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親子讀書心得

來源:文萃谷 5.52K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親子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相信大家從小就聽到過,那麼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不間斷地看書學習呢?就我個人而言,我自認為還是比較喜歡看書的,從國小時候的童話書,國中時候的漫畫書,高中時候的新概念小説,到大學時候的文人名著,但凡有時間我都會拿起來讀一讀。只是到了工作以後,卻真的甚少有時間堅持“見縫插針”式的看書了。以至於到了現在要寫文章了,有點“捉襟見肘”了,才發現“多讀書、讀好書”是多麼重要。

眾所周知,良好的閲讀習慣能夠不斷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閲讀不僅是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能給家庭帶來無限樂趣的一項親子娛樂活動。特別是當我做了媽媽之後,對這一點的體會尤為深刻。

兒子現在已經三週歲了,他特別愛看書,從各類雜誌、繪本,甚至是廣告宣傳單,只要是他感興趣的,他都會捧起來看一看,胡亂翻一翻。從他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就開始堅持每天睡前給他講臨睡故事,到現在他也養成了不講故事就不睡覺的習慣。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親子閲讀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從傾聽開始

在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發現他超愛看書和聽故事,雖然他看不懂字,但是他喜歡看圖片。我記得那時候家裏買的第一本圖畫書是《色彩的味道》,還是翻不爛的那種,沒事他就坐在地毯上饒有興趣地翻閲,並且我們大人給他講了一遍之後,以為就此罷了,沒想到他要求我們大人給他講第二遍、第三遍......一個故事可能會被要求講10幾遍他才過癮。現在回想起來,兒子愛上閲讀應該就是從傾聽開始的。之後我也在一本關於如何閲讀的書上更是得到驗證,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傾聽也是一種能力”。直到現在,兒子每天都會見縫插針的聽各類故事音頻,這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營造閲讀環境

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興趣和習慣,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孩子事事處處起着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中國有句古話:“潛移默化,自然似之”。閲讀也是這樣,做父母親的如果熱愛閲讀,孩子也一定會喜歡上閲讀,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快樂、共同成長。這還得感謝我們大家庭當中的兩位成員,一位是爺爺,另一位就是爸爸。爺爺雖然讀書認字不多,但是很喜歡詩詞歌賦和中國國學,沒事他就喜歡給孫子講講古詩,念念三字經,也不管他是否有吸收進去,那時候的'他大概只有2歲,根本聽不懂這些古文,可能就是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兒子一聽到三字經就會嗯嗯啊啊的激動起來;説到爸爸,也是個書迷,書房裏的書整整有一面牆這麼多,有空就捧着本書啃啃。現在看來,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長大,兒子愛看書也是必然的。

三、擠時間閲讀並加以堅持

現在的家長都很忙很累,每天上班這麼累,下了班回到家還要幹這幹那,哪還有時間去閲讀?但有句俗語説的好,“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總是越擠越多”,所以只要我們大人掌控好時間並培養孩子較強的時間觀念,總是可以抽出點時間來親子閲讀,其實每天只需15-30分鐘的時間。我們家的閲讀時間一般在睡前半個小時,基本上是沒中斷過,直到現在睡前沒閲讀他會睡不着。所以有執行力的閲讀計劃加上堅持非常重要。更可喜的是,可能是受到了親子閲讀快樂氛圍的感染,爸爸也自告奮勇地加入親子閲讀的行列,給兒子讀有一定深度的經典感恩小説,每天1~2個章節,並做了錄音,以備兒子反覆聽用。

總之,兒子現在已經愛上了閲讀,並且已經養成了很好的閲讀習慣,我們堅持着親子閲讀,因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很享受這樣的親子時光。這樣的親子閲讀我覺得對我是一種歷練成長,對孩子更是生長道路上的一筆寶貴經驗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2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裏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列寧也曾説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説,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了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裏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為我們國小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説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上的書那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千元,各不相同,可它們內存的知識是無價的天價難及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為了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當我看到這寫名人寫的名言之後,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了!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3

