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風裏行走散文

來源:文萃谷 1.33W

 不急不緩,徐徐而至的,是秋風;不温不火,半夜涼初透的,還是秋風。背上行囊吧,在秋風裏行走,彷彿那“脱籠之鵠”,自由酣暢。

在秋風裏行走散文

圖坪坳,彎曲坎坷的小道,牽引着我,走向大山的神祕,走向佛道的聖壇,抵達信男信女的虔誠心靈。參天的古樹,高舉着倔強的頭顱,伸展着遒勁的臂膀,雖歷經百年風雨,卻安靜肅穆,宛如一座千年的石雕。樹下是紅紅的香燭,簇簇擁擁,點點燭淚,是人們虔誠的祈禱。縷縷燭煙,穿過時空的隧道,飄向遠古,飄向未來。爬滿藤蔓的小路旁邊,散佈着座座墳塋,人們稱之為“塔林”,那是安葬故去僧道的地方。墳塋的外圍是半拱形的石圈,中間是葫蘆形的石塔,石拱圈上,鑲嵌着方形的石塊,上面鐫刻着死者的生平。每一座墳塋,就是一個故事。這些佛道的信徒,在武功山的幽林深處,叩石墾壤,建廟設庵。生前,他們在古佛青燈下,吃齋唸佛,打坐誦經,探求內心的聲音,解讀塵世的煩憂。死後,他們在這裏,修得了正果,抵達了他們所向往的極樂世界。其實,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或出世,或入世,但心裏,或多或少的,對未知或未來充滿了恐懼和希冀。駐足塔林,在秋風裏,縷縷的禪音,似一條清澈的溪流,趟過我心靈的河牀,寂靜而安然。

金頂峯,仙逕逶迤,這是一條通天的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心懷念想,沿着古官道,拾階而上,朝拜聖地。石制的構件,古樸的造型,神祕的石壇,這裏供奉着葛玄、葛洪等得道高僧和先賢的石像。他們的傳説,人們耳熟能詳;他們的神奇,山頂的白鶴可以作證!武功山真的很神祕,神祕得猶如“求嗣壇”下汩汩聖水的流淌。鄒守益、鄒元標、劉陽……這些廬陵大地上的先賢大儒,他們不辭辛勞,來這裏拜謁,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文,鄒元標甚至將他的母親,也安葬在這裏。秋風瑟瑟,萬畝草甸,綠中泛黃,蘆葦簇簇,花絮紛飛,令人不禁生出一股思古之幽氣,是蒼涼,是崇敬,還是浪漫,我不知道。索性就躺在草甸上吧,去感知大山的温度和柔軟,去觸摸眼前雲煙的清涼和温柔。如果是有月亮的晚上,那就温一壺月光,就着無邊的古韻,“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與大山對語,和內心溝通。於是,我懂得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登武功山,這是緣於對大自然的敬畏,對初心的探求!在秋風裏,絲絲綠意,如一樹偉岸的松柏,紮根在我的心裏,蓬勃而堅定。

羊獅幕,壁立千仞,奇絕險峻,是一座世外桃源。變幻莫測的雲霧,在秋風中,飄來拂去,似仙女踱步,娉娉婷婷;千姿百態的山巖,在暖陽下,冷峻肅立,似武夫站樁,威風凜凜。這裏有陰柔之美,也有陽剛之氣,天地的.潤澤,生長出一谷恢弘燦爛的秋色,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走進這裏,猶如走進一座輝煌的宮殿。忽然,我想起了《紅樓夢》裏的劉姥姥,她進大觀園的那種新奇和震撼,此刻的我,就有。我有點不知所措,我甚至後悔自己的冒失,不該來打擾了它的清淨。忽然,我的思緒在秋風中飛揚,飛過千山萬水,飛到了北極,飛到了愛斯基摩人的身邊。藍天白雲之下,冰川雪原之上,一羣愛斯基摩人,駕着狗拉的雪橇,向海邊呼嘯而去。他們在捕到鯨魚後,將鯨魚的頜骨剔下,丟到海里,然後齊刷刷地跪下,默默祈禱。原來他們認為,鯨魚的頜骨是鯨魚的靈魂所在,將它丟到海里,是祈望它能永生。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啊。在秋風裏,款款愛意,如一眼情侶的目光,含情脈脈,柔暖而温馨。

我行走在秋風裏,內心沒有悲涼之情、沒有蕭殺之意,有的是無限的浪漫和温情、充實和堅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