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快速閲讀方法推薦

來源:文萃谷 2.31W

整體法是一種按照一定的程序對文章從整體上加以快速理解的。 這種程序是根據文體的特點並結合閲讀目的而設計的一套閲讀步驟運用整體閲讀法,可以有步驟的對信息進行篩選。整體閲讀法的程序就是篩選有用信息的程序。就 好比是帶着索書單去書庫取書,根據索書單上的書名,號碼就能夠從排列有序的眾多圖書中準確而迅速的找到所需要的圖書。運用整體閲讀法,就能使閲讀的過程變 的井然有序,大大的提高閲讀的效率。

常用的快速閲讀方法推薦

整體閲讀法的閲讀程序有兩種類型:固定程序和變式程序

固定程序是各類材料的通用程序。

讀一篇文章的程序,包括以下項目:

(1)文章(或書)的標題

(2)作者

(3)出處及出版時間

(4)文章的基本內容

(5)文章所涉及的基本事實

(6)文章在寫作上的特點和有爭議之處(包括自己的不同見解)

(7)文章中的新思想和讀後的啟示

變式程序是固定程序的變化形式,是讀者根據自己的閲讀特點需要,針對某一具體文體而設計的閲讀步驟。

以下是閲讀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采用的三種變式程序

一 記敍文

1.文章標題

2.體裁(根據記敍文特點快速閲讀)

3.劃分段落與概括段意

劃分段落

(1)依據時間劃分

(2)依據事件劃分

(3)依據場所劃分

(4)依據人物劃分

概括段意

(1)串聯法

(2)縮句法

(3)摘句法

(4)取主法

(5)連接關鍵詞語法

(6)歸納法

4.文章的主要內容

(1)審題

(2)連接各段段意

(3)分析重點句,段

(4)概括問題

5.文章的中心思想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注意議論抒情部分

(3)分析事件和情節

6.評價

(1)表達方面

(2)思想內容方面

二 説明文

1.文章標題

2.體裁(根據説明文特點快速閲讀)

3.劃分段落與概括段意

劃分段落

(1)依據時間劃分

(2)依據空間劃分

(3)依據事物性質類別劃分

(4)依據所講問題步驟劃分

概括段意

(1)找段落中心句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4.文章的主要內容

(1)綜合各段段意

(2)連接重點詞句

5.文章的中心思想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歸納文章要點

6.評價

(1)知識內容方面

(2)語言方面

三 議論文

1.文章標題

2.體裁(根據議論文特點快速閲讀)

3.劃分段落與概括段意

劃分段落:依據序論,本輪,結論來劃分

概括段意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概括內容

(3)綜合自然段段意

4.文章的主要內容

(1)審題

(2)連接各段段意

(3)連接重點句,段

5.文章的中心思想(找中心論點)

(1)看標題

(2)概括段意

(3)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4)分析論證方法,方式

6.評價

(1)語言方面

(2)思想內容方面

要掌握整體閲讀法,上述的練習秩序是十分有效的。這種閲讀法的實質,就是隻吸收整體閲讀法各個項目所需求的信息。通過不斷的練習,形成一種定勢,然後把這種讀法固定下去。

運用整體閲讀法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熟記所用的閲讀程序 。如果記不清楚,可將它抄在紙上,對照閲讀。

(2)按照編成的序號閲讀。完成了前一個項目能進入後一個項目。閲讀時,不能隨意改換每一步的閲讀目的。

(3)每完成一個項目,均要與程序規定的閲讀要求進行對照檢查

(4)整體閲讀法是快速閲讀的一種重要形式,原則上只讀一遍就要逐項完成程序規定的內容。一般不必重複讀,實踐證明,在採用整體閲讀法時,可以形成一種新 的閲讀習慣。按照整體閲讀法的步驟有目的的進行反覆訓練,逐步達到只讀一遍就能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所讀材料的境界。

一些面式閲讀建議

面式閲讀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讓好多傢伙關注。

一,何為面式閲讀?

