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5篇

來源:文萃谷 4.73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5篇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

在書店的一角,我發現了《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小心翼翼地翻開它,彷彿一個初生的嬰兒,我在接受着洗禮,如同一個虔誠的教徒,我在輕輕地禱告。那晚,當我終於在手電筒下合上這本書時,《相約星期二》對我的影響之深,是先前的哪一本書,也是之後的任何一本書都比不上。

莫里老人認為:在美國,乃至全世界,人類的追求進入了誤區:擁有越多越好,商業行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人們反覆這樣對我們説,我們又反覆對別人這樣説,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為止,。而對他自己而言,心中最滿意,最夢幻的一天的安排輕鬆,愜意,而毫不奢侈。從某種意義上對他來説,一個人生活的最低標準和最高標準幾乎是一致的,沒有矛盾的。他的這種平和的心態大概和中國古代的隱士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處吧!他的那種與世無爭,歸於自然讓我思考:社會上那些終日追名逐利,勾心鬥角的人,到底活得累不累。他們那樣做得到了些什麼?如果把他們擁有的一切和莫里擁有的一切比較,那他們用畢生精力換來的那一切究竟還有多重的分量?在莫里最後的這門課程裏,愛是永恆的主題。他説:“愛是唯一理性的行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接受愛並施愛於人。沒有了愛,我們就象折斷翅膀的小鳥。”莫里在向全世界呼籲愛,呼籲人性的迴歸。

莫里的課,最終將在死亡裏劃上句號。他説:“要學會和生活講和。”他認為這是人生最困難的事。他住死亡面前,真正做到了與生活講和。他平靜地,以一種超然的心態體驗着,死亡。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他説:如果早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平靜地面對死亡,那麼過去還有什麼困難可怕呢?這句話,是一位臨終老人説的,對我們而言,它可以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向生活中每個困難挑戰。希望等到幾十年後,我們不會心懷遺憾地説這句話。莫里老人以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詮釋了人生,詮釋了死亡。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反覆迴響着莫里老人説的話:“學會原諒別人和原諒白己,人不應該陷在懊悔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這對你是沒有益處的。”莫里老人,和他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他説過的話,值得我們在生命細細品味。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2

什麼樣的人有資格談人生?

老人,且待那一天——《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參透了生死的老人。

近日看了一本《相約星期二》(米奇·阿爾博姆著)。這本書有餘秋雨作序並推薦。儘管對餘某人及其文字頗有些感冒,但還是忍不住想印證一下,到底他推薦的書是否跟他本人一樣酸不拉幾,一樣做作扭捏。

那是個其貌不揚的社會學教授,莫里·施瓦茨,個子矮小,大耳朵,鷹勾鼻,牙齒參差不齊,但笑的時候依然毫無遮攔。待人熱情真誠。跟你談話,他的世界裏只有你,絕對不會心有旁騖。

他天真活潑,喜歡唱歌跳舞。如果不是得了ALS(肌萎縮性側索硬化),他願意每天過着這樣天真活潑的日子,晨練,散步,與朋友談心,欣賞大自然的色彩,享受美食。得這個病時他七十多歲。

從醫生處得知病情後,他開始思索怎樣渡過剩下的日子,兩年,幾個月,也許會更短。他繼續給學生上課。他決定讓死亡成為一門課程。

活着辦個追悼會。讓家人和好友來致悼詞。他們把想對他説的話都説了,他也聽到了。這主意顯然不錯。有許多葬禮都是悼詞很感人,只可惜那個躺着的人已經聽不到了。

當他慢慢地失去自理能力,他説他會盡力去享受這個過程,重新當一回嬰兒,讀後感《且待那一天——《相約星期二》讀後感》。

他是如此豁達睿智,並樂於向朋友暢開胸懷。聽着美妙的歌聲,他會情不自禁淚流滿面。

如果有那麼一本書,讓你看了後心有所動,心有所思,它就發揮了它的價值。這與莫里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所追求的完全一致。因此,莫里活着沒有遺憾,死了也沒有遺憾。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

