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月球的觀後感範文(精選8篇)

來源:文萃谷 1.39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獨行月球的觀後感範文(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1

沈騰、馬麗主演的新電影《獨行月球》值得一看。

套用著名相聲演員馮鞏的話説就是:人家玩的就是綜合實力,在科幻電影裏搞笑幽默是第一;喜劇影片中愛情元素堪稱一絕;愛情影片中高科技又是頂流。

不斷的反轉、意外、衝突構成了電影跌宕起伏的劇情。失意、信念、陰暗、光輝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和可愛。

一、面向未來

浩瀚的宇宙,前沿的科技,無限的想象力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認知和視覺盛宴。中國電影面向未來視角的題材相比歐美國家來説還是比較少的,而面向未來,探索宇宙,追尋科技方面的方向能夠很好的引導和教育國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想象力也是競爭力,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面向未來的方向才能引領發展的未來。

二、面對危機

獨孤月因為意外被滯留在了月球上。聯繫不到總部,地球已經“毀滅”(他所認知和理解的)。一個好消息就是他還活着,一個壞消息就是他還活着。那麼活着還有什麼意義?面對危機時,人們容易陷入悲觀的情緒中。

戲劇性的是,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番折騰下來,劇然收到了來自地球的信號(金剛鼠無意間觸碰線路所致,男主的自我以為)。生的信念被點燃了,男主迎來了開掛的人生。擁有一流的知識和實踐操作水平,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人才才是王道。

面對危機,人們太需要英雄了。英雄就是用高大的形象,感人的故事和不斷重複讓大家相信。相信你所相信的內容,給你你想相信的故事,鼓舞人們的精神,振奮大家的信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不幸。

三、直面自己

人生最難的就是認識自己。在被動和主動選擇間,時時拷問着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自私自利還是大公無私;唯我獨尊還是捨己為人;膽小怕事還是勇敢無畏……

電影很細膩的刻畫出了男主角內心的矛盾和掙扎。救不救金剛鼠?救不救眾生?救,就要犧牲自我。生活中有一種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然而關鍵時刻,他會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內心光明的人總會給他人帶去光明,捨生取義,才是男主角人性中的光輝。

電影告訴我們,追尋中庸之道的“中間人”獨孤月,在流浪於月球上,經歷生死考驗後,終於覺悟到,人生不能退縮,關鍵時刻就要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2

掐指一算,沈老師也有些日子沒出新電影了,趁着暑假,我樂呵呵地買了《獨行月球》的票,點了杯果茶就進了影廳。

世界觀設定與其他英雄電影大同小異——地球有難,一羣人站出來保衞地球。不過,唯一不同的是這回的主角有些普通,普通到只是“月盾”計劃中一個小小的維修工,丟到人羣中都找不出來那種。

可卻是他,在“月盾”計劃失敗後獨自一個被遺落月球,憑藉着對家的嚮往和對愛的執着,獨行月球數年之久。每天隔着三十萬公里的太空凝視家園,又何嘗不是一種痛若?可他卻奇蹟般的適應了下來——畢竟,相信奇蹟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與袋鼠對打、與地球聯繫,每天都在思量着如何逃出昇天。最終他做到了,他用900天搭建回家的希望,然後用一秒鐘轉身向後……那一刻,他肩負着全人類的希望。飛向隕石,起爆核彈。沒有絲毫猶豫。

獨孤月人如其名,在孤獨的月球變成無人問津的流浪漢,經歷過失望、希望、絕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和一隻袋鼠結伴生活在月球上。

牽動他所有情緒的,不過馬藍星一人。即使知道自己是被主觀放棄的那一個,並且將再次成為主觀放棄的那一個,他也不過自嘲“你好絕情,我好喜歡”。

《獨行月球》所要表達的思想很直白,就是愛、奉獻與生存。

獨孤月與馬藍星之間含蓄的愛,到最後個人小愛化成大愛,為了全人類放棄自己的幸福,獨孤月成為星海,照亮人類的黑夜。

儘管獨孤月心中的白月光,不能與他走到天長地久,他們的愛情會在故事裏被慢慢陳舊,但抬頭就能看見的愛是平行時空的另一種相遇,這就是《獨行月球》煽情卻不落俗的地方。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3

