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7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讀後感

第一次閲讀張德芬的書,是這一本,《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

有時,和朋友們説起佛洛依德,怪罪別人,首先還是要審視自己。再為難自己,為難他人,為了某些事情而煩心,為了某些狀態而糾結,為了某些煩惱而歇斯底里,我們總是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控制左右,總是輕易的去傷害自己傷害別人,説到底,是我們不懂得怎麼和自己相處,怎麼和他人相處。在這本書裏面,我找到一些答案,沒有説教,並非心靈雞湯,而像是一個未曾蒙面的朋友,與我們靜靜坐下來,促膝談心。

這本書,挺特別的。書中,張德芬想跟我們所表達的是,“所有的關係都是與自己的關係”,是的,人總在互動中,與自己互動,或者,自己與其他互動。“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會蔓延、擴展到和其他人的關係”,先了解自己,再去認識別人。“之所以看不清各種關係中的真相,是因為被自己的情緒模式和互動慣性遮蔽了”。我們總是很輕易的,讓情緒去左右自己的各種行為。

總有一個人,需要去改變自己的'態度,要求不了別人,只好先要求自己。別跟自己為難,別跟遇到的事情為難,方法有很多種,總有能迎刃而解的時候。再不如意,事情已經發生,再折騰,只有讓事情惡化,試着尊重別人,試着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接納已經發生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然後,去化解矛盾。

書裏面所謂的捨得,張德芬是這樣詮釋的:“愛的極致是放手----給你愛的人最大的愛和支持,而不要把自己的道德判斷和價值觀套在他們身上,或者用自己的喜好和標準來評判他們的行為”原來,捨得,是一種智慧,是人生的感悟,書裏面,沒有嘮嘮叨叨,沒有老生常談,有的,是教我們相處的智慧。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靜下心來,有時候會發現被忽略的美好。拿得起,放得下,勇於追隨自己的內心,不説活得精彩,起碼,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幸福,越來越快樂,善待自己和他人,活在當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