可以自憐自愛,但不要停留太久。生命中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可以享受。

來得及向人世告別也是一種幸運。

每天,放一隻小鳥在肩膀,問“是今天嗎,我準備好了嗎”。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

相愛,或者死亡。沒有了愛,我們便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

愛情和婚姻有章可循。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得怎樣妥協,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佈公地交流,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

原諒自己,原諒別人。

看到最後,恍然發現,這也就是印象中的餘大師的品味。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3

談完家庭,我想要説説婚姻,因為婚姻與家庭息息相關。

可是現在很多人不理解婚姻。80、90後的年輕人,要麼過於自私而無法和別人建立真誠的戀愛關係;要麼輕率地走進婚姻殿堂,然後六個月後又匆匆地逃了出來。60、70代的人們,又有多少人在無奈的維持婚姻,因為不信任、因為金錢等,婚姻已危在旦夕。

我們好多愛人並不清楚要從伴侶那兒得到什麼,我們甚至連自己都無法認清——又如何去認識我們要嫁娶的人呢?又如何去協助我們最愛的人去獲得更高的人生追求呢?

其實愛情和婚姻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怎樣妥協,你們的婚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佈公地交流,你們的婚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很麻煩。你們必須有相同的價值觀。

我見過這樣一對小夫妻,有二十七八的年齡,可以説郎才女貌,家庭殷實。按理説應該過得比較幸福。可因為女方的猜疑,胡攪蠻纏,兩人總是吵架。日子過得不像日子,家過得不像家。的確,在當今社會,各種誘惑太多。好多女性朋友不相信愛人,總想把另一半拴在自己身邊,這樣才算安寧。可殊不知,男人需要的是自由,是讓家庭幸福的不懈奮鬥,他們需要時間去打拼。

由此我想到了“男人就像風箏”這句話。風箏總嚮往自由,飛得越高越好。而放線的人就像我們的女性朋友,要麼不敢放得太長,害怕風箏飛走;要麼放高風箏以後扯得緊緊的,想緊緊控制住風箏。卻不知這樣做的結果:前者影響男人奮鬥的腳步,後者成了勒拌男人奮鬥的繩索。我前幾天才去放過風箏,發現怎樣放風箏能放的高而毫不費力。首先要把風箏放得足夠高,待風箏穩定後,線再放鬆一些,過一會兒還要時不時扯扯線。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讓分風箏飛得再高些,還會提醒風箏不要偏離方向。而女人管男人就像這放風箏,把握得好會雙贏,否則雙方都會受傷害。

相信男人,給他們空間;給他們自由;給他們信任,還時不時地提醒他們。這樣我們收穫的是婚姻的幸福。婚姻只有兩種選擇:相愛或死亡。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4

村上春樹曾説,所謂人生,無非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很寶貴的東西,會一個接一個,像梳子豁了齒一樣,從你手中滑落。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偽劣品。體能,希望,美夢和理想,信念和意義,或你所愛的人,一樣接着一樣,一人接着一人,從你身旁悄然消逝。

生命,總是帶給人以欣喜,面對死亡,我們總是帶着一絲敬畏與恐懼。我們害怕生命中的猝不及防,害怕突然與這個世界揮手告別,我們不忍就此消逝不留一絲痕跡。或許,這世間有太多值得留戀的,每個人都有太多放不下的,面對死亡,我們總是不能坦然,畢竟意味着生命的不復存在。但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挪威的森林》裏寫道:我們活着,同時在孕育死亡。不過,那隻不過是我們必須學習的真理的一部分。直子的死告訴我這件事。不管擁有怎樣的真理,失去所愛的人的悲哀是無法治癒的。無論什麼真理、誠實、堅強、温柔都好,無法治癒那種悲哀。我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脱出來,並從中領悟某種哲理。而領悟後的任何哲理,在繼之而來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樣地軟弱無力--我形影相弔地傾聽這暗夜的濤聲和風響,日復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同樣在莫里老人眼中,死亡並不可怕,他更將此活成了一種藝術。面對疾病,他沒有畏懼,面對死亡,同樣是如此坦然。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每個星期二於自己的學生米奇相約。一個老人,慈祥的面容,風趣的語句,依舊和學生談笑風生,讓人完全忘記他即將與這個世界告別。或者又像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莫里老人的話更顯平緩卻富有哲理。面對死亡的從容,一生的起伏波盪也早已在歲月的長河中波瀾不驚。金錢名譽地位,愛恨追求友誼,莫里老人似乎在死亡面前又將之闡釋了另一境界。

