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25W

閲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1

也許真的是“書非借不能讀”,儘管久仰季羨林大名,儘管《季羨林談人生》就放在案頭,我卻遲遲未能細讀。年前在電視和網絡中,聞年過耄耋的季老説,請摘去他頭上的國學大師等三頂帽子。我還和多此一舉的炒作聯繫起來,至於他那句“此刻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同温總理談論當今社會時語),更是讓我等常寫時評的憤青耿耿於懷。

帶着這種矛盾的情緒,為了完成暑假讀書筆記。我拭去《季羨林談人生》書面上的灰塵,一篇一篇地細讀起來。

前三篇直接談人生,季老開宗明意,首先點明瞭寫作的年齡背景,卻又“謙虛”:望九之年還不清楚什麼是人生。這樣的開頭很吸引人,一代宗師,著作等身,國家總理幾度探望,執手相慶;北大不避炒作之嫌,甚至特設“季羨林研究所”。活到這種境地,還一口一個“吾輩凡人老百姓”,真讓我等倍感慚愧。

《季羨林談人生》由數十篇千字隨筆組成。以前看到談論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義”一統,“口號”滿篇,而季老先生用十分樸實的話語談論了人生繞不開的酸甜苦辣、進退榮辱,語言樸實無華,但從一個“看慣了人生百態,明瞭了世間春秋”的世紀老人筆下繪出,漸覺啟迪之意非同尋常。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這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季先生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聖殿堂裏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捫心自問:你為什麼活着?人無法選取生與死,但人不能總處在被動和糊塗之中,我們應有所作為。他對人生好處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好處與價值的話,其好處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職責感”。“有所作為”“承擔職責”這類詞如果從一個普通人口裏蹦出,實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聯繫季老的學識與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認同。季老的文字初讀平淡如水,索然寡味,並無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誨。掩卷深思,頓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歸真;世間之真理,又何需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呢?

季老先生還提出了“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他從另一種好處上對人生的詮釋。儘管人人都期望有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每個人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哪裏事事都會讓你稱心如意呢?況且人生活在世上又怎能逃脱了“生、老、病、死”呢?既然如此,人活一世,就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麼圓圓滿滿,關鍵在於我們採取怎樣的生活態度。讀到那裏,我突然明白了他為什麼説那句“人和政通、海晏河清”,是啊,評價一個時期,如果不放在歷史的長河中找準參照,而以完美的理想化標準去要求,明顯屬於空想。季老經歷“文革”,進過“牛棚”,他又對誰抱怨過什麼?既然季老都無法“力挽狂瀾、改變歷史”,我們為何不去試着改變自我的心境呢?

改變心境也就是尋求內心的和諧。温總理曾對季老説:“有個問題我思考很久,我們講和諧,不僅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一個人內心的和諧正是一切和諧的基礎,是根本中的根本。”聯繫季老對人生的解讀,一切釋然。“用心進取、努力改善”是人生,“消極沉淪、怨天尤人”也是人生。不懂得滿足,不持續心態平衡,又哪來內心的和諧?慢慢品讀《季羨林談人生》一書,他對人生的感悟洗滌着我內心的蕪雜、淺薄。如果不這麼細緻地讀他,我還真的質疑“摘帽”為“炒作”,讀過他,悟過他,才明白,那不是,而是老人真正的聲音,是他智慧內斂人生的真實渴望。

這些天,我一有時光,就走進老人的文字,去感受那份真實,去品味“假話全不講,真話不講全”的中國式正直。也許有人還在以“真話不講全”為由苛求季老,其實季老是不憚講真話的:“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説,人生一無好處,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思考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裏攥滿了鈔票,白天兩趟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我為什麼活這一生。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歎。即使是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温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鎖。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明白為什麼活這一生。”如此直截了當的批判式揭露,酣暢淋漓,痛快而又入骨。

讀了《季羨林談人生》,感覺很是中的,一向渴望與一位知天命以上的老者交流一番,不是平常那種與上上輩人的閒談,而是真正談談人生中的許多對我來説還很懵懂渾噩的東西。而這位望九之年的.老先生能把對人生的感悟分享出來,於我似久旱之甘雨,潤心潤肺。有些東西,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我們來不及沉澱,在忙碌無為中忘記思考,甚至有些人已然根本不會去思考了。但在我的內心深處一向留有一個位置,存放它們。是季先生幫我拂去了存放它們的箱子上的灰塵,重新將它開啟,並確認了它們的存在與正確。季先生樂觀地相信人類會到達大同之域,為此,我們每個人都有着為推動人類發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作用,只要抱有這份職責感,那麼個人存在的價值和好處也就找到了。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2

