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鄉音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6.92K

我的故鄉在美麗的湘東北山區。那裏有連綿起伏的羣山,有潺潺流淌的小溪,唯獨沒有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曾經閉塞落後的故鄉,讓故鄉人熬過了漫長的貧苦歲月。窮則思變,從九十年代初期,故鄉人就陸陸續續遠走他鄉,出外謀生了。

傾聽鄉音抒情散文

最初還只有為數不多的敢吃螃蟹的鄉親到他鄉釀酒,如今,靠這一行發家致富的越來越多,於是,出外釀酒成了故鄉人賺錢的不二選擇。大多數青壯年鄉親離開了家鄉,留下的是那些走不動了的老夫妻和留守的孩子們。這些年,每逢清明節回家,我很少見到過村裏的同齡人。那些兒時曾在一起瘋鬧的夥伴們成家後,為了生活,她們不得不遠赴他鄉。散落天涯的我們,數年間不曾會面。真是世事無常啊,誰會想到小時候天天在一起上山砍柴、摘野花、尋野果,到田壟水溝邊割豬草,在小河裏撈魚蝦的我們,親密無間的小夥伴們,到成年後再也難以聚首,更別説在一起敍舊言歡了。有時,一想到過去的歡樂時光就這樣一去不復返,我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惆悵。

隨着父母去世,姐弟到外省謀生,我回去的次數越來越少。清明節回家鄉,也只是來去匆匆。偶爾見到幾個鄉親,半晌回憶不起來對方的姓名。故鄉似乎離我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了。也難怪,自從十七歲到外面打工,四年後又遠嫁他鄉,與故鄉的夥伴、同學見面的機會逐年減少,以致有些人近二十年未曾謀面,如此疏於聯繫,又何來親切的感覺呢?其實並不是我不想見他們,也不是他們不想見我,他們常年在外奔波,一年之中難得回去,春節回去幾天,又疲於應付人來客往;而我雖然偶有空閒,但因父母不在人世,姐弟皆在他鄉,感覺回去了也索然無味,也不想回去。每到春節時,我又要打理小店生意,無法脱身,顧不上回鄉了。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我不止與家人聚少離多,與故鄉更是漸行漸遠。有時回鄉,竟有一種人在他鄉的落寞。物有所改,人亦非昨,對於故鄉,我似乎少了當年的眷戀。

就在我已經習慣他鄉的生活,並習慣孤獨時,一個QQ羣讓我再一次找到故鄉的味道。這個羣是好朋友告訴我的,是一個聚集了漂泊在外的同鄉的娛樂羣。羣友們聚在一起聊天、唱歌,釋放心中的苦悶,排解生活的壓力,從唱歌與聽歌中尋找歡樂,從聊天時濃濃的鄉音中緩解思鄉之苦。一個羣,讓每個在外打拼的人從熟悉的鄉音中找到了家的感覺。

剛開始我對這個羣還是感到一絲陌生,後來隨着羣視頻中出現了幾個同我一起長大的很多年沒見面的夥伴們在唱歌時,久違的親切感油然而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與這個羣的距離。這個羣裏沒有大腕,沒有明星,有的只是一羣為了生計不得不出外闖蕩的人。他們也有夢想,也有激情,也許是造化弄人,到頭來還得無奈地面對生活。為了生存,他們背井離鄉,在他鄉的土地上做着單調的釀酒生意,成年累月守着租來的店面,謙卑地從異鄉人的鍋裏討得一杯羹。他們中很多人富了,卻是用多年的奮鬥,多年的`思鄉煎熬換來腰包的鼓起、家境的殷實。有些人還在掙扎,還在守望,還在他鄉的土地上做着苦澀的發財夢。外來的經濟讓故鄉更富了,也讓故鄉不知不覺少了原有的淳樸,人與人之間,多了勾心鬥角,多了炫富顯擺,多了勢利與冷漠,多了隔閡,少了曾經的濃濃的人情味。鄉里鄉親坐到一起,談得更多的是誰賺了多少錢,誰家買了車,誰買了房等等話題。有錢的人之間互相較着勁,比誰財更大,氣更粗;沒錢的人則不受眾人待見,走到哪裏都會遭到擠兑。物質上的豐富,給故鄉人帶來了全所未有的喜悦,也讓故鄉人心靈的土壤變得更加貧瘠。他們聚在一起唱歌、聊天,又何嘗不是在尋找自己曾經的故鄉呢?

而我,在傾聽鄉音時,也慢慢覺得故鄉在與我靠近,生疏的感覺漸漸退去。傾聽鄉音,讓故鄉再次入夢來,而不是成為遙遠的回憶。即便人在他鄉,只要聽到鄉音,那種最原始的愛就會再度滋生。遊子無論離家多久,多遠,只要心中還有愛,故鄉就是我們心中永恆的桃花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