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海的詩詞(通用280句)

來源:文萃谷 2.1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飽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那麼什麼樣的詩句才是好的詩句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形容大海的詩詞,歡迎大家分享。

形容大海的詩詞(通用280句)

1、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李夢陽《泰山》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古》

5、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白居易《題海圖屏風》

6、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7、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

8、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輪徵。柳永《煮海歌》

9、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11、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12、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韓愈《精衞填海》

13、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之問《靈隱寺》

1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鵲樓》

15、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長歌行》

16、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17、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8、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9、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20、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錢起《送僧歸日本》

21、茫茫東海波連天,天邊大月光團圓。——黃遵憲《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22、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3、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陳子瀾《恩波橋詩》

24、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臨江仙》

25、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卻餘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雷作遠遊。——梁啟超《太平洋遇雨》

26、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之問《靈隱寺》

27、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白居易《題海圖屏風》

28、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韓愈《精衞填海》

29、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0、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長歌行》

3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2、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3、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錢起《送僧歸日本》

34、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35、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杜甫《野望》

36、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7、烽火城西白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38、蔚藍的海面霧靄茫茫,孤獨的帆兒閃着白光!

39、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4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1、海闊憑雨躍,天高任鳥飛。

42、海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43、海底游魚樂,天邊過雁愁。

44、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45、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46、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7、長風破浪回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48、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49、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50、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51、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52、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5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5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同此時!

5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6、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5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58、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59、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60、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61、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鄉。

62、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

63、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

64、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6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66、一燕海上來,一燕高堂息。

6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8、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6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70、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71、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7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7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4、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75、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76、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77、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78、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

79、茫茫東海波連天,天邊大月光團圓。

80、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8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82、海底泥牛耕白月,雲中木馬驟清風。《頌古一○一首》

83、海角秋高風力驟,樓台四面山容瘦。《漁家傲·海角秋高風力驟》

84、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85、海翻移里巷,書蠹積埃塵。《客自江南話過亡友朱司議故宅》包佶

86、海上乘槎侶,仙人萼綠華。《南歌子·海上乘槎侶》

87、海岱惟青遺一老,禁垣清切親曾到。《漁家傲·海岱惟青遺一老》

88、海畔山如碧玉簪,天涯消息歎魚沈。《浣溪沙》

89、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採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

90、海日輕紅通似臉,小窗明麗新晴。《臨江仙·海日輕紅通似臉》

91、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從軍行》

92、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93、海澨結茆新,退藏常畏人。《幽居》

94、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江樓夕望招客》

95、海北蠻夷來舞蹈,嶺南封管送圖經。《送鄭尚書赴廣州》張籍

96、海花蠻草連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送侯判官赴廣州從軍》張籍

97、海氣百重樓,巖鬆千丈蓋。《於北平作》李世民

98、海外秋鷹擊,霜前旅雁歸。《邊秋薄暮》蘇頲

99、海瀆常晏,波濤不揚。《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懿宗室舞》蕭仿

100、海底泥牛耕白月,雲中木馬驟清風。《頌古一○一首》

101、海內埏埴遍,漢陰旌旆還。《奉送李相公重鎮襄陽》李逢吉

102、海邊漠漠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橫吹曲辭關山月》張籍

103、海邊茫茫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關山月》張籍

104、海內既無虞,君臣方肅雍。《董公詩》張籍

105、海國戰騎象,蠻州市用銀。《送南遷客》張籍

106、海上見花發,瘴中唯鳥飛。《嶺表逢故人》張籍

10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108、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唐·李白)

10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

110、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111、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唐·李白)

112、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唐·白居易)

113、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唐·白居易)

114、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唐·王維)

115、天壤之間,水居其多(宋·蘇軾)

116、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117、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唐·李白)

118、初驚銀河落,半灑雲天裏(唐·李白)

119、波濤萬里堆琉璃(唐·杜甫)

120、水真綠淨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宋·樓鑰)

121、青山不老,綠水長存(明·羅貫中)

122、水萬物之本源也(春秋齊國·管仲)

123、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戰國趙國·荀子)

124、源清流潔,本盛木榮(漢·班固)

125、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牆便不還(清·查慎行)

126、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出自兩漢·蔡琰《悲憤詩》

127、陰霓侵晚景,海樹入回潮。——出自唐·馬戴《楚江懷古三首》

128、如許多寶貝,海中乘壞舸。——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29、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出自唐·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130、海月非常物,等閒不可尋。——出自唐·錢《江行無題一百首》

13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出自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132、有人明此道,海變已千回。——出自唐·呂巖《五言》