電影裏男主獨孤月因錯過了撤離一個人落在了月球,獨自生活在月球。設想一下當你獨自流落荒島會不會像男主一樣,開啟個人生存史;遭遇寂寞、恐慌,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再來;即使身陷絕望,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

儘管這是一部科幻喜劇,但這位虛擬出來的月球“魯濱遜”,倒是給了我們很多關於生存、生命的啟迪。

魯濱遜是自己的英雄,他用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書寫了個人生存史上的神話;獨孤月不僅是自己的英雄,還是全人類、全世界的英雄,説他“拯救了地球”,一點也不為過。

浩瀚的宇宙中,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存在實在是渺小的不值一提,但是獨孤月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平凡人,把他放在了唯一能拯救地球的位置上時,挺身而出、毫不猶豫是他的關鍵詞。我想,假如我們每個普通人能有這樣的機會的話,大多數人會和獨孤月一樣做出相同的選擇。

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每一顆星星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即使是一束微光,也能穿透層層迷霧,照亮彼此的心房。

影片中,當獨孤月發現自己賴以生存的來自地球的那一絲“滋滋”的聯絡聲,其實是袋鼠無意中發出時,他的世界已經完全崩塌,遠在地球的馬藍星看出了他的絕望,號召大家在地球向他“發光”。於是,那一束束微弱的亮,組合成“你不是一個人”,星星點燈一般送到了獨孤月的眼中、心中。當然,儘管少了一個“一”字,觀眾們還是能體會導演的用心的。

無論順境、逆境,都是人生的一段旅程,身在其中的我們註定都是那個平凡的、自己的英雄。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平凡甚至平庸,碌碌無為,每天為了生存,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起牀上班下班做飯收拾屋子,最後躺在牀上睡覺等待第二天往復。現如今網絡上五彩斑斕的夜生活只存在於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偶爾逛下街看場電影甚至寓在家裏打遊戲就已經是生活的全部顏色,更多人依然為了生存而奔波着,生活生存一學之差,天差地別。電影裏沈騰的角色,一個“中間人”可以説是擁有高學歷的高端人才,甘願做不喜歡的工作,去默默喜歡一個不可能的人,甘願平凡,或者説在其所在的緯度也只能平凡。

即使是獨行、平凡、普通,也要記得做一個努力且積極向上的人。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4

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遇見。

趕着風潮,再加上近來確實沒什麼好看的電影,我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最終還是選擇了《獨行月球》這一部電影,正是拉下七月的帷幕。

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笑點總是那麼多。所以在影院裏,笑點低的我真的忍不住一次次捧腹大笑,電影院裏的很多小孩子和大人也是如此,整個廳裏是十分活躍的氣氛。

如果説一開始是抱着開心、樂一樂的心態,那麼繼續往下看,就會發現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般的喜劇,它其實還想向觀眾傳達一些人生態度,比如信念、信任、大愛、還有內心深處的執着。

男主角獨孤月因為意外被一個人留在月球上,而地球也被其他行星撞擊毀滅了,月球基地有足夠的生存條件讓他混吃等死,但是獨孤月望着黯淡無光的地球,想着一個人孤苦伶仃在這個寬闊而孤獨的星球上,一次次地想各種辦法想和地球取得聯繫,他一次次尋死、求生、千方百計想返回地球。一個有理想信念的人,無論身處多大的絕境,總會想辦法,再想想辦法,然後去解決。

正如獨孤月所説,如果沒有袋鼠剛子和他各種鬥智鬥勇相互作伴,也許獨孤月早就放棄生命了,因此當一人一鼠千辛萬苦去取重力之錘,回來時卻發現把袋鼠落在半路時,男主陷入了救or不救的兩難抉擇。如果男主救下袋鼠,那麼依據當前面臨的困境他肯定是必死無疑;如果不去救,獨孤月可以保證自己安然無恙。但是,經過艱難的抉擇之後,獨孤月還是義無反顧地原路返回救下袋鼠,也許這一刻在孤獨月心裏,袋鼠剛子已經不僅僅是一隻動物,而是一個平等的`物種,是一個親密好夥伴。生而平等的友人,自己怎麼可以苟活於世?