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便是開啟一次生命的旅行,會結識無數智者,學會做人的道理,接受道德的洗禮,感受靈魂的淨化。這個暑假,我們陪伴朱君楠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獲益匪淺。

朱君楠在她的讀後感裏面寫到:“讀了劉墉的.《説話的魅力》和《做個快樂讀書人》,發現以前做的不夠好,要按照從書中學的新的方式進行改正;讀了《愛是不自私》,讓我明白愛是需要分享的,你和別人分享了你的愛,你就會變得幸福;讀了《大森林裏的小木屋》,讓我明白快樂與分享是人們必不可缺的兩種品質……”。讀着孩子的讀後感,品味着孩子的心靈收穫,不禁沉醉於孩子心靈不斷成長的感覺中。

平日,我們也會引導朱君楠充分利用好清早起牀後、午飯後和睡覺前的空閒時間,少看電視、少玩遊戲,努力做到每天通讀一本書的目標。遇到好的優美詞句和名人名言,都會鼓勵她摘抄在筆記本上,反覆誦讀,感觸深的就做一篇讀書筆記。假期裏,陪着孩子一起觀看“中國漢字聽寫大賽”、“成語英雄”等節目,也會在家庭內部舉辦一場小型比賽,來不斷提升孩子對漢字、對閲讀的興趣。

高爾基還曾説過:“愛書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讓我們攜起手來,陪着孩子在千奇百怪、精彩紛呈的故事裏,去星光燦爛的蒼穹遨遊,到博大精深的知識海洋遠航,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明德知禮,提升自我。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4

女兒放學回家後,告訴我要寫一篇“親子閲讀”的感受,我心裏感到很慚愧,因為工作原因,作為孩子的母親,我對孩子的關心很少,每個週一至週五的白天,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和小飯桌度過,因我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會盡量擠出一點時間,與孩子共同讀書、學習,來開闊孩子的視野,

親子閲讀感想。下面我説一下我對親子閲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我經常對孩子説的一句話,我認為首先應該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通過讀書,可以知道想知道的東西。如:女兒對我説,“媽媽,鱷魚看上去那麼兇,可是為什麼它看到獵物會哭呢?”我故作深思狀,“為什麼呢?為什麼呢,去,把那本十萬個為什麼拿來,我們一塊找找看,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兇殘的鱷魚流淚。”我倆找到答案後,我會故意大聲説“噢,多虧了這本書啊,看來書裏什麼都有啊,以後還要多看書啊!”我也會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有時講着講着,正當孩子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我就故意忘記了具體內容,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嚷嚷着趕緊講,我就拿過故事書來,找到正在講的故事,然後給孩子讀起來,原先孩子不大認字的時候,我讀,現在她嫌我讀得慢,每當這個時候,她就索興自己讀,久而久知,她就會以為書中什麼都有,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真正含義,其次讓孩子知道如何讀書。

起初,孩子看書翻來翻去,有時真的是一目十行,這時我就不動聲色地等她看一段時間後,問她這篇文章或者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啊?講的是什麼內容啊?主人公為什麼會這樣啊?事情的原因是什麼啊?結果怎麼樣啊……?問得她一愣一愣的`,為了給我講出故事的內容,她只能耐心一點看,認真一點看,這樣一來呢,她不光能把故事講完整,還能把一些好的詞語或者句子記下來,這樣還提高了她自身的寫作(寫日記、寫作文)的能力。

另外,我覺得家長有必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就象教室裏寫得“進門就讀書,提筆就練字”的標語一樣,給孩子佈置一個温馨的書屋,一看就是學習陣地,一進去就想讀書、學習,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在親情的氛圍中學習,書的海洋裏遨遊,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和孩子一起閲讀,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5

親子共讀是教育的好方法之一,值得提倡。孩子到了剛上學的年齡,各方面都比較模糊,幼小的心靈應該得到多方面的教育,使之慢慢懂得許多道理,在與孩子共同讀書的同時也可以教育孩子。給孩子講解故事的起因與結果,讓孩子懂得一些基本做人的道理;讀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可以鼓勵孩子熱愛祖國,刻苦學習,積級上進,從小培養學習書本知識的興趣與習慣,將來可以用知識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父母的關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讀一些勇敢的好故事,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可信的人,誠實的人總能得到人們的尊重,並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讀一些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章節,講一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故事,儘量讓孩子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認識糧食,蔬菜,水果及種植過程,讓孩子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果實。

