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知識總結

來源:文萃谷 1.37W

要想學好政治就要轉變觀念,不能認為政治是副科就不用重視,不用複習。必修二的政治生活內容就是很強調知識點的複習。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知識總結

  高中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知識

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

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羣眾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員會

1、村民委員會含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自治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

2、村民自治的內容:

① 自己選舉當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徑。

② 村民可以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發表意見,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和管理。

③ 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規民約等形式,使村民規範自己和村幹部行為,用民主辦法管理村裏事務的有效途徑。

④ 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幹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

二、居民委員會

1、居民委員會含義: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民主管理機構,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

2、 作用: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居民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

3、居民自治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幹部有居民民主選舉產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居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彙報工作,接受居民監督和質詢。

4、 意義: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羣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微觀反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三、中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

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在民主實踐中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識

我們的民族精神

1. 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鬥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鬥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澱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恆的精神力量。

3. 愛國主義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建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 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靈魂。

5.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弘揚民精神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並確保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西方敵對勢力不願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面對這種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

(4)啟示與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高中政治生活易錯知識

1.在我國公民的權力和義務是相統一的。(權利與權力不是一回事)

2、生存權和發展權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生存權和發展權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權)

3、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政治自由和權利(基本權利)

4.選舉權就是選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權利。

(是選舉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即選舉人大代表的權利)

5.享有權利才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

(人民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都是當家作主的體現)

6.公民先履行義務,後享受權利。(權利和義務作為法律關係是同時產生而相對應存在的)

7.村民委員會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國家機關,基層政權。(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不是基層政權)

8.中國共產黨代替國家行使政府職能。(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但不能代替。)

9.政府有管理經濟的職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預經濟活動。(宏觀調控,間接引導經濟活動)

10.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1.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説我國人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12.各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是領導與被領導、監督和被監督的關係。(只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13.我國的宗教性質已發生了根本轉變。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宗教發生髮根本的變化,但宗教的性質仍然是唯心主義)

14、在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國家支持和鼓勵公民信仰宗教。(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15、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社會主義社會)

16.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略。(基本方式)

17.聯合國大會是唯一有權採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18、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基本準則)

猜你喜歡:

1.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知識框架

2.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框架

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4.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單元知識總結

5.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