我想這個問題知道速讀的都應該知道,不管是超級速讀,快速閲讀,超視讀,波動速讀,右腦速讀,催眠速讀還是影像閲讀,一切的一切,都涉及這個面式閲讀,面式閲讀是通向高速度一個必經的階段,如果你學不會面式閲讀,那麼你速度會很難超過三千字,為什麼是三千字呢?計算一下:

不具有速讀意識的人,通常情況下,眼停是0.4秒,一眼可以看1-4個字符,所以速度為150-600個字符之間,這個是沒有速讀意識的人速度,中間不包括做其它事情的成分。

具有初步速讀意識的人,通常,眼停0.2-0.3秒,一眼可以看10-20個字符,速度可以翻三倍到五倍了,所謂初步就是線式閲讀。

具有高級速讀技巧的人,通常,眼停同上,一看可以看到100-200個字符,甚至一目一頁,當然了一般都是32K的。這類人的速度一般都在五千字以上,好多可以超越萬字。

總結上面,第一類是點式閲讀,第二類式線式閲讀,第三類就是面式閲讀了。用不找我下定義,你也大概知道什麼是面式閲讀,面式閲讀的重要性了。

二,如何達到面式閲讀?

這個問題涉及範圍很大,主要講三點:

第一,去心讀

這個是最基礎的面式閲讀步驟了,80%的人停留在這個裏面,只有去掉了心讀,你才不會在腦子中一個一個字讀出來,這樣你的速度才有提高的可能性。心讀的消除方式有好多中,據幾個例子給大家,自由選擇,據個例子感覺好就用,不好可以變通。

1,強制消除―――這個方法不少書裏面説過,我也不知道咋的叫強制,一個字,忽悠你自己找方法的辦法

2,節奏器消除――-就是在看書的時候聽有節奏的叮噹聲或者別的隨便,效果還不錯

3,小木偶消除―――看書的時候,當你想在心裏發聲了,就在書的表面想象一個小人跳舞,效果還可以,原理就是調整你的注意力。

4,數字想象消除――在心裏想數字,可以從1-100,然後反過來想,想數字圖形,不要在腦子中出聲音,這個方法,開始彆扭,後來就比較順了,我自己用的方法,大家可以試試,覺得不好就沒話説了

5,速聽消除―――聽歌曲還是文章什麼的,可以調節速度,我聽MP3的時候調到8倍速度,慢了不爽,聽習慣了,你就會不自覺的加快你的思維速度何注意力,這個方法跟性格急躁沒聯繫…..~大膽的可以試試

6,面式數字想象消除―――第四個方法升級辦法,我自己用的,你可以在腦子中這樣想象 123 456 789 這樣三個一組想象,注意三個數字要象圖片一樣,同時出現,如果挨個出項的,申明無效。如果你可以做到一次6個出現的,然後進一步升級,這樣想象

1 2 3

4 5 6

7 8 9

能想到四行四列了,就恭喜你,你可以繼續增加數字了

注意,想象的數字仍然是同時出現,不同時出現的,無效,大腳祕藏之方法,分享了~

7,文字消除---一般人看大的文字不容易心讀,看小文字就特別想心讀,所以建議先看字體比較大的文字,分一個星期,比如先看一號字體四天,然後看二號字體四天,直到你看微型雕刻書

8,以音消音---讀書的時候在腦子中(注意是腦子中,不是喉嚨那)發這個三個音:唵(讀如嗡音),啊(讀如阿音)、吽(讀如哄音),這個三個是腦音波,非語言系統音波,我胡説的,大家可以試試看,不滿意沒有質量三包

第二,圖像式接受訊息

如果你去掉了一大部分心讀,恭喜你,可以繼續第二道鬼門關了

我們從小就是圖像式接受訊息,這個就不要跟我爭了,你嘴巴總是比你眼睛先張開,我承認,但是你説話之前總是眼睛先張開,盲人除外~

由於複雜信息的傳遞需要藉助於嘴巴,所以你需要學會語言,而問題就出在我們學習語言上面,從國小開始,老是就教你看到一個字,念什麼音,久而久之,你形成了 看字――腦子中就有聲音的習慣,你不斷的在強化這種能力,使之形成習慣,並被潛意識所牢固接受。

