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多久才算家散文

來源:文萃谷 2.91W

偶爾翻看一本書,上面有這樣一句話:“住多久才算家”,看到這幾個字,我的心怎麼都平靜不下來,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很多人: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自己,當然還有一些遙遠的人。

住多久才算家散文

自打生下來,父親就念叨着還有一個家,家裏有一個哥哥。這個家在父親的口中叫“老家”,老家在本地的另一個鄉,離現在住的地方有幾十公里,還隔着河。父親自離開故土,自己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我16歲那年,因堂叔的兒子溺亡,代表父親回去看了一次,感覺非常不好。一是坐船過湖,暈了個半死,先是嘔吐,吐到滿嘴的苦味,之後只好睡到船頭的艙板上,任憑風吹浪打。到那裏的時候,船家把我放在湖邊的沙灘上醒神,至於睡了多久,又是怎麼到他們老家小灣的,已經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老家很窮,全是低矮的土坯房子,很偏僻,住的人家又散,門口的田地、水塘太多。因為是夏天,家裏的房子又小又悶,所以搬了個竹牀在門口的道場上睡,而道場就在一個水塘邊,晚上到處都是響聲。本來就是因為死人的事去探望,而據説又是淹死的,一夜心驚膽戰。將一牀用來擋蚊子和露水用的牀單,連頭帶臉全蒙上,後來發現腳還露在外面,被單長度不夠,只好整個人蜷起來,這才熬過了這一夜。我心想,這樣的一個老家,幸虧是離開了,不然我們會怎麼辦。

1996年,已經82歲高齡的父親生命垂危,而他心心念唸的,卻是那個我少年時去的,那個讓我害怕的老家。老父親一再叮囑,他若“老”去,一定要將他送回生他養他的故土,葉落歸根。並言道,等老孃故去的那一天,一定要與他合葬一處。

而極為湊巧的是,請地仙用羅盤丟落的地方,正是他口中唸叨的那塊鴨蛋地,鄉下的大哥在他墓地周圍種了一圈芭茅草,清明時去上墳,真的在茅草叢中發現了一窩鴨蛋。欣喜之餘,小心地不讓鴨子知道我們看過了,輕輕地將草還原,讓他們安心幸福地撫育下一代。16年後,母親去世,遵從父親的遺願,長遠地陪伴在父親身邊了。而看的日子和下葬的方位,雖是請的另一個地仙,卻正好能與父親合墓,驚喜之餘,做子女的深感欣慰。

父親8個月大就喪母,當年祖母下葬時,是咬破父親的中指,將一滴鮮血滴在祖母的眉心中,自此天人相隔。待父親81歲去世前夕,曾拖長高音地呼喚了“姨伢”三天三夜,其時父親是清醒的,我曾笑問他是呼喚他的媽媽還是我的媽媽,他非常認真地告訴我,他在找尋他的離開了八十多年的.媽媽。現在想來,我卻心如刀絞。

八十多年,我的父親該是如何刻骨銘心地思念他的老孃,父親啊,到今天我才知道,我們做兒女的該有多麼不孝,從來都沒有想過你這個從小失去母愛的孩子,心裏有多苦。九泉下的老父親,請你多多原諒我這聲遲來的道歉。您三日三夜千山萬水的尋找,聲嘶力竭的呼喚,我當時只是當趣事來看的。時至今日,方才領悟到其中的深情。值得欣慰的是,當我看您不再呼喚的時候,問您是否找到奶奶了,您滿面含笑地説:“找着了。”我説:“你們還能認得嗎?”您點點頭:“認得。”我想這該得益於那眉心的一點血吧。爹爹呀,您現在是一個有媽媽疼,有老伴陪的人了。

祖父是一個彈棉花的手藝人,常年在外不着家,父親雖有嬸孃照顧,終是無孃的孩子,祖父自祖母去世後,終生未再續絃。

父親5歲被送到廟裏做了一個小沙彌,13歲從師學木匠,18歲由嬸孃作主,將她養的一個大父親6歲的等郎媳嫁給了父親為妻。因年齡差距大,加上父親終年謀生在外,在生下了老家的大哥後與其離異。因分手時惡語相加,父親自此再未踏上故土半步。直到去世後,老家的老人也已作古,才由我們遵他遺願返回故里,回到父母身邊。

就是這樣一個只有兒時記憶的故土,父親依然至死不忘,將自己終老的身軀,託付在那。在他的心裏,只有那裏才是他眷戀着的家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