我曾經這樣寫道,你知道嗎,我最不忍學會的就是告別,我用腳步丈量着走的每一步路只為快點回到你身邊,我抬頭望天上的星星因為我知道我們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我想着你你也念着我,我怕有一天的猝不及防,就這樣,來不及看你一眼。我知道你不忍我心碎,可也教着我如何告別。我會思念着你就像你牽掛着我一樣,我希望時間能夠流轉,那樣就能不用分離。

我知道面對生死離別我是無法淡然處之,所以既然這樣,就去過好每一天,不用再言離別時而有所悔恨,不用恨自己的碌碌無為,不用怨生命無常。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

當我終日忙碌,在生活的風雨裏疲於奔命;當我恐於衰老、畏懼死亡,在戰戰兢兢中迷失方向,莫里老人總會在書香氤氲裏款款走來,讓我由疲憊困惑、心悸沉寂歸於平靜、

讀完這本《相約星期二》已過了餘日,那些文字卻依舊像漸漸彌散的芬香,久久駐留在心房,帶給我温暖的感動。書中講述一位名叫莫里的教授不幸患了絕症,步步為營,生命的燭光即將熄滅。病重期間,莫里與來看望自己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相約,要為米奇在每週星期二上一堂課,課程關於人生。其中莫里老人談到生活,他詮釋了一生的真理,使人透徹又沉思。

我們曾經認為的一切艱難、坎坷,一旦釋然便晴空萬里。莫里老人面對死亡那份從容、鎮定與適應,使人無法不對這個甚至無法行走的老人肅然起敬。“當你在牀上時,你是個死人”“我的意識還活着、、、、、、我成了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一個承受痛苦,被絕症一點點侵蝕的人對生活如此樂觀,這正是莫里説過的“最難的事”——與生活講和。他最終做到了。他雖在無盡疼痛與折磨中度過,但他擁有過愛,擁有過青春,也擁有過一切正常人擁有的東西,他已釋然,所以他並不羨慕健全的人。每個人亦可以做到放寬一切,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如意,是否只像蠶繭外薄薄的絲衣——看似是牢不可破的囚籠,其實只需輕輕一下便可輕易化解?

什麼是我們夢想中完美的一天?與莫里老人比起來,我們是在上帝的寵幸中誕生的孩子,不應再對這無比美好的一切無止境地進行物質索求,闊氣的豪宅,嶄新的鈔票,高檔的晚宴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學着試着去追求內心深處真正的幸福,在自然的懷抱裏講和吧,不是平庸倒退,而是一種幸福的境界。“早上去散步,去健身房,與朋友共進晚餐,晚上去跳舞。”莫里想要的“完美的一天”讓人不免吃驚。現在,你驚訝的同時,請好好質問自己。在這裏,莫里老人所陳述的生活的追求,每個人學了一輩子,但沒有人全部理解。學得多的人總是快樂的,他們會很享受、滿足而不奢求。奇怪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只會在生命最後一刻看開一切,認為自己生而有幸。這大概是面對死亡,一切都太渺小了,一切都可以看得不那麼重,或許真實的生活不需要金玉其外的華麗彩飾,簡簡單單的快樂足矣。

