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2.2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説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常用記敍、説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你知道寫散文的精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精選10篇)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1

那年夏天,我路過超市,看見一對中年夫婦帶着十幾歲的孩子在超市門口,孩子口吐白泡沫,臉色發黃。父母臉色灰暗,後悔連連。路旁的好心人攔了輛出租車把他們送到了石油醫院。聽旁邊的人説,是孩子在超市裏看上了什麼,做父母的不給買,就哭着出來了,誰知孩子的脾氣大,所以原本買東西的錢全送醫院了,估計還不夠,於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説,還不如給孩子買呢,畢竟喜歡的,只有一兩件而已。

前兩天我在信用社裏取錢,碰到一個年輕的母親,説是孩子把家裏僅有的存摺拿走了。就是為了上網。那時,我恍然明白,是不是我們在教育孩子和溝通上與孩子有了什麼隔閡。於是我又想起,上學時到朋友家去。她弟弟因為不想寫作業躲在廁所裏不出來的,朋友的母親喊破了嗓子也沒有用。

其實,當我們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的時候,也許從來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昨天,我和兒子去照相,結果他不願意,於是我生氣揍了他一頓。晚上,他父親回來,才讓他哭了個痛快。原來小孩子也有心事,只是他們不善於表達,而我們有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仔細想來,一個家庭的和睦,親情的融洽,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假如那對夫婦認真考慮孩子的要求,只要上對的就接受,也許沒有那趟醫院之行。就象那年縣醫院送來的那個孩子,僅僅因為一支筆,和妹妹鬧彆扭,結果被父親揍了一頓。就那麼喝藥死了。

時代進步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應該進步了。可是,如果和孩子不能更好的溝通,也許悲劇還會重演。因為現在差不多家庭都是獨子。其教育方式就更是輕不得的重不得了。不過,只要我們和孩子意見一致,心靈相通。或許,會處理的更好,讓孩子的性格更健康,行為更合理。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2

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多以言傳身教為主,最記得父親教育孩子話語:別人敬你一尺,你要回敬別人一丈,意思是説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不能白領別人對你的好;你領了一頭牛來看,就要看好,不能無心給叔公放牛,意思是説要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不能得過且過;做人不能貪,貪心最終得到是貧窮,意思是説一個人貪心了,往往會容易上當受騙。

父親教育孩子語言很多,現在往往想起,覺得父親是一個睿智的人。父親不單用語言來教育孩子,更多是以身作則來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待人處事方面更是如此。例如父親常説的過門都是客,如果家裏來人了不管是誰都要熱情招待,所以來到我家的人都能吃上最好的東西。不論當時的家境是貧窮時或是富裕時,父親總是儘自己所能,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招呼客人,很多時候是客人有得吃,而我們卻沒得吃。

總得來説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是温和的,極少使用武力。如果孩子們只是犯了一點小錯,父親是極少理會的。但如果孩子犯了大的錯誤,父親的那頓狠揍卻是能讓孩子們記一輩子,以後絕不敢再犯此類的錯。我和我弟都是享受過父親這種狠揍的待遇的。

記得那時我是7、8歲的時候吧,年三十。看到家裏放着很多鞭炮,我知道那是父親負責給家族購買的。因為年七年級時,家族裏的祠堂要放很多鞭炮來祈禱一年有好運。我的堂哥也知道家族裏的鞭炮放在我家,堂哥就叫我拿些出去一起玩,在貪玩的念頭驅使下,我想想幾箱鞭炮這麼多少了幾包父親也不會知曉的,就偷了幾包鞭炮就和堂哥歡天喜地的出去玩了。

玩完之後開心的跑回家準備吃午飯,還沒到家就看見父親坐在門口,旁邊放着一條棍子。我知道大事不妙,放慢了回家的腳步。但父親早已看到我,叫我過去問你是不是偷了公家的鞭炮拿去玩了。在父親嚴厲的眼光下,我老實的承認了。父親説,我要揍你一頓,你不能跑。

父親話剛説完,棍子就一下接一下結實的打在我身上了,疼得我哇哇大哭,但卻不敢跑。父親邊打邊教訓我,説什麼公家的東西你竟然敢偷,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話。母親聽到我哭聲,跑過來搶過父親的棍子,和父親吵了起來,埋怨父親為什麼要當家族的管事人、少了幾包鞭炮算什麼,自己買回來補上就行了。年夜飯因為我這頓揍少了點温馨。現在每當母親説起這事時,都説我當時怎麼那麼傻,不會跑,呆呆地站着給父親打。那次是父親第一次打我,也是唯一一次打我,這頓打讓我銘記終生,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去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弟的那頓揍比我狠多了,因為他私自拿了家裏的炸藥和堂哥一起去河裏炸魚。這是很危險的事,因為那時很多人因為拿炸藥到河裏炸魚,弄到不是斷手就是斷腳的。而父親就只有一個兒子,那能不擔心呢。因為擔心因為害怕,為了不讓我弟再犯這種錯,父親下手打我弟真是一點都不留情。