現在需要打破你這種思維習慣,而從小回到原始,把音還原為圖,用圖像的方式來接受外界信息,列舉幾個方法

1,多看圖像,重要的是回憶~~這個人人都會

2,看文字,當成圖像看,文字就是圖像,圖像就是文字,都是表達意思的載體

3,圖像-文字的廉潔,建立一種你看到文字就很自然的想到圖像的習慣,就跟你看到文字就想到聲音的習慣一樣,只要你願意,這個也可以形成習慣。

4,把聲音轉化成文字,一般人把文字轉化為聲音,比如你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課,你在潛意識中已經接受了看文字就想聲音,聽聲音就不需要轉化的習慣,同樣,你可以不心讀,你也可以聽別人聲音的時候把它們全部轉化為文字圖像,有挑戰吧?不知道有沒有第二個人試過。

第二,無聲思維

就是非聲音式思考,比如圖像思考,這個步驟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地方了,只有1%的傢伙可以做到,萬里挑一~

所謂無聲思維,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會有忘記一件事情,可是突然間你又想起來了,還有一種就是所謂靈感,創造的靈感,突然間它就出來了,你好像沒有經過複雜的思考,它就出來了,這個就是無聲思考的一個東東了,迅速,奇妙,摸不找頭腦的東西,給個方法吧,肚子餓的很

1,電影回憶法――看一步電影或者動態片斷,然後回憶,只回憶動態畫面,聲音去掉,但是,你要知道你回憶的畫面到底在幹什麼~

2,這個不知道叫什麼法了,―――找一件事情,比如談判,回憶場景何各種形態動作吧,不要回憶聲音,前提是,你仍然要知道你們在討論什麼,有點困難,呵呵,高手可以試試。

關於快速閲讀訓練的方法講解

記憶的練習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就對一本書過目成誦的人,畢竟是少數。因此,開始閲讀材料不宜太難,應以對你來説比較簡單的敍述類文章練起;開始閲讀的篇幅也不應太長,應試着從一句話練起。重要的是首先熟練掌握練習的步驟和方法,樹立自信心。如果未經練習,一開始就想一下記住一大篇文章、一本書,無異於讓不會走路的人去參加百米賽跑,你的自信心會受到嚴重打擊。下面是為你講解

我們由易到難的過程是:

句話→一小段→一大段→一篇短文→一篇長文→一本書

一句話用已達到的閲讀節奏和視幅寬度速讀一句話,馬上合書回想並口述或記錄下來;起初也許不能完全複述,所以需要用不同的文字,嚴格按照理解記憶三個環節反覆練習;直至能夠輕鬆達到一視讀就能記憶的標準時,再進入下一步練習。

一段話用速讀記憶三個環節循環練習的要求速讀一小段話;用不同的文字反覆練習;達到一視讀就能記憶的標準時,再進行一大段話的練習;依次類推,逐漸練習二、三段、一、二頁,直到可以連續進行1分鐘的閲讀。

一分鐘用速讀記憶練習三個環節的要求速讀1分鐘,反覆練習,直到達到一視讀就能記憶60%以上的標準。

一篇文用速讀記憶練習三個環節的要求速讀一篇短文,反覆練習;用不同的文章練習,直到達到一視讀就能記憶60%的標準;逐漸加長練習文章,直到能隨意控制閲讀量,並達到60%以上的理解記憶標準。

一、練習的原則:

1 目標明確,集中注意。

2 積極自信,快樂學習。

3 勞逸結合,精力充沛。

4 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5 隨時記錄,分析得失。

6 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二、練習的步驟:

(一)一行字的練習:

①用一個能遮住全部文字的卡片,在卡片的中間開一個只能露出一行文字的“天窗”;②卡片放在練習文字上,以一行一個視點的寬度和0.4秒的速度讀第一行;③完成快速記憶的三個環節,並重復,直到一字不差地記住,再進行下一句練習;④當練到一行只需一遍就可全部記住時,進入一小段話的練習。

1 機遇總偏愛那些有準備的人

2 沒有一種不幸可與失掉時間相比

3 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悲哀

4 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

5 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而告終

6 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

7 為真理而鬥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8 快樂是健康,憂鬱是病魔

9 選擇朋友要慢,改換朋友更要慢

10 坦率是批評最燦爛的寶石

11 和藹可親的態度是永遠的介紹信

12 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13 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上任何一座高峯