這個故事,這些課,這段話,都是生命的樂章在彈奏,是靈魂牽出了漣漪。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它們在紙上的厚度莫非太重,重到誰都無法承擔。每當我將目光灑落在素雅的封皮上,心靈便會被洗滌一次。甚至想忘記繁重的學業,拋棄生活的煩惱,再次拿起這本曾帶給我感動與感悟,透徹與深刻的書,再次與莫里,與米奇一起上的一節人生的必修課。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6

閒暇之餘有幸讀到一本能夠淨化心靈的書:《相約星期二》。書中講述了一位身患絕症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把自己睿智的處世哲學在每週二分享給自己曾經的一位學生,也就是作者。彌留之際的諄諄教導與迷茫之中的人生腳步碰撞出了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讓我獲益良多。

曾經聽説過一句話:“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是啊,生活真的是很不容易。生病的盼健康,健康的盼錢財,富裕的盼輕鬆,閒逸的盼成就。每個人都在嚴陣以待,使出渾身解數與生活較量,追求着自己所謂的幸福。“老天爺太不公平了”,“我要和命運抗爭”……,諸如此類的話消磨了一些人,振作了一些人,可是,我卻看不到這些人身上幸福快樂的影子。每天的忙碌,已讓人們忘記了去體味幸福。我也每天在和生活戰鬥,埋怨着他的不公,煩惱着他給我的苦難,然而,莫里教授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釋然了,他説:“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和生活講和”。理解生活,包容生活,也就獲得了最簡單的快樂。

。都説“知足者常樂”,什麼是幸福生活呢?於病者而言是健康,於貧困者而言是温飽,於勞累着而言是一夜好覺,於奮鬥者而言是一點成功,於孩子而言是得到一件心儀已久的玩具,於老人而言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一頓家常便飯……所以,我們首先要理清現階段所追求的是什麼,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不管生活給我們設置了多少障礙,只要真誠的接受它們,包容它們,又有什麼事能讓我們暴跳如雷呢?正如莫里教授臨終反思的那樣,遠離那些盲目追求物質享受,那些缺乏責任感缺乏愛的病態生活,“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在莫里老人看來,只要明白了什麼是真實需要,就會走向關愛與奉獻。

停下奔波的腳步吧,看看我們周圍,看看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用愛去呵護,幸福就一定會在我們身邊環繞。讓我們與生活講和吧,給自己一個純淨的心靈,也是給自己一個發現美好的機會。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讓我重新認識了死亡,認識了生活,讓我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心靈的淨土。“境界,讓死亡充滿韻味。死亡,讓人生歸於純淨”。我感謝這位睿智豁達的老人和這個謙虛有愛的年輕人。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7

如果一個人被告知,自己人生只剩下短短几個月甚至更少時,他會如何度過這段時光?

我的答案:“起來,吃飯,治療,睡覺。”

相信有許多人會選擇這個答案。

一個叫莫里的教授,卻修改了這個選項。

他的答案是:“起來,吃飯,治療,上課,睡覺。”

當死神的利刃劃過你的胸膛,帶過一串血珠,你會想什麼?

我的回答:“快逃,爸爸媽媽還等着我吃飯呢,最近的雜誌我還沒買……”

相信有許多人也會選擇掙扎與逃跑。

一個莫里的教授,卻偏偏不信逃能解決一切。

他站在原地,享受着劍貫穿胸膛的疼痛,品味着飄揚在空氣中的鮮血。

他是明智的。

當死神向莫里伸出手時,他一顫,隨之又平靜下來。他覺得他是幸福的,因為他有時間回憶,甚至享受到再度成為嬰兒的愜意。

他突然有了一個念頭,為什麼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更多的人分享。於是,他開了一門課程,只有一個學期,14節課,學生只有一個。這門課只有一個規定:星期二上課。

14節課,從世界,到自我,從憐憫,到真愛。

最後隨着我們的教授一起結束。

跨入此門者,必須捨棄所有的希望。

但是我覺得,我們的教授違背了這個條例,他的口袋裏攢滿希望。正如他所説的,當人年老時,可以擁有40、30、20歲的自我,他的人生也就更充實。而當人死去時,他擁有的自我足以讓他成為超過微軟的老闆的富翁。

