞬間

嘴角不自覺的笑意

筆雜文隨筆4

天氣很不稱心,非藍天麗日。黃風滾滾,夾帶着尖利的呼嘯,遮天蔽日的一片灰黃。風的聲色懼歷讓人多了幾分恐懼,瘦子今天出門得多加小心了,胖子也不要得意,出門需小心街頭屋頂的廣告牌橫空出飛。

上班的時候上班,休息了又這樣的天氣,似乎蝸居室內很久了,感覺身體愈發肥胖不輕靈,心情也不知所以的悶悶不愉,儘管昨天還想到要笑口常開。

昨天食慾也還氾濫,預想這幾日要吃什麼,要做什麼,吃與做都是一樣的有滋有味。今天大風的吼叫不僅影響了我室外活動,也影響了我的七情六慾,寡淡的無慾無求不待動也不想吃,只有一種睡多了的頭痛。

翻來覆去的看手機,查看特價機票,去哪兒呢?誰來作伴?一起旅行一次。盤點周圍的三五人,都不理想,她們好像連這個想法都沒有。別人都在忙什麼?別人的日子如何填充?只感覺自己偶爾很空,不知某時的偶爾,漫無邊際的空虛突然會襲來,完全籠罩了自己。

網絡好像也受天氣或是我影響了,三五次的點讀手機屏幕都沒有反應,接收一個與發送一條,又懶又慢的也不稱心。

想到剛開的杏花被那場無情的春雪凍盡皆死,心緒愈發沉悶,有股酸酸眼淚似要流出。終也不是悲觀之人,説不定今年依然有杏可吃。所以眼淚只是感覺,在心底盤旋作罷。噓一口氣,換個躺的姿勢,感覺身上冷冷的,拉條棉茸茸的毯子搭上,新的嚮往突的冒出。

盼望着明天風和日麗,沒有花的樹,枝枝葉葉能眉目清秀,綠意可人,散發出春味。那樣,人就被勾引了,許多欲望也就順其自然的萌發了。

人總得有個慾望,有個盼頭!

筆雜文隨筆5

最近的天氣似乎很適合睡午覺,帶上耳塞,蓋上被子,壓上枕頭。腦袋便昏昏沉沉,恍恍惚惚。一覺起來好似閉關千年再入凡塵。趁着還未摘掉耳塞,回味着夢中的一切,感慨着韶華南柯黃粱一夢。轉身拿手錶去看時間時,已是四五點了。

想起知乎上有關大學哪一個瞬間感覺最幸福的一個回答,答者戲説:下午一覺起來發現舍友們也都還在牀上,睡眼朦朧。雖然是小事,卻能得到極大的認同感。確實,一覺睡到下午起來身邊若是沒有一個人陪,甚至沒有一個無論出於何事的叫醒電話,總會覺得荒廢了許多,有時更會有一種被全世界拋棄的感覺。

開始動筆寫東西的時候,已經不是在牀上了。因為晚上還有課,不得不拖着慵懶的肉體,快快的收拾打理,出了宿舍。與其説慵懶的肉體,倒不如説是惰性難改的靈魂。

沒有太陽,天氣也不熱。但穿着羽絨的長馬甲走在路上還是很顯眼。是身體虛寒,不能見涼?還是腦子有了什麼故障?他人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這件衣服,直到立夏我都沒有下過身。

教室很悶,加上一路的疾走,背已經有些潮濕了。不大的教師擠滿了一百多號人,有説有笑。我不願再多停留,抄了水杯,下了樓。有段時間,我甚至覺得工地機械的吵雜,都要好過不絕於耳的人聲。可能是聽的太多,想的太多。當着別人的面説自己想的多,總是有些不太好。這個我也懂。