因為家中女孩子居多,父親經常説,女孩子要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去到夫家要孝順老人。而我們四姐妹也沒有讓父親失望,謹記父親教導,並儘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村裏人是這樣評價父親的幾個孩子:很有教養。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3

女兒從小愛運動。五年級時,體育老師選她參加學校運動隊,我以為那體育老師選錯了人呢,因為女兒是小年齡上的學,個子比班上同學瘦小很多。辦公室一個男同事的兒子也被選中,我們一致認為:不是我們的孩子運動素質優秀,而是別的孩子運動素質太差了,或者是別的孩子嬌氣,怕苦,有意偷懶,躲避被選中。我為此特意和女兒坦誠地説:我覺得你在這個方面不行的,你退出吧,免得訓練起來受罪。沒想到女兒一口拒絕:不行,老師説我行的,我要參加。

就這樣,早晨比別人早到校,晚上比別人回家晚,堅持了幾個星期。

比賽當天,親自送孩子到南通大學賽場,只叮囑她注意安全,比賽成績無關緊要,重在參與。

第一天參賽項目是1000米,晚上孩子回來説自己是第三,我説真想不到你還能拿分數啊,女兒説第一名的是個文亮國小的,跑起來不要命,快得像魂。第2名是通師一付的。

第2天參賽800米,女兒説自己是第一我還不信,等校長迎面報喜了才知道這是真的。問孩子那文亮的那個魂怎麼了?女兒説,今天她改進技術了,昨天她開始3圈沒拼命,最後發現來不及追了,而今天從第2圈開始就拼命追,所以贏了,我聽了覺得孩子其實並不像我們大人想象的那麼蠢,她在比賽過程中也在思考:怎樣打敗對手。真是有收穫啊!

通過這次運動參賽,孩子的意志力顯然不同以往,對自己的身體耐力也充滿自信。我想,今後,遇到任何挑戰,她不會輕易放棄,這正是我希望養成的品質。

賈真老師説過: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能夠在一起,唯獨父母的愛,最終是為離開,為子女能夠遠遠地離開自己獲得更好的生存!

説得真好,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能夠離開我,有的時候看似無情,實則至愛啊!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4

父母對於孩子,總抱着恨鐵不成鋼的心,期望他們處處優秀,達到心中的期待值。孩子有一點退步,就威逼利誘,給孩子一個很大的壓力。

做父母的也是從孩子時候走過來的,也能體會到兒時的貪玩心理,當年,自己尚且做不到,又何苦為難孩子。

兒童正是貪玩的年紀,強管也泯滅不了那顆貪玩的心,嚴管不但激不起他們努力的鬥志,只能會讓他們越來越叛逆,和大人對峙起來。

入學以後,有些道理,他們比我們大人都明白,只不過脱不了孩子氣,愛玩一些,管束是必然的,但不能給他們施以無法承受的壓力,也不能説一些打擊他們的話兒,讓他們的情緒陷入低落。

我的一個哥哥,他有兩個兒子,大的上五年級,小的上三年級,近期的一次考試,老大退步了,從前列排到了中游,小兒子進步了,從中游擠進了前列。我的那個哥哥非常不滿老大的退步,就拿小兒子的成績擠兑老大,並説要給小兒子買什麼玩具獎勵,老大就靠邊站。

我知道,他是想用激將法讓老大努力,可結果卻讓大兒子沉默不語,不願意談話,悶悶不樂獨自封閉。

我告訴他説,你是用心良苦,可也打擊了孩子的內心,他的退步,你讓他意識到就行了,何必再孤立他,現在他需要的不是激將,而是深深的鼓勵,給他力量和支持,讓他從內心勃發動力和信心,你這麼冷落和打擊他,只能讓他越來越叛逆,和你的心離得越來越遠。

我的哥哥似乎也意識到了,尬笑乎乎不作言,點頭贊同我所説。作為父母,不能情緒用事,你説是為他們好,方式不當,只會讓孩子越走越遠,更不是你期待的樣子。

天下的父母,無不盼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不要糊裏糊途的`教育孩子,方式得當,才能激發他們上進,怒而責怨,只會適得其反。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5