親子共讀的時候,鼓勵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試着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你會發現與孩子的溝通不再是很困難的事情。

總的來説,親子共讀的同時,使我們父母也收穫受教育的機會。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6

培根説:“知識就是力量,”在當今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時代,這句話顯得格外貼切而又重要。知識籍有學習而來,而閲讀則是人類最主要的學習活動,古語説:“讀史可以明智,研哲可以曉理,品文可以傳道,嚼詩可以怡情。”

這段時間,我和媽媽一起在讀《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由於此書長達幾本,來不及全部讀書,在這裏只能絮叨一番。

讀《明朝那些事兒》第一本書時,使我眼睛一亮,立即喜歡上了這本書,並深深地被吸引了。讀這部書很快樂,因為作者用他那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寫出了歷史。因為平民大眾看不懂古文史書,不愛看現在史書,卻有着瞭解歷史的潛在需求。《明朝那些事兒》正中老百姓的下懷。立足草根,給予營養。把本來艱澀難懂的歷史變得非常活潑,叫人讀來欲罷不能。就如明月先生説的那樣“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歷史本身是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朱元璋開篇到1644年萬里朝結束這320xx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它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説的筆法,對明朝的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式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着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繹。

這部書真的很好看!每天晚上我做完作業後,我和媽媽就迫不及待地各拿一本書一起靠在沙發上慢慢地看起來,看到精彩之處,我倆人都會不由得發出笑聲。有時我會把文章中精彩的部分讀給媽媽聽,媽媽也同樣是。

真的要感謝明月先生,他讓我更加地喜愛明朝,記得我當時曾説:“明朝比清朝更精彩,明朝比較民主,比較開放和強大,並且充滿了活力。”當我對媽媽説這句話時,媽媽不由得震撼。媽媽知道,我確實用心在看這本明史,我看得深入,看得回味無窮。而我們時常也會談起書裏的人物,我們從朱元璋談到張士誠、陳友諒、朱允炆到朱棣,朱祁鎮到朱祁鈺,談的最多的是朱棣、于謙、鄭和、方孝孺、楊慎、解縉、唐寅、馬皇后、錢皇后、王振等人物。書中刻畫的這些人物讓我們印象深刻,談起來意猶未盡。

媽媽認為親子共讀就是身為父母的人,希望藉由共同讀一本書或念故事給孩子聽的活動,讓孩子學習到一些知識,並啟發他們的一些想法。親子共讀常被視為父母教養孩子的一項必要條件,因為它可以為孩子的成長帶來許多好處。諸如:

1、共讀能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開啟親子間共同的`經驗、認識和話題。

2、在共讀的愉快過程中,孩子將體驗到閲讀是有趣的,並逐漸養成閲讀的習慣。

3、親自共度的圖書直接豐富了孩子的聽覺字彙及理解力。

4、共讀能及早建立孩子對書和閲讀有更多、更完整的認識,讓孩子有機會去探索書的構造、內容,去實驗閲讀的方法和概念的運用發現書會給人帶來什幺意義和樂趣。

5、共讀的經驗能啟發孩子的想像力。

6、共讀的過程中,孩子的問題和關心的事可以及時獲得成人的迴應;而書中主角的勇氣和信心,也會對孩子產生激勵的作用。

所以親子共讀不僅是孩子透過閲讀,發展認知思考的途經,也是親子間進行情感交流、意念溝通的好時刻。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7

和女兒親子閲讀是每天必備的事情。前幾天,一位好朋友送給女兒一套四大名著。這幾天,我們母女倆每天晚上躲在被窩裏一起欣賞着四大名著之一。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感人故事。正是這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