只是更多的人不願意這麼想,他們想要回到過往。這沒有錯,但這樣便浪費了用一生積攢的最寶貴的希望。

我們的老教授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努力把自己的人生和更多的人分享。病痛催(摧)不垮靈魂,一個偉大的靈魂,一個已經坐上死亡之船的老人,卻像開告別演唱會一樣,在船上向所有愛他的觀眾招手,告訴他們接受愛,接受自身的教育,別被世俗矇蔽。

岸上,觀眾們用笑容拭去淚水。他們的人生依舊進行,但是已經隨着老教授的船偏離了原本的航道。

即便都通往地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航道。

選擇一條特殊的航道吧,和莫里一樣。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8

那裏講的是一個十分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一年以後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裏,每週二都上門陪伴着老師,聆聽他最後的教導,並在他死後將老師的教導彙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説《你在天堂裏遇見的五個人》。對於他來説,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僅震撼着作者,也憑藉着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的奇蹟。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裏也鬥爭了很久。畢竟正因書的封套上那麼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餘秋雨推薦”,於是,很怕這本書會像餘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於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好處,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症纏綿病榻的老教授,應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麼?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並不是那種與死神抗爭的鬥士,他只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並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隻有一個,那麼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就應盡情體會個中味道,細細品嚐後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脱……也許這些並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但是讀完整本書後,你才會明白,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準,而我們仍然在這樣的標準下,渾渾噩噩地鬥志昂揚地生活着。作者米奇一向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心,也思索着自己的生活,因此,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裏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刻沒打電話聯絡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眯一眯眼睛,想離開此刻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但是,合上書,就像關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説“當你學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活。”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是非必須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人生所謂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齊“相約星期二”吧。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9

清明下鄉給奶奶上墳,看着周圍的樹木,青草,斜坡,腦海中驀然跳出了一個名字——莫里。

是的,莫里,一個社會學教授!在異國他鄉,在幾乎是同樣的境地裏,安葬着一個平凡而偉大的靈魂,他震撼了我,讓我不得不用着零星的時間一遍一遍地去讀他,去回放他,回放那不斷被病魔吞噬的軀體,回放他在生命走向盡頭前的那特殊的課堂,回放那一句句洗滌人心靈的話語。

《相約星期二》,是命運的相約,是靈魂的相約,是關於生和死的相約,更是生命價值觀的一次真誠的直白。

我知道,芸芸眾生中的我們,至今仍在追求的很多東西正是莫里教授所摒棄的。家庭的不幸、命運的摧殘沒有泯滅他對"善良、尊重、友愛"的執着,他堅信"愛能贏天下。愛永遠是勝者。"

相愛或者死亡。愛是他靈魂的主旋律。他不願意為死亡塗抹胭脂。面對死亡,面對種種不幸,他克服了常人最難做到的事:與生活講和。原諒自己,原諒他人。他儘可能的給予他人應該給予的東西,他認為,能給予表明自己還活着!活着,不給予,過的只是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生命就失去了意義。

他用生命的最後十三天,和米奇相約星期二,用自身的病痛和艱難以及對人生的感悟,教授完了十三節關於"活着的意義"這門課程。他的眼角也有淚,因為痛楚,他清楚地知道,生命留給他的日子不多了;他的臉上總掛着微笑,即使連"擦屁股"這樣是事情也需要依賴他人時,他也會提示自己像嬰兒般去享受;他的嘴邊流出的是在米奇看來的一種苦澀的幽默,這種幽默常常化解尷尬,讓他與人交流的時候多一份和諧,乃至感動。他敢於直播死亡,直播衰竭。他知道,"夜線"節目是利用他增加戲劇的效果,但他選擇的是讓步,因為這樣的直播會把他的信息帶給數以萬計的觀眾。他的讓步,會讓更多的人去思考生命,思考死亡,思考人生的價值。