133、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出自唐·孟浩然《寄天台道士》

134、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出自唐·李白《估客行》

135、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出自唐·包何《送王汶宰江陰》

136、海內兵方起,離筵淚易垂。——出自唐·徐鉉《送王四十五歸東都》

137、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出自唐·張祜《題鬆汀驛》

138、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9、海角收殘雨,樓前散夕陽。——出自清·《晴》

140、山風入松徑,海月上巖扉。——出自唐·王貞白《憶張處士》

141、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出自唐·李白《遊泰山六首》

142、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出自唐·朝衡《銜命還國作》

143、海內既無虞,君臣方肅雍。——出自唐·張籍《董公詩》

144、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出自唐·《相思怨》

145、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出自唐·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146、動遠山,天雞已先鳴。——出自唐·李白《遊泰山六首》

147、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148、餘將何所往,海嶠擬營家。——出自唐·馬戴《江行留別》

149、海西望京口,兩地各天末。——出自唐·獨孤及《海上寄蕭立》

150、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151、海燕雖微渺,乘春亦暫來。——出自唐·《詠燕》

15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自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53、海內故人泣,天涯弔鶴來。——出自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154、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155、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出自唐·李白《廣陵贈別》

156、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出自唐·祖詠《江南旅情》

157、海水三清淺,桃源一見尋。——出自唐·李白《擬古十二首》

158、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出自唐·杜甫《北征》

159、海榴開似火,先解報春風。——出自唐·《海榴》

160、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出自唐·丁仙芝《渡揚子江》

161、海畔雲山擁薊城-----唐祖詠《望薊門》

162、海畔尖山似劍芒-----唐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163、海動山傾古月摧-----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164、舊山舊海悠且長-----南北朝謝莊《懷園引》

165、三山浮海日暉暉-----宋王珪《導引·憶玉清景》

166、萬重山海煙波闊-----宋釋普寧《偈頌四十一首》

167、萬井千山海色秋-----唐李嘉祐《同皇甫冉登重玄閣》

168、卷海頹山得我驚-----宋陸游《蓬萊閣聞大風》

169、山從地盡雲垂海-----宋黃文雷《登樓有感》

170、海雲疊疊暮山低-----宋李新《禪房》

171、徇祿反窮海,卧痾對空林。——出自南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172、精衞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出自魏晉·陶淵明《讀·其十》

173、朔途際遼海,春思繞轅。——出自唐·沈縉凇端吐絞逃徘轂筆埂/p>

174、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出自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75、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出自清·顧炎武《精衞·萬事有不平》

176、今日揚塵處,昔時為大海。——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77、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出自魏晉·曹植《贈白馬王彪·並序》

178、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179、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陳。——出自魏晉·左思《詠史八首》

180、竄謫邊窮海,川原近惡。——出自唐·張子容《貶樂城尉日作》

181、萬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出自唐·鄭谷《長安夜坐寄懷湖外嵇處士》

182、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出自唐·李頻《中秋對月》

183、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出自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84、歸歟卧滄海,何物貴吾身。——出自唐·《始安秋日》

185、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出自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186、未暇泛滄海,悠悠兵馬間。——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187、明月臨滄海,閒雲戀故山。——出自唐·戴叔倫《遣興》

188、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出自宋·《端午即事》

189、發跡來南海,長鳴向北州。——出自唐·《紫騮馬》

190、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出自魏晉·左思《雜詩·秋風何冽冽》

191、秤錘落東海,到底始知休。——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92、白雲海色曙,明月天門秋。——出自明·王世貞《登太白樓》

193、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出自唐·錢起《送僧歸日本》

194、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出自唐·李白《高句驪》

195、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出自唐·李白《寄人孟大融》

196、可從海窟來,便解緣青冥。——出自唐·盧仝《月蝕詩》

197、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出自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198、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出自唐·宋之問《靈隱寺》

199、答言海路長,風駛飛無力。——出自南北朝·吳均《贈杜容成》

200、不然拂衣去,歸從海上鷗。——出自唐·陳子昂《答洛陽主人》

201、自君遼海去,玉匣閉春弦。——出自唐·崔《孤寢怨》

202、渤海三千里,泥沙幾萬重。——出自唐·駱賓王《浮槎》

203、碧海瑩子神,玉膏澤人骨。——出自唐·常建《白龍窟泛舟寄天台學道者》

204、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出自唐·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四》

205、出時山眼白,高後海心明。——出自唐·李白《雨後望月》

206、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出自唐·王維《終南山》

207、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出自魏晉·張華《壯士篇》

208、風聲翻海濤,雨點墮車軸。——出自宋·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209、大海水無邊,魚龍萬萬千。——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210、歎息此離別,悠悠江海行。——出自唐·李頎《送》

211、雲輕歸海疾,月滿下山遲。——出自唐·崔曙《途中曉發》

212、驛舫江風引,鄉書海雁催。——出自唐·岑參《送樊侍御使丹陽便覲》

213、風搖松竹韻,月現海潮頻。——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214、獨見海中月,照君池上樓。——出自唐·《題陸山人樓》