女兒雖然對一些字詞不理解,但是在我的解釋和引導下也被文章中孫悟空會打白骨精、動腦筋的場面給吸引住了。而我雖然小時候看過許多遍電視,但是當拿着書在閲讀時,心中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看着一字一句形象地描述,我在腦海中就會一下子呈現出符合這個場景的畫面。我想,書與電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書給了我們無數的想象與幻想。

“媽媽,孫悟空本領很高超;豬八戒是個花心大蘿蔔;唐僧是個笨腦筋;沙和尚是個很好的人。”這是女兒看過書後對書中四個人物的評價,説真的,女兒的總結還是很到位的。的確如此,《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和女兒一樣--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是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書中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這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正是一種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精神。

正是這種精神不得不讓我想到那句老話:萬事開頭難。任何一件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一開始只要堅持住了,經過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後,成功一定是歸你所有的!就像唐僧它們一樣,最後取得了真經。這個道理不僅是告訴我女兒讀書雖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從現在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堅持不解,以後一定能讀好書的。從而也驗證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班級中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和行為習慣時,只有具備了這種堅持不解的精神,才能促成良好的班級氛圍,而我們也正在這麼做着。但有時候就缺了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比如寫論文、寫課題,每次説到這些事,心中就想逃避。有時候自己很清楚逃避不是辦法,只有勇敢面對,樹立信心,才會有勝利的果實。希望以後在這幾方面繼續努力吧!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8

我是一年級四班馮新和的家長孫秀萍,我很慶幸侯瑾怡能在一個很好的學校受教育,學校和老師都很重視培養孩子閲讀的好習慣。也非常感謝我們的校領導和老師,能讓我很榮幸的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有關於孩子的教育和讀書方而的心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作為家長,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身上肯定會留下深刻的影響。要想孩子喜歡歡閲讀,父母自己肯定要熱愛書籍。為人父母,不僅要對孩子有要求,對自身也要有要求,即使父母沒文化,也不可以在孩子而前天天搓麻將、玩遊戲、抱着電視看肥皂劇這樣的壞習慣。言教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閲讀習慣,我們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閲讀是個積累沉澱的過程,書讀得多了,豐厚底藴自然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親子閲讀能為父母創造和孩子溝通的.機會,不僅孩子受益,家長也受惠,希挈我們家長都能堅持陪着自己的孩子共同閲讀,在書的海洋裏得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深知,孩子的每一步成長,浸透着老師們的心血和汗水,我們家長會緊密配合學校,讓孩子們在閲讀中快樂成長。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9

孩子是一塊玉石,而這塊玉石終將成為一件精美的作品還是成為更小的石頭,關鍵取決於父母手中的雕刻工具——教育方法。這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書中前言部分的一個極其恰當的比喻。儘管教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閲讀能力的強弱比學歷的高低更能準確預測一個人在職場的發展”,這個觀點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其實,在子涵出生前我們就已經認識到了閲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也買了很多書讀給她聽,可是我並沒有長期地堅持下來。以後的日子裏,我要麼在網上神遊,要麼沉迷於那些肥皂劇,每天都讓她在那裏自顧自地玩耍。就這樣,多年來養成的讀書的習慣被徹底地拋在了腦後,更不要説陪孩子一起看書了。直到幼兒園開展了親自閲讀專題講座,我才恍然間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了很多。這是我必須做出檢討的地方。

現在每天晚飯後是我們專用的讀書時間。每當夜幕降臨,子涵都會自己選上幾本書讓我陪她讀,讀到精彩的`地方兩個人還經常交換一下看法。而在她畫畫的時候,我也可以看一看自己喜歡的書,給自己重新找回心靈的棲息之地。

另外,子涵還經常會在看完書之後繪聲繪色地講述一些發生在學校的趣事,並且會發表自己的看法。這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她的內心世界。

“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知識無盡,學海無涯,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充滿了無窮智慧與深邃思想的書籍來開啟孩子的靈魂,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是夜,喧囂歸於平靜,狂躁止於寧和。一盞燈,兩個人,幾本書,這一刻幸福得到了最簡單的詮釋。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10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愛的教育下茁長成長。在我即將做媽媽的時候,常常跟周圍的鄰居媽媽們聊一些育兒心得,在那個時候我聽説了一位“驕傲”的媽媽説她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能認識20xx多字,到了四五歲就完全可以自己閲讀了!當時我在驚歎她的孩子“聰明”的同時,我認識到了孩子的能力一定比我們大人原想的要超前、巨大的多!