14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15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二)一小段話的練習(一小段話練習1~5):

①一行一個視點,由上到下以每行0.4秒的速度連續速讀,讀完一小段話;②完成快速記憶的三個環節,並重復,直到記住主要內容,再進行下一段練習;③ 當練到一小段話只需一遍就可記住主要內容,進入一大段話的練習。愛因斯坦創建相對論之後,科學界褒貶不一。1930年,德國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對論的書,書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證明愛因斯坦錯了》。愛因斯坦知道後,禁不住哈哈大笑。他説:“一百位,幹嘛要這麼多人?只要能證明我真的錯了,哪怕一個人出面也足夠了。

快速閲讀訓練的心理準備

第一節 讀活書的開始

大多數人都很討厭考試和背書,比較喜歡體育活動、音樂等科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課程沒有壓力,更不需要背誦課文,考試也不需要事前準備。因此,大家的興趣都沒有很高,也不在意成績的好壞,可以説這就是讀活書的典型。

當我們在課堂上看着課本聽老師講課。往往會覺得枯燥乏味,引不起太大的興趣,其中的原因,除了老師的授課不夠生動活潑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幾乎每一門功課都有很多作業要做,甚至還要背誦,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而考試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假如有一天能夠讓讀書像看漫畫、小説一樣的心境的話——也就是説,完全不必去強記死背功課,而只憑着看過之後的“印象“和“感覺“時,那時候的記憶力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情形就好比去逛街時,走到一家超市門口,看見櫥窗中擺設的東西一樣,你只需仔細地看一看那些東西,回頭就會想起來了。那只是憑一種“印象“,根本沒有要去強記死背的意願,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很多。

人類的頭腦原本就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潛能存在,尤其是人體器官的“敏鋭感覺“這種潛能,我們從沒有充分地發揮它們的作用,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既然看小説、漫畫和故事等都可以做到的事情,為什麼用到功課上時,不靈驗了呢?那不同樣都是文字嗎?因此,快速閲讀訓練的目的還在於訓練我們的頭腦,把那些“敏鋭感覺“的潛能開發出來,運用到平時的閲讀上去。

如果能夠體會出這一層道理,設法逐漸揮去心中老是想着要死記硬背的念頭時,那就是你學習讀活書的開始了。

第二節 欣賞與享受的奇蹟

當我們讀書時,越是想要去死記硬背的課文,往往花了很多時間仍然記得不牢,或是背誦得亂七八糟,可是當我們去欣賞一本小説時卻又不一樣了!書中精彩的內容,往往把我們吸引得廢寢忘食,愛不釋手,甚至還會對親友們繪聲繪色地描述一番。但當學校的課本從小説中摘錄了一小段精彩的文字作為課文來講授後,不久又要考試測試一下時,卻是記得不牢靠了。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原因就在於當作小説去看時,所用的心思是一種“欣賞“與“享受“的態度,那是完全沒有考試的壓力存在的,在欣賞與享受之餘,那種愉快和喜悦的情形,時時高潮洶湧,欲罷不能,結果厚厚一本小説的內容及精彩部分,都能在看過一遍之後如數家珍般的敍述出來,然而只要編到學校的課本上之後,哪怕只有一小段文字,僅點整本書的幾百分之一,那麼一點點的內容,都會讓我們無形中產生對考試的畏懼的心量,在重重的心理壓力下,縱使把那段課文的小説,讀了很多遍,或是整個背誦了下來,在考試時,卻發現自己考得並不如想象中那樣好,這就説明了我們的心理壓力及閲讀時的心態有着明顯的變化。而這種沉重的心理因素,就把我們原來就擁有的自然記憶力給完全的殺掉了。

瞭解原因之後,就應該知道不是我們的記憶力不好,而是我們自己扼殺了那原有的超強記憶能力——藉着欣賞與享受的心態所帶來的奇蹟。因此,請從現在開始,逐漸去聯繫看課文時,試試看能不能培養出欣賞與享受的閲讀心理?為什麼不能呢?課本中有眾多更好、更實用的知識,那是我們成長的精神食糧,欣賞它、享受,會帶給我們更美好的未來,那比僅僅去欣賞一本小説、享受其精彩情節更有價值的事情!