午餐時段,保育阿姨一手端碗,一手拿筷,邊喂小寶邊催促:“小寶,快吃呀,你的飯菜要冷掉了!”小寶坐在那裏東張西望,飯菜含在嘴裏,好久都沒有咀嚼。

旁邊的張老師直歎氣:“這個小寶,每天都要阿姨餵飯,他奶奶關照過,什麼事都要阿姨幫忙的……”

“是嗎?”我笑着走過去,輕輕摸了摸小寶的頭:“我記得小寶上課回答問題很能幹的,來,小寶自己吃。”

小寶遲疑着接過阿姨手中的碗筷,看着我開始慢吞吞地吃飯。

“瞧,小寶會自己吃!”我故意誇張地表揚他,還對着他豎起大拇指:“加油!”

小寶終於把飯菜吃完了。一箇中班的孩子,吃飯還要阿姨喂,以後上國小該怎麼辦呢?我真的為這個孩子擔憂。幼兒園的老師照顧孩子,聽上去天經地義,可如果什麼都不讓孩子自己做,孩子能長大嗎?

葉聖陶先生説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就是一句話,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正是從“自己的事自己做”開始。最關鍵的,就是要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讓孩子學着自己拿勺吃飯,學着自己穿衣穿鞋,學着自己鋪牀疊被……

不由得想起託班曾帶過的傑傑,剛入園時寶寶們學習自己搬小椅子,唯獨他,每次都是手端起又放下:“太重了……”磨到最後,我就只能和他一起“搬”,扶着他的手把小椅子慢慢搬到座位上。和傑傑媽一聊,原來家裏老人什麼都不讓傑傑做,“孩子還小呢!”老人總是這樣説,捨不得讓孩子自己動手。其實,每個孩子都願意自己去嘗試,而且會樂此不疲地給大人“幫忙”,雖然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在幫倒忙,但孩子漸漸地就能學會做很多事情。就像傑傑,入園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自己搬小椅子了,鞋子也自己穿了……用傑傑媽的話説;“還是老師有辦法,傑傑在幼兒園就像換了個人一樣。”

其實,不是老師有辦法,而是老師給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給了孩子自己能做好的自信,這比什麼都重要。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6

這幾年,我們開始更多地談論教養。

因為我們發現經濟上去了,腰包鼓了,但是教養沒上去,所以才有中國遊客在國外的各種醜聞。

而國內的話,我不説大家也明白是什麼樣的情況。

俞敏洪説:“教養是什麼?教養就是當你走到一羣人中間,你的行為恰當得體,讓人感到禮貌和愉悦。”

我自己之前對教養也沒有很大的在意,我自己的原則是儘量不打擾他人,不給他人造成麻煩。而有了孩子之後,我開始更加註意這個問題,特別是孩子們的教養問題。

因為我不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讓人討厭的人,希望他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為什麼會有了孩子才會去注重?因為孩子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的諸多不足。其實孩子很多時候不明白禮儀要求,父母需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時候,也教會孩子。

就比如前幾天帶孩子出去吃飯,和幾個玩伴在一起,馬上就開始大叫起來,孩子一興奮就叫,加之他的嗓門很大。

我馬上把他牽回來,跟他説,這是大家吃飯的地方,不能大叫。但是過了一會幾個人就爬到隔壁桌邊上的沙發座位的靠背上去了,這個時候我就去把他們叫回來,告訴他們不要打攪其他的客人用餐,應該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否則我會動用終極處罰手段了(一個人去外邊門口站着反思,需要的話我可以陪你,因為我沒有教育好你)。

對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來説,很難控制情緒和行為,但是父母一樣要管教好他們,不是説在公共場合打罵孩子一頓。那樣只會顯得父母更不懂教育,更沒有教養。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然後温和地告訴他該怎麼做。

當然有媽媽會説孩子太淘氣,不聽管教的。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在哪裏出了問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必須告訴孩子規矩和自律。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7

家庭教育的任務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家長自身不斷的感悟和學習的過程,在教育看是否得當,就是孩子不斷改正錯誤的進步的過程。教育孩子就像養花一樣,要精心地澆水、施肥、呵護,還有了解什麼花什麼習性,就能夠成功的,都是事實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把花養好的,應該就是不懂的就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教育與藝術