雖説是喜劇,但是電影的最後,還是以男主的犧牲而收尾。經歷了千辛萬難,明明差一點點返回地球,簡單自己心心念唸的女神,但是隕石中的一塊大碎片π+即將撞擊地球,如果不盡快引爆那麼地球就會再次面臨毀滅。在大愛面前,獨孤月選擇了犧牲自己一人,換世界的盛世美好。當他抱着重力之錘奔向隕石碎片時,這一刻讓無數人動容,他是多麼想回到可愛的地球簡單日夜思念的人,但正因為地球有自己想守護的人,有很多應該被守護的人,他還是義無反顧向前衝。

孤獨月奔向隕石碎片時説了一句話:“馬藍星,帶我回家。”明明是再也回不去的家園,但是孤獨月還是如此説道。這很像《小王子》裏所描述的場景:小王子在地球上經歷了艱難險阻奄奄一息,他已經耗費了自己的所有精力和心血,再也不可能回到自己的小行星保護自己的心愛的玫瑰花,可是它還是願意選擇相信,小王子讓毒蛇咬了自己,讓自己的靈魂迴歸自己的小行星去見他的玫瑰花……明知不可能,但還是執着相信,此心歸處仍是你。

電影的大結局,地球被撞擊毀滅之後仍存有一線生機,人類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最終重建家園,馬藍星和她的隊友甚至重新登陸月球,再一次回到獨孤月曾經一個人孤軍奮戰的基地。正如電影的結尾所説:“宇宙那麼大,我們還會遇見。”如果宇宙那麼大,人與人之間還能用另外一種方式遇見,那麼在這個星球上這個世界裏,我們人與人之間更是如此才對。

走出影院的時候,感覺心裏無比平靜而從容,初心、堅持與所愛,是我們一路向前的鎧甲。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5

假期的樂趣當然少不了觀影,本就喜愛觀影的我也必然相約影院。《獨行月球》便成為今日焦點。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在未來2033年,人類為了拯救地球,抵禦小行星撞擊,制定了“月盾計劃”,並在月球建立基地可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突發意外,獨孤月被團隊遺忘在月球。隨着“月盾計劃”的失敗,地球也陷入危機,因隕石撞擊導致地球空氣受到嚴重污染,地表被嚴重破壞,人類只能在地下生活,生活質量也不盡人意。而獨孤月則成為了“月球上最後的人類”。但就是這樣一位悲慘的維修員,將地球拯救。

因地球人民長期處於嚴峻且殘酷的壓抑環境中,大多人民都不再對生活充滿希望。於是“月盾計劃”領導人馬藍星發起在月球上獨孤月的生存直播,以此來鼓舞大家堅持生存下去。在獨孤月生存在月球上的每個日子裏,都有一隻金剛袋鼠“剛子”陪伴、幫助着他,這期間也帶來了數不盡的歡樂。當獨孤月獨自在月球上準備返回地球以及阻止其他隕石雜物再次攻擊地球的幾年後,他們終於可以“回家”了。而在返回途中又遭遇了“π+”即將攻擊地球,而此時只有兩種選擇:地球再度受害;獨孤月阻止撞擊,並犧牲自己。他毫不猶豫地將“剛子”送進返回艙安全回到地球,而自己則去做最後的任務。