第三節 開發你的閲讀潛能

潛能就是隱藏在我們身體中的一些潛在的能力,如眼睛有閲讀的潛能、頭腦有記憶、思考的潛能等等。人體中潛能最多的應該是頭腦潛能。

我們身上的無論哪類潛能,都必須不斷的練習,才會逐漸被開發出來,例如身體的平衡能力、眼睛看得快的閲讀能力,都是必須採用正確的方法,持之以恆地去練習,才能開發出來。

身體潛能的開發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必須在很自然的情況下,才容易開發成功。如果情緒不穩、動作緊張的話,這些潛能就會遠遁而去,很難被開發出來。簡單地説,潛能是一種自然能力,只有在不知不覺、輕鬆自在的情況下,才能夠發揮的淋漓盡致。

潛能隱藏在我們身體中的每一部分,是我們身體裏的一位沉睡的巨人,我們必須運用特殊的方法,才能喚醒那位沉睡的巨人。在訓練的過程中,請使用《快速閲讀軟件》裏的潛能音樂,在閲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播放,喚醒那位喜歡沉睡的巨人,積極地進行速讀訓練,只要肯堅持,你將收穫一份意外的驚喜

快速閲讀的要領及訓練方法

一、提高閲讀速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時代和現今的義務教育對學生的閲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們應大力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綜合之,提高閲讀速度的必要性有以下幾點:

⒈速讀是開發智力的重要手段,速度不單純是視覺的感知活動,還必然伴隨着理解、想象、記憶等思維活動,並且這種思維的速度很快。實踐證明,速讀有利於識字率的鞏固、理解力的提高。另外,由於速讀能力獲得大量的信息,可以突破頭腦中原有的思維模式,用更恰當的方法來處理新信息,這樣就促使智力的發展。

⒉培養學生認真閲讀的習慣閲讀教學的任務。速讀作為閲讀的一種分類也是閲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評價默讀,應根據各學段目標,從學生默讀的方法、速度、效果和習慣等方面加以綜合考察。” 更是鮮明而詳實地指出速讀的重要性。假使閲讀中只有理解和記憶而沒有速度和效率,既無法適應考試時的時間緊迫性,又無法適應擴充閲讀量的時代要求。

⒊現代信息社會,知識膨脹,要求人們具有較強的獲取、彙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否則,一切都慢慢來,將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培養國小生的速讀能力,擴大他們的閲讀量。

⒋我國當前的閲讀教學幾乎忽視了學生速讀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的閲讀速度慢,閲讀量不大。據統計:國小生各年級的閲讀速度均較慢且速度慢的'學生比例大。平均有效讀速:三年級為205.47字/分,四年級為255.85字/分,五年級為395.9字/分。如果按200字及以下為差,201-400字為中等,401字以上為優。則三年級差生佔60.94%,中等生為26.61%,優生為4.5%;四年級差生為36.30%,中等生為52.30%,優生為 11.2%;五年級差生佔14.29%,中等生為52.30%,優生為33.34%。

同時,我國從古至今的優良傳統“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等也給我們當代的閲讀教學提供了警示。而一系列的研究證明,在保證理解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閲讀速度是可能的。

⒈經過科學的訓練,一個人的閲讀速度是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的某學校通過訓練使得有效讀速比控制班提高了1.57倍 。

⒉閲讀的文字訓練,往往有多餘信息的存在,忽略這些信息,並不影響我們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而這,又提高了我們的閲讀速度。

⒊從兒童發展心理學可知,國小生特別是三四年級的兒童的有意注意和無意記憶能力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內部言語逐漸發展,詞彙量擴大,而且抽象能力、分類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發展。從而為兒童從朗讀向默讀的過度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如果教師能夠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對兒童進行各種訓練,相信兒童的閲讀速度的提高將是驚人的。

⒋漢字的基本特點也為快速閲讀提供了可能性。漢字大多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的表義文字,讀時可以直接理解而不需經過聲音的明顯轉換。漢字一般可以通過字形猜測字義。漢字是方塊的圖形文字,其書寫與印刷都比拼音文字短,從而為快速閲讀提供了條件。

