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好家風

來源:文萃谷 2.81W

去年,我們醫院舉行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週年文藝晚會,其中一個片段,大屏幕上播放着一個老黨員、退休婦產科醫生的採訪畫面。“那時候醫院的人手少,我也從來不會計較白天黑夜,工作天和休息天,只要有需要,隨時投入工作……”她質樸的語言、燦爛的笑容,感染和感動了在場的年輕一輩醫務工作者,這位老醫生就是我的母親,本地的婦科名醫:李美玉。

妙手仁心好家風

剛好那個時候,我母親正因為癌坯抗原飆升在佛山中醫院住院治療。病牀前,不斷有同事發來微信,圖片、視頻,還有感悟。我給母親看,母親笑了,笑容依然燦爛,一束橘黃的燈光打在她的臉上,她的面容顯得安詳而年輕,她用當年對待工作的態度去和病魔對抗,積極而樂觀。

在我的童年,我家是住在醫院的宿舍裏的,而且我家和母親工作的地方只有一牆之隔。自我懂事開始,母親就是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一直到退休。母親就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老黃牛、工作狂。印象中,她從來沒試過準時下班,休息天和工作天沒有區別,只要病人找她,她從來不會拒絕。有的產婦生下小孩後,家人沒空照顧,她還會幫忙做飯、洗衣服,還有因為受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影響,一些產婦生了女兒後受到不公平對待,母親還把“主持公道”這個角色也兼任了。只因為,她是打心裏把病人當成親人了。

那時,父親很理解和支持母親的工作,但他的工作也很忙而且在異地,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愛莫能助了。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照顧自己和幫忙照顧弟弟。説起弟弟,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母親懷着弟弟的時候,一直在上班,她是從醫生的崗位上直接進產房的。還記得那天,我被一些姨姨(媽媽的同事)抱着進了產房,一同迎接新生命的誕生。當弟弟的第一聲啼聲響起的時候,大家都一起歡呼、擁抱,彼此祝賀。那一年,我四歲,那一幕我印象很深。生命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的,家風也是如此吧!

小時候,常常照顧我們的還有我的外婆。外婆是一個善良而慈愛的婦女,她小時候沒錢讀書,解放後進了兩個月的掃盲班,她用了最大的熱情去讀書認字,我記得,帶着老花鏡看報紙是外婆最大的業餘愛好。外婆靠打零工供養她的'三個兒女,就算再窮再苦她也不會讓兒女們停止讀書,後來,我母親姐弟三人都學有所成,並且在各自的工作崗位都有出色的表現。

在我讀國中的時候,母親由官窯醫院調動到鬆崗醫院。從此,附近幾個鎮不少孕婦都投奔鬆崗醫院求醫,那時候説起“李美玉”這個名字,在當地幾乎無人不識。但母親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名醫”,甚至連“妙手仁心”這個詞都沒想過,她只是以一個窮苦孩子出身的感恩的心態去回饋社會,無私奉獻。那時候,我常常盯着母親的手,母親的手有點粗糙,但正是這雙粗糙的手,迎接了無數小生命的到來,我多麼想擁有這樣一雙手,可以接過母親的棒。所以,穿上白大褂成為一名醫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當夢想變成現實之後,我發覺,現實是殘酷的。雖然,我讀醫科時成績科科優秀,但我學的專業是中醫,那時我的年輕和“老中醫”的形象是多麼格格不入,並且我一出來工作就被貼上了“李醫生女兒”這個標籤,年少輕狂還有點反叛的我是抗拒這個稱呼的。在坐冷板凳的日子裏,我無數次想過要放棄,是母親的鼓勵讓我堅持了下來。

如今,我也是一個有經驗的醫生了,前年還被授予了“最美南開醫人”的稱號。現在,遇上一些中老年的患者,他們還是愛叫我“李醫生女兒”,如今我也欣然接受這個稱呼了。“李醫生女兒”代表着一種家風的傳承吧!“妙手仁心”這個詞,我和母親都不會説,但我們會潛移默化到工作中,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哪怕有一千個可以離開的理由,我還是願意留下來,堅守下去,把醫者作為我的終生職業

現在我的兒子也是一個大學生了,他雖然沒有讀醫科,但我相信他已經遺傳了妙手仁心的精神,並且用另一種方式傳承下去。(譚曦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