到了我自己做媽媽的時候,我變自己看一些網頁,研究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徵,並且抓住了孩子識字的關鍵期2~2.5歲。在這個時期我們給孩子做了好多字卡,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字,每天重複,邊考邊教,大約在認識了200多個常用字的時候,然後就開始給孩子訂閲《幼兒畫報》這樣的雜誌,這個雜誌的好處是既有文字的故事,又有碟片用標準的普通話在講同樣的.故事,因此孩子通過看碟片,翻看畫報就自己認識了更多的字,慢慢他自己從閲讀中找到了樂趣,找到了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的另一個方法------那就是“閲讀”!就這樣再給孩子買一些網上有專家推薦的,幼兒喜歡的圖書,他就慢慢變成“書蟲”了。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家長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並且我們也深知閲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有了閲讀才能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判斷,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閲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因此閲讀是學習的基礎!

另外親子共讀,營造閲讀氛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閲讀榜樣也很重要。在家裏,父母應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閲讀榜樣。在週末時儘量安排時間與孩子到書城看書,在這種閲讀氛圍下,孩子的閲讀興趣也會提高。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其實孩子們也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1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讀好書是良好的讀書習慣。從小培養孩子多讀課外書,讓孩子積累更多的課外知識,補充更多的精神食糧。

吳子怡從小就愛看書。暑假開始,孩子已經看完了好幾本的課外書了,在看書的過程中還能提出許多問題,我們常常一起探討,同時還能做簡單的.讀書筆記,初步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我們認為培養孩子多讀書應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培養良好的讀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讀書的興趣,孩子就能自覺的讀書。

二、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做到動口、動腦、動手。學會圈圈點點,學會做筆記,寫體會。這樣,才能積累知識,學以致用,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問題是激發思維的導師

孩子在看書的過程中,要激發她善於提問題。家長要有意識的提問題,這樣,活躍大腦,激發思維,聰明就來自於此。

説來也真有意思,吳子怡在假期讀的課外書《親愛的笨笨豬》中“七個小淘氣”一文,講的是雞媽媽為了七個孩子有學問,先後請了貓咪咪小姐、狗汪汪先生來教多、來、咪、發、梭、啦、西小雞兄弟姐妹,但是,它們都嘰嘰喳喳的啷啷起來,不認真聽講,把兩位老師都氣跑了,最後,雞媽媽又請來了笨笨豬,笨笨豬很和藹的教它們,小雞們很喜歡笨笨豬,它們學的很認真,也很愛學。讀完這篇文章,吳子怡對我説:我們班有幾個同學上課也不夠專心,常常讓老師生氣,很不懂禮貌,我要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讓他們改掉這樣的毛病。我當即表揚了孩子。我認為這就是讀書獲得的收穫吧!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12

我喜歡讀書,我的女兒也喜歡讀書,可是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書才對孩子的發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電視、網絡對孩子的誘惑,在經濟利益驅使下的兒童讀物,雖然孩子喜歡讀,可我覺着很多書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並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書,孩子又不喜歡。學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非常有意義,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課外閲讀,調動孩子和家長閲讀好書的積極性。

這次文明辦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閲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閲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裏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牀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着家長,家長用手攬着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叁是注意讀書的語調。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閲讀節奏。

四是做好導讀準備。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域,重點為孩子閲讀書中的精華內容,因為閲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閲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我們在親子閲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閲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13

古人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名言道出了閲讀的重要性。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雖然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能豐富人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我卻認為書中自有樂趣在,特別是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孩子的世界,充滿着純真,洋溢着快樂。

我們要走進孩子的世界,與孩子做到真正地零距離接觸,親子閲讀是一次次快樂的體驗。深深體會到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作為家長,我們閲讀的過程中,也回味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同時也能體會孩子們的酸甜苦辣。為了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擴充她的知識面,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在學校和老師的“親子閲讀”倡儀下,我特意在繁忙的工作時間外擠出時間和兒子一起讀書。