二、掌握快速閲讀的要領

快速閲讀法是指人們從文獻資料中獲得有用信息的閲讀方法。它強調閲讀速度要儘可能迅速,將注意力集中在尋找關鍵詞、句、段中,用較快的速度,邊閲讀邊理解邊記憶,使閲讀處於一種十分活躍的狀態中。因此,快速閲讀法是一種高速度的閲讀法,正確使用,有利於緩解當今學生閲讀能力普遍較低的狀況。而具體,則要求我們:

⒈要養成默讀的習慣。

閲讀分有聲閲讀和無聲閲讀。學生往往用有聲閲讀。雖然國小生用出聲閲讀有利於掌握正確的閲讀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閲讀技巧。但是,有聲閲讀是眼、腦、口、鼻四個器官共同活動,使閲讀速度受到説話速度的影響。因此,不利於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而默讀是大腦對文字的反映,只運用眼睛和大腦兩個器官,從而理解文字的意義,整個活動在人腦內部默默進行,省去了口的發聲和耳朵的監聽,因而速度就快的多。默讀時也忌脣讀。因為脣讀雖然不發出聲音,但同樣也會影響閲讀速度。

⒉要眼腦直映

“眼腦直映”的原理告誡我們,閲讀的器官僅僅是眼睛和大腦而已,閲讀時不應有除眼部的肌肉運動和腦力緊張以外的任何其他外部運動。

閲讀速度慢的人,往往有很多不良的多餘活動。如有的人閲讀時常常用手指、鉛筆、尺子在頁面移動或指指點點;有的人藉助頭部的擺動,讓眼睛對準自己正在讀的每一個字;有的則經常在閲讀時回視,雖然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閲讀的理解。但無疑地,降低了閲讀的速度,也影響了閲讀能力的提高。

而眼腦直映的原理要求我們在閲讀時,眼球應隨文字的移動而動,特別是當視線從前一行的末尾移到下一行的開頭時,眼球的掃描必須準確。同時,閲讀時姿勢端正眼睛與書本的距離要適當,要避免長時間的閲讀。當然,閲讀還需要大腦的控制。特別是在學習速讀時,需要強烈的動機和集中的注意力。因此平常閲讀時,我們要選擇一安靜的環境,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應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閲讀興趣。

⒊抓住文獻中的最重要的信息

抓住文獻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快速閲讀的重要技巧。我們讀知道,一般文獻中的水分較多,即一般性的內容佔據主要成分,而重要的內容如具有新知識價值的有用信息只佔小部分。因此,我們要迅速獲取文獻中的重要信息。

首先,要注意閲讀過程中的思維程序,應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對其它部分可以帶過,其次應指導學生按不同的文體進行不同的閲讀。如在記敍文中,應着重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抓住最重要的信息包括一些連詞和詞組,從而指導閲讀。如“同”和“和”“更是如此”等表示我們可以快速直使,而“另一方面”、“可是”、“儘管”等,則要求我們要轉換思維,從反方向加以思考。

⒋提高語言、知識水平,增強預見能力

閲讀速度與讀者能否熟練掌握文獻所用的語言有關。如一個漢語熟練的人,就能在感知、理解一個句子和詞語時,預見下一個詞語和句子。如果預見的句字又與下文句子一致時,就會使下文的閲讀變的很輕鬆,而如果漢語運用不當,下文的閲讀顯然就比較困難。同樣,閲讀速度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有關。如果此人的知識面廣,理解能力較強的話,對快速閲讀,就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一方面注意提高國小生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又要增強他們預測能力。

三、快速閲讀的訓練方法

快速閲讀要掌握主旨。但上述觀點太過於抽象。而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出發,加強訓練。但要注意這結果不是一蹴就發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否則就不會有明顯的效果。而,作為國小教師,應採用各種方法來訓練學生的閲讀能力,以下,是我綜合幾本書以及網上的資料而得的。