電影的最後,地球邁着向未來、向美好進發的步伐,而馬藍星一行人十年後又重返月球,這次,她似乎又見到了已逝獨孤月,也似乎見到了他的每一個足跡。

一場電影過後,我淚流滿面着喜笑顏開,我已不能再確定這是否是一部喜劇,因為故事情節在歡樂中夾雜了淚點,生動形象地感染着每個人的心靈。令我最感動的是獨孤月與“剛子”分別時的場景,即使他們平日裏吵鬧得再熱烈,可彼此心中都深愛着對方,人與鼠的友情打動了我。現實中也是同樣,我也在與我的寵物即將永別時心痛並萬分不捨。

一場月球之旅,讓我懂得了堅持與堅強的意義,也令我對各個崗位上堅守職責的每個人心生敬畏……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6

就在昨天,我的父母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喜劇片獨行月球。在我觀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前半段,我在捧腹大笑,後半段,卻令我潸然淚下,這部片子,主要講述了在不久之後,一顆隕石即將會砸向地球,人們為了抵禦撞擊,開啟了月盾計劃,但誰曾想隕石提前來臨,就當全員撤離時,卻把獨孤月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上。自以為是“宇宙最後人類”的獨孤月,和大赤袋鼠在月球上開始了迴歸地球的計劃

這部片子的笑點很多,誇張的劇情總能讓人笑得很開心,但是在笑的過程中,我卻發現了獨孤月的一個難得的精神——樂觀

大家不妨設想一下,假如被困在月球的是你,你會怎麼辦?是放棄,是對未來失去希望?但是獨孤月沒有。他始終沒有放棄回到地球的希望,反觀在地球上的人,因為災難,所有人都失去了希望,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對於任何事情,不試試怎麼知道?不抱有希望怎能成功?獨孤説的這種精神非常難得,在平時,無論是誰遇到一點挫折,一點點煩惱都會去哭,但是主人公孤身一人,沒有任何人相助,他卻從未放棄過

有了希望,有了一腔熱血,當然缺乏不了能力與努力。當一次次面臨絕望時,當一次次心煩意亂時,主人公卻總能平靜下心來,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努力。在絕境中卻仍然能平靜下來。這才是他成功的關鍵。

在後半段比較戳人的淚點就是獨孤月捨身投彈炸隕石的時候,那時的他,一切準備就緒,一切都即將結束,終於能回到自己心心念唸的地球,但是一個壞消息傳來了,又有了一個新隕石。在這個時候,他毅然決然的將活下去的希望留給了那個“金剛鼠”明明一切都可以結束,但是她還是獻身了。捨己為人的精神在此詮釋的淋漓盡致!這應該是全片最感人的地方吧!

這個電影真的是讓人一邊笑,一邊哭,一邊感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子!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7

“假如我是獨孤月,被組織遺忘在月球上,一定很難堅持活到與地球、與其他人類重新取得聯繫的時候。”這是看完電影《獨行月球》後,最先湧入我腦中的念頭。社羣時代,二十四小時斷絕與他者交流不成問題,甚至勉強也能扛過十天半月。然而一年兩載被放逐至無人之地,且自認是地球最後的人類,尚能維持生存意志,須得有極大的勇氣。這使我去想獨孤月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中間人”的幻想與自適

電影開頭就向我們展示出獨孤月在簡歷中的自我評價——“中間人”,他的成績、身高、體重、外貌都處於不高不低的中間位值,這種既不顯眼也非決然透明的狀態應該能讓許多觀眾產生深切的共鳴。獨孤月將自己擺在普通大眾的位置,就連理想也是平平淡淡、相安無事的過完一生。拋開喜劇的有意為之造成與現實的反差,或許也正因這可有可無的存在感,在全員撤離行動中他受到了遺落。當他想方設法重返地球,卻在月球上目睹昔日家園又一次遭受災難。一瞬間,他由“被落下的中間人”成為了“地球最後的人類”。