也許真的是“書非借不能讀”,儘管久仰季羨林大名,儘管《季羨林談人生》就放在案頭,我卻遲遲未能細讀。年前在電視和網絡中,聞年過耄耋的季老説,請摘去他頭上的國學大師等三頂帽子。我還和多此一舉的炒作聯繫起來,至於他那句“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同温總理談論當今社會時語),更是讓我等常寫時評的憤青耿耿於懷。

帶着這種矛盾的心情,為了完成暑假讀書筆記。我拭去《季羨林談人生》書面上的灰塵,一篇一篇地細讀起來。

前三篇直接談人生,季老開宗明意,首先點明瞭寫作的年齡背景,卻又“謙虛”:望九之年還不清楚什麼是人生。這樣的開頭很吸引人,一代宗師,著作等身,國家總理幾度探望,執手相慶;北大不避炒作之嫌,甚至特設“季羨林研究所”。活到這種境地,還一口一個“吾輩凡人老百姓”,真讓我等倍感慚愧。

《季羨林談人生》由數十篇千字隨筆組成。以前看到談論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義”一統,“口號”滿篇,而季老先生用非常樸實的話語談論了人生繞不開的酸甜苦辣、進退榮辱,語言樸實無華,但從一個“看慣了人生百態,明瞭了世間春秋”的世紀老人筆下繪出,漸覺啟迪之意非同尋常。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這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季先生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聖殿堂裏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捫心自問:你為什麼活着?人無法選擇生與死,但人不能總處在被動和糊塗之中,我們應有所作為。他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有所作為”“承擔責任”這類詞如果從一個普通人口裏蹦出,實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聯繫季老的學識與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認同。季老的文字初讀平淡如水,索然寡味,並無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誨。掩卷深思,頓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歸真;世間之真理,又何需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呢?

季老先生還提出了“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他從另一種意義上對人生的詮釋。儘管人人都希望有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每個人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哪裏事事都會讓你稱心如意呢?況且人生活在世上又怎能逃脱了“生、老、病、死”呢?既然如此,人活一世,就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麼圓圓滿滿,關鍵在於我們採取怎樣的生活態度。讀到這裏,我突然明白了他為什麼説那句“人和政通、海晏河清”,是啊,評價一個時期,如果不放在歷史的長河中找準參照,而以完美的理想化標準去要求,明顯屬於空想。季老經歷“文革”,進過“牛棚”,他又對誰抱怨過什麼?既然季老都無法“力挽狂瀾、改變歷史”,我們為何不去試着改變自己的心境呢?

改變心境也就是尋求內心的和諧。温總理曾對季老説:“有個問題我考慮很久,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一個人內心的和諧正是一切和諧的基礎,是根本中的根本。”聯繫季老對人生的解讀,一切釋然。“積極進取、努力改善”是人生,“消極沉淪、怨天尤人”也是人生。不懂得滿足,不保持心態平衡,又哪來內心的和諧?慢慢品讀《季羨林談人生》一書,他對人生的感悟洗滌着我內心的蕪雜、淺薄。如果不這麼細緻地讀他,我還真的質疑“摘帽”為“炒作”,讀過他,悟過他,才知道,那不是,而是老人真正的聲音,是他智慧內斂人生的真實渴望。

這些天,我一有時間,就走進老人的文字,去感受那份真實,去品味“假話全不講,真話不講全”的中國式正直。也許有人還在以“真話不講全”為由苛求季老,其實季老是不憚講真話的:“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説,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裏攥滿了鈔票,白天兩趟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這一生。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歎。即使是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温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鎖。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這一生。”如此直截了當的批判式揭露,酣暢淋漓,痛快而又入骨。

讀了《季羨林談人生》,感覺很是中的,一直渴望與一位知天命以上的老者交流一番,不是平常那種與上上輩人的閒談,而是真正談談人生中的許多對我來説還很懵懂渾噩的東西。而這位望九之年的老先生能把對人生的感悟分享出來,於我似久旱之甘雨,潤心潤肺。有些東西,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我們來不及沉澱,在忙碌無為中忘記思考,甚至有些人已然根本不會去考慮了。但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留有一個位置,存放它們。是季先生幫我拂去了存放它們的箱子上的灰塵,重新將它開啟,並確認了它們的存在與正確。季先生樂觀地相信人類會到達大同之域,為此,我們每個人都有着為推動人類發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作用,只要抱有這份責任感,那麼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就找到了。作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