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散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5.12K

真正的愛情總是在一顆澄澈如水,真誠如金,熾熱如火的心的淬鍊下、洗滌中、撞擊裏,落去繁華、虛偽、孤僻、高冷的外衣,露出它純粹的本真的面容。以下是愛情的散文四篇,歡迎閲讀

愛情的散文四篇

  關於愛情的散文1

同學説,她很愛那個男生,好愛,愛到似乎想起他只剩下思念,沒有了語言。他也很愛她,好愛,似乎愛到時刻關注她的每個細節。

想想,這應該是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了。愛情似乎很近,每天張口閉口都就來。然而,卻又真真的遙遠。千千萬萬人中,遇見了那個人,好愛他,正好他也愛自己,怕是最最幸運的事了。生活中多半是你走,他來,他來,我走的情形。遺憾很多,惟獨愛情很少。

她算是很幸運的了,然而,她卻説她一直很糾結,因為她心目中理想的愛情與婚姻應該是隻有兩個人:你恩我愛、玫瑰紅酒、燭光晚餐、十指相扣的海邊漫步,花前月下的你儂我儂。

經她這樣一説,我忽然就對她説的那種愛情,心馳神往起來,這就應該是傳説中美好愛情的剪影吧,在四目向望的瞬間,兩個原本陌生的人相愛了,愛的義無返顧,愛到排山倒海。像憨小子牛郎與織女;書痴董永與七仙女。他們愛的純粹,完全沒有市井的煙火味,他們可以為了彼此上天入地,惟獨不能生活。

這樣的愛情,似乎很美,但真想想,又完全不是那回事。

想讓家庭關係簡單一些,可以理解。但我們都不是孫悟空,憑空從石縫裏蹦出來,便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為了愛情,那些前三百年,後五百年的親戚,不要便不要罷,可父母親情還應該是有的吧。如果有兩個人,為了愛情,拋家舍業,也是件恐怖的事,想想兩個能放棄父母親情的人,能為了飄渺的愛情,相守一生麼?

也許是這些年的北飄生活,將我潛在的浪漫細胞都洗刷乾淨,從此把我變成了一個地道的現實主義者。再或許,原本我本就不是個浪漫的人。於是,在我的概念中,愛情與生活應該是一回事。或許,理想中的愛情真的能在四目相望的瞬間產生,也許是特定時間內一個不經意的回眸,也有可能是在特殊時期,一句無關痛癢的話,但就在那個瞬間,心裏沉睡的愛情愴然驚醒,心裏開始氾濫出一股説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暖暖的,軟軟的,摸不着,但就在心上。在隨後的交往中,隨着交往的深入,心與心的相互吸引將變成一種習慣、一種依戀、一種包容。

這時的情感,還是愛情,但親情已經佔了很大一部分。兩個人初期相愛時,僅僅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完全在心靈層次上,靠彼此用心體會,這時的愛情很惟美,更像是海市蜃樓,看似很近,卻難以觸摸。兩個人再發展,發展到彼此熔入對方的生活,進入了對方的朋友圈,這時的愛情開始已經有了看得見摸得着的土壤。尤其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那時,兩個曾經相愛的人,便不再是單純的兩個人,而是兩個家族,這時的愛情,已經開始發芽。事實上,美好愛情的延續,單單靠心靈的相互吸引是件很不靠譜的事情,後期合適的土壤才是決定兩人的愛情能否修成正果的基礎。

以上這些都是道理,很少有人不懂得,可世上的事就是這樣,用幾句話,便能説的明白。然而很多事,真做起來時,往往會很糾結。

有時,我覺得人生最大的幸福便是,愛他便嫁他,然後相守一生。可有時太愛一個人似乎也不是什麼好事,愛他,便想讓他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看不得他勞累,看不得他受委屈,看不得他受冤枉,似乎他是心頭的一根刺,拔不得,按不得。總會不小心把自己放到一個很被動的位置,隨他喜,隨他憂,心也開始小到只能容下一個人。當一個人的世界裏只剩下一個人時,也很可怕,他便是自己精神與物質的寄託,自己便成了根藤,最大的能耐便是在一棵樹上纏來繞去,這很要命。