我看過網上有“狼爸"虎媽”的事,一位孩子的父親就是要孩子在雨裏淋,雨下得那麼大,孩子就五六歲的樣子,“狼爸"在後面攆,孩子就在前面跑,就這樣孩子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孩子的自制能力,獨立的能力強,可是我覺得孩子的父親也沒有必要做得那麼苛刻。還有“虎媽”,教育方法比“狼爸"的教育方法温柔而委婉些,但也有非常嚴厲的訓斥,責打,孩子見了就是“溜溜的”害怕“虎媽",我覺得這種方法也不恰當。

是的,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這是我們做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從自身出發,引導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孩子期會考試結束了,老師要求孩子的家長開會,就是總結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問題,怎麼把孩子的成績搞上去,還有就是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到與孩子的成績相關聯,就是我的孩子成績飄,上課的時候精力不集中,做作業不認真,馬虎,還有在做作業的時候就是暈。我聽了老師在家長會和我説的孩子的情況,我就下決心把孩子的缺點改掉。幾個優秀孩子的家長髮言了,結合優秀的孩子家長的發言,他們和父母真的是珠聯璧合,他們的發言很連貫,很恰到好處。他們發言的要點我記得還是很清楚的,相關的內容我在紙上寫了一下,主要就是讓孩子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要他們知道問題的重要性,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情,就是輕鬆而愉悦的學習,沒有包袱,有自己的一個獨立的空間,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在樂觀中完善孩子的學習態度,做完作業家長要認真地檢查,要孩子認真審題,認真書寫,還要有一個錯題本,幫孩子分析錯誤的問題,加以改正,以防下一次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引發孩子自覺地改正。孩子都有玩的天性,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要孩子在學習中找樂趣。

我想起了我們小時候學的課文《傷仲永》,方仲永天生就是有智慧的,天資聰明,他先天的才能遠勝於一般有才能的人,可是就是先天的才能。他的父親沒有做到後天的培養,就成了一個普通人了。如果他的父親好好教育他,他也許就是人上人。可見後天的教育多麼重要,家長就得方法得當地教育孩子。是的一個優秀的孩子的成績不是憑空而來的,就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好,家長付出了很多,他們和孩子溝通、交流,就是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對待的,使得孩子覺得家長沒有架子,很親近。

我沒有做到這些,我要反思自己的錯誤和不足,要積極地向優秀孩子的家長學習教育的方法,認真的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從而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去工作孩子的缺點,我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就是關於孩子學習的事情,就會努力地去教育孩子,要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數學方面就是看看電腦,把題的重難點記好,出數學題要孩子定時做,我要記好時間,時間到了就交卷,然後改卷子,錯誤的題我們一同分析;語文就是要孩子多讀課外書,去書店看書,增長孩子的很多的知識,還有對寫作文有幫助,多去外面旅遊,看看外面的世界,讓他們感覺生活的精彩;英語就是多看、多讀、多寫,就會提高英語成績。

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優秀,就要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教育,教育方法是更加,希望孩子們過得開心快樂,長大了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8

我和老公去他姐姐家拜年。吃完飯,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外甥給我們表演了兩個小魔術。看着外甥有模有樣的表演,我和老公鼓掌叫好。“濤濤,來,告訴舅舅,以後長大了想做什麼啊?”老公把外甥摟進懷裏,饒有興趣地問道。濤濤不假思索地説:“嗯,我想學魔術,以後想當一名魔術師,我覺得魔術好神奇啊。”

我正準備鼓勵孩子兩句,坐在一旁的姐姐一聽孩子説這話,立即板着臉嚴肅地説道:“學什麼魔術啊,那都是些騙人的把戲。你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學習搞好,將來得考上個好大學。”被姐姐潑了冷水的外甥,一臉沮喪無助,耷拉着小腦袋,不敢再繼續説什麼。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説有個媽媽正在廚房洗碗,她聽到小兒子在後院蹦蹦跳跳的聲音,便對他喊道:“孩子,你在做什麼啊?”小男孩得意地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去。”這個媽媽聽完之後,並沒有潑孩子的冷水,而是開心地對他説:“好,但你不要忘記回來哦。”這個小男孩後來成為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

其實,有的時候父母給孩子設立的目標過於明確,成長軌跡過於雷同,而這些又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往往就會不知不覺地走進一個死衚衕,由於“太過執著”最終導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尷尬結局。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與不同,反而能夠激發他們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創意與發展。總之父母別潑孩子冷水,説不定會收穫一份意外的驚喜。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9

兒童正處於感知世界的階段,有趣健康的遊戲可以給予孩子無窮的快樂、給予他們對身邊事物的認知與體驗,增長他們的學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他們健全的性格。