我認為,陪孩子一起閲讀,應該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書,使他對書產生好感,不宜對孩子的閲讀管得太死。

同時,還要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説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

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這是一個讓他學會觀察和想象力的'很好方法,再把自己看到和想到的告訴他,引導他以後學會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就這樣一個閲讀過程,我們就不知不覺地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久而久之,孩子會愛上了閲讀,也和父母親密無間,我們也在陪孩子閲讀的同時,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通過親子閲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樂趣。和孩子一起讀書吧,讓我們的家庭少一點煙酒味,多一點書卷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書香,為孩子樹立一個閲讀學習的好榜樣。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14

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着幻想。每當想起童年的自己,拿着半懂不懂的西遊記津津有味地讀着,或者聽父親講着那些奇幻的情節時,對那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們的本事更是十分佩服與嚮往。今天,當我的女兒做完作業就纏着我給她講西遊記的故事,讀着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童年的時光。

孫悟空是我女兒最最佩服的,因為他本事最大、法術最強,每當孫悟空一喊:“筋斗雲!”筋斗雲就像聽話的孩子一樣,立刻出現在了眼前,坐上去就在空中騰雲駕霧了,一溜煙便飛出去十萬八千里。而金箍棒更了不起,要它變大就變大,要它變小就變小。一棒下去,妖精就死在了它的腳下。再加上孫悟空那雙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它當然能斬妖除魔、天下無敵了!她對孫悟空的崇拜使得她買了一個又一個“金箍棒”,時常帶在身旁,不管走在哪裏,總是舞來舞去的。女兒佩服孫悟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忠心不二,總是能在危急時刻歷盡艱辛、打敗妖魔鬼怪,救出師父,他對師父的`忠心耿耿,讓女兒深為折服。除了本領高強還有孫悟空,還有時常偷懶耍滑的豬八戒、慈悲懦弱的唐僧以及憨厚老實的沙和尚,都給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給女兒講解西遊記故事情節的同時,我沒忘記積極地引導她:師徒四人為求得真經,就必須有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同樣,想要學好任何一樣本領,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怎麼才能學得好?只有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獲得成功;為什麼孫悟空要不畏艱辛護送師父往西天取經?我告訴她,因為取得真經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真經代表着正義,孫悟空就是正義力量捍衞者的化身。

總之,與自己的孩子一起閲讀古典名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首先,父母與子女共同閲讀文章,有利於相互的溝通與交流,不易產生代溝,讓忙於紛繁事務的我們在心態上也年輕一些,多一份童真和童趣;其次,在給子女講解故事情節時,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諸如努力勤奮、不畏艱辛、維護正義等等這些正確的、積極的世界觀;最後,親子閲讀可以鍛鍊孩子的閲讀能力、培養對文學經典的興趣。

因此,我十分贊成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把親子閲讀這件事做好並一直堅持下去,共同培養出一代閲讀能力強、喜愛閲讀、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新人。

國小親子讀書心得1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作為家長,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愛心幫助,為孩子們的將來考慮,通過親子閲讀、親子共讀、獨立閲讀,使孩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以書為友,終身受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知識,還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錘鍊頑強的意志。通過親子閲讀啟蒙孩子對這個世界有更多地認知和理解,在故事中鍛鍊孩子的情商和智商、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親子共讀不但是教育孩子非常有益的方式。也是一種美麗的休閒方式,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一本書,多一點心思,多一點投入,收穫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很多。涓涓細流匯聚浩瀚,滴滴微水藴成大海。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快樂、共同成長。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做有意義事情的時間更有限,家長如此,孩子更如此,如不多做有意義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必將會佔據你更多寶貴時間。

閲讀可以滋養智慧、啟迪心靈,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課外知識,激發孩子的學習的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閲讀是學習的基礎,通過閲讀逐漸學會獨立思考並不斷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同時,也是給孩子、家庭帶來無限的樂趣,更應該持之以恆。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腹有詩書氣自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