想這塵世間,壽命最長的,可以是愛情,能長到一生一世。有時,壽命最短的也是它,往往,還沒開始,便已經死去。最頑強的應該是愛情,縱使是千山萬水,也割不斷兩顆相愛的心彼此間的思念。最脆弱的也應該是愛情,可以在山崩地裂中存活,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泯滅。

所以,我説,人生最幸福的不是一定要嫁給所愛的那個人,而是心中始終有人能夠牽掛,即便不在一起,在某個瞬間,想起那個人,心裏能湧出一股安慰,也挺好。總比,眼睜睜看他為生活所累,熱情一點點被歲月沖刷的只剩下一片慘烈的白,而自己竟是無能為力要幸福的多吧!

  關於愛情的散文2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愛情似乎也一樣。美好的愛情不只是轟轟烈烈,更多的是粗茶淡飯的恬淡,是柴米油鹽的安穩。

——寫在前面

1.婚姻是一場宿命,無關愛情

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爺爺奶奶出生在三四十年代,聽奶奶講述,那個時候,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愛情,婚姻基本上是包辦的。她嫁給爺爺的時候,還素未謀面,新婚之夜,還在各種猜測丈夫是瘸是跛。那個年代,受封建思想束縛,婦女的地位很低,與其説嫁給男人,不如説是嫁給命運。幸運的是爺爺家境殷實,秉性善良,知書達理,奶奶過門後,育有三子一女,算是幸福美滿。

印象中爺爺整天都樂呵呵的,似乎從來都沒有煩心的事情,只專注於讀書看報、書法練字。退休回鄉後爺爺仍舊閒不住,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忙時種瓜種豆,鋤草施肥,閒時種菜養花,澆水修枝;白天田裏菜園,晚上燈下看書讀報;晴天晨跑,雨天寫字,日子過得充實快樂,與世無爭。奶奶似乎一直都很忙,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操持,忙裏忙外。

小時候最喜歡看熱鬧,村裏來的雜技表演、算卦先生、妯娌吵架、換賣西瓜、冰棍,種種都不容錯過。偶爾爺爺奶奶拌嘴,明明就覺得奶奶的不講道理,但卻從來是爺爺主動認錯。爺爺總是偷偷的告訴我,“在咱家屬你奶奶最辛苦,在家裏偶爾不講道理也是應該的”。小時候遇到寒暑假,爺爺會帶着我和妹妹去溝裏摘酸棗、拾柴火、挖野菜,每每回家大搖大擺走到大門口,三個人便自覺地站成一排排,順着院子東側的圍牆,偷偷地溜進屋子。偶爾不幸被在院中幹活的奶奶撞見,就迅速低垂着腦袋,乖乖等待一頓教訓。待奶奶訓完話,我們三人總是你瞅瞅我,我瞥瞥你,暗自樂呵。

記憶中,爺爺七十七歲那年病倒了,病重的爺爺心心念唸的是奶奶做的家鄉的飯菜,那些味道是媽媽無法取代的,因此那段時間裏,媽媽常常被爺爺批評廚藝不好。可憐的爺爺病情不斷加重,脾氣也隨即惡化,持續了幾個月就離開了我們。似乎生命本就在於折騰,生命的前沿和末端都是在哭聲中度過的,人生不過一場苦難修行罷了。

或許,爺爺奶奶那代人無所謂愛情,但他們之間的感情卻是最堅不可摧的;或許,這源於爺爺奶奶經歷過戰爭、饑荒、文革種種大磨難,才換來現世安穩,他們更懂得珍惜。

2.感情是被放在心底的——父母愛情

父母愛情。常常在想,出生於五六十年代艱難歲月的父母那代人愛情的樣子。那時候,人們很窮,日子很苦。有些人的感情是被放在心裏的,諸如父母。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種種。

爸爸媽媽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記憶中,爸爸總是很忙,家裏家外的活似乎總也幹不完,他總是樂呵呵的忙碌着。種地、劈柴、挑水、油鹽醬醋,就連給我們姐妹買衣服之類的事情從來都是爸爸在做。媽媽負責燒水做飯、打掃、縫被子之類的針線活。小時候,總覺得爸爸的眼光好,挑選的衣服在村裏從來都是最漂亮的。