⒈計時閲讀訓練,即在每次閲讀時,準確記下花費的時間和所讀的字數,以推算閲讀速度,並立即回答有關的閲讀理解題,瞭解有關的閲讀理解率。而這點,在國小階段,在國小生注意力尚不十分成熟時,我們可以採取老師設計計時卡、記分表,並將規定閲讀的短文法官學生,老師以統一口令讓學生讀,然後老師用教鞭在記分卡上顯示時間。學生讀完後,記下自己所用的時間,這樣就可以製造一種氛圍了。

但,在具體運用此種方法時,我們應注意速度和閲讀效果之間的關係。有效的閲讀應該是速度快,理解準確,記憶高的閲讀。正如美閲讀專家施道佛博士在他主編的《快速閲讀》教程中指出的:確定閲讀效果的公式為 E=R×C(E:效率,R:速度,C:理解率)。如果,理解率低於70%,則表示讀的速度過快,如果理解率高於等於90%則表示速度太慢,介於兩者之間為最佳 。因此我們在訓練時,要調整閲讀進程,要指導學生處理好速度與理解率的關係。

⒉閃現式訓練法。此種訓練方法主要是把若干語詞、語句或語段用幻燈片或硬紙片在學生面前迅速閃過,讓學生立即記下所見的內容。文字激增,閃現速度加快,從而提高學眼腦的反映能力,擴展有效的視野,增強大腦的記憶能力。

此種訓練方法還有許多的變形。如⑴進行一秒鐘競賽。即給學生一測試卷,學生先看第一個詞,如果,這個詞在以後再次閃現時要記下來,沒有則算,一秒鐘做一題,要求在一分鐘內完成。這樣,既可以注重注意力的培養,又引進了競爭機制,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⑵注意在平時訓練學生的眼球的轉動。其中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讓學生進行眼球360度的轉動,順時針、逆時針都有。

但,同樣的,這一系列的訓練方對眼睛的要求很高,也極易引起眼睛的疲勞。因此,在訓練時要特別注意學生的用眼衞生。切忌因小失大。同時,由於此種方法比較靈活,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外進行。

⒊意義閲讀法

主要針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採取找中心句等的方法,一般而言,有以下兩種:

⑴意羣閲讀,就是在平時訓練時,就要求學生找中心詞等,把與中心詞有關的一些詞聯繫成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此種方法不僅有利於完整的理解詞語間的意思,而且減少了眼停的次數,因此很容易提高速度。而謎語一般由四個句子構成,每句話代表一種特徵,因此是意羣訓練的最佳選擇。

⑵字羣訓練,即讓學生一次看三個或三個以上的一羣字,而不是像過去一樣的逐字閲讀,這種閲讀使眼睛投射到書頁上的範圍從一個字擴大到一行字,乃至數行字,從而使一目十行成為可能。

但,在進行此種訓練時,應特別注意這種方法對學生的認知水平的要求。在國小低年級以及中年級兒童還不具備這種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因此,這種方法應避免在中低年級使用。在高年級,我們也要耕具每個人的水平不同,而採取不同難度的訓練,切不要一種方法一種難度用到底。

四、運用快速閲讀方法對教師的要求

由於國小生的自主性和自制力的方展還處在很低的水平。因此,對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認知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的知識。有一定生理學的知識,能夠從學生的認知水平調整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運用各種理論來指導教師幫助學生加強注意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加強用眼衞生的指導。

其次,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CAI技術,能夠將閲讀訓練與幻燈或其他諸如課件形式相結合,增強閲讀教學的趣味性和時效性。從而從外部環境和教學方法中提高學生閲讀的興趣。

同樣,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和一分為二看問題的準備,上述的方法都是前人的總結,其有利有弊,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情景,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方法,而不能流於形式。

最後,要求教師要有開放的教學觀、學生觀。語文特別是閲讀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教師不因只限於在課堂上進行教學,而應跳出課堂,將視角放在課外,充分調動學生從課外汲取知識,在課外加強有關提高閲讀速度的訓練。同時,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 方法,切不可以短暫的眼光看待暫學習困難的學生。

總之,提高學生閲讀速度上一件燃眉之急的事情,而訓練卻長久之事。我們應從長遠出發,持之以恆。

快速閲讀讓大學生畢業論文更出彩

無論大專生還是本科生,在經過幾年的學習後,最重要的就是臨近畢業的畢業論文。大學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後一門實踐課,每名學生本應認真對待,因為它是檢驗你在這幾年中所學知識的總結,是精華,是驗證。一篇好的畢業論文往往就是自己在大學生涯結束時畫上的最完美的句號。