當熬夜成為了一種習慣,就會漸漸愛上他。那種慢慢被黑暗包圍的感覺,不是恐懼,而是踏實。這時候如果能配上音樂,一杯熱水,將會是一個美好的夜晚。晚睡待日出。

一陣風雨過後,機智恢復了平靜,耳邊的音樂仍在播放,已經不知道是第幾首了。看看錶已是夜深,該早睡了。晚安,夜。

筆雜文隨筆6

“世間花葉不相論,花入金盆葉作塵.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荷葉,蓮花,藕,全是寶。其荷葉,蓮花因浮於水面,“白日發光彩,清飈散芳馨。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而大受人們稱讚。

古今文人多寫荷花,花大致有兩種色彩:一是“愛此紅蕖鮮”宋楊萬里留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名句。一是“素華多蒙別豔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真是“秀越橫塘十里香”,更有“千朵芙蓉麗,凌波致,一片霞明媚,花如醉。”

也有寫荷葉的。宋朱淑貞寫有“平波浮動洛妃細,翠色嬌圓小更鮮。”歐陽修的“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宋林景熙的“萬柄亭亭出碧漪。”綠葉紅花美,香銷葉殘亦是佳。連破荷葉也著有“留得殘荷聽雨聲”的佳句。

荷葉荷花逸韻幽香,讓人忘寐,讓人“常記溪亭日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清葉申薌“碧沙窗下晚風涼,花葉俱香”,更有金趙渢的“誰開玉鑑瀉天光,占斷人間六月涼。日落沙禽猶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

讚美荷花的人頗多,從楚辭到現代,尤以唐宋文人居多,更有現代作家朱自清,用精緻,維妙的比喻把月下荷塘寫得特有風韻,形容得極致美,而且在蟬聲與蛙聲的襯托下,更突出了一種清靜幽深的氣氛,把人引入往古的遐想。

願天下愛蓮之人“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筆雜文隨筆7

一箇舊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人是復活的人,文化是復活的文化,文化最可以保證人的生命質量。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人,文化的世界,是一個可以被意識,思維的世界。茫茫人海,芸芸眾生,善思者寥寥無幾,開啟生命的智慧,用睿智的思想去看待財富。時間會讓美走向深邃,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質,人必須得在生存之外尋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怎麼能允許自己一生庸庸碌碌,將對生命的思考權力贈予他呢!不能否認:人的全部價值意義,都可以在文化中成為現實。

文化追求有一個目的,便是在於對社會的分析,對人生自我有一個瞭解,是的,我們應該經常思考我們真實的人生成就,而不是一味地忽視自身的存在性,無處不在的文化思維可以讓人獲得有自我醒悟與提升,此一點基於文化精神,有一種內在的主旨吸收和改造。文化是奮力趨向於無限的創造的,不是回返自身的圓,人只有通過文化的渠道追求自己,才有機會體會到生命之美的高妙意境。

珍惜生命的最佳方法不是養生,而是努力地去燃燒自己,釋放光和熱。世界林林總總,斑斕詭譎,人與文化的精神對話從未停止,生活最終將以嚴格的評判標準將人生區分,人不是以偶然的方式依賴於文化的。文化不屬於文化自己,人也並非完全屬於人,彼此是彼此唯一的安慰,文化自我決定着人類,人類選擇創造,超越文化,以便為未來安排和預知,或許文化的世界是一切可能中最好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的種子,文化以極其微妙,極其驚人的方式影響着每一個人的歷史。文化寄託了人類對自我生命狀態的一種追求和嚮往,最能以寧靜淡泊的姿態,慷慨激昂的情態呈現於人們眼前,但事實上,很多人意識不到世事興衰無常,榮華易逝,皆為浮雲,追名逐利,忘記了生命的真諦!

