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香片讀後感2000字

來源:文萃谷 1.28W

"香港是一個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其中發生的傳奇,就像一壺茉莉香片,在那盪漾着華美的茶色和氤氲着華美的茶香的夢幻裏,你以為你將要享受一份華美的甘醇,然而當你抿一小口,其中的苦味,卻滲透了太多太多的悲哀!

茉莉香片讀後感2000字

一部《茉莉香片》,一部華美而悲哀的傳奇!

  (一)華美的邂逅,悲哀的開局

在一輛徐馳在香港柏油山道的公共汽車裏,在一捆枝枝丫丫的紅成一片的杜鵑花的映襯下,一個二十上下的"很有幾分女性美"的男孩(他叫聶傳慶),"嘴角銜着一張桃紅色的車票,彷彿盹着了"多麼華美的畫面!

當車子突然停下,上來了一位女孩(她叫言丹朱),"像美國漫畫裏的紅印地安女孩,滾圓的臉,曬成了赤紅色,美豔濃秀,個子不高,可是很豐滿"——一個女孩多麼華美的出場!

兩個同學關係的人,雖有一句沒一句的交談,但最純真最無私的那份友誼依然可以透露無遺。再襯上那一捆温馨的杜鵑花,這更是一份純粹而華美的友誼。

然而這份華美,在那個四歲便失去母親從此只能生活在父親和後母的冷嘲熱諷裏,進而生存在自己近乎變態的精神世界裏的聶傳慶眼裏,就註定了必然滲透進一份不可挽救的悲哀。

也許從言丹朱把她的一個祕密告訴他的那一刻起,從言丹朱把她父親的名字告訴他的那一刻起,從那一捆華美的杜鵑花被震得簌簌亂飛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這場華美的邂逅開啟了一段悲哀的故事。

  (二)曾經華美的愛情,如今悲哀的身世

言子夜,一個人名,在引出一段華美而悽麗的愛情的同時,也引爆了聶傳慶二十多年來在一個充滿仇恨的家庭裏孕育和壓抑着的變態精神總爆發的導火索。

曾經的言子夜,是他母親的初戀,而如今,是一個完美的大學教授;曾經的馮碧落,聶傳慶的生母,如今早已是"繡在屏風上的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給蟲蛀了,死也死在屏風上"。兩人情投意合,然而最終卻不得不被世俗禮教與偏見拆散。言子夜出國了,而馮碧落卻在無盡的等待中嫁給了聶介臣,聶傳慶的生父。

"這就是愛——二十多年前的愛,絕望的愛",一段華美的愛情,然而這份華美,對今天的聶傳慶而言,是一把刀,"二十多年後,刀子生鏽了,然而還是刀","在他心裏絞動着"。

他恨他母親,恨她沒有略微任性自私一點,與言子夜私奔,恨她太瞻前顧後,有太強的道德觀念。"如果他是子夜與碧落的孩子,他比起現在的丹朱,一定較為深沉,有思想","丹朱的優點他想必都有,丹朱沒有的他也有";如果他母親嫁給了言子夜,就不用被聶介臣作踐的不象人,被整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他的身世也就不會那麼悲哀。

  (三)華美的喜歡,悲哀的愛

當聶傳慶被言子夜厲聲斥責時,是言丹朱曉之以理安慰她;當看到聶傳慶獨自在聖誕舞會外孤獨徘徊時,是言丹朱跑來要陪他一起回去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言丹朱單純的出於友誼的喜歡他,要做他的.朋友,要幫他,要他快樂。

而聶傳慶卻錯誤的以為,這是言丹朱對他的愛,認為"她愛他的話,他就有支配她的權利,可以對於她施行種種絕密的精神上的虐待",最終,他要她死,"將她的頭拼命的往下按","向地下的人一陣子踢",直到她沒有聲音了這是多麼悲哀的愛!

這是在一個華美而悲哀的城裏發生的一個華美而悲哀的傳奇,是一個棄兒的尋愛心理自白,一個在愛與恨交織的虛影下悄悄蔓延和爆發的悲歌。

《茉莉香片》的結局是令人惆悵的,彷彿故意留下懸念,引人遐想。這也許是張愛玲有意而為之:沒有結局就是最好的結局,就讓讀者默默地去勾畫屬於自己的那個結局吧,華美抑或悲哀!

張愛玲是細膩的,她的每一部作品都能抓住人內心那最隱祕的傷痛,恰好擊中讀者心中最柔軟最不設防的部分,《茉莉香片》也不例外,然而這部作品在給人以內心的震撼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人以對人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曾經的失去與今天的擁有?是否可以為了彌補曾經的失去不惜放棄甚至毀滅今天的擁有而不擇手段,厭世棄世?

重拾這段一半華美而一半悲哀的傳奇,您思考到了什麼?

《茉莉香片》讀後感2000字

熱門標籤