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説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1.47W

要內容:自己對於生命的思考。

小説讀書筆記

對於福貴的命運悲慘 他的不幸遭遇的思考

數十年來中國老百姓“好死不如賴活着”的生活觀。

還可以從作者寫作的手法,描寫的角度(在描寫富貴的人物形象是第一人稱之類)以及一些看似輕描淡寫但是感覺震撼的……

背景:作為先鋒派作家的餘華,一直致力於創作實驗性極強的作品,如《世事如煙》、《一九八六年》等。進入90年代後,他逐漸認識到“作家的使命……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

《活着》是在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展開敍述的: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鍊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但小説有意淡化了社會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把它們當作孕育一個個苦難的生存環境,一個個磨練人、考驗人的“煉爐”。主人公福貴的一生就掙扎在這樣一個個“煉爐”中,他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

確是被《活着》裏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動了,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讓我流淚的是死亡——生命的終結。福貴一家相繼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小説中每一個人物的消亡都給我強烈的震撼。生命堅強而又脆弱。 “這是一個死亡的故事,卻不乏温情。”福貴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貧困飢餓的重壓下,相互攙扶着在人生路上艱難地行走。為了活着而活着。承受着苦難,憧憬着未來。這就是——生活。

忍受生活——餘華小説《活着》讀後感 人活着,是為了什麼?

周國平説:一個人要對自己整個人生的目的有明確而堅定的認識,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活着,這是一件極難的事。

因為極難,所以,更想知道答案。因此,在看到餘華的小説《活着》時,便急迫地讀完。

這部小説,以第一人稱的敍述方法,用一種冷靜、平常的筆調,娓娓敍説福貴老人並不平常的一生。

在福貴還是一個闊少時,他夜以繼日地吃喝嫖賭,終於在一夜之間由闊少爺變成一名不文的窮光蛋,而他的父親,在親手處理掉所有的田產之後,死於由老宅遷入茅屋的當天。破敗前的福貴不懂得傷心,破敗後的福貴卻沒有資格傷心了,因為他成了佃户,佃種着曾經屬於自己的五畝田地。此後的日子,他經歷了戰爭,被抓丁到戰場而死裏逃生;經歷了自然災害年,飽受飢餓的折磨而僥倖活命。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年僅七歲的外孫苦根。他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而他卻活着,與那頭同樣叫做福貴的老牛“幸運”地活着。

在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對於福貴自己,我覺得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幸福(餘華語)。

“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內心湧上一股難言的温情,彷彿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遙遠處波動。”——小説中的描述。

作者餘華説:“《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視,他們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着》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他解釋:“活着”,作為一個詞語,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忍受,成為生命之予生活的一種狀態,是活着的一個必需條件,但忍受,需要力量的支撐、愛的`牽引,如果在忍受之中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幸福,那麼,這種活着的方式也是不能忍受的。

讀過《安妮日記》這本書,書的主人,年僅十三歲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為逃避納粹的迫-害,同家人一起,躲避在幾間密室裏,忍受著名副其實暗無天日的日子,在那種牢獄一樣的環境與低沉、緊張的氣氛中,仍然堅持讀書、記日記,她在日記中寫道:“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能忍受的力量,來源於她心中的光明。

沈從文先生的筆下、《邊城》中的老船伕,“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於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親人——翠翠”,他能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的力量,來源於他肩上的責任與心中的愛。

而我們,生活在真實社會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忍受呢?忍受生命的艱難與痛楚,忍受生活的瑣碎與平庸,忍受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並在忍受的過程中,明瞭活着的理由,在忍受的過程中,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很欣賞餘華説的一段話: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裏所説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在這種心態的使然下,他寫出了這部小説《活着》,他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