在有形的世界裏,文化不留什麼痕跡,同時卻展現着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作為對人生生命價值最有效的認定和衡量,作為人生生命體的形態之魂,應該可以説:文化是人生緣裏註定的約稿。審視歷史,不得不承認最強大的力量無以能被看見,只能更多地被意識到。文化權力作為真正無可超越無可替代的絕對權力,不管人生對未來有什麼期望,基於什麼而努力,都應該追求自己存在的歷史文化意義。物質現象的繁華只是一種表象,無論物質世界有怎樣的本富繁華,歷史中,也只有文化才真正璀璨,風流才華。通過文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複雜交織的世界,一個美麗與哀愁相互滲染的世界。比如説長安發生的歷史事件可以在羅馬,可以在大馬士革,可以在貴霜得到迴響。中國的水墨留白可以在一千年後的歐洲獲得欽佩,讚賞和共鳴······,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共鳴所產生的效應。數千年來,人藉助於文化觀察世界的過去和展望未來,藉助於文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當今時代的意義。

文化藴含着追求生命自由和幸福權力的真理,感受文化無比高貴的精神,體悟人生,細細品味“舍”與“得”的真諦,可以説:財富的佔有,權力的炫耀,不是天生註定的,而是後天掘取的。抵禦氾濫物質的誘惑,明理世界有一種至誠的大愛是文化的寬容胸懷。在一種種潛意識裏感動,儘可能多地吸收文化的笑容,唯只有它才能填補得了人生實體的虛無,文化作為人類社會最偉大的財富,其的思想精神永遠是最活躍的,無可懷疑文化的生命是不朽的生命,文化生活是人最理想的生活,是人生命的終極修行,其一直以極其隱祕的方式棲息在每個人的身上。

歲月在流逝,歷史在沉澱,對於聖雅的文化,準生命的開始無不是有着諸多的好奇和深深的嚮往!只有高貴的文化才能給予人生以高貴的魅力吸引,它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無論採取怎樣的方式追尋,流韻於時空中的夢幻,自古以來都是文化精神,其用無與倫比的光芒,指明着人生信仰的方向。人,無論是誰,都應該力求在文化的情感世界裏,讓生命保持有高貴的姿態,優雅出特殊的形象。

活於世間,感受文化,歷史對生命意義的重新思考,我們要有內心的感激,生命這麼短,有的人名垂青史,有的人流芳百世,人活着究竟有什麼意義和價值,茫然觀世間,那麼多人,那麼多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似乎根本就沒有存在過,未留下任何痕跡!對比想想,如果自己傾盡一生努力,能夠接近文明,讓自己有機會留在歷史裏,又該是何其幸運!人必須得要學會文化責任的承擔,以維持創造力的增長,體覺“自我”精華,相信文化才是人死後真正的皈依。

作為人生最為獨特的心靈體驗,也只有文化的雅才能可以人間天堂。情感着有覺醒意識生命的神經,思觸文化,體會他的博大與精深,其延續了多少有價的生命,使之燦燦在歷史裏更具有魅力。人生必須得要為自己的存在而明晰:唯有相當文化涵養及貢獻的生命體才會彰顯出價值意義,才能對人生自我歷史價值做惟一的證明,雖然有不少政治家,皇候將相,其也都深涵着一種文化現象。是的,能夠持續發光發熱的人,肯定是基於文化,基於人類所有貢獻的人。

文化留下了多少悲慼的壯歌啊!人生是一種責任,文化意味着一種信任。觀賞人生歷史繁衍的組卷,一路走來,不知放棄了多少東西,卻怎麼也拋棄不了文化情感,丟掉精神思想,醉花香覺,誰敢懷疑:説文化不是世間最美的風景呢!它豐富了所有的沉思,一切的想象力。於文化史裏審視人生的行跡,所有的人,無論是誰,都應該飛揚激情地讓自我獲得有一些文化權力。

靈感是一種無所在無所不在的東西,飄在真實與虛渺之間,也讓人生錯錯於生死之間,其是人另外一個生命的奧祕,很少為人所知。真正聖雅的文化是不會因為時光的延續而衰顏的,每一個人都在為偉大的歷史法則提供着證據,真正擁有文化權力的人生,會因時間的延長而更加顯得高大。