與生活講和,心態才會平和。與生活講和,你才會不為名利所煩惱,才不會整天患得患失,你才能專注建立自己的文化,全身心地去愛和尊重。"我在和你説話,我想的只有你。"

莫里教授,一個終生的教師!愛是永恆的感情,即使他離開了人世,但他永遠活在讀者的心裏。

生命應該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0

週六的下午三點,午睡醒來,坐在書桌前,泡上一壺小青柑,在升騰起的帶着水果味的普洱香氣中,打開了《相約星期二》的扉頁,習慣性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購買的日期和地點,並蓋上了自己的印章。紅紅的印跡,頓時讓整本書生動了起來。有時,文化的魔力就在這些看似極不起眼的小事中體現出來,並放的很大。

莫里·施瓦茨,註定將成為人類歷史上一個散發着思想光芒的名字,因為他的聰明睿智,因為他的人生智慧,因為他的死亡課程,也因為他那個出色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米奇娓娓道來地敍述了一個老人的死亡過程,記述了一老一少相約星期二的最後課程,分享了一個社會學博士、一個老教授的人生經驗,講述了一個感動整個世界的故事。

從來沒有一個教師能得到所有學生的喜歡,這話儘管極端,卻是顛簸不破的真理。不過,那些能得到大多數學生喜歡的教師,一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賞識教育。讀後感.莫里成為米奇最喜歡的教授,能從他在畢業典禮上,初識米奇的父母時説的一句話中找到答案。莫里對米奇的父母説:“你們有一個不同尋常的兒子。”也能從他對米奇説的話中找到答案,那句話就是:“米奇,你是最優秀的。”這兩句話,恰恰正是最能打動學生心靈的話語,讓學生心房深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為之顫動,並且經久不衰,歷久彌新,感動一生。莫里教授的話語再一次地説明,欣賞是最好的教學方式。

莫里對自己欣賞的學生,同樣的喜歡。畢業典禮上,他問米奇畢業後還會不會跟老師聯繫,米奇毫不遲疑地回答“當然會。”此時,米奇看到教授往後退去時,哭了。教授的眼淚,正是一個有情懷有情趣的老師,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師生情誼的高度宣泄。莫里在畢業典禮上的眼淚,或許就成了20年後他患上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後,面臨死亡時,作出人生重大決定的情感註釋。

莫里把死亡作為他最後的一門課程,作為他人研究的課題,展示出了超人的勇氣和睿智。米奇用他那如椽大筆,記述了令無數讀者心動的故事。莫里做到了,米奇記錄了,一個感動世界的故事誕生了……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1

幾年前,一位好友勸我讀一讀在美暢銷排行榜的一本好書《相約星期二》,它會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改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出於好奇和期盼,週末的一天,我走進新華書店,在新書架上找到了這本書,一個老頭,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的課,一個感動整個世界的故事,從此讓我改變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

《相約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一位美國一位頗有成就的專欄作家、電台主持,他得知自己最尊敬的老教授莫里身患不治之症,在前往探視中與老教授相約每週二,在與莫里教授相伴的最後十四個星期裏,米奇。阿爾博姆聆聽莫里教授最後的教誨,他們聊到了許多的人生問題多,如何面對他人,如何面對愛,如何面對恐懼,如何面對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錢與文化,衰老與死亡,人生是莫里教授的臨終一課。這持續了十四周的人生課題,直到莫里教授的逝去。米奇。阿爾博姆將莫里教授的醒世箴言談話內容編輯成冊,書名《相約星期二》。

