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劉備優秀讀後感作文

來源:文萃谷 2.85W

讀三國演義,瞭解劉備之後,你們知道劉備的讀後感是怎麼寫的了嗎?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三國演義劉備讀後感作文,以供參閲。

三國演義劉備優秀讀後感作文
  三國演義劉備讀後感1

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時代。

讀了《三國演義》後我認為劉備這位君主,自稱有仁愛之心,其實不然。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招搖撞騙,如果他真的能統一天下,會把王位讓給漢帝嗎?一定不會。劉備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學識淺,好感情用事,在許多問題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他善於籠絡人心,靠諸葛亮才打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偉業。赤壁之前,他為了壯大自己的事業才不得已帶上羣眾。還騙得趙雲對他死心塌地。赤壁中,孫權全力抗擊曹操,而劉備帶他三萬士兵多的不知哪裏去了。赤壁後,孫權自己拿下荊州,劉備這時站出來,大言不慚的要一半荊州土地。之後毫不猶豫又拿下同是有皇親的劉璋的益州。他自己不如曹操可以自己打出一份天下,也不如孫權可以鞏固自己的天下。更是説出老婆如衣裳,那樣看不起女性。為什麼還要支持劉備?

而且他好感情用事,這是劉備的最大缺點,因為想報二弟關羽被東吳殺害之仇,置江山社稷於不顧,不聽諸葛亮等謀臣的勸阻,貿然負氣出兵,結果被東吳打得大敗而歸,自己無顏再回成都見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臨近湖北的四川省東部奉節縣東的白帝城。

二是這個人不能區分主次矛盾,因此導致了失敗。三國時期,荊州失守,蜀軍進攻東吳,被東吳將領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打得大敗,其原因就在於劉備沒有區分與處理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在謀略中沒有抓住主要矛盾。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確定的戰略方針是“東聯孫吳,北拒曹操”,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孫劉的矛盾是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所以當孫權數次討荊州時,諸葛亮總是一再推諉軟磨,而不硬抗,直到最後才讓出荊州的部分地方。劉備不瞭解這一點,派了根本不執行“以聯吳為根本、爭奪荊州要有理有節”方針的關羽去駐守荊州。劉備見關羽被殺,荊州丟失,遂起兵攻打東吳,眾臣苦諫都不聽,實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趙雲所説:“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諸葛亮也上表諫止説:“臣亮等切以吳賊逞奸詭之計,致荊州有覆亡之禍;隕將星於鬥牛,折天柱於楚地。此情哀痛,誠不可忘。但念遷漢鼎者,罪由曹操;移劉祚者,過非孫權。竊謂魏賊若除,則吳自賓服。願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劉備看完後,把表擲於地上,説“朕意已決,無得再諫”,決意起大軍東征,最終導致兵敗身亡。

所以我們不要學習他好感情用事,不能區分主次矛盾。

  三國演義劉備讀後感2

《三國演義》中人物眾多,不能説每人都是豪傑,但至少不同的人物有不同個性特點。今天,就來説説劉備。

許多人都不太喜歡劉備,但仔細回想一下,他這一生的成就其實也不算小。從賣草蓆的一介凡夫到滅黃巾軍的大將,又與關張共戰呂布。董卓死後,曹軍大振,滅了袁紹後,劉孫曹各領一國,成了三國鼎立之勢。在此之前,劉備得賢士攬猛將,使得他的軍馬日益壯大。在孫劉兩家聯合破曹的赤壁之戰中,曹軍大敗。伺候風流一代,主見消退。一個個文官武將漸去矣。最後劉備在即將成大業之際逝去了,也可謂憾也。

實際上,劉備這一生的成就與他的為人有很大關係。劉備論實力比不上曹操,論基礎比不上孫權,但他為什麼能與他們抗衡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是他志向遠大,有奮鬥目標。儘管他只是一個賣草蓆的,但看了招兵榜後就決定“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其次他能做到禮賢下士,求賢若渴。他為了得到一位賢士,不怕烈日與冰雪,三次下隆中,最後他以誠心請來了諸葛孔明。這也是他能成大業的原因。第三,劉備謙虛謹慎,他懂得聯合東吳共同抗曹。還有一點就是他愛護百姓,深入人心。在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當中,劉備作為主要人物出現在二十五回左右,要知道,三國中有幾百號人物,當主角出演二十多回,一定是相當的一個大人物了,這些都是劉備取得這麼大功業的原因吧。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當然劉備也有不足的地方。劉備太軟弱了。每當孔明勸他佔取哪塊土地時,他每次都於心不忍,他每次都説:“這塊地我不能要,因為郡主是我兄弟。”就像劉表死前囑咐劉備,等他一死就讓劉備佔領荊州,可劉備就是不忍心。劉備還愛哭,沒有曹操那樣的英雄氣概。還有一點,劉備不能顧全大局,在關張死後,他急於報仇,儘管諸葛亮告訴他時機不好。