生活的本身是無意義的,關鍵是我們能用怎樣的姿勢以怎樣的狀態通過何種途徑來活出自己。文化是人生最高的精神思想指向,其的最大魅力就在於能夠穿越時空,跨越歷史,將你我他連接起來,想想就覺得無與倫比。物質數字財富不過是隨身附帶的維繫物而已,對於那些擁有文化權力的人來説:死亡,就意味着人生悟性的一種超凡脱俗,意味着生命的另一種復活。將生命所有的夢都交與文化寄存,人生根本就無需要時間尺度來衡量長短。真願望世界所有的人都可以擁有獨立自由的文化精神。

人是創造者亦是保護者,念世間有多少故事傳説,講述的都是思想,情感,文化生活。人生苦苦守望痴盼了幾十年,才等來一世的文化情緣,拋棄一些俗念,禪意文化的真諦,活出人的自己。

筆雜文隨筆8

又到了花生收成的季節,我走在鄉間的田野裏,幾塊花生地都拔得光禿禿了,傍晚的一陣微風吹來,可以聞到泥土和花生混合的芳香。夕陽西下,紅紅火火的晚霞,給萬物披上了一層光輝。

我低下頭,看到一顆胖乎乎的花生,躺在我的腳邊,像一個因貪玩而迷了路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我,央求我帶它回家。

啊,可愛又可憐的小花生,我當然願意帶你回家!我把這個胖乎乎的“小孩”放在手心,靜靜地望着它,思緒卻飄回了我的童年。

小時候,每年一到花生收成的季節,我和外婆就去尋花生。外婆門前就是一片田野,村民們每年都種不少花生。拔花生時,有一些花生斷了莖,留在了泥土裏。農人們活兒多,顧不得這些,掉了也讓它們掉了。再説,家家户户都種那麼多,他們也不在乎這點損失。外婆説:“一顆一顆花生,都是生長了好幾月才長成的,浪費在地裏怪可惜的。”

於是,外婆就拎着籃子,到地裏去尋花生。六七歲的我,高興地拉着表妹的手,跟着外婆去尋花生。小小的我們,眼睛好使,細細地看着花生地,不一會兒就尋到了幾顆花生。最好是下一場小雨,半埋在泥土裏的花生,露出圓圓的腦袋兒,我們一眼看過去,就逮準了它。

“你可逃不出我的火眼睛!”表妹興奮得直嚷道。嗯?火眼睛?哈哈,原來表妹學西遊記裏的“火眼金睛”,記錯了!

每當發現一顆花生,那種興奮能讓我們一蹦三尺高。尋花生,多好玩的一件事!我們專門去找那些剛拔起了花生的小坑,泥土是鬆的,仔細看一看,呀,又一顆花生,這一顆是單顆花生米的,圓鼓鼓的,像一個上學逃課的孩子,被我逮着了,正生着氣呢!

最興奮的是尋到三顆花生米的,表妹一發現它,保準高興得大叫:“姐姐!你看你看,我找到了三顆的!”她一邊叫,一邊拿着花生向我招手,樂壞她了!外婆見了表妹興奮的樣子,也笑開了。

為什麼總是表妹尋到三顆米的?我不服氣,這會兒我尋得更仔細了。可是,有些花生很頑皮,就愛使壞騙我們。它的外殼結實好看,可一剝開,裏面的花生米都黑色了,不能吃!真氣人,遇到這些“壞蛋”,我就用力把它甩得遠遠的,小表妹則是一腳踩扁了它,這樣才解氣呢。

還有一些花生,看它露出的半邊腦袋,想來是一顆飽滿的花生,一撿起來——嚯,好傢伙,只是一個花生殼!