215、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出自唐·劉Y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216、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唐·《登鸛雀樓》

217、卧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出自宋·蘇軾《寒食雨二首》

218、追奔瀚海咽,戰罷陰山空。——出自唐·盧照鄰《結客少年場行》

219、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出自唐·《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220、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出自清·顧炎武《精衞·萬事有不平》

221、二帝懸四目,四海生光輝。——出自唐·盧仝《月蝕詩》

222、野色臨空闊,江流接海平。——出自唐·任翻《春晴》

223、遠海入大荒,平蕪際窮髮。——出自唐·獨孤及《海上寄蕭立》

224、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出自唐·於濉獨鎦信/p>

225、願狎東海鷗,共營西。——出自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226、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出自兩漢·佚名《別詩四首》

227、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出自唐·盧延讓《苦吟》

228、人老江波釣,田侵海樹耕。——出自唐·賈島《送姚杭州》

229、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出自唐·駱賓王《詠懷》

230、高通荊門路,闊會滄海潮。——出自唐·杜甫《桔柏渡》

231、兩鬢關中改,千巖海上春。——出自唐·許棠《寫懷》

232、陽烏出海樹,雲雁下江煙。——出自唐·沈縉凇對綬⑵講骸/p>

233、魚鹽濱海利,姜蔗傍湖田。——出自唐·韋應物《送唐明府赴溧水》

234、乃知東海水,清淺誰能問。——出自唐·鮑溶《懷仙二首》

235、崇山日以高,滄海日以深。——出自明·夏完淳《精衞·北風蕩天地》

236、寄音青鳥翼,謝爾碧海流。——出自唐·劉復《遊仙》

237、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衝。——出自唐·高適《塞下曲》

238、孤城海門月,萬里流光帶。——出自唐·王昌齡《宿灞上寄侍御弟》

239、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出自唐·韋元甫《木蘭歌》

240、積骨如毗富,別淚成海津。——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241、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出自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242、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出自唐·李冶《相思怨》

243、一燕海上來,一燕高堂息。——出自南北朝·吳均《贈杜容成》

244、j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出自唐·韋應物《簡盧陟》

245、何不向東射,東海有長鯨。——出自唐·《和答詩十首·答箭鏃》

246、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出自唐·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247、一鳥海上飛,雲是帝女靈。——出自唐·岑參《精衞》

248、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出自南北朝·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249、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出自兩漢·佚名《別詩四首》

250、渺江樹沒,合沓海潮連。——出自唐·孟浩然《寄閻九》

25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出自唐·李白《關山月》

252、孤城天北畔,絕域海西頭。——出自唐·岑參《北庭作》

253、帝憂河朔郡,南發海陵倉。——出自唐·宋之問《送姚侍御出使江東》

254、越燕喜海日,燕鴻思朔雲。——出自唐·李白《擬古十二首》

255、豈堪滄海畔,為客十年來。——出自唐·《早春》

256、吃了瑤台寶,昇天任海枯。——出自唐·呂巖《五言》

257、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賓。——出自唐·王《詠漢高祖》

258、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出自唐·杜甫《壯遊》

259、行至大海中,波濤復不止。——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260、茫茫滄海間,丹憤何由申。——出自唐·袁高《茶山詩》

261、獨標海隅外,處處播嘉名。——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262、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263、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出自唐·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264、埭橫江曲路,戍入海中山。——出自唐·宋之問《登北固山》

265、龍城含宿霧,瀚海接遙天。——出自唐·虞羽客《結客少年場行》

266、共來江海上,清論一宵同。——出自唐·歐陽袞《月峯寺憶理公》

267、廣葦夾深流,蕭蕭到海秋。——出自唐·喻坦之《晚泊盱眙》

268、恭事四海人,甚於敬公卿。——出自唐·王建《贈王侍御》

269、回輪照海遠,分彩上樓長。——出自唐·李端《橫吹曲辭·關山月》

270、今接宜都裏,翻疑海作田。——出自唐·薛曜《邙山古意》

271、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雄。——出自魏晉·張華《壯士篇》

272、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出自唐·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273、南浮滄海上,萬里到吳台。——出自唐·劉長卿《喜李翰自越至》

274、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出自唐·李白《關山月》

275、瀚海經年到,交河出塞流。——出自唐·王維《送平澹然判官》

276、大海一滴水,吸入在心田。——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277、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出自唐·王維《送祕書晁監還日本國》

278、秋色明海縣,寒煙生里閭。——出自唐·王昌齡《客廣陵》

279、欲有問,平海夕漫漫。——出自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280、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出自唐·杜甫《壯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