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谷寫景美文

來源:文萃谷 1.32W

朋友們早就説好了,一定要陪他去龍泉的大窯走一走。曉敏是非常有想法並且非常嚴謹的寫作者,為了寫好這個散文,他是必須要上古窯址去求證一些史實去捕捉一些現場感覺的。

瓷谷寫景美文

2008年7月12日,一行人不顧夏日酷暑,終於踏上了這一段尋訪之路。

龍泉與龍泉青瓷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龍泉人,但對於龍泉的文化,尤其是璀璨無比的寶劍文化和青瓷文化,知道的並不多,甚至可以説是一知半解。也許太熟悉了,也許太近距離了,熟視無睹之中總催生着一分麻木感。雖然近些年身處異地,也老想着要為家鄉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方説寫一寫龍泉,寫一寫關於龍泉的一切,卻終因自己的“麻木”而力不從心。

龍泉是一座袖珍型的美麗山城,因劍得名,憑瓷生輝,由山添秀。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這個城市創造了豐厚的文化和清秀的山水。龍泉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縣,素有“青瓷之都”與“寶劍之邦”之謂。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而龍泉青瓷始於晉代。境內的鳳陽山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哺育的母親。

魯曉敏説,在中國幾乎找不出一個地方能像龍泉一樣,同時擁有着兩件舉世無雙的“國寶”。從歷史看,敢把自己叫做“龍”的,確實也夠氣勢不凡。我想,曉敏是深深被“龍泉”所折服了,要不然他又為何要從“青瓷”開始,去參透那浩瀚如煙的“龍泉文化”?作為龍泉人也罷,作為朋友也罷,我是熱切地期待着能早一天讀上曉敏的這一系列美文。我是説,他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是一件造福於“龍泉”的事,非同尋常。

龍泉青瓷,名冠世界的“雪拉同”。某種層面上,龍泉青瓷就代表着中國。同樣的一個“China”,同樣令世界為之驚歎,同樣令無數人為之傾情和仰慕。了不起的“China”啊。

其實,龍泉青瓷的淵源不只是起於晉代,我們通常認定“晉代”,無非在於現有的史料記載。據出土文物考證,龍泉在東漢時期就開始燒製青瓷了,時曰“甌窯”。到了宋代,越窯衰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龍泉窯就取代了越窯的霸主地位。龍泉青瓷以瓷質細膩、釉色*温潤如玉、造型端莊典雅而著稱於世,“它分為哥窯、弟窯二系:哥窯紫口鐵足,釉面開片,器形端莊,觀之靜穆幽深,撫之渾厚華滋,屬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弟窯則以素胎朱底、縹釉綺麗見長,傳世的梅子青、粉青釉色*厚如凝脂,青比美玉,為歷代藏家所鍾愛”。

大窯與青瓷古窯址

此次龍泉之行的重頭戲當在大窯以及它的青瓷古窯址。一撥人馬一分為三,自市區驅車不到一小時,就抵達目的地。

大窯,地處龍泉市南面,琉華山下,原來叫琉田,因了“窯”之故才為“大窯”。進入村口,便見一石碑立於道旁,上刻“中國青瓷古窯址”幾個大字。一灣清溪自村頭蜿蜒而下,然後穿過村子揚長而去。村落中民居大部是清一色*的泥牆灰瓦房,幾許古意,幾許沉實。

我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久負盛名的青瓷村。據介紹,南宋時,其瓷業生產的規模與質量,都獨領風騷,成為“中國的瓷都”。今天,我們能有機會站在這樣一塊偉大而神祕的土地之上,是幸運的,是有福的,自然思泉如湧,心潮澎湃。

龍泉市的文聯主席江晨先生早已為我們聯繫上了村裏的文管員周澤益。周同時是村中的赤腳醫生,約莫四十左右年紀,甚是健談,説起青瓷和大窯來頭頭是道,哪怕是鄉路野草間隨手撿起的一個小小的瓷片,都能道它個所以然,連大名鼎鼎的魯曉敏也不得不佩服“他太有才了”。日報的阿春更是心為所動,表示回去後要整出一個版面,就寫周澤益,題目就用“一個農民與青瓷”。