尋花生,我們沒有外婆那樣耐心,也因為外婆腿腳不好,她尋來尋去都是在那一小塊地,而我們則是到處跑。

有時很久都沒尋到一顆,我就沒耐心了,直抱怨道:“花生花生!你出不出來!不出來我就不理你了!”後來,我和表妹發現了一個“祕密”:對花生髮火,它會故意躲起來的,要輕悄悄順着它,它就出來了。

比如我們很久都沒尋到一顆花生,我們就故意大聲地説:“啊呀,尋不到花生了,我回去了。”然後偷瞄着花生地,如果它還不出來,就繼續説:“我回去了,我真的回去了。”果然,我們馬上就尋到了花生,有時還一連尋到好幾顆呢!看來,花生是怕我們回去了,沒人陪它們玩呀!天真的我們以為,花生是懂人意的,這樣一來,尋花生就變得有意思了。

尋花生,給了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老少三人,常常在花生地裏歡聲笑語,引來村裏的孩子們都跑來跟我們一起尋花生。外婆總誇我們能幹,每當尋了幾顆,我們小小的手拿不下了,就朝外婆喊道:“外婆,有好多花生,我的手都拿不下了!”外婆笑着説:“放到籃子裏吧,你也拿一個袋子,看今天能尋到多少。別亂跑,看看,都出一身汗了!”

我們雖然喜歡尋花生,可外婆怕我們累,不想讓我們去。有時午後,外婆趁我們午睡了,就出去尋花生了。太陽猛烈,她不給我們去,自己卻去。我們睡醒了,連忙跑去找外婆,外婆遠遠地看見了就叫我們:“別下來,快回去,這太陽這麼毒。快回去,姐姐,帶妹妹回去!”

我們難過極了,外婆心疼我們,我們也心疼她呀!所以,我們就站在田埂上,在太陽底下和外婆一起曬,委屈地説道:“不!外婆不回去,我們也不回去!”外婆捨不得我們,只好也不尋了。

看到我們尋花生,村民們就拿一大簸箕的花生要送給外婆,説道:“五奶奶,我們花生多,這個送您,您不用那麼辛苦啊!”外婆連連擺手:“哎呀,受不得呀!謝謝你,我只是看花生丟了太可惜,一顆顆都是你們辛苦種出來的呀!”無論如何,外婆也不肯接受別人的恩惠。但是,外婆尋的花生,做成花生食品後,她也慷慨地分給大家。

尋花生是一件快樂的事,每天傍晚放學後,我們一大幫小孩就跟着外婆尋花生。一個花生季過後,我們能尋到十幾斤甚至更多,外婆就拿來做花生糖。外婆做的花生糖又香又甜,一端出來,沒有誰不想試上一塊兒。外婆這手藝也是出了名的,有人勸外婆:“五奶奶,您可以拿花生糖去賣錢呀!”外婆不緊不慢地吐了一口旱煙,笑道:“不賣錢,大家吃着開心就好!”

孩子們都喜歡吃外婆做的花生糖,外婆一做出來了,就高興地叫大家來吃。下地裏去勞動的村民,打外婆門前經過,外婆也送給他們吃。除了做成花生糖,外婆也會做花生糕,或是炒花生米。總之,外婆辛辛苦苦尋來的花生,她從來不私自收着,而且慷慨地送給大家。看到大家直稱讚好吃,吃得開心,外婆笑得比他們還開心。

那是多麼快樂的時光啊,無論是尋花生,還是大家一起圍坐吃花生糖,都是我們最快樂的事。如今又走在這田野裏,回憶起童年,心裏湧起無盡的懷念。

我又行走在這片田野裏,夕陽的餘暉灑滿了大地,紅紅火火的晚霞把一片花生地照得彤紅,如今還有誰會尋花生呢?

筆雜文隨筆9

海也是一片漆黑的,樹和樹葉也是一片漆黑的,之有海邊有潔白都沙,散發淡淡的光。

有着和沙子一樣潔白羽毛的鳥在海里遊着,揮舞着翅膀,迎着水,但海浪卻無聲。

有着和沙子一樣潔白鱗片的魚在林中翱翔,擺動着尾鰭,穿梭於葉隙,魚也無聲。

榮澤也是漆黑的,像要和這海,這林融在一起,她只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和呼吸聲,除此外這裏什麼聲音都沒有。