媽媽是傳統的女人,勤儉持家,相夫教子。記憶中,媽媽總是變着花樣做各種飯菜,為我們改善伙食。每一個爸爸外出的日子,媽媽總是夜不能寐,擔心爸爸有沒有吃飽穿暖,路途是否安全。

時間的腳步永不停息。我們長大了,爸爸媽媽卻老了。媽媽有個壞習慣,不愛出遠門。小時候,總是很奇怪,別人的媽媽隔三差五的去回孃家,走親戚;我的媽媽不愛出遠門,即使外出,也要很快回家。長大後漸漸才明白,媽媽是擔心她不在家時,不會做飯的爸爸,飢一頓飽一頓,湊合吃飯。

一次,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卻執意要待在醫院陪護,不讓我們姐妹留宿。或許是爸爸更知道媽媽的生活習慣,他不放心把媽媽交給任何人,包括我們姐妹。

愛情之於父母,或許就是一份牽掛,一份陪伴;沒有轟轟烈烈,卻是安寧祥和。

3. 愛情的樣子——兩情相悦,一次一生

70後的小叔叔是父輩裏面的文化人。他是村裏最耀眼的明星人物,那時對於農村來説,大學生是個響亮而無限光榮的稱號。還是個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就喜歡拉着小叔叔的手,小手攥在大手裏。每每假期小叔叔回家,總是他甩不掉的小尾巴。那時覺得小叔叔可厲害了。記得他用舊掛曆包的書皮,稜角分明,可漂亮了。他可以輕而易舉的一手舉起我們小孩子。他回家的時候總不忘給我們姐妹帶一些小玩具。這些是在鎮上都買不到的,我們愛不釋手。

我上大學的時候,小叔叔已經成家立業。回家也愈來愈少。小叔叔每到省城出差,總要帶我去逛逛,看看城市的風景,吃吃當地的特色小吃。那時候拉着小叔叔的手,彷彿還是那個找到糖果的小女孩,滿心甜溢。

緣分是個神奇的魔法師。緣起,於茫茫人海中,我遇見你;緣滅,我看到你,在人羣中淹沒。

聽叔叔講他的愛情。九十年代初大學畢業的`小叔小嬸,被分配到一個系統工作。歲月正好,年齡正好,他們正好遇到。無疑,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註定幸福一生。小嬸稱得上白富美,穩定的工作收入,優越的家境,漂亮的臉蛋,更重要的是小嬸的性格温婉,知書達理。

或許,愛情都需要花前月下的浪漫,噓寒問暖的温柔,小叔小嬸也不例外。小叔叔早上坐第一班公交車去排隊買包子,然後趕在上班前送到小嬸家樓下;有一次他們出去散步,小嬸的高跟鞋磨破了腳,小叔叔一路揹着小嬸下山,愛覺不累。

艾青説,這個世界什麼都古老,只有愛情,永遠年輕。小叔叔和小嬸一直很甜蜜,一晃他們的女兒都上大學了。記憶中每每見到小叔小嬸,都能讀出幸福的密碼,似乎從來都是明媚綻放,幸福溢出臉頰。

4.且行且珍惜——她他

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當你想起他時,心裏就會掠過浮雲般的温柔。被血脈裏的感情牽引,天涯海角,莫失莫忘。

清明時節雨紛紛。又是一年濛濛細雨的清明時節,蕊與宇重逢。這次相見,不同往昔。那時,他們的關係在友情之上、愛情之外,他們只是朋友。如今,他卻是以男朋友的角色入場。從此,蕊,不再一個人。

宇,一個優秀的男人,作為結婚對象,理應是不錯的人選。安妮寶貝説,愛情,不要去找,要等。那麼,宇或許就是蕊等來的那個人。與宇的重逢,或許就是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註定共此一生。

張小嫻説,最美好的愛情,是我和你都是對方想抓住的人。與宇相逢,相戀。蕊便篤定,他們會在一起。即使彼此很熟、很近、很好,他們依舊想要談場長長的戀愛。不要轟轟烈烈,只要平平淡淡、長長久久就好。宇,似乎註定是要跟她細水長流的那個人。