窯址中心區距離村子不遠,一行人決定緣“青瓷古道”步行上山。至於古人為什麼要選擇大窯作為青瓷產地,周澤益説,一是礦土,二是水質,三是碼頭和燃料。而曉敏則認為此説有點牽強,理由是類似於大窯如此這般的村莊在甌江流域比比皆是,其窯址偏偏在大窯而不在別處,定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他有個大膽的想法看似荒唐卻不無道理。他説大窯的選址可能與盜賊有關,某某人偷了官府的瓷器,躲進這深山,結果發現這裏環境不錯,就長期蹲點於此,開始研究和燒製瓷器,久而久之,越做越大。總之,要想破譯這個謎底,似乎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行至半山,突降大雨。是真正的傾盤大雨。儘管大家淋得似極了落湯雞,但炎炎中的一抹清涼,還是讓我們的心情“好上加好”。我玩笑説,這雨很意味呀,它是給曉敏的尋訪帶來了滋潤和更多的靈感。雨稍小,一撥人馬便迫不及待進入到主窯區,邊行邊看邊感歎。又是瓷片,又是“龍窯口”,又是大大小小滿目的坑道。這窯址四周,青山綠水,清幽靜謐,決非一般之地。或許,用“靈性*”一詞來詮釋當初選址之據,倒顯得更為貼切。

我是徵得了文管的同意,悄悄撿了兩小塊瓷片帶回家。阿春説,空氣裏飄浮着青瓷味。曉敏説,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青瓷。而我在青瓷面前,竟然啞口無言。

出山的路上,至一山埡口,周澤益突然要我們駐足眺望。他告訴我們,大家面向的地方叫嶴底,所立之處叫嶴口。不久前,曾有日本人就滿懷了虔誠,在這嶴口一跪三拜。他説,世界青瓷的中心在中國,中國青瓷的中心在龍泉,龍泉青瓷的中心就在大窯嶴底這一帶。

魯曉敏對我説,這大窯青瓷古窯址,應該有個更詩意的名字,或者是“青瓷走廊”,或者是“瓷谷”。我説“瓷谷”太好太美妙了,意藴,而且充滿想象。

陳萬里與“陳萬里舊居”

説到龍泉青瓷,不得不要説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學界泰斗、前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陳萬里先生。

陳萬里(1892——196一9),名鵬,號萬里,江蘇吳縣人。1917年畢業於北京國立醫學專門學校,後在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行醫。抗戰期間曾任浙江省衞生處處長。建國後,在衞生部任職。1950年進入故宮,獻身於陶瓷考古事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陳萬里先生為研究龍泉窯和越窯青瓷,曾經“八上龍泉,七下紹興”,蒐集瓷片標本,調查古窯址,自1928年起,先後發表了《調查龍泉青瓷報告》、《瓷器與浙江》、《中國青瓷史略》和《中國曆代燒製瓷器的成就與特點》等著述,尤其《中國青瓷史略》一書將以往雜亂無章的中國青瓷發展史整理得條理清晰,許多論點獨到精闢,具有相當學術價值,一直受到中外古陶瓷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們的推崇。這些專著在中國古陶瓷甚至世界古陶瓷研究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堪稱中國古陶瓷研究由傳統“書齋考古”走向利用實地調查所獲得的實物資料進行科學研究的一個里程碑。

在大窯,我們走訪了“陳萬里舊居”。舊居坐落在大窯村下窯中心處,面臨大窯溪,背倚琉華山。我們步入舊居時,竟然與老朋友、本土作家葉放先生邂逅。葉是大窯人氏,他告訴大家,這“陳萬里舊居”就是他的家。當年陳老來大窯搞調查搞研究,就住在他的家裏。他父親與陳是一對好朋友。室內,陳列着大量的圖片和物件,見證着陳萬里先生的足跡。舊居前,是一尊先生的塑像。

大窯人沒有忘記陳萬里。中國青瓷也不會忘記陳萬里。

尋根問源,拜訪大師

次日上午,在江晨、洪聲保的陪同下,我們去市區的“夏侯文龍泉窯研究所”拜訪了著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侯文老先生。先生在龍泉僅有的四位國家級大師中,被譽為學院派代表。

毫無疑問,對於散文作家魯曉敏,這就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尋根問源”。

夏侯文先生傳承和發揚了傳統的青瓷藝術,憑藉自己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斷進行着更富於創新性*的藝術創造。四十多年來,精品疊出,設計創作的作品多達5000餘件。其代表作《紅色*的誘一惑》、《仿古蓮花碗》、《龍紋貫耳瓶》、《哥窯龍紋盤》等等作品,或被國家收藏,或在國際和國內的各類陶瓷評比中獲獎,成為了龍泉青瓷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先生的作品,造型雅緻端莊,釉色*滋潤青翠,裝飾新穎明快,製作工藝精巧獨特,妙趣橫生,意味無窮。

夏侯文先生造詣很深,對龍泉青瓷的發展史不乏獨到見解。作為新中國龍泉青瓷發展的見證者,他講述着龍泉,他講述着青瓷。如此細緻的講述,對於一心要寫好“龍泉”的魯曉敏,定是收穫不淺。我也深信,曉敏的“尋根問源”,終究會為他的文章錦上添花,洋溢着別樣的力度和厚度。

我們走出夏侯文老先生的青瓷世界,放眼望去,這龍泉大地也彷彿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青瓷神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