劉備此人正反分明,儘管不能説是三國中最傑出的人,卻也不失豪傑的風範。

  三國演義劉備讀後感3

最近一直在看新版的三國演義,頗有感想。其中想的最多的一個人不是曹操,不是諸葛亮,而是劉備。在我看來,劉備是個真真正正的英雄。

在小説《三國演義》裏,劉備被塑造成一個雖然心懷仁義之心,但卻常吃敗仗,整天不是投奔這就是投奔那,而且很愛哭,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懦弱的一個人。但我細細地分析了一下,其實不然,歷史劉備的真實形象也許被小説家之言給扭曲了。劉備是一個很有勇有謀,有膽識,甚至很強悍的人。

原因如下:

一、先從劉關張三兄弟説起。劉備的二弟關羽那是何人,那可是温酒斬華雄,誅顏良、殺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英雄人物;張飛又是何人,那可是百萬軍取敵方將帥首級如探囊取物,長阪坡一聲大喝,喝退曹操幾十萬大軍的人物(此事件具體情況不做討論)。這兩個人都豪氣萬丈,英雄氣概沖天的人物。如果劉備不是一個同樣英雄氣概的人物,這兩人怎麼願意和他結拜,要知道當時的劉備可是無錢、無糧、無軍、無城池、無關係的織蓆販履之輩啊,他自稱是漢室後裔,可是誰又相信呢。他們既然願意和劉備結拜,並且認劉備為大哥,以後的日子裏,又對他不離不棄,如果劉備真的是那麼懦弱的話,恐怕一個普通老百姓都不會信服他,更何況兩位當世豪傑呢,這從一個側面説明了,劉備不但英雄氣概了得,而且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他身上有一種東西吸引並征服了關羽和張飛。他有極其遠大的抱負,而且見識不凡。這是成為領袖不可缺少的東西。由此觀之,劉備是真英雄。

二、劉備出山之前,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徒,身無長物,可以説一無所有,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竟然也敢在三國那樣一個亂世與諸多英雄豪傑一爭天下,逐鹿中原。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處在劉備的位置上,當我們一無所有,甚至食不裹腹的時候,我們能像他那樣做嗎?我們還能心懷天下嗎?我們有他的那一分膽識與魄力嗎?由此觀之,劉備是真英雄。

三、劉備剛出山時,他並不像袁紹那樣,四世三宮,已經有足夠的物質和名聲資本;也不像曹操那樣,官宦出身,家有餘財,可以蓄養部曲,廣招天下豪傑;也不像孫權那樣,已經有父兄給他打下了一片富庶江山。他除了劉關張三兄弟,就一無所有,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能在日後三分天下有其一,我想這不是僅憑一個諸葛亮和幾個將領能做到的,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劉備身上。是他的宏圖大志、他的遠見卓識、他的用人得當、他的大胸襟大氣魄等各方面原因促成的。由此觀之,劉備是真英雄。

四、劉備先後投奔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雖然他們都貴為一方諸候,但都對劉備很客氣,可見,劉備這個人很會做人,而且很有計謀,這從當曹操看出他有大志,但劉備仍能從曹操那裏逃出來,可以看出來,劉備其實有勇有謀。其實歷史的諸葛亮的真正形象並不是像小説裏描述的那樣,堪稱神人,歷史上他的真實形象其實陳壽老先生早有客觀評價“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也就是説諸葛亮軍事才能是值得懷疑的,但劉備在軍事上取得了那麼多的成就又出身誰人之手,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答案就是出自他自己之手,其實劉備跟曹操一樣,自己本身就是一等一的人才,不管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還是謀略上,只不過曹操表現地很明顯,而劉備常容易被告人忽略。由此觀之,劉備是真英雄。

五、劉備前半生可謂很不得意,整天投靠別人,而且還常吃敗仗,當曹操統一北方的時候,他還沒有個立身之處。他受盡了別人的冷嘲熱諷,吃盡了顛沛流離,鬱郁不得志,屢戰屢敗。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始終如一地堅持着自己心中的那一分信念,也許他也曾經猶豫過,但是最終他挺過來了。最終他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他建立了蜀漢政權。由此觀之,劉備是英雄。

六、當劉備在曹操那時候,曹操曾經與他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曾經説過,“天下英雄,使君與曹爾”,試想劉備如果真的懦弱無能的話,會得到曹操如此高的評價嗎?曹操的眼光一點也沒錯,也一點也沒説錯。劉備是真英雄。

基於上以分析,我覺得在那個亂世紛爭,英雄輩出的年代,劉備算是一個,他身上也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

【擴展閲讀篇】

所謂“感”

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諷刺。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1]”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敍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敍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

第三、選準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裏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着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敍述要簡

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裏就要敍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敍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敍”。但是它不同於記敍文中“敍”的要求。記敍文中的“敍”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敍”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敍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

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編輯本段如何寫讀後感

格式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閲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題目,下一行是——《讀有感》,第一行是主標題,第二行是副標題。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繫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敍述,抒情三結合。

五、敍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九、要符合情理、寫出真情實感。

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脱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④禁止寫成流水賬!

編輯本段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

(1)引——圍繞感點 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3)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4) 聯——聯繫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繫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繫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繫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着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繫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説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5)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五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一、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二、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説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四、敍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複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説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國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五、寫景、物的讀後感應該怎樣寫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敍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説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繫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繫、前後脱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

(5)簡要地説明原文有關內容,重寫有感,不要重點介紹,偏離主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