當愛得以成立,婚姻便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婚後,他們過着自己的小日子,平靜卻不乏温馨,平淡卻不失浪漫。休假的時候,蕊走進廚房,洗手作羹湯。蕊一如所有小婦人,做菜、煲湯,等待老公下班回家,幸福洋溢!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最好的愛情,始於兩情相悦,終於白首偕老。蕊想,他們的愛情的小船才剛剛起航,駛向遠方。

  關於愛情的散文3

愛情是什麼?什麼是愛情?

年青人在幻想,崇景……浪漫多麼虛擬飄緲。

年長者卻在咀嚼,與老伴相濡如沫,包容一切,把愛與情在歲月中沉澱。擇一人深愛,等一人終老。在平凡中溶解自我,在彼此的眼中看到對方的影子。

我記得一位學者説:愛情是一把米,一瓢水,放進一口鍋中,一培文火,慢慢地熬,時間到了,打開鍋蓋,看到的是晶瑩剔透的白米飯,清香軟濡。這是愛情。

有的人們在一起生活了一輩子,彼此沒有説一次我愛你,但他們卻把愛都印在心裏,把情流淌在血液裏。

愛情是一種堅貞,它偉大,它更應該歸於平凡世界裏的一種堅持,信任,誠實。一種不忘的初心,平凡中極至的平凡……

  關於愛情的散文4

“你是怎樣的人,你的愛情就是怎樣。每個人在愛情裏,得失的都是自己的虛榮貪婪或者卑微懦弱,而愛情的模樣一直都不曾改變,千百年來的愛情故事,其實也都是一樣的。” ——作家十二

他和表姐青梅竹馬。小時候玩過家家,他當老公她當老婆,他告訴表姐,長大一定娶她做媳婦。

十八歲,他去當兵。長他兩歲的表姐出落得欲髮漂亮,他拉着表姐的手,在河邊為她戴上一枚他用青草編織的戒指,立下誓約:非表姐不娶,表姐非他不嫁。

三年退伍回到家中,那枚草戒依然被表姐珍藏。八十年代末期,近親結婚這種觀念早已被人們理性地廢除。他卻在旁人的非議裏義無反顧地,別出心裁地自制了一頂大花轎,敲鑼打鼓地把心愛的人兒娶進了家門。

第二年,白胖胖的女兒落地,一家三口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工作勤勤懇懇,很快被提拔為一個小車站副站長。心靈手巧的妻子開了一家裁縫店,方圓十里,大人小孩都喜歡她的手藝。

可是幸福總是被不期然的不幸打斷,就在女兒四歲時,妻子突然全身關節痛,手指痛得都伸不開。醫生診斷:類風濕,長期風寒所致。

七彩的陽光似乎一下子抽出了温馨,突然而至的災難讓躊躇滿志的他蒙了。兩個月後,妻子躺在牀上,關節萎縮、陣痛,已經無法正常行走。看着如花的妻子倒下,日漸憔悴,他心如刀絞,因心愛的人忍受折磨而他卻束手無策。

他放棄了蒸蒸日上的事業,請長假專門照顧妻子。接下來,他常年跑在各大醫院裏,只要聽傳的民間偏方,他都一一從四處討來。可是兩年過去,妻子的情況仍不見大的好轉。

妻子躺在牀上,看着曾經意氣風發的丈夫,如今每日只圍着鍋台、藥罐轉,她心疼,她不願再拖累他,她堅決提出和他離婚。

真愛是任何苦難都扯不斷的。他抱着妻子擦去她臉上的淚水,對她發誓他會照顧她一輩子,即使她一輩子都站不起來。

温暖的氣候有利於類風濕病的恢復。於是,他毅然賣掉了老屋,帶着妻子到海南租了一間五十平米的樓房,一邊為妻子尋醫求藥,一邊每日為妻子擦洗按摩,做康復運動。

上蒼不負有心人。五年過去,妻子已基本恢復了健康。是愛創造了人間又一奇蹟——戰勝了“不死的癌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