此時的獨孤月該如何面對孑然的處境?喜劇片選擇用幽默接地氣的方式沖淡、隱去主角的悲傷情緒。鏡頭一轉,獨孤月竟然在月盾基地給人類舉行起追悼儀式,紙折的白花貼滿四面牆壁,大寫的“奠”字兩旁掛着一對並不嚴肅的輓聯,下方甚至設置靈牌、擺有貢品。置身其間的獨孤月蓬頭垢面、衣衫不整,沉浸於自給的情緒裏,無疑是對悲慼場面的消解。從他閒散無事、吃喝睡覺的日常中觀眾確實感受到了一絲孤獨,然而無論是對獨孤月還是觀眾而言,這種孤獨都是短暫的。炸開領隊馬藍星的房門後,他用照片和衣服再造了一個理想中的“伴侶”,並與這個假想的“伴侶”進餐、交談。看似是在與馬藍星説話,實則是在與自己對話,這些幻想投射出獨孤月長期以來作為中間人的覺悟與自適。如果一開始沒有陶醉在對馬藍星表白成功的幻想中,他也不會錯過基地提醒撤離的警報。自導自演、自娛自樂的幻想雖然不切實際,卻能填補他的空虛寂寥,使精神得到滿足與鼓舞。另一方面,獨孤月對馬藍星的愛慕也使得他的幻想帶有幾絲浪漫色彩

獨孤月愛幻想,也活得真實。當他的呼叫信號沒能換來任何迴應,獨孤月失去了希望。他嘗試過放棄自己的生命,第一次因無法忍受飢餓而作罷,第二次因金剛鼠的出現而失敗。金剛鼠之於獨孤月,正如《魯濱遜漂流記》中不會説話的星期五之於魯濱遜的意義,他者的存在儘管帶來矛盾與衝突,也潛藏着打破個人封閉保守世界、發展多元關係的可能性。電影后程,這隻兇猛暴戾的金剛鼠儼然已成為獨孤月的傾聽者,人與動物一起跟太陽賽跑,獨孤月甚至為了拯救這唯一的朋友置自己的生命於不顧。可以設想,倘若沒有金剛鼠,電影不僅少了許多戲劇性的對抗場景,獨孤月能否堅持活下去都成為難題,人物個性更失去了展示機會。同理,在疫情隔離期間獨居的人即使養有貓狗等寵物,也能獲得不少陪伴與慰藉。

“小人物”的希望與勇氣

金剛鼠是他月球獨行的支撐,地球上還有生命、馬藍星還活着則是獨孤月堅持不放棄的希望。遇見馬藍星之前,獨孤月自覺是可有可無的“中間人”,而馬藍星的出現則使他平淡的生活泛起波瀾。為了靠近馬藍星,他甘願屈尊降職,甚至付出獨行月球的代價。在月盾基地執行任務時,獨孤月本應有許多機會向馬藍星表白自己的心跡,卻始終沒有説出口。直到獨行期間重新與組織獲得聯繫,他才敢於直面馬藍星。即使兩人隔着幾十萬公里的距離,此時的獨孤月卻感到與馬藍星從未如此親近。當他認真鼓搗起儀器工具,修復返回地球的飛行器設備時,觀眾不可能忽視風趣背後的專業魅力。獨孤月最後的決定並不全然是英雄主義的號召,理應也有愛情的感化,正如馬藍星在撤離時不得不為顧全大局而放棄拯救獨孤月,得知真相的獨孤月勢必會承擔起使命。愛情不僅點亮了獨孤月的生命,還賦予了他新的希望,在這希望中他拓展出更強大的勇氣。而他的勇氣又給無數人帶來希望,給地球帶來新生。邋遢落魄的獨孤月不可能在直播中被塑造成光鮮偉岸的英雄,他卻用普通人都能抵達的姿態書寫“小人物”的希望與勇氣,這姿態便是對生命對世界的熱愛。