魚和鳥雖然和沙子一樣有微弱的白光,但是無力干擾黑暗。

榮澤向林中去,一路不停,直到再看不見海,地上的草有半人高,都結了花苞,可是看不見。樹高到看不見末端,只有依稀光束從那裏投下。

一隻最大的白魚忽然被驚動,它快有榮澤一樣長,卻不顯得笨重。白魚衝向前去,向這裏的主人彙報闖入者的蹤跡。

榮澤追着魚,只覺得渾身都在痛,血從身體裏流出,但她顧不上,她等這樣的一天有太久。

遠處有人跪在地上,她是白色的,髮絲是白的,臉是白的,眼睫是白色;白色的鱗片在她皮膚上,白色的羽毛在她身後。她像所有白色的事物一樣,發着不會打破黑暗的光芒。

她忽然抬起頭,榮澤看見她金色的瞳,她好像剛剛醒來,帶着茫然麻木與不知所措。

霎時,所有的花開了,是金色的花瓣,像金色的火,把整片林子照亮了,這裏沒有陽光,但是秦桑的眼睛和這些花代替了它。

何謂花朵,為斬首而生長的頭顱。

榮澤手裏的劍把那人釘死在地上。漆黑的刃漆黑的柄,沒有刀鞘。像榮澤漆黑的發和眼。

倒在地的人想言語,卻只能發出渾濁的喘氣聲,血色的泡沫泛出她的傷口和七竅。她抬起手,所有的東西忽然被靜止了。

金色的花金色的眼,白色的沙白色的魚和鳥,黑色的海黑色的樹還有黑色的憎恨者。

榮澤感覺到自己的意識被解離,她腦子裏只有一個念頭:你以為你逃得過嗎?你以為你逃得過嗎??

榮澤伸出手的手抓在路邊一朵長春花上,一個聲音忽然打斷了她的動作:“誒那個不可以抓!那個有毒啦!”

一個女孩子跑過來,手裏提着隔壁書店的小紙袋,臉色蒼白。

她身上帶着少女特有的氣息,少女特有的曲線畫出這個人的眉眼和軀體。

看見她只能想到少女這個詞,不會想到其它。那是一種不成熟不嬌媚不甜美的,只屬於這個年紀這個性別的人特有的東西,除此找不到其它。

當然她還有一雙,只有榮澤才看得見的金色眼睛。

榮澤收回了手:“謝謝你呀,你是住在這個小區的嗎?”

“我是喲,A座七樓的!”少女在笑“我叫秦桑呀,低綠枝的秦桑!”

“榮澤……四樓的……”這太有活力了吧,榮澤想,這是假的嗎?

“幸會呀,以後這個花不要摘啦,有劇毒的,小心一點,不過不吃其實也沒有事情……”秦桑依然在笑。

“謝謝。”榮澤也笑了。

筆雜文隨筆10

間山死死地盯着那隻巨大的飛蛾,他必須直視它。

鎖死的房間內,半隻手掌大小的灰色飛蛾趴在鐵紗窗上,空調風乾燥得讓人喉嚨發癢,雖説間山知道這是錯覺,但他就是覺得飛蛾的氣息似乎藉着周遭的冷氣蔓延住整個房間。

所以他必須直視它,全神貫注,甚至連咽口水都不敢。

越是直視,飛蛾翅膀上粉末狀的紋路,以及蟲肢左右生長的細小絨毛越是看得一清二楚,間山幾乎要奔潰了,他覺得飛蛾的一切已經硬生生刻入他的視覺神經。

間山猶如樹木一般死死佇立不動,連顫抖都不會,他的年輪裏寫滿了鐵紗窗上飛蛾的每一處細節。

他仍然無法移開視線,間山是個恐懼心非常巨大的人。分明是隨便拿點什麼都可以拍死的飛蛾,但間山在發現它時就無法移開視線了,因為他害怕飛蛾在自己轉身時忽然騰飛起來,害怕飛蛾過來貼緊自己的脖子,哪怕常識告訴自己沒什麼事的,他依舊非常恐懼。