翻開這本書,我看到面對自己將要逝去的生命,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對生命即將離去的恐懼,而是希望把自己許多年來思考的一些東西傳播給更多的人。它沒有發人深省的警示名言,也沒有什麼心靈雞湯之類的詞語,只有記錄了莫里教授用他的平和、親切、幽默面對即將死去的事實,侃侃談吐自己對人生的態度,這是一堂關於如何面對愛與被愛,衰老與死亡的教育課。之所以讓我感動,面對關愛,當大多數人在索取,在抱怨自己沒有得到更多一些關愛時,而莫里教授卻始終保持往以的樂觀和一向飽滿的熱情,繼續給唯一的學生上課;面對衰老,當大多數人在哀怨惋惜,在抱怨時光如劍、逝者如斯夫時,而莫里教授坦然的回答: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閲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並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後,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面對死亡,在大多數人恐懼而終日不可惶恐時,而莫里教授面臨死亡,坦然的説:死亡跟生命一樣自然。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他保持着積極向上的態度,用清醒冷靜和熱情的心態去審視自己的一生,用自己一生的智慧去辨別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以前,回想自己工作生活的現狀,勤勤懇懇的工作,忙忙碌碌的一生,隨着流失的歲月,也看不到自己人生價值所在的體現。自從讀《相約星期二》之後,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一定的認知,再也不會抱怨和畏懼。我明白自己不能抵擋時間逝去的腳步,也不能抹去歲月留在臉上的痕跡,但我會保持一個陽光的心態,以平常的心態對待生活,紮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情,踏踏實實的走自己的路,做一個永遠快樂的平凡人。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2

如果明天即將面對死亡,你要如何度過今天?

也許你會説,我一定要找尋到生命或者的意義,一定要做自己心甘情願的事情,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讓自己的這一生無悔。

可惜這只是假設。也許只有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活,才能投入全部的愛和赤城吧。健康活着的人永遠都體會不到死亡像是到站的火車那樣催促自己下車時的慌張。因為沒有人在自己死去的那一刻將自己面對死亡的真切體驗告訴後人。

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難過,終於有了一個人,他就生活在於我們相對的那個半球,他把自己日漸衰弱的身體,面對疾病時的無能為力,經歷死亡時的親身體驗,以一種嚴肅的授課方式講給了他的學生,也表達和展現給了所有活着的人。這對於一個即將離開人世的人來説,無疑是殘忍的,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生命的脆弱和無奈。但是,這位老者卻不這麼想,他只是温和的要求自己的學生每個星期二都來上這堂有關死亡的生命之課。把自己的痛苦和思考一點一滴講述給我們,以使我們懂得如何更好的活着。他平和的面對自己的窘態和尷尬,以幽默的方式和死亡開着玩笑。他在別人的注視下回顧自己的童年,過早的失去母愛,沉默的父親留下的陰影,繼母的關懷,沒有同伴的孤獨。説到傷心處是像個孩子一樣動情地哭泣。把自己一生寶貴的經驗傳授給自己的學生。一共十四周的課程裏談到了恐懼,衰老,慾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死亡,以及有意義的人生。

這是一本最珍貴的人生教科書。是值得每一個行走在路上的人裝在旅行包裏的寶貝。那些正處於迷惘時期的人也許會從中找到拯救自己的方法。那些灰心喪氣的人也許看後會重拾直面困難的勇敢和信心。

生活中,總是有人在抱怨,和生活作對,然後把自己和生命都高的精疲力盡。甚至八十後九十後被人當作了垮掉的一代。這是一個沒有共同信仰的年代,大家都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渴望陪伴和愛,卻不懂得如何給予和分享。

推薦這本書的人還有餘秋雨。他為此寫了一個錦上添花的序。也許這裏面有你丟失掉的那一部分力量,也許這裏面有你一直在尋找着的那一種意義。

只有直面死,才能好好活。這是一個逝者留給我們的哲言。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3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應該是5年前的事情了,這是寫在《相約星期二》封面上的一句話,當時的我並沒有太大的感觸。五年後的今天我又拿起了這本書,看着這句精闢又有內容的話,我又重新收拾心情,認真的讀了這本書,書中講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後,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間裏,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週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直到老莫里離開。課堂上不需要書本,不打分數,也沒有成績,但討論的題目很多,涉及的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敬佩不已。故事很簡單,卻透出他不平凡的人格。