在遊戲中,有些孩子不願與別人分享自己心愛的玩具,由於這種不願與人分享的心理,往往這些孩子在玩耍中總是不合羣,難以與別人合作,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唯我獨尊的孤僻性格。針對這種情況,在遊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熱情大方的品質,多組織一些集體協作性的活動,讓孩子學會如何與別人良好的相處。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一件玩具、一個遊戲玩了不久就會失去興趣,把它們扔在一邊就跑去玩別的東西。這種情形除了是由於注意力不易集中以外,也有可能是由於孩子的畏難情緒,比如:積木砌的房子總是不到一半就跨了。所以在組織遊戲中,也應適當的培養孩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在設計遊戲中,可以適當對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的目標。如:捏塑一隻泥的小鴨子,砌一座小城堡等,並在遊戲過程中多鼓勵並作適當的幫助,使孩子們形成有恆心的好性格。

另外,強烈的好勝心理在孩子們的玩耍與遊戲中也是十分常見的,這説明孩子們都有強烈的自尊心,同時他們也很希望自己在遊戲中能夠取得成功,能夠有所成就並得到讚揚。在遊戲中,應該多以鼓勵為主,讓孩子做一些不太難的事情,讓其有所成就,增強自信心。

遊戲活動是孩子獲得發展,健全良好心理性格的必由之路,是向他們傳授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沒有遊戲就沒有孩子的童年和歡樂。遊戲是孩子的一門主課,玩具是教科書,它們是孩子學習社會、瞭解生活、獲得知識、開發智力、增進才能、強壯體魄的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活動,更是孩子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對於年幼無知的孩子説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又是學習,因此,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中培養良好的性格,將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的大事。

經典散文:對孩子的教育 篇10

由於年齡所限不能去上學,去年帶的三個小朋友又上了一年的大班,但是自從開學以來看得出他們有很多的不適應,活潑開朗的桐桐甚至有幾次都哭鬧着不想來了,我知道他們不熟悉環境,想念去上學的夥伴,或許過段時間會好的。但是一個月過去了,一天公喜的媽媽給我説話讓我感覺孩子們需要幫助了。她給我介紹説:“一天回家後公喜很苦惱,這是從沒有過的事情,過去他一直是快樂,無論什麼時候媽媽問他在園的情況,不善表達得他都會很神往的説:我很快樂。可是這次他卻對媽媽説:我不太快樂了。問他原因,他説在新班裏,沒有好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的朋友,不喜歡和他做好朋友。”原來新的環境他們還沒有適應,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的天地,過去的小朋友是他們在一起三年間形成的親密無間的感覺,可是現在的孩子們他們只是剛剛認識,需要時間來熟悉,可是這樣的過程對於他們來説好像很漫長的,如何能夠讓他們儘快地與小朋友們熟悉起來,讓他們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快樂呢?通過觀察發現,這三個小朋友在班裏都很能幹,各方面表現都很出色,雖然公喜還有很多不足,但他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無論是數字的書寫還是做操帶隊,都能夠做到很不錯了,於是我想到了讓大家儘快接受他們的方法了。

我組織大家進行了一次談話,我問孩子們:“我們班裏加入了三個新成員,你們認識他們了嗎?喜歡他們嗎?為什麼呢?”聽了這話我看到他們三人都很羞澀的樣子,同時也在期盼着什麼,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評價開了,有的説喜歡桐桐的漂亮,把個小美女樂得喜笑顏開,有的説喜歡公喜的聰明,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他都能回答,這時看到他自豪的揚起了頭,有的説喜歡姜睿的守規則,從不見她亂跑亂鬧,聽了這話她依然是那麼沉靜的笑着。聽了孩子們的許多話,這時我問他們:“你們想一下,誰在班裏書寫數字最好?誰在班裏做操最好最認真?最帶來的圖書最多給大家看得最多?……”當我的問題結束後,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就是他們,他們很能幹,我們大家喜歡他們。”聽了小朋友們的回答,我看到喜悦盪漾在他們的臉上,我知道他們懂得了小朋友接納他們的心,瞭解了他們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相信很快他們就會成為知心的好朋友。從那以後孩子們開朗了許多,每天笑容總是掛在臉上,相信快樂又回到了他們身邊。

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想到很多,孩子們在園中的要求其實很低,他們要有自己的朋友,那樣就有了自己快樂的天地。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了解孩子,懂得他們的需要,並且通過各種方式幫他們找回屬於他們的快樂,讓他們度過美好的童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