間山必須直視自己恐懼的事物,才能理所應當的生活。

因為恐懼,他給自己定下諸多道理與原則,因為恐懼,他必須確保自己恐懼的事物一直在自己的視線內,在自己的直視之下。

春天恐懼自己的花粉症,間山會一路上盯緊每一束花;游泳時恐懼溺水,他哪怕得了結膜炎也要在泳池裏睜開眼睛,哪怕是小時候去坐過山車,間山也是唯一全程面無表情睜開眼睛的小孩子。

因為他非常恐懼。

原則上人不能珍惜遲早失去的事物,否則將陷入極大的痛苦,失去後能釋懷的人少之又少。

間山亦是如此,他恐懼着一切失去,所以他死死地盯着每一份自己會失去的事物,對待父母百依百順,與朋友相處亦費盡心思,在交到女朋友之後,他更是痛楚萬分。

無人知曉他的痛苦,大家都覺得他是個非常熱情的好人。

現在,間山非常熱情地直視着房間內的飛蛾,在巨大的恐懼裏,將自己活成了一堆無用的熱情。

筆雜文隨筆11

關於知識的名人名言很多。本人則人微言輕,只能閒話而已。

知識分三類: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哲學知識。現今社會是知識爆炸時代,一個人不可能什麼知識都知道,但是既要生存就必須有起碼的常識。一個人才必須有自己工作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一定的知識面。這就是T型人才:一橫代表知識面的廣度,一豎代表專業知識的深度。博學才能多才。有一個詞叫“無知無畏”。不懂法律就會觸犯法規,膽大包天。所以,博學多才者常常謹慎辦事,而不是粗心莽撞。 一個人在自己周圍畫一個圓圈,園內是掌握的知識,園外是未掌握的知識,一個人掌握的知識越多,與未掌握的知識接觸面越廣,就越謙虛,勤奮學習。越是無知者,越趾高氣揚,越自以為是。 不但在原有的專業科學中有長足的發展,現在的知識學科也越來越多,專業越發展越細,還新生許多新學科,還有許多邊緣學科、中間科學產生。

不但自然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有許多邊緣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也有許多邊緣學科。 科學越發展,相應的偽科學也喬裝打扮以新的面貌出現,甚至在媒體上大做廣告。沒有紮紮實實的基礎科學知識和勇敢無畏的為科學奮鬥的精神,才會站出來揭露偽科學,並且予以有效的打擊。 現在學習知識的渠道很多,尤其是網絡,可以很容易查到相關的知識。但是,最好多查多做比較,因為網絡上有利益趨向、廣告效應之類的偏向,也會誤導讀者。現今社會上陷阱、騙局非常多,要事事、處處、時時預防之。除了“天上不會掉餡餅”之類的信條和謹慎辦事、“三思而行”外,最好的辦法就是懂得相關知識。一切陷阱、騙局都是利用人們的善良、無知、貪利中的一項或幾項。騙子常常花許多功夫兜一個大圈子,把你引入陷阱、騙局中,又逼迫你匆匆下決心。當你發覺上當,為時晚也。

騙局中影響最大的數“傳銷”。“傳銷”的理論是數學中的幾何級數,但是“傳銷”的結果只能是多數人的錢被少數人集中。“傳銷”早就被禁止,但是變相的“傳銷”總是不斷。現今的商業鏈,雖然不是典型的“傳銷”,卻也是層層盤剝,最終還是老百姓買單,包括各種廣告費用。 當你被宣傳某事時,最好先到網絡上查一下相關知識,看看有什麼貓膩?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甚至為了自己私利去添油加醋去推廣宣傳。否則,害了親戚朋友,最終害了自己。 知識最有價值之處是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但是,本領、知識與學歷、經歷不成正比,而現在的人才招聘往往片面注重學歷、經歷。本領、知識與職稱、職位也不成正比,而現在的媒體宣傳往往片面注重職稱、職位。

知識是在不斷髮展,不斷更新的。所以,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永遠不要停滯不前。在原有知識基礎上沾沾自喜,常常會出笑話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