這位叫做莫里的社會心理學教授,在七十多歲時患上了一種叫做ALS的病。這種病從腿部神經麻痺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這是一種殘酷的絕症靈魂將眼睜睜地看着軀體一點點死去。但莫里決定帶着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活下去。他和他十六年前的學生,已經成為專欄作家、記者的米奇相約,每個星期二見一次面,一起討論生活的意義,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慾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有意義的人生這些重要的課題。從第一次相約到最後一次見面,這樣的討論持續了14個星期。米奇眼看着他的老師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禮來臨。

臨終的老人都説了些什麼呢?如果你期待着微言大義的話,你可能會失望的。他説,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他説,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他説,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對整個社會這些極為樸實的話,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謎底其實可能很簡單。

但莫里老人並不簡單。就在病魔和死神拼命撕扯着他的時候,他還能談笑風生。談到死後火化,他對家人説: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談到墓地,學生説:我會去,但到時候就聽不見你説話了。莫里笑了:到時候,你説,我聽。莫里以自己最後的存在,論證了人性的美好。一個普通的美國老頭,一些普通的話語和生活細節,但是讀完卻讓你悵然良久,這就是《柙約星期二》。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4

《相約星期二》,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的一位記者,主人公莫里是一名社會學教授,1994年被查出身患漸凍症。作者收聽電台採訪得知這個消息,畢業16年的他前去看望這位大學時的恩師。

讓作者沒想到的是身患重病的莫里教授主動要求為學生上最後一門課——人生。因為身體原因,莫里與米奇約定每週二在莫里家上一堂課,而這樣的課程約定持續了十四周,莫里將聽課內容整理成書,書名《相約星期二》。

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是在大四的時候,即將走出象牙塔,真實地、真正地走進這個社會,當時的迷茫與焦慮記憶猶新。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它立刻就吸引了我。一位教了一輩子書的社會學教授,短短十四節課,他會怎樣展開自己厚重的一生,講述人生最後一課?我們來看一下書中談論的話題——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錢、永恆的愛、婚姻、文化、原諒。

所有這些都是人的一生中不可迴避的話題,也是人們都在面對和尋找答案的話題。如果説大學時看這本書,是為了找到自我,那現在看這本書,則是學會看淡自我。

在書中,當米奇問及什麼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莫里教授給出的答案是:與生活講和。如果用一種非輸即贏的態度來對待生活,那麼面對死亡無疑每個人都是失敗者。

他的生活態度也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位文學家,蘇軾。他多次歷經官場沉浮,十幾年的貶謫生涯幾乎是他生命的主題。他卻仍心懷天下、坦然面對,曾自嘲道: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人生態度也造就了文學創作的高峯,寫下過“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灑脱、豪邁的詩句。

就像這本書一樣,死亡雖然是這本書的主線,也是主人公終將奔赴的結局,但它卻教會我們放下遺憾、看淡死亡,真正傳遞的是生的責任與活的意義。

如果您還未尋找到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您照耀一個温暖而積極的方向;如果您已經找到自我,也歡迎您打開這本書,打開一位樂觀而博學的老人不一樣的一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5

這裏講的是一個非常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一年以後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裏,每週二都上門陪伴着老師,聆聽他最後的教導,並在他死後將老師的教導彙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説《你在天堂裏遇見的五個人》。對於他來説,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震撼着作者,也憑藉着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的奇蹟。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裏也鬥爭了很久。畢竟因為書的封套上那麼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餘秋雨推薦”,於是,很怕這本書會像餘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於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意義,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症纏綿病榻的老教授,面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麼?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並不是那種與死神抗爭的鬥士,他只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並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隻有一個,那麼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應該盡情體會個中滋味,細細品嚐後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脱……也許這些並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可是讀完整本書後,你才會理解,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準,而我們仍然在這樣的標準下,渾渾噩噩地鬥志昂揚地生活着。作者米奇一直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心,也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所以,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裏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間沒打電話聯絡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眯一眯眼睛,想離開現在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過,合上書,就像關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説“當你學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活。”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是非一定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人生所謂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起“相約星期二”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