有學生感歎:就業壓力很大,臨畢業前一年大多數都在外尋找工作或是在企業、公司實習,根本沒時間去從事畢業論文。因為一篇畢業論文無論從理論或是實踐方面來説,至少需要三個月,而這三個月的時間對於即將畢業,面臨就業壓力的大學畢業生來説實在是太寶貴了,三個月時間他們可以跑十場以上的招聘會,可以在公司、企業得到三個月的實踐鍛鍊,為就業打下經驗基礎,而很少會有畢業生花三個月時間埋在學校圖書館查閲資料寫論文。

但專業人士認為:這從很大程度上突顯了學生能力比較薄弱的問題,不少大學生由於自身低效的能力,往往只能在學校借閲五到十本相關書籍就開始畢業論文寫作,並且由於不能有效提取參考書籍的信息,往往採用直接引用原版書籍的文字、觀點,或者直接從互聯網上搜尋相關資料,通過複製、粘貼的簡單粗糙的方式完成論文寫作。大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質量不高,

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從國小義務教育開始就培養學生嚴謹的(論文)寫作作風,絕大部分學生的每篇文章或是論文都必須在廣泛的查閲相關資料後,再經過自己的錘鍊加工,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來完成。而國內個別大學生僅參考三五本書便能成文,自然要面臨反覆修改、甚至難以達標的尷尬。

美國等地的大學生,論文寫作必須參考大量的書籍,一般至少會參考30到50本,如果不能閲讀並準確獲得所需知識,那面對這些書籍和寫作任務,根本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作業。由此可以看出快速閲讀的重要性。

目前,國家教育部已經將培養學生快速閲讀能力納入教學要求中,教育部新大綱規定了中國小生閲讀一般現代文的速度:國小生高年級學生300字/分鐘,國中生 500字/分鐘,高中生600字/分鐘。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着這種快速閲讀的普及,學生快速閲讀能力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並逐步縮小同發達國家快速閲讀水平的差距,而我國大學生也將受到這種技能教育的影響和培訓,從快速閲讀開始,逐步重視學習技能的提高,掌握快速閲讀記憶技能。

提高瞬間識記能力是快速閲讀的必備條件

瞬間識記能力,我們在“計時快速閲讀”一章中已約略地談到。這裏,之所以專闢一節來談這個問題,是因為它在任何一種快速閲讀方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們先介紹幾個有關的實驗。

19 世紀蘇格蘭哲學家威廉·哈密頓第一個提出評價人在一瞬間識別外界客體能力的實驗數據。他説:“如果你將一把小圓球向地上扔去,你就會發現,很難立即看清六個以上。最多也超不過七個”英國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威廉·傑沃斯在1871 年宣稱:往盒子裏擲豆時,如果一次擲上三個或四個豆,他從來沒有看錯過;如果是五個,就可能出錯。如果是十個,判斷的準確率為一半。如果豆數達到十五個,他幾乎是次次弄錯。後來,心理學家們用改進了的設備和精密的檢測方法,多次重複了哈密頓的實驗,證實了哈密頓假定的正確性。還有一個實驗:輪流看幾張上面印有數量不等的符號(如句號)的紙。如果符號的數量不超過七個,則不用一個個地數,就會一下子説出準數。這就是“瞬息捕捉法”(或曰同時感知法)。

這些實驗説明,人們在瞬間識記事物時,有一個“量”的限制。但是,這種“量”的限制主要是“類的限量”,而不是信息的限量。這裏所説的類,是指不同的信息單位,如字、詞、詞組即是三個不同的類。七個字、七個詞與七個詞組,雖然包含的信息量不同,但同是七個“類的限量”。所以,對速讀而言,人們對它們的感知速度幾乎是一樣的。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如果在閲讀中能夠以信息量較大的“類”(如詞組、短語)作為閲讀單位的話,無疑會大大加快閲讀速度;同時,由於信息量大的單位本身包含着語義聯繫,因此,也將有助於提高理解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