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留心皆學問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56W

處處留心皆學問

處處留心皆學問讀後感

學習,不僅僅是學別人告訴你的知識. -題記

在奔騰的人生之河中,我們永遠是學生,我們的老師是自然,是社會,是他人,是我們身邊的一切.作為學生,我們不能讓”視而不見””熟視無睹”遮蔽了自己探求知識的眼睛,麻痺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一直.因此,生活的路程上我們欣賞的不僅僅是每個人自己腳下的風景.

正如牛頓通過蘋果落在地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學説,也正如

在平凡的每一個瞬間中,總會有我們的老師出現,他們不隨四季的變化而變更,也不隨太陽的起落而波動.沒一株花草,沒一片白雲都傳授我自然的奧祕;沒一個動物,沒一絲空氣都字教導我們身村的意義.其實我們身邊的'知識有很多,只要你用心觀察,用心尋找,你就會發現,生命的音符,色彩都存在着他無窮的知識,知識我們不去探索罷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課本上的內容只能解釋我們生活中一少許的問題,而更大的發現,更多的知識是需要我們去挖掘,去開闊的。

那張掛在教室很久的人體解剖圖卻沒有得到預想的效果,也許同學們可能沒有想到,知識就在他們身邊,只要留心注意一下,他們可能就會獲得意外的收穫,而這種收穫不單單是優秀的學習成績,還有心靈上的豐富,滿足.所以,正如那位老師所説:”學習,不僅僅是學別人告訴你的知識.”

朋友們,就讓我們張開夢想的翅膀,去穿越知識王國吧!朋友們,就讓我們用不平凡的眼睛去探索奧祕吧!我相信,只要我們留心,就會發現知識的存在.我們要永遠記住:學習不僅僅是接受課本上的知識,更是總結生活中的經驗,用心去觀察,用眼去發現,用手去創造,用口去述説.

我們要明白處處留心皆學問.

第二篇

知識來源於生活

創造來源於生活,靈感來源於生活,知識也來源於生活。“處處留心皆學問”,這似乎是流傳千古的名言,但它確鑿是一種從生活中獲得知識與發現的最好途徑。

是啊,生活中怎麼會有知識呢?但是,只要你留心生活、觀察生活,你也會受益匪淺的。

著名的科學家牛頓,之所以能發現地球引力,正是因為他對生活處處留心,觀察仔細。眾所周知,牛頓發現地球引力,是由於一個落下的蘋果,可是,一年年從樹上落下的蘋果無從計數,為什麼只有牛頓能注意到它並且發現地球引力呢?這是因為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對於舉世聞名的“都江堰”,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可是,李冰在建造它時,卻有着一個不大不小的故事。

當時,李冰決心變岷江水害為水利,於是就築堰。可是,築堰的方法實驗了多次,都失敗了。有一天,他看到山溪裏有一些竹簍,裏面放着要洗的衣服,於是從中得到了啟發。他讓人編好大竹簍,裝進鵝卵石,再把竹簍連起來,一層一層放到江中,在江中堆起了一道大堰,兩側再用大卵石加固,一道牢固的分水堰終於築成了。

這就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正是能仔細觀察生活,利用生活經驗,找到了建築分水堰的辦法,取得了成功。

被譽為“蒸汽機之父”的瓦特,也是一個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的人。

八歲的瓦特就能對“燒水時壺蓋為什麼會被頂起來”這一現象提出質疑,正是這個疑問,使瓦特開始研究它,並最終發明了蒸汽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許多偉人的成功大都是來源於生活的。在生活中獲得的知識,是最難忘的,對於這些,我深有體會。

記得那時我很小很小,還是一個無知的孩子。

那好像是暑假裏的一天,我在園子裏玩耍、嬉戲。忽然,我被一個奇怪的現象吸引住了:在牆角那兒,有一大羣螞蟻,整齊地走着,向着那高高的小土堆。土堆上有一個小洞,螞蟻們一個個鑽了進去。

媽媽提來水壺,要燙死它們,我執意不肯,非要看看它們到底在幹什麼。

好奇的我始終蹲在一旁,直到它們全部“轉移”到小洞中,我也沒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這時,天空烏雲密佈,狂風四起,要下雨了。媽媽把我拉回屋裏,我呆呆地站在窗前,心裏還想着那件奇怪的事。好不容易天放晴了,我又來到牆角,發現螞蟻原來的“家”已經被雨水淹沒了,可是土堆上的洞卻完好無損,幾隻螞蟻正在它們的新“家”旁悠閒地散步。

我恍然大悟,原來螞蟻搬“家”,是為了躲避雨水呀。從此,我知道了,只要看見螞蟻搬“家”,那肯定是要下雨了。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它擁有無窮的知識,正等待我們去觀察、發現、實踐、懂得。相信有一天,生活中的知識也會讓你受益匪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