獨行月球的觀後感8

《獨行月球》身上承載了太多厚望:作為時隔多年沈騰馬麗再度擔綱男女主角的開心麻花電影,作為國產電影少見的科幻+喜劇題材作品,作為給當下低迷的電影市場的大片——影片恰好講述的是沈騰馬麗聯手拯救地球的故事,而影片的預熱、宣發、排片都給足了資源,市場和影迷都希望二人能攜手“拯救”平淡的電影暑期檔。

可往往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沈騰作為當下人氣最高的喜劇演員之一,在銀幕上賣力地搞笑、出糗,觀眾有時也能會意地發出不算大的笑聲,但也止步於此。片方想拍一部開心麻花式喜劇片,但又想加入硬核科幻元素,於是我們看到沈騰穿着宇航服在月球表面踉踉蹌蹌,時不時摔個跟頭;片方又想讓觀眾感動,於是編排出“犧牲一人拯救地球”的俗套戲碼,在犧牲之前必然要加入煽情的台詞。可是無論是沈騰感動地球,還是地球感動沈騰,都顯得雞湯味濃濃。

其實,觀眾最想看的還是沈騰馬麗這對“熒幕CP”能夠再燃舊情。片方當然要滿足這種需求,但可能覺得再安排《夏洛特煩惱》式的歡喜情侶沒有新意,於是強行把馬麗設置成了“高冷女神”,而沈騰成了對女神可望不可即的“深情舔狗”,沈騰一番示愛的奇葩操作把自己演成了小丑。當然,小丑也沒什麼不好,至少可以娛樂大眾。但把喜劇、科幻、雞湯、愛情四者強行拼湊起來,就成了各方面都不突出的“四不像”。

在影片中,地球面臨小行星的.撞擊威脅,人類為此在月球設立基地,抵禦小行星的衝擊。但不幸的是計劃失敗,沈騰陰差陽錯孤身留在了月球,而地球因遭小行星撞擊,陷入了暗無天日的危機。

為了給蜷居地下的倖存人類打氣,沈騰化身“愛你孤身走暗巷”的孤勇者,他的一切生活被直播展示給大眾,而沈騰對此毫不知情。在這一段中,沈騰展現了他的搞笑天賦——和一隻遺留在月球的袋鼠“相愛相殺”,對着女神馬麗的房間盡情表白。在包裝和宣傳下,沈騰儼然化身成魯濱遜式的傳奇英雄。

但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主題的斷層:一個嚴肅的、沉重的末日災難話題,被解構成一場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的真人直播秀。它不是尖俏諷刺的黑色幽默,也不是煽情動人的孤膽生存,但片方偏偏要加入煽情元素,導致無論是沈騰把地球居民感動得熱血沸騰,還是馬麗被沈騰感動得淚流滿面,都缺乏感情的搭建和聯結。沈騰對馬麗始終是一廂情願的單相思,而馬麗對沈騰產生的情感,與其説是愛意,不如説是對沈騰英雄壯舉的欽佩。

在片末,沈騰面臨“是救自己還是救整個地球”的問題,而馬麗也對此堅定地回答“無論是誰都不該被輕易犧牲”,但觀眾和沈騰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這一常見的哲學叩問在《獨行月球》中沒有得到深刻探討,而是幾乎順理成章地指向了“犧牲小我成全大我”,觀眾會為此感動到潸然淚下嗎?不會。

沈騰在片中被設定成“中間人”,即有一定能力,但各方面都不突出,是庸庸碌碌的普通人。也許用意是代表芸芸眾生,但普通人很難在這樣的沈騰身上找到共鳴。而“中間人”或許也是片方對這部電影的定位:普普通通,基本及格。

如果你能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獨行月球》作為一部喜劇片,還是能夠看下去的。但是如果你對這部電影抱了太高的期待,那經歷這漫長的兩個小時,可能會像片中客串的李誠儒老師所説的那樣:如坐鍼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李誠儒片中的角色全程在輪椅上度過,但影片的最後,他也忍不住站了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