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不只在遠方隨筆散文

來源:文萃谷 1.17W

在非洲內羅畢,一名拾荒婦女勞作之餘低頭讀書的場景,在許多人心頭揮之不去。原來低微的工作中也可以找到精神的昇華,原來枯燥的日子裏也可以靜下心來像她一樣讀一本書,原來生活不僅是現實的苟且,還可以有詩和遠方。

悠然不只在遠方隨筆散文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個低頭看書的女人被扣上了神性的光環,苟且和遠方也成了勢不兩立的死對頭。於是便有了在每日枯燥的工作中抱怨不止,不願苟且,只幻想着遠方的陽光沙灘和棕色皮膚,認為只有那裏才配得上自己辛勞的上班族;有了終於邁出國門,靠着父母半輩子積蓄,得以在花天酒地中找尋詩和遠方的孩子;更有了希望以詩和遠方作為激勵自己忍受苟且的動力,卻在面對現實時將鬥志喪失得一乾二淨的人。

究其原因,在於我們割裂了現實與遠方。我們以為悠然是徹底掙脱俗世後永恆的享受,卻忘記了在當下的現實中尋找詩意才是生命的內涵。就像那個內羅畢婦女一樣,我相信過一會兒她便會放下書,懷着詩意的心再次開始工作。也許她無法在沙礫中覓得光彩奪目的鑽石,卻絕不會因此豔羨書中的生活,不願忍受現實的艱辛。

若是割離俗世與悠然,只能哪樣也得不到。沉浸在遠方幻想中的人們,若不在俗世裏努力地奮鬥,到頭來現實的一盆涼水只會澆得你透心涼;坐享父母的'付出而奔向遠方的遊子們,終有一天也必將面對更荒涼的俗世。我們畢竟不是魏晉名士,就算豁達如陶淵明,倘若沒有了躬耕於西疇的那一點兒口糧,餓得兩眼昏花的他見到南山時還能悠然嗎?

説到底,真正後顧無憂的悠然正是在俗世中。它可能是春日午後的一盞清茗,可能是夏日閒憩的一絲蟬鳴,可能是秋日清晨掃過的一縷清風,可能是冬日深夜被窩裏團起的一縷書香。現實中的詩意太多,只待你去發現。一顆露珠映照出人生的變幻,一彎新月傾吐着千古的關懷,就連角落裏的書香都能引人入勝,還有誰敢説俗世不能悠然?

詩和遠方的確存在,但它並非在苟且之後,而是就在現實中間。懷揣現實的心,便能和非洲大地上的拾荒